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的变化 第10讲_第1页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的变化 第10讲_第2页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的变化 第10讲_第3页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的变化 第10讲_第4页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的变化 第10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讲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 气候变化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l 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因素、特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l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的形成因素 考点一 知识整合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地形人类活动 影响力渐弱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 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 综合影响的结果 l 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是影响气候的 基本因素 l 不同纬度,气候不同,主要影响气温 l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l 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低;内陆降

2、水少 l 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l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l 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l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l 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大气环流 人类活动 l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l 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 的分布特点 l 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 温高的分布特点 l 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 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l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 西部高大的科迪勒

3、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 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地形地势 不对。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的迎风坡多为东 南坡,但并不是所有山地东南坡都是迎风坡,例 如在西北地区,天山的北坡为来自北冰洋和大西 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比南坡多 有同学认为我国山脉 的迎风坡都是山地的 东南坡,对不对?为 什么? 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 纬度因素。 (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 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

4、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 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3)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 流因素。 (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方法技巧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 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2)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 风坡)的影响。 (3)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 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解题探究 题组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答案 (2013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

5、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 图回答下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解析读题干和图形信息可知,甲地位于(47N,127E129E),为我 国小兴安岭,地势较高,夏季风(东南风)受其抬升,降水较多;乙地位 于(47N,133E135E),为我国三江平原,地势低平,且其东侧是 丘陵地形,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造成甲地降水多于 乙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条件,B项正确。 答案B 题组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2014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2分析,形成Q城与B城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 _。 解

6、析结合两城市的经纬度判断B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 气候的海洋性较强;Q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为温 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故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 环流或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或海陆位置) 解析答案 题组三地形、洋流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综合影响 3.(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 图文材料,分析图示沿海地 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图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 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 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 解析答案 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西海岸,年降水量仅 为50毫米左右,应属热带沙漠气候,其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受沿岸势

7、力强大的秘鲁寒流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答案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 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图形突破 读图方法 图形七等降水量线图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般来说,同纬度 地区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3)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 的变化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出由多到少的变化 规律

8、。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 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一侧为迎风坡。 (3)如果某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 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读图训练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 为() A.400 B.550 C.600 D.720 2.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 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9、 思维过程三步读图 找:由题干知本图为等降水量分布图, 由图可知河流、构造带水域和年等降 水量线的分布。 析:如右图 答:1.D2.C 考向预测等降水量线图考查的主要趋势 (1)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如受地形抬升影响, 我国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北坡向西延伸;秘鲁沿岸地区受寒 流影响,等降水量线向低纬度延伸。 (2)观察等降水量线递变规律,分析其原因。如我国年等降水量线数值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美国西海岸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如雅鲁藏 布江大

10、峡谷处,等降水量线密集,且向北凸,主要是因为西南季风顺 河谷北上,地形抬升作用强烈,降水地区差异大。 (4)辨特殊,析原因。相邻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局部闭合区域降水量 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可能原因:高于高值迎风坡,多地形雨; 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低于低值盆地地形,地形封闭; 背风坡,降水少。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考点二 知识整合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多雨 夏季多雨 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多雨 温带 大陆性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

11、 夏季多雨 夏季多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少雨且集中于夏季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全年少雨 热带 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描述气候特征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常见句式 全年气温降水 夏季气温降水 冬季气温降水 全年气温,夏季降水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常见气候类型快速判断 终年皆高温: 15 冷季最低温:0 T 15 冷季最低温: 0 全年多雨 降雨特别均匀,但年雨量较小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草原/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地形迎

12、风坡 沿岸暖流) l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 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 候 l 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 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 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 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l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 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 l 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000毫米,仅

13、在山地高原迎风 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1500 毫米 l 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l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 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 l 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 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 为75毫米150毫米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l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l 巴塔哥尼

14、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 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 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l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 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 l 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 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l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 l 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 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非地带性

15、气候类型的分布 1 2 3 4 5 6 7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l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 洋性气候 主观题型 答题模板 题型二气候特征类 思考方向满分术语 气 温 气温的高低; 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全年温和;气温 年较差大(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 降 水 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的季节分配; 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大);降水集 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全年少雨 光 照 光照的强弱; 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日照时数长(短),日照强烈(较弱);光照充足(

16、不足) 尝试应用 1.(2011上海地理)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 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A地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答案 答案 A地B地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成因 地处大陆西部,常 年受来自海洋的西 风和北大西洋暖流 的影响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2.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 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2为图1中甲 城市的气候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解析答案 解析结合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思路,即从年均

17、温高低、年较差大小、 日较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 据图中气温曲线来看,各月均温在20以上,说明年均温年较差小;从 图中降水柱状来看,将各月对应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 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 要集中在510月,干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C);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 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 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全球气候变化 考点三 知识整合 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气候在 冷热干湿不断地交替 变

18、冷 变暖都是正常的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上升 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太阳辐射 吸收 散射 大气反射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逸出 逸出 (大气辐射) 返回地面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 温室效应 原理:温室气体(CO2、H2O、 CH4等)阻止地面辐射热透过大 气层 来源:燃烧化石燃料、生产 生活排放 加剧:森林、海洋生态系统破坏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 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影响具体表现 海平面上升 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 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对农业生产 带来影响 l 有利: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 高

19、作物产量 l 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农 作物减产 影响整个 水循环过程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 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减排吸收适应 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 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甲烷等温室气体 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 未来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的变化就是全 球气候变暖,这种认识 对吗?为什么? 不对 因为气候变暖只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气候 变化除了冷暖变化外,还有干湿变化 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 冷 冬 天 气 , 有 人 认 为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 的提法是不对的。你认 可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0、不认可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整体大趋势,并不是说地 球上任何时间或任何地点温度都在上升。在全 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异常事件多发,某些 地方甚至出现冷冬天气,这其实也是全球气候 变暖的一种表现 全球变暖有百害而无一 利,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不正确 全球变暖会给大部分地区造成不利影响,但对 部分地区也会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如高纬度地 区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 解题探究 题组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解析答案 (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 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气候变暖 B.地壳

21、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的冰川面积比1972年的小,说明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A项正确。 地壳抬升、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造成冰川面积减少。 答案A 解析答案 2.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意味 着气候继续变暖,冰川进一步缩小,冰 蚀作用不可能增强,也不可能使绿洲面 积增大。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固体), 面积缩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进一步 加剧,导致恶性循环。流域面积与地形 地势有关,与冰川面积无关。 C 题组二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

22、对策 解析答案 3.(2012浙江文综)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 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 A. B. C. D. 解析答案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使用太阳能、核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从而导 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

2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提高单位GDP能耗,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增加。 答案B 练出高分 右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甲是1月气温最低且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小于 400mm,可判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7、8 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mm,年降水量大于400mm,属于典型的夏季高 温多雨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D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

24、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人类活动 解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 的影响;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 而少雨。 B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甲图显示为西北风;乙图显示风由中心吹向四周,说明该处为 高压中心;依据题意,不同季节分别受西风和高压控制,可能是地中 海气候。 A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的

25、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从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可以看出,雨热不同期是其主要特征, 同时气温最低月均温高于0,属于地中海气候。 答案B 模拟题组 5.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两地分别属于南北半球,纬度基本相同, 但海拔有较大差异,则可排除纬度,确定地形;再结合经纬度位置, 可知甲沿岸有寒流经过。 答案A 模拟题组 下表为世界

26、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据表回答 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 月份 1月4月7月10月 12月 年平均 A城 3747N 16 气温 10.413.214.916.311.4 13.8 12225W降水 116114023108529 B城 3339N 308 气温7.116.12617.16.716.4 8425W降水 113114120621111 197 模拟题组 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城市位置海拔/m 月份 1月4月7月10

27、月 12月 年平均 A城 3747N 16 气温 10.413.214.916.311.4 13.8 12225W降水 116114023108529 B城 3339N 308 气温7.116.12617.16.716.4 8425W降水 113114120621111 197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表中A城降水数据显示冬季多雨、夏季干燥;而气温呈现出冬 不冷、夏不热的特点。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 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即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影响。 答案A 模拟题组 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 C.洋流 D.纬度位置 城市位

28、置海拔/m 月份 1月4月7月10月 12月 年平均 A城 3747N 16 气温 10.413.214.916.311.4 13.8 12225W降水 116114023108529 B城 3339N 308 气温7.116.12617.16.716.4 8425W降水 113114120621111 197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表中数据显示B城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即受季风影响 所致;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 不同。 答案B 模拟题组 研究发现,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 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

29、冬半年平 均温度变化曲线图”,回答第8题。 模拟题组 8.根据图文信息,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北方农耕区扩大 B.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区大幅度向南退缩 C.唐朝初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发展迅速 D.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繁荣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东部地区温度距平为正值,说明温 度较高,利于农业发展,北方农耕区扩大。魏晋时期,北方农耕区大 幅度向南退缩。唐朝初期,东部地区温度距平为正值,说明冬季平均 温度升高,河西走廊地区冰雪融化量大,绿洲农业发展迅速。明清时 期,东部地区温度距平为负值,说明冬季平均温度下降,黄河流域适 合种植水稻的面积减小。 答案D 模拟题组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地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1月7月 气温()18.019.2 降水(mm)58.3242.3 模拟题组 (1)描述甲地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 1月7月 气温()18.019.2 降水(mm)58.3242.3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温差小。原因:纬度低,海拔较高。 模拟题组 答案 (2)分析本区7月风向的形成原因,并说出该风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1月7月 气温()18.019.2 降水(mm)58.3242.3 答案原因: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