DNA是主要遗传物质_第1页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_第2页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_第3页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_第4页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 1节节 DNA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是主要遗传物质 第3 章 授课:授课: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 学习目标 1 2 3 掌握证明掌握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和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和 原理。原理。 分析证明分析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重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问题探讨 请尝试解释下列生物现象?请尝试解释下列生物现象? 1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 2、_ 1 知识

2、回顾 1、联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内容,、联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内容, 你能想到遗传跟什么物质直接相关?你能想到遗传跟什么物质直接相关? 2、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 课前预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 1 蛋白质蛋白质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4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T、G、C) 多样性、能够自我复制、稳定性高等多样性、能够自我复制、稳定性高等 氨基酸氨基酸 DNARNA 1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a、

3、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略)、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略)b、结构不同(略)、结构不同(略) 2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英国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英国格里菲思) R型型S型型 2 DNA、RNA、蛋白质、多糖、脂质、蛋白质、多糖、脂质 类型类型菌落(光滑、粗糙)菌落(光滑、粗糙) 有无荚膜有无荚膜 有无毒性有无毒性 S型细菌型细菌 R型细菌型细菌 光滑光滑 粗糙粗糙 无无 有有有有 无无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思考思考: 3 为什么为什么 第四组实第四组实验验 会导会导致小鼠致小鼠 死亡?死亡? 提示

4、:移动右提示:移动右 侧图片到相应侧图片到相应 位置,来完成位置,来完成 实验。实验。 S型活菌型活菌S型活菌型活菌 S型加热型加热 R型活菌型活菌 混合混合 后代后代 转化转化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 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 化的活性物质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转化因子 格里菲思的结格里菲思的结(推推)论是:论是: 4 本实验中的一、二、三组是起本实验中的一、二、三组是起_作用。作用。 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化转化 因子因子)能使能使_。 讨论、该实验能否确定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为

5、什么? 讨论、欲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中最关键的设 计思路是什么? 对照对照 讨论1: R型活菌转化为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型活菌 不能,因为没有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成分的作用。不能,因为没有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成分的作用。 设法把设法把DNA与其他成分(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与其他成分(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 观察它们的作用。观察它们的作用。 5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6 S S型活细菌型活细菌 DNA DNA 蛋白质蛋白质 多糖多糖 脂类脂类 RNARNA 分分别与别与 R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型活细

6、菌混合培养 R型型 S型型 DNA+DNA+DNADNA酶酶 R型型R型型R型型 S型型 R型型 R型型 R型型 预测实验结果 讨论1: 得出实验结论:只有 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即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而且DNA结构要保持_才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第1组培养基中出现的S型细菌数量_R型细菌 。 7 DNA DNA 完整性完整性 小于小于 讨论: 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来的的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来的的DNA,纯度最高时,纯度最高时 候也还有候也还有0.02%的蛋白质,纯度也高,转化就越有的蛋白质,纯度也高,转化就越有 效。因此,仍有人对此实验结果表示怀疑。效。因此

7、,仍有人对此实验结果表示怀疑。 讨论、艾弗里的实验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8 讨论、某学生根据艾弗里的实验思路重新设计了实 验步骤,操作如下,请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评价。 、组的作用是,是否可有可无? 。 、实验的设计是否保证了单一变量原则? 。 、此实验设计与艾弗里的实验不同之处有 。 课堂小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格里菲思的一、格里菲思的 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 推论推论: 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型细菌中含有转化 因子,能使因子,能使R型活菌型活菌 转化为转化为S型活菌。型活菌。 二、艾弗里的二、艾弗里的 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结论结论: DNA是遗传物是遗传物 质,蛋白质等物质,蛋白

8、质等物 质不是遗传物质。质不是遗传物质。 9 1952,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进行进行 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具 有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有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是DNA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一、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一、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 32p p 和和35 35s s 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 二、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二、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 T2 2噬菌体,制噬菌体,制 备含备含32 32

9、p p 的噬菌体的噬菌体和和含含35 35s s的噬菌体 的噬菌体。 三、分别用含三、分别用含32 32p p 的噬菌体的噬菌体和和含含35 35s s的噬 的噬 菌体菌体去感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讨论: 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35S和32P分别标记 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 么? _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_ _ 3、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 _、_。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现象 被被35S标记的噬菌标记的噬菌 体细菌体细菌 上清液的放射性上清液的放射

10、性 ; 沉淀的放射性沉淀的放射性 。 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 放射性放射性 被被35P标记的噬菌标记的噬菌 体细菌体细菌 上清液的放射性上清液的放射性 ; 沉淀的放射性沉淀的放射性 。 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 放射性放射性 (2)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含含35S的的 噬菌体噬菌体 +细菌细菌 (未标记未标记) 上清液上清液(T2噬菌体颗粒噬菌体颗粒) -含放射性物质含放射性物质35S 沉淀沉淀(被感染的细菌(被感染的细菌 和新形成的噬菌体)和新形成的噬菌体) -未检测到未检测到35S 离心离心 用放射性同位素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标记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用用35S标记实验时,沉淀

11、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搅拌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搅拌 不充分,有少量不充分,有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 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用放射性同位素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内部标记内部DNA 含含32P的的 噬菌体噬菌体 +细菌细菌 (未标记未标记) (T2噬菌体颗粒噬菌体颗粒) -未检测到未检测到32P 被感染的细菌和新形被感染的细菌和新形 成的噬菌体中成的噬菌体中 -检测到检测到32P 离心离心 用用32P标记实验

12、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 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 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保温时间过长,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二是保温时间过长,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离心离心 离心离心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说明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

13、到细菌内,说明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到细菌内,DNA进入到细菌内进入到细菌内 去了去了 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在噬菌体中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而不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因此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注意: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此实验不注意: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所以此实验不 能说明蛋白质

14、不是遗传物质。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 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 性性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NA能指导蛋白能指导蛋白 质的合成质的合成 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NA是遗传是遗传 物质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B C D 3.噬菌体侵杂细菌之后噬菌体侵杂细菌之后,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 ) A.细菌的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15、及其氨基酸 C.细菌的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噬菌体的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目前,已有充分的科学研究资料 证明,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都是以DNA作作 为遗传物质的。为遗传物质的。 DNA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它们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它们 不含有不含有DNA, 只含有只含有RNA。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 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核酸是一切生物的

16、遗传物质,核酸 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DNA)和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RNARNA),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DNA作为作为 遗传物质的。遗传物质的。 因此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总结总结 在只含在只含RNARNA的少数病的少数病毒(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HIVHIV病毒、病毒、SARSSARS 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 ,狂犬病毒等)中,狂犬病毒等)中,RNARNA才作才作 为遗传物质。为遗传物质。 5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 3H应() 应()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仅发现于噬菌体的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中 C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4. 4.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 32P 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 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 3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