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 氯仿沥青“A”2、 孔隙结构3、 排替压力4、 隐蔽油气藏5、 生物气6、 油藏地球化学7、 前陆盆地8、 油气藏描述9、 控制储量10、 流体封存箱二、问答1、 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 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 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 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 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 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 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 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
2、、(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煤型气:主要为甲烷。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
3、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介于生物生气阶段于热催化生油阶段之间,其地化特征也是两者的过渡9、 油气成藏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原理10、 试述残留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特点11、 试述非常规天然气藏的类型及特点12、 试比较分析前陆盆地与箕状断限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13、 试述非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类型和形成条件,并以断陷盆地为例说明其分布规律14、 试述前陆盆地的特点、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藏分布特征,并举例说明之答:(1)前陆盆地的特点前陆盆地是位于褶皱山系与毗邻克拉通之间
4、的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前陆盆地结构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在其演化过程中遭受强烈变形作用;盆地近克拉通一侧较宽缓,与地台层序逐渐合并。由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可划分为三部分:褶皱冲断带、深凹(坳)带及稳定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褶皱冲断带带有褶皱推覆体、叠瓦推覆体等类型,下部常见双重构造;前缘隆起部位常发生挠曲应力产生的张性或张扭性断裂;盆内构造样式以台阶状逆断层及相关褶皱为特征,冲断方向自造山带指向克拉通。前缘隆起、冲断带上的不整合较为发育。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边缘尖灭线迁移是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典型前陆盆地形成于被动大
5、陆边缘基础上。(2)前陆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一种盆地类型。它具有两类烃源岩层系,即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和前陆坳陷型烃源岩层系。无论是大陆边缘型还是前陆坳陷型烃源岩,其成熟的生油中心总是靠近深坳带一侧,受造山期间的挤压以及地层负荷的作用,深坳陷部位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储层向上或向克拉通一侧进行运移。前陆盆地的储集岩体总体山也可分为两大体系,即下部以台地相为主题的储集体系和上部以陆相碎屑岩为主体的储集体系。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合地层圈闭是前陆盆地内最为普遍也最为重要的圈闭。背斜构造圈闭主要为一些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分布在靠近盆地逆掩冲断带一侧。断块圈闭,既有裂陷阶
6、段形成的由正断层构成的断块圈闭,亦有后期受造山运动影响在逆掩冲断作用下形成的由冲断层构成的断块圈闭以及早期正断层反转形成的断块或在前缘隆起轴部张扭性断裂形成的圈闭等。与逆冲断层有关的断块圈闭主要发育在受冲断作用比较强烈的山前地带;与正断层活动有关的断块圈闭,一是发育于早期的裂谷盆地内,二是发育在靠近地台一侧。前陆盆地的地层圈闭主要发育在靠近地台一侧,多期构造升降会形成多个不整合面。另外前陆盆地地层总是向克拉通台地方向逐渐超覆,因此,不整合是前陆盆地常见的合重要的一类圈闭。(3)前陆盆地的油气田分布主要是受圈闭展布特点的控制。在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主要是背斜和断层圈闭油气藏;在靠近克拉通一
7、侧的前缘斜坡带主要分布砂岩体上倾尖灭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与张性和张扭性断层有关的大块油气藏;在前缘斜坡带也存在因基底冲断作用形成的基底卷入型厚皮构造圈闭。在平面上,前陆盆地内的油气围绕生油气中心呈条带状分布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由于造山带活动以及冲断带不断挤压,盆地内油气藏会受构造运动而不断调整、改造和再分布,因此,前陆盆地也是油气藏遭配合比较严重的一类盆地。(4)实例略15、 简述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答: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一个与某一确定烃源岩有成因联系的所有烃类分布范围所构成的天然系统,它包括已形成的油气藏及油气聚集成藏所必须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含油气系统可看作是介于含油
8、气盆地(或含油气区)与油气聚集带(或成藏组合)之间的一个油气地质单元。油气系统研究的关键在于将盆地中的有效烃源岩系、储层、盖层、上覆岩系等基本地质要素与圈闭形成、油气形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成藏作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动态演化的观点来阐明其演变特征。即,它强调的是过程研究,突出关键时刻时油气运聚趋势的研究。含油气系统研究对有利区带或成藏组合的评价优选,圈闭有效性的地质评价和勘探目标的经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16、 简述含油气盆地评价研究的任务与主要内容答:(1)任务:含油气盆地评价是油气勘探的起点。其任务是搞清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优选出有利的含油气带。(2)主要内容:a、盆地结构研究,包括盆
9、地结构 、边界,盆地构造层序、盆地构造运动历史、盆地类型与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b、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研究,包括沉积层序和沉积体系,烃源岩层系与生油坳陷,储集层位及储集体类型和特征,区域盖层特征,圈闭样式与分布;c、油气系统以及,包括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烃源岩生烃史等过程以及;d、油气资源评价;e、区带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优选勘探方向。17、 试述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类型、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2000考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试述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答:通常我们将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又叫做烃源岩。对烃源岩的研究和评价包括:烃源岩的地质研究 烃源岩的地质研究包括烃源岩
10、的岩性、岩相以及厚度的研究,而岩性特征是研究烃源岩的最直观的标志。 1、粘土岩类烃源岩 主要包括泥岩、页岩粘土岩等,是在一定的稳定水体中形成的,环境安静缺乏氧气,浮游生物和陆源有机胶体能够伴随粘土矿物的堆积、保存并且向石油转化,富含有机质和低价铁化合物,颜色多呈暗色。 2、碳酸盐岩类烃源岩 低能环境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石灰岩,生物灰岩和泥灰岩为主,多呈灰黑、深灰、褐灰及灰色,隐晶粉晶机构,颗粒较少,多呈厚块状,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发育,一般最有利的生油相是浅海相、三角洲相和深水湖相。 陆相盆地中,深水湖泊是最有利的生油岩相,其中又以近海地带深水湖盆的泥岩型生油条件最佳。在空间上最有利的地区是湖盆
11、中央的深水地区,在时间上最有利的是沉积旋回中的持续沉降阶段。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作为有效的烃源岩,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有机质,良好的有机质类型以及一定的有机质热演化史。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第一步是测定岩石中可溶有机质和不溶有机质的含量。第二步是确定干酪根类型以及可溶抽提物的化学组成;最后依据光学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来分析有机质的演化阶段,烃源岩的有机化学指标包括: 1、有机质丰度:岩石中有足够数量的有机质是形成油气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岩石生烃能力的主要因素,目前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含炭量(TOC)、岩石热解参数,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等。 (1)有机碳含量(TOC):是指
12、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含量,又称剩余有机碳含量,以单位质量岩石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数来表示。岩石中有机碳含量与剩余有机质含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将剩余有机碳乘以1.22或1.33即为所含剩余有机质含量百分比。 (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氯仿沥青”A”是指岩石中可抽提的有机质的含量;总烃含量包括氯仿沥青”A”和芳香烃组分的总和,这两者常是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 2、有机质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干酪根)具有不同的生烃能力,形成不同的产物,这种差异与有机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I型干酪根生油能力强II型干酪根生气能力强,III型干酪根生油期的能力都较差。 另外,还可以根据生油岩可溶组
13、分组成特征,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有机质的类型。生油岩中可抽提物的相对含量是生油岩有机质母岩性质和演化经历的反映,因此生油岩中可溶抽提物组成特征对划分有机质类型也有参考意义。 3、有机质成熟度 成熟度是表示沉积有机物向石油转化的热演化程度。目前评价烃源岩的成熟度的常规的地球化学方法包括镜质组反射率,孢粉碳化程度,热变指数,岩石热解参数,可溶抽提物的化学组成特征。(1) 镜质组反射率(R0)镜质组反射率于成岩作用关系密切,热变质作用越深,镜质组反射率越大,在生物化学生气阶段低于0.5%,随埋深增加逐渐变化,热催化生油气阶段为0.5%,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约为2%。(2)热变指数:通常我们用孢粉、藻类的
14、颜色变化来标度:1级:未变化,有机残渣呈黄色; 2级:轻微热变质,有机物残渣呈橘色, 3级:中等变质:有机物残渣呈棕色或褐色; 4级:强变质,呈黑色;5级:强烈变质,除有机物残渣呈黑色以外,岩石也有变质现象。石油、湿气和凝析气生成阶段的热变质指数介于2.53.7之间。另外,烃源岩的研究还包括一些新方法:1、有机相法:有机相类似于沉积相,可以跨时而不受到地层或岩石单位局限,它包括有机质类型,来源以及沉积环境三个因素,但以有机质类型最主要。 原始有机物类型:是决定烃类生成的主要因素;来源:分为水生、陆生和再循环有机碎屑,常为不同来源的有机物的混合;沉积环境:对有机质丰度及类型有重要影响,可分为陆地
15、、湖泊、三角洲、大陆架和开阔海等环境。 将有机相分为:藻质相、无定形相、草木相、木质相和媒质相。 在实际地质环境中,大多数烃源岩所含有的有机质不是单一型,而是以不同比例混合的Rogers提出了半定量法: (1)将有机质细分为无定形、细分散状、藻质、草本、半丝质藻、木质和煤质7类。 (2)按其在有机质中的含量分为三级:60% 优势;1030% 次要;10% 少量; (3)每一类型按照含量等级给定不同的数值,变化范围从-60+60; (4)数阶范围解释: -85-15 生气区;-15+15 生油气区; +15+85 生油区。2、热解法: 法国石油研究院设计的烃源岩评价仪已经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用1
16、00mg岩样热解,利用图谱显示的P1,P2,P3三个峰,峰面积分别为S1,S2,S3。 P1峰:3000C下蒸发岩样中的游离烃,代表已经生成经运移后残留在烃源岩中的烃类。峰面积S1表示游离烃含量; P2峰:干酪根热解生成的烃类,峰面积S2表示烃源岩的剩余生烃潜量。 P3峰:岩样热解时生成的CO2,,峰面积S3反应热解生成的CO2,量。 S2/有机碳=氢指数,氢指数与有机碳均高,生烃潜能大。 S2/有机碳=氧指数, Tmax:干酪根热解产生最大量烃的时候的温度,称干酪根的最高热解峰温。其高低与有机质类型紧密相关。 烃源岩的热解分析还可以半定量的评价生油、生气能力,Tmax还可以作为成熟度指标。
17、3、测井解释法: 我们可以利用测井解释来确定烃源岩。当压实条件相同时,烃源层与同类沉积岩的非烃类源岩相比,一般呈低密度、低声速、高电阻率特征。 测井方法是连续的,而且比钻井成本低,所以用测井方法来划分烃源层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工作。二、试述碎屑岩储层孔隙空间的类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答: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包括各种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等碎屑沉积岩。它们是世界油气田的主要储集层类型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储集层类型。 碎屑岩储层是由成分复杂的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一定数量的胶结物所组成的,其孔隙空间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对于原生孔隙而言,其储集空间主要是碎屑颗粒之间的粒间孔隙,它是在
18、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一些细粉砂岩中,在成岩过程中常常发育层间裂隙和成岩裂缝。这也是属于原生孔隙。而对于次生孔隙而言,它是在碎屑岩成岩后,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可以形成一些裂缝、节理,就构成了次生孔隙。而对于砂岩来讲,其非硅酸盐组分溶解,岩石组分的破裂和收缩都能形成次生孔隙。 粒间孔隙属于原生孔隙,它是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其影响因素有: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碎屑岩的矿物成分对储集岩孔隙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即性质坚硬程度和遇水溶解及膨胀程度;(2)矿物颗粒与流体的吸附力的大小,即憎油性和憎水性; 一般性质坚硬、遇水不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
19、组成的砂岩,储油物性好,反之就差。碎屑岩颗粒最主要的成分是石英和长石,因此石英和长石含量对储集层的性质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石英砂岩储油物性比长石砂岩的好。 2、碎屑颗粒的粒度和分选程度 碎屑颗粒是组成碎屑岩的主要的成分。若组成岩石的颗粒均为等小球体时,其孔隙度大小与颗粒无关。但实际上颗粒却往往大小不等,大颗粒之间构成的大孔隙就会被小颗粒所充填,使得孔隙体积变小,孔隙直径变小。原来彼此连通的孔隙变得互不相通,从而降低岩石的孔隙度。一般而言,颗粒和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也越大。 3、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圆球度假象颗粒为均等的小球体,它存在三种排列方式: (c) (b) (a) (a)的排列方式孔隙
20、度最小,(b)的排列凡是孔隙度较大,(c)的排列方式孔隙度最大。 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主要取决于沉积条件、若沉积时水介质比较平稳,颗粒多呈近正方体排列;若水介质活动性较大,颗粒多呈斜方体堆积。另外还与沉积物在成岩作用结束前所承受的上覆地层压力的大小有关。 实际情况下,组成岩石的碎屑颗粒不可能是理想的球体,往往凸凹不平的,形状既不规则,常发生镶嵌现象,相互填充孔隙空间,致使孔隙体积和孔隙直径减小,孔隙间的连通程度差,结果使孔隙度降低。一般颗粒球度越好,其孔隙度越好。但是在快速堆积,成岩过程中受到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棱角状颗粒未能相互镶嵌,而是彼此支架起来,这样反而会使岩石储油性质变好。 4、胶结物的
21、性质和多少 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及胶结物类型对储集性质的影响也较大。相比起来,泥质胶结的砂岩较为疏松,渗透性较好,而钙质、硅质、铁质胶结则较差一些。 胶结物的多少对储集性质也有明显影响。胶结物含量高,粒间孔隙多被它们填充,孔隙体积和孔隙半径都会变小,孔隙间的联通性变差,导致储集性质变坏。三、试述压实排烃与微裂缝排烃的基本特点答:压实作用是沉积物的重要的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导致孔隙流体的排出,孔隙度的减少,岩石密度的增加。当岩石埋藏到一定的深度,原先的流体压力为静水压力的这样一个平衡受到破坏,新堆积的沉积物的负荷使下伏地层进一步压实,颗粒从新紧缩排列,孔隙体积减小,这样使孔隙流体产生了超出静水压力的
22、剩余压力,在剩余压力作用下,孔隙流体得以排出。当排出一定量后,孔隙流体压力恢复到静水压力。随着上覆地层的不断增加,孔隙流体持续出现瞬间剩余压力和正常压力的交替,不断把孔隙水排出。 在砂泥互层的情况下,压实是泥岩孔隙度减小得比砂岩快,这样泥岩中孔隙中所产生的瞬时剩余压力比砂岩的大,流体就从泥岩运移到砂岩中。 在未熟低熟阶段,烃源岩埋深不大,生成的油气的数量少,烃源岩孔隙水较多,渗透性相对较高,部分油气溶解在水里呈水溶状态,部分呈分散的游离油气滴,在压实作用下,随着压实水流,通过烃源岩孔隙运移到储集层中。 在碎屑沉积盆地中,从微观上看,压实排烃总是从泥岩向砂岩运移,从宏观上看,总是从深部到浅部,由
23、盆地的中心向盆地的边缘运移。 在成熟过成熟阶段,烃源岩已经被压实,孔隙水较少,渗透性较差,烃源岩排液不畅,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大量油气呈游离状态。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有机生烃作用以及热压实作用等各种因素导致流体形成异常高压。这种流体的很高的压力导致烃源岩产生微裂缝,这些微裂缝与孔隙连接,形成了微裂缝孔隙系统。在异常高压驱动下,油气水通过微裂缝孔隙系统向烃源岩外涌出。当排出部分流体后压力减小,微裂缝闭合。等待压力恢复升高和微裂缝重新开启后,又发生新的涌流。这是一种间歇的排烃方式。四、试述非构造油气藏的基本类型和形成条件,并以断陷盆地为例说明其分布规律答:非构造油气藏包括地层油气藏、岩性油
24、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由于纵向沉积连续中断而形成的圈闭,即与地层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它包括: 1、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不整合面的上下常常可以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主要是与潜伏剥蚀突起及潜伏剥蚀构造有关。油气在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中聚集就形成了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地台及褶皱区都有分布,据目前油气田的这类油气藏分布来看,在地台区较多,可能是由于地台区升降运动较频繁,沉积岩希之间沉积间断较多,容易在下伏构造遭到风化剥蚀后,再度下降被沉积物所覆盖;并且地台区的基底隆起和基底断裂发育,易
25、形成一系列的剥蚀突起和剥蚀构造,当被上覆不渗透地层所覆盖时,就形成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圈闭中聚集的油气,主要来源是上覆沉积的生油凹陷,通过不整合或有关的断层为通道运移。在盆地边缘地区,不整合现象比较发育,这样就会较多发育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2、地层超覆油气藏 有超覆和退覆作用形成的油气藏圈闭所构成的油气藏叫做地层超覆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圈闭都是在水陆交替的地带形成,特别是在水进阶段,这是盆地以稳定的下降为主,伴随着轻微的振荡,常与浅海大陆架或大而深的湖泊还原环境有联系。 3、生物礁油气藏: 生物礁圈闭是指礁组合中具有良好的孔隙渗透性的储集层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伏水体联
26、合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生物礁圈闭的形态与礁组合中储集体的形态有关, 生物礁油气藏形成的条件主要是具有良好孔渗性的储集体-生物礁来限定,生物礁块主体和前礁相为最有利的 储油条件。多分布在海盆的潜水部分,这里水浅、阳光充足,适合珊瑚孔虫等造礁生物的发育。、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是指储集层岩性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其中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岩性油气藏。它包括岩性尖灭油气藏和透镜体油气藏。 它的形成条件是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不同,导致沉积物岩性发生变化,形成岩性上倾尖灭体及透镜体圈闭,从而形成岩性圈闭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 由于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得静水条件不能形成圈闭的地方形成油气
27、圈闭,称为水动力油气圈闭,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它包括构造鼻或阶地型水动力油气藏和单斜水动力油气藏。 其形成的条件是在地层产状发生轻度变化的构造鼻和扰曲带,单斜储集层岩性不均一和厚度变化以及地层不整合附近的这些部位,渗流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与油气运移的浮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这样就形成了水动力油气藏。而且油水或气水界面倾角不能大于背斜顺水压力梯度一侧的储集层倾角。、复合油气藏 受到多种控制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形成了复合油气藏。它的形成受到构造、地层、岩性和水动力条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共同作用。它包括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水动力复
28、合油气藏。 以断陷盆地为例说明其分布规律,我不知道该怎么叙述。五、试述沉积盆地异常流体压力的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答:地层压力不等于该点的地层水的静水压力,称为异常压力,有异常高地层压力和异常低地层压力。其异常压力由孔隙中的流体来承受,形成异常流体压力。造成异常流体压力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层上覆压力:地层埋藏到一定深度,上覆岩石的压力大于其静水压力,造成岩石的压缩,孔隙度减小,过剩的压力由孔隙中的流体来承担,就形成了异常流体压力; 2、烃源岩的油气的生成:对于烃源岩来讲,达到生油门限深度后,烃源岩生成大量的油气,这些油气不能够完全溶解在孔隙水中,剩余的油气充填在孔隙空间中
29、,形成异常的流体压力; 3、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使得埋藏较深的原来有较大压力的地层抬升到地表或将原来埋藏较前的具有较小压力的地层埋藏到深处,这样就形成了异常的高压和低压; 4、刺穿作用:在不均衡压力作用下,可塑性岩层发生侵入刺穿作用,使上覆较软的页岩、未固结的砂岩发生挤压和断裂,减小空袭容积,流体压力增大,造成异常流体压力。 5、蒙脱石的脱水:随着埋深的增加,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大量的结晶水析出,充满孔隙空间,形成了异常的流体压力。 6、浮力作用:油气水的密度差引起的浮力作用,也可以形成异常的流体压力。 异常流体压力一般分布在埋深较深的地层中,对烃源岩来讲,达到生油门限深度后出现。常由深部向浅部
30、减小。由沉积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减小。异常流体压力是形成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排出的动力,也是油气进入储集层厚发生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对于异常水压力,可以用来对油气进行封闭,使原来不具备成藏条件的油气形成油气藏。因此,异常流体压力对于油气的运移和油气藏的封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2000年考试题(试卷二)一、试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的基本观点二、试述碎屑岩储层孔隙空间的类型、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三、试述断层和不整合在油气藏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四、试述单断型断陷盆地的基本特点及油气藏的基本类型和分布特征五、试述油气系统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000年考试题(试卷三)一、试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
31、其识别标志二、试述盖层物性封闭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三、试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基本模式四、试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五、试述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基本类型、油气藏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2000年入学试题(卷一)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名词3分)1地层圈闭:是指储集层因岩性横向变化,或由于纵向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闭。2低熟油气3流体势4含油气系统5流体压力封存箱6排替压力7凝析气藏8油气资源量9均化温度10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流体的流动符合达西直线渗流定律,求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二、简答题(
32、40分,任选四题) 1什么是油气差异聚集原理? (10分) 2岩性油气藏与构造油气藏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10分) 3简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10分) 4层序地层学在石油地质学领域中有哪些应用? (10分) 5为什么说“油气是在人脑中发现的”? (10分)三、论述题(30分,任选2题) 1“三场”与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系(15分) 2试述“油气成藏机理”的含义(15分) 3试述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最新进展(15分)2001年入学考试试题(A卷)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干酪根2煤型气3流体封存箱4生烃强度:单位面积烃源岩的生烃能力。5油气远景资源量(推测资源量):指区域勘探阶
33、段中,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区域地球化学勘探和区域探井钻探等综合勘探,经过盆地分析评价方法,推测出的含油气盆地、含油气区或含油气区带蕴藏的远景资源量。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有机质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答:2简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的基本方法。3何谓二次生烃?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出现二次生烃?有何意义?4何谓隐蔽圈闭7如何识别隐蔽圈闭?三、 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l必答,2、3、4任选一题)1某油田公司欲在一个已经发现油田的盆地设立“油气疏导体系和运移方向研究”的课题, 请你为这一课题写出设计书主体部分的内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图件)。2试述油气
34、系统研究与传统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区别与联系。3论述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体用。4论述层序地层学在盆地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中的应用。2001年入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30分,每个名词3分)1. 无机成因油气2. 干酪根3. 排烃门限4. 岩性油气藏5. 煤层气6. 水合甲烷7. 资源量8. 地质流体9. 滚动勘探: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将勘探开发滚动式进行,即从浅层到深层,从一个区块到另一个区块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均需反复认识,多次勘探,甚至可能当第一个区块投入全面开发后,在勘探第二个区块的启发下,反过来再补充勘探第一个区块,这种将勘探工作贯穿于开发的全过程中,即所谓滚动勘探开
35、发。10. 叠合盆地二、 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任选3题)1. 简述盖层封油气机理及主控地质因素2. 油气成藏的动力类型及作用机理3. 简述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类型及主控因素4. 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三、 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任选2题)1. 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其基本特征2. 简述油气聚集带与含油气系统概念并评述它们在指导油气勘探中的作用3、论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地质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指导作用2002年试题及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孔隙结构: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1分)、大小和分布(1分)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1分)。2油气运移临界饱和度:油(气)水同时存在时(
36、1分),油(气)相运移(1分) 所需的最小饱和度(1分)。3油气聚集带:受一定地质条件限制(1分),成群或成带出现(1分)的若干油气田(1分)发育带。答案2: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4次生油气藏:原有油气藏遭到破坏(1分),分散状态的油气(1分)遇到新的圈 闭条件又重新聚集(1分)所形成的新的油气藏。5固态气体水含物: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1分),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1分),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1分),亦称冰冻甲烷。6.含油气系统: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特定有效烃源岩层系相关(1分),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
37、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1分),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1分)。7.油气资源量: 系指在地表附近天然形成后(1分),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开采并值得开采的油气总量(2分).8.凝析油气藏: 是指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相存在,开采到地表后因温压降低而凝析成液态石油的油气藏.9.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10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答案2:沉积盆地中,被各种成因形成的封闭层所分割的具有独立流体压力特征的地质单元成为流体压力封存箱。流体压力封存箱中的流体压力可以是异常高压也可是异常
38、低压。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区域静水压力系统。它的规模取决于盆地特征,可以是区域性的,但更多是局部性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流体压力封存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题盖层封油气机理(10分) 评分要点:(1)物性封闭:亦称毛细管压力封存闭 物性封存闭的定义(1分) 毛细管压力公式(1分) 排替压力概念(1分) 封闭流体的相态特点(1分)(2)超压封闭 超压封闭的定义(1分) 超压盖层的流体势特征(1分) 封闭流体的相态特征(1分)(3)烃浓度封闭 烃浓度封闭的定义(1分) 油气扩散的原因和方向(1分) 烃浓度封闭与其它封闭机理的关系(1分)2。简述油气差异聚集原理评分要点:(
39、1)在离供油气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在气源充分的前提下,形成纯气藏(1分);距离稍远、溢出点较高的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油藏(1分);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的圈闭中可能只含水(1分)。(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 仍然可以作为有效的聚集天然气的圈闭 (1分);但是,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圈闭,则下再是一个聚集石油的 有效圈闭(1分)。(3)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的圈闭中,聚集的石油或天然气的密度应小于距离油源区较远、溢出区较高的圈 闭中的油或气的密度(2分)(4)所形成的纯气藏、油气藏、纯油藏的数目(1分),取决于油气来源供 应的充分程度(1分)及圈闭的大
40、小和数目(1分)。3。简述深盆气特征及形成条件特征:负压异常(压力系数1.0);气水倒置(凹陷或斜坡为气,上倾浅部为水);储层致密(12%,1mD);储层倾角平缓(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带,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 主要圈闭形成时间早,离油源近,成藏时间晚.2002年试题及答案 (B卷)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热解参数Tmax是法国研制的Rock Eval生油岩快速评价仪得出源岩评价参数,与Tmax一起组合使用的还有S1,S2,Sm。Tmax表示源岩内
41、有机母质大量热解时的实验温度,一般为450左右。Tmax越大表明岩石已经历的转化作用越强。2煤层气煤层气是指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也称瓦斯气。3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是大多数油气运移通过并进入到圈闭成藏的主通道。4隐蔽油气藏是在一些特殊的或通过常规方法不易发现的(隐蔽)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包括低幅度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水动力封闭的油气藏和深盆气藏等。5石油液态窗它是美国学者Pusey(1975)提出的沉积地层内有利于液态石油生成和富集成藏的有利领域,一般分布在地温为60-120之间.6. 二次生烃指由于受到盆地地壳抬升作用烃源岩埋深变浅而停止了生烃过程,当盆地再次接受沉积,烃源岩层的地
42、温超过先前所经历的最高地温时而发生再次生烃的现象。答案2:生油岩中的有机质由于埋藏较浅尚未成熟就遭遇抬升,直到再度沉降埋藏到相当深度后,方才达到了成熟温度,有机质生产大量石油,即所谓“二次生烃”。7. 沉积盆地流体压力封存箱系指沉积盆地内由于不均一的封隔作用形成的独立的异常压力系统,其压力高于或低于正常静水压力。造成流体异常压力封存箱的原因复杂,它可以是区域盖层和断层的封闭作用,也可能是区域性的致密成岩作用。8. 油气资源量系指在地表附近天然形成后,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开采并值得开采的油气总量.9. 凝析油气藏是指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气相存在,开采到地表后因温压降低而凝析成液态石油的油气藏.10
43、 氯仿沥青“A” 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深盆气藏特征及形成条件 特征:负压异常(压力系数1.0);气水倒置(凹陷或斜坡为气,上倾浅部为水);储层致密(12%,1mD);储层倾角平缓(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带,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 主要圈闭形成时间早,离油源近,成藏时间晚.2.试述断裂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断裂的定义与分类; I级深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地形成及地层展布; 级断裂控制着含油气盆
44、地生烃凹陷及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级断裂控制着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断裂具有对油气藏形成与破坏作用的双重性.3. 阐述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地质原理。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定义; 砂岩体成因类型(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条件)是基本条件,深水浊积砂体是主要形式; 砂岩体的围岩特征是成藏的首要条件,围岩进入排烃门限是成藏前提; 砂岩体自身的物性特征是成藏的决定性因素,孔渗性差的砂体不含油或充满度低; 砂岩透镜体成藏还受断裂作用,外源油气等方面的影响.2002年试题及答案 (C卷)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30分)1 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
45、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须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2 油气资源量 油气资源量是特定时期内估算出的在勘探工作量和勘探技术充分投入的条件下最终可探明的油气总量。包括已发现的储量和未发现的远景资源量两部分。3 输导体系油气输导体系是由不同类型的运移通道在盆地中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的通道系统。4 流体势:5 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流体相对与基准面所具有的总势能。6 未熟-低熟油未熟-低熟油是在有机质的未熟低熟阶段由一些特殊的有机质在低温化学和低温生物化学作用下生成的一类低温早熟的油气。低熟油生产高峰阶段对应的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值大体上在0.2-0.7范围内,相当于干酪根
46、生烃模式的未成熟和低成熟阶段。7 煤型气由腐殖型有机质(III型干酪根)形成的天然气。答案2:凡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的分散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也有人称为煤系气。8 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9 地层不整合圈闭以地层不整合面为遮挡条件形成的地层圈闭称为地层不整合圈闭。10 凝析气藏气藏或油藏的含气部分凡能确认在地下产层中具有逆蒸发现象的即为凝析气藏。(答案2: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气藏气体,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其中部分烃类气体反而凝结为液态,具有这种特征的气藏称之为凝析气藏。凝析气是烃类物系在特定温压条件
47、下所固有的物理相态。它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a、在烃类物系中气体数量必须胜过液体数量;b、地层温度介于烃类物系的临界温度与临界凝结温度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露点压力)10氯仿沥青“A” 氯仿沥青“A”是岩石中可以溶解于氯仿的可溶有机质。二、简述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方法1) 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总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含量、总烃含量、生烃潜量2) 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显微组分含量,C、H、O元素组成,热解分析3) 烃源岩的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颜色、热变指数、正构烷烃分布及奇偶优势比2 简述深盆气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1) 特征:致
48、密储层、气水倒置、异常低压、倾角平缓2) 形成条件:具有区域性倾斜的构造背景、致密储层的上倾方向过渡为物性较好的储层、储层下倾方向活跃的气源3 简述煤成油的形成条件及我国煤成油资源前景1) 形成条件:生油的煤应含有较高的富氢显微组分含量,一般应大于10%;煤成油应具有有利的排烃条件。2) 资源前景:我国西北侏罗系煤富氢显微组分含量高,分布广,煤成油前景好,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三、综合题和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我国东部第三系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的主要类型、油气藏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a) 以披覆背斜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披覆背斜
49、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逆牵引背斜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等组合。主要分布在盆地或凹陷中部以及大型隆起或凸起周缘;b) 以逆牵引背斜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岩性油气藏。主要沿大的同生断裂带下降盘分布,紧邻生油凹陷,又与三角洲砂体、湖底扇砂体和河道砂体相配合,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c) 以断裂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是一种多类型的复合的油气带,发育断块和断鼻油气藏、逆牵引背斜、地层超覆、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在断陷盆地的两大断块的结合部位,受两条以上断裂带的控制,为一个地垒性断裂构造带。d) 以底辟拱升背斜构造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
50、带:以断块和断块-岩性油气藏为主,次为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的中部。e) 以砂岩上倾尖灭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油气藏。一般分布在断陷的斜坡带。f) 以透镜体岩性油气藏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以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岩性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的低洼部位。g) 以古潜山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古潜山油藏为主,次为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断块、地层超覆等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下构造层断块体或古地貌隆起上。h) 以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复式油气聚集带:地层超覆油气藏为主,次为断块、断块-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带。2 对你熟悉的一个盆地,请你为“xxx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目标优选”项目设计出至少五个课题及相关的专题。注:项目以下设课题,课题以下设专题。3试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 大中型油气田的定义; 盆地面积大,沉积地层厚度大; 发育含大量I 类优质烃源岩的生油气凹陷,生排油强度超过20108t/km2.母质丰度大(TOC0.5%); 母质类型为类或类;母质转化程度适中(R0为1.0%左右);源岩厚度较大或分布范围较广,发生过大量的生排烃作用. 具有富集油气的大型隆起带或背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特殊岗位人员返聘劳动合同2篇
- 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劳务合同(2篇)
- 打机井协议书(2篇)
- 2024年文艺晚会演出委托制作与执行协议3篇
- 2025年重庆模拟考货运从业资格
-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阿坝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 说和做
- 2024年楼宇自动化监控设备供应合同
- 《春季食疗养生》课件
- 化肥的发展史
- 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实例(课堂PPT)
- 消防水池施工方案
- 小学美术《多变的纸拉花》课件ppt课件
-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五上《朗文阅读》U1-2练习题
- 锻造课设右转向节臂说明书
- 庞中华现代汉语7000通用字行书钢笔字帖(上)
- 连续油管作业问题及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