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作文如何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三甲镇三甲南小学 悦 静【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习惯: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便有了“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写作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心理。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引导小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作文素材的问题,从作文回归生活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入手,把作文素材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丰富作文的内涵,从而不断地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词】: 作文素材 写作 积累 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是学生语文综合素
2、 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 颇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 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 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 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 尾”等写作技巧方面,只重视成文后的修改、讲评。而不去挖掘学生 写作的“源泉”。这样的教学,就有点像象棋中“马后炮”的意味。学生 写作文,是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离开生活这个 源泉,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生产不出产品一样。因此,在这样的情 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巧妇难为 无米之炊”了。 从小学生的
3、情况分析,他们之所以觉得作文无话可说,一方面 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的生活比较单调; 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 事物不留心观察。这样就形成大事没有、小事找不到的尴尬局面,当 然就没什么内容可写了。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从事小学生作文教学实际情况来说,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一、 观察事物,积累素材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能力 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观察目的的明确性 学生的观察力还不是很强,对事物的观察很肤浅,不分主次。所 以在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如为了写“打乒乓球”,我组织学 生观看教职工乒乓球赛。比赛前告诉学生:观察教师怎样发球、发什 么样的球、又无
4、扣人心弦的拼杀教师们又是如何表现等。 2、观察对象的确定性 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被观察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余的事物则成为 背景。 一般规律是: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 则观察的对象就越突出。 3、观察态度的积极性 观察效果既受观察对象的直接约束,又受儿童观察态度的间接影 响。态度积极主动,又有浓厚的兴趣,观察的效果就好;态度消极, 观察被动,观察的效果就差。 4、观察材料的鲜明性 学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具体的、鲜明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大 脑中对事物表象的建立,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所以给学生看、听、 摸的实物或符号,都要求它们必须正确、科学、可靠。观察时必须有 具体要求: (1)真实 ,必须是自己观
5、察到的真实记录,不能凭空想象。 (2)细致,对事物的观察要仔细,除了用眼看,还需要辅以用耳听、 鼻嗅、手摸,甚至用舌头品尝等。 (3)观察点,根据观察目标确定观察点。观察面不要太大太杂,围 绕重点观察,要加强感知的完整性。 5、观察方法的细致性 (1)按照一定观察顺序对事物进行观察。观察顺序应根据具体的观 察对象来定,如观察景物要注意空间顺序。 a、定点观察:按由上到下,从近到远,从左到右等方位顺序观察事 物。 b、移位观察:即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移位换景的观察。 (2)运用比较法进行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如果把两件事物 放在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情况进行比较,便会 发现它
6、们的异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比较, 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 (3)运用多种感知,提高观察质量。观察要做到“五到”:即眼到、 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如:写秋天的橘 子,学生除了用眼睛看:一只只橘子挂满了枝头,就象一盏盏橘黄色 的小灯笼,还可用手剥开一只,观察月牙状的橘瓣,闻闻那诱人的香 味,尝尝那甜中带酸的美味。这样对橘子的观察就更细致,了解也更 全面,写起来也就有内容了。 (4)观察后及时小结: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后,人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都想把自己的体验一吐为快。这时可引导学生尽情表述。既加深了对 事物的印象,又能互相补充。成功的口述为笔描打下
7、扎实的基础,写 出来的作文就更加具体生动。 6、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因好奇 而产生兴趣, 因兴趣而愿意观察。 学生主动地去了解生活, 熟悉生活, 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有利于实现三个转变。 (1)变无心为有心,这是开拓作文源泉的基本前提。能够对周围的 事物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对有意义的或较复杂的事物要定点定向观 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变无序为有序,这是摄取源泉的基本保证。观察事物按顺序, 有重点,抓特点,能开放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3)变“用眼”为“用心”,这是学生认识提高的重要标志。观察事物 必须从“眼”开始,逐步达到“用心
8、”。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或亲 身经历的事情,能进行独立思考,亲自发现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 的联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从观察天上和 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牢固”。可见,观察是学 生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二、广泛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积累词语、 佳句, 可以充实作文的内容。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有效的办 法。1、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厚积薄发 有些人说话时“妙语连珠”, “出口成章”; 作文时, “文思泉涌”, “妙 笔生花”。这都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来源于浓厚的文
9、化底蕴。由 此可见,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们要把它视 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力求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更新。(1)推荐好的读物 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 我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 趣味浓厚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 意义深远的抒情散文。此外,还给学生推荐相关课本知识的拓展阅读 材料。 如学了 卖火柴的小女孩 让学生阅读 后, 安徒生童话选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制定了阅读加分制,定 期评选“读书之星”。学生阅读一篇课外读物可加分 0.5 分,一月评比 一次,分数高者,便为“读书之星”。这样一来,为了争当“读书之星”, 全班掀起
10、了读书热潮。 (2)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主要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摘录好词佳句, 优美片段。 摘抄最终是达到积累的目的。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可采取教师点名 背、学生交换背等方式。让学生把摘抄的内容牢固地储存到记忆的仓 库里;第二种形式是写读书心得,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写,可以从写 作技巧方面谈感受, 也可以从思想方面谈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天 天批阅,并定期开展“讲、展、赛”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多读、深思、 勤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有不断地给学生充电,学生才会得心应手地薄发。 三、 开展活动,拓展生活 首先是多看,紧扣教材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
11、如小饲养、小 制作、春游、秋游、冬游、放风筝、野炊等。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应 常“换”常“新”,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活动“情有独钟”。这也许就是人们 常说的“喜欢的魅力在于不断更新”吧!在活动中多观察,教师一定要 现场指导,先让学生说观察到的事物后,纠正观察的不足及语言组织 的不足,使学生及时、准确、生动地把观察到的事物“翻译”成语言, 使他们养成仔细观察、捕捉观察素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提高 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次是多动,课堂上教师如能让学生“动”起来,让 他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多练习口语交际等让他们学会说恰当的话,从 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四、启发思维,大胆想象 作文,离不开想象。学生在习作中
12、的想象分为细节想象和组合想 象。细节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在头脑中对特定事物所进 行的细致描绘;组合想象,就是根据多种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头脑中 对特点事物所产生的形象。如看图作文、扩写、缩写 、想象描绘都 是少年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体化的一个思维过程。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事物的再思考。 学生对熟知的事件往往觉得无 发入手。这时,教师应充分启发学生,“勾引”出他们的记忆资料,把 内存信息转化为语言。例如写红花草为题的文章,教师如能逐一 提示就更好。写作前,你和一起观察过?你观察哪些哪些有趣的现 象?你观察了什么状态下的红花草?你闻花香没有?用什么姿势闻 的 ? 你 看到 花池里 还 有 什么 动物? 欣 赏 红花 草时你 心 里 怎样 想 的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在脑海中就会有许多的感性材料, 在写作时才感到言之有物。 五、坚持写日记,积累素材 从日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家庭情况一一得到反映。 对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学生通过写日记,懂得 了更加细心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 他们的思想在写日记的过程中 得到良好的自我锤炼。对生活、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更多的 理解和关爱。日积月累,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积累了素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多变的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
- 2025年中国心率运动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Module 1 Unit 1 Hello(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二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彩色胶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教案
- 提升经营效率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庭院温室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启发讲座电气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焊接技术掌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实芯绝缘填充电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子宫内膜增生管理指南(2022)解读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电力设备保修承诺书范本
- 汽车标准-碗形塞片
- 患者发生谵妄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 酸枣仁汤的剂型研究
- 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教育机构课程顾问标准销售流程
- 俄罗斯阿尔泰山脉的生态保护与旅游业
- (2024年)夹具设计培训
-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