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doc】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doc】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doc】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doc】 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20o5/24总第332期商业研究文章编号:1001148x(2005)24018102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陈绍辉,陈楠,杨希燕(1.长春工业大学人事处,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8;3.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民素质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当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提高吉林省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速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为此要找出提高吉林省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最终达到开发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农民素质;

2、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thecurrentruralhumanresourceexploitationinjilinprovincechenshao.hui,chennan2,yangxi.yah3(1.persoundsection,changchuninstitttteofindustry,changchun,jilin130012,ch/na;2.foreignlanguageschool,changchuninstituteofindustry,changchun,jilin130012,)abstract:sincetheopenupandreform,peasa

3、ntqualityinjilinprovincehasbeenfairlyimproved,butstillleftbehindbytheincreasedd鲫andoftheeontempraryag6eulture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toimprovepeasantqualityliesintheexploitationofruralhumanu爆.thepaperpresentsatuay0nthecurrentsituationofthisworkand8concretekeywords:humanresource;pe.a.santqaity;人力

4、资源是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第一资源,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吉林省是个农业大省,50%左右的人力资源在农村,但是质量比较低,已严重的制约了吉林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发吉林省的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以农民为主的不同农村人口类群中的质量差别.同时利用培训和教育等多种渠道,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随着农业步人的是市场经济,法制经济

5、,知识经济时代,农民亟待提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1)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作为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一种制约其他素质的东西,wto背景下的农业,要求农民要有文化,了解政治,经济,外语,计算机等基本知识,才能胸怀大志,寻找商机,迎接挑战.(2)科技素质.农副产品要具有竞争力,要适应买方市场,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做到.但目前农民低下的文化素质阻碍了对现代科技的吸纳.(3)法制素质.健全的法制是现代社会的显着标志,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农民必须增强法制观念,才能够既依法办事,又能通过法律讨回自己的利益.(4)市场观念.要搞农业产业化,农民必须进入市场,当前农民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

6、,信誉意识,竞争意识,积累意识等.二,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吉林省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农民素质普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当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与加人世贸后,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文化程度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大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吉林省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构成中,文盲,半文盲为66.46万人,所占比重为8.3%;小学文化程度为365.39万人,所占比重为45.4%;初中文化程度的为327.48万人,所占比重为40.7%;高中文化程度的为36.62万人,所占比重为4.6%

7、;中专文化程度的为6.18万人,所占比重为0.8%;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收稿日期:2oo50820作者简介:陈绍辉(1973一),男,辽宁沈阳人,长春工业大学讲师,科长,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劳动经济.?182?商业研究2o05,24为1.51万人,所占比重为0.2%.与全国相比,吉林省文盲,半文盲的农村从业人员低于全国同类平均水平,小学,初中,中专文化程度的高于全国水平,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与全国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文盲和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大.大部分务农者文化水平不高,自然制约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吸纳,也就导致了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很慢,这从抽样调

8、查中不同科技水平的劳动力粮食成本效益比较便可得到印证.(二)思想观念守旧,兼业水平较低离井不离乡的守旧观念限制了劳动力向外转移,也限制了农民增收.从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情况来看,吉林省农村从业人员的从业地区主要在当地乡村.在本乡从业的占94.1%,在本县外乡从业的占3.1%.在本省外县从业的占1.7%,在省外从业的占1.1%.省外从业的人员也占一定的比重,合计为5.9%.与全国相比,在本乡从业人员占全省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高于全国同类比重的6.9个百分点;在县内,省内,省外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同类比重的6.9个百分点,其中在省外从业人员的比重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三)从业流动态势省内分布

9、不均衡从从业流动态势来看,全省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表现为由东部向西部减弱.原因是东,中部地区农村经济长时期较为发达,农民思想较为解放,向外转移扩张步伐较快,离乡离土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已占本地区从业人员的6.2%和9.0%.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农民观念比较陈旧,从业人员流量较小,向外转移扩张步履缓慢,离乡离土的从业人员较少,仅为2.2%,大大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四)职业技能素质不强,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由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不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同时发展不平衡,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据有关专家调查反映,省内70%一8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有1

10、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的劳动力掌握驾驶技术,3.2%的劳动力掌握农业技术.与城市劳动者的平均水平相比,农村劳动力和专业技能水平明显低下.三,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农民,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一)落实科教兴国,重视向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具体言之,应采取下列主要措施:一是政府部门广开渠道,筹集经费,提高地方教育和培训水平.现代科学技

11、术应用于生产,取决于一定数量的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农民专业户,示范户的素质.应增加用于这方面的教育和在职教育经费,这是实现项目科技化的保证.目前,吉林省委出资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开发项目正在逐步展开,为培养农村高技术人才开拓了新路.二是要防止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不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两种倾向.要创造适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把提高农民素质列入农业基础建设之中.吉林省讲农业基础建设,从来就没有把农民素质的提高列入农业基础之中加以重视.农民的素质问题是未来农业最重要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脆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要降低.(二)因人施教,搞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

12、民后续教育一是加强后续农民教育.全省应该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农村中学中开展3+1或2+1,或普遍开设农业技术课程等作法来加强后续农民教育.二是不断完善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吉林省农民对职业技术教育也有了不同的要求,由以往的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农业技术需求的变化,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因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向多样化发展,即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种植,养殖)职业教育向多样化(种,养,加,工,商,贸)教育发展.如北京密云大城子镇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开展绿色证书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147人已取得绿色证书和经纪人资格证书.多层次的对农民农业技术再教育.在学

13、历层次上据省有关部门调查,农民看重的是技能教育培训.在农业技术层次的需求上,同样也表现出多层次,其中首先以需要”有关名,特,优新技术知识”为最多,占44%.其次分别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信息,因此也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应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技能性,灵活性,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需求.(三)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推动产业化发展学习型组织是起源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其含义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我国农村,为了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应该将学习型组

14、织这一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理论体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中.具体而言:(1)制定长远规划,创建适合当地情况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各级农村组织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改变过去那种随机性和盲目性以及重硬件,轻培训的意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模式.(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产业开发相结合.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农民已经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的基础上,为产业链条创造一套经常性的培训运作机制是达到真正占有商业研究文章编号:1001148x(2005)24018303中国农村反贫困指标评价新体系的构造王碧玉,庞柏林(1.东北林业大学

15、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商业大学社科部,黑龙江哈尔滨15(d26)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应由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组成.在遵循综合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的原则下,在借鉴现行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生态,生活福利等指标,才能成为较完整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效益指标体系.关键词:反贫困指标体系;新体系;构造中图分类号:乃20.3文献标识码:athebuildingofnewchineseruralantipovertyindexsystemwangbiyu,pangbai.1in:(1.schoolofeconomicsandman

16、agement,harbin,heiloniang150001ichina;2.departmentofsocialscience,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harbin,heiloniang150026,china)at:fromthenationalcircumstancetchinesecountryantipovertybenefitshouldbeconsistofeconomicbenefitindex.ecologybenefitindex,andsocietybenefitindex.undertheprincipleofsynthesis,feas

17、ibilityandeasyoperative,consultingtodaychinesecountryantipovertybenefitindextitincreasessomeindexessuchasecologytlivelihoodbenefitsinordertobeconicacomplerechinesecountryantipovertybenefitindexsystem.keywords:antipovertyindexsystem;economicbenefitindex;egologybenefitindex;ietybenefitindex收稿日期:2005一o

18、325作者简介:王碧玉(1959一),男,哈尔滨市政府扶贫办,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市场目的的基本保证.如建立行业合作社,临山是浙江省万亩葡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提高葡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镇里组建了”味香园葡萄合作社”,实施绿色工程.合作社技术人员还分片包干,直接向农户传授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去年葡萄平均亩收入达到近5000元,创历史新高.(3)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一个地方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得越好,那么这个地方转化科技最新的成果的速度就越快,品种技术的更新也就越快,农民接受新生事物,转变观念也就越快,同样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也就越快.”七-五”计划以来,浏阳完成各级各类科技项目600余项,其中获部,省级奖励的3o余次,农技推广队伍肩负着病虫预测预报,新技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资供应的重要职责,作出了较大贡献.(四)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吉林省农村人口众多,而很多地区农业的收益又较低.农民要改善生活现状,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就必须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广开门路.首先,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村的就业领域.目前,乡镇企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其次,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