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报告)_第1页
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报告)_第2页
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报告)_第3页
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报告)_第4页
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在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8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内陆部分自北向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半岛突伸于渤、黄二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 km,占全国海岸线的总长度六分之一。全境东西最长约700km,南北最宽约420km,陆地总面积15.71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山东省行政区划,进入市制建设以来,目前设有青岛、济南两个副省级市,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临沂、德州、莱芜、日照、滨州、聊城、菏泽15个地级市,140

2、个县级单位(其中市辖区49个、市31个、县60个)。第二节 地形地貌山东省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 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是省内地势最高、切割最强烈、地形最复杂的地区。泰山、蒙山、鲁山、沂山均在1000米以上,泰山玉皇顶海拔1545m,为省内最高峰。泰山、鲁山、沂山座落于该区北部,山势挺拔陡峻,自西向东形成一断续的略呈北凸的弧形泰沂山脉,构成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的脊背。蒙山山脉呈北西向平

3、卧于泰沂山脉之南,顶峰海拔1150m。由中山向外围逐渐降为海拔高程800400m的低山及海拔高程低于400m的丘陵,并过渡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内地势北半部高,四周低,排水通畅,水涝和盐碱危害较轻。河谷平原和盆地土质肥沃,土层较深厚,是主要粮食产地之一;山地峰高坡陡,宜林宜牧。鲁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环海,西部与鲁中南山区为邻。分布有山间盆地、滨海平原、低山丘陵。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胶莱盆地位于其中部,海拔一般50m以下,地面平坦。其西部从属于鲁中南山地,多为海拔高程200500m的低山丘陵;其中五莲山最高,海拔高程为515m;由胶莱河自西向东由大泽山、艾山、牙山、昆嵛山、伟德山等

4、组成向北凸的弧形低山带,各山峰海拔高程在500800m,山势陡峻、山峰尖峭,山脊构成半岛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半岛南部的崂山,孤立于南海岸,峰顶海拔高程1133m,为半岛的最高点。濒临大海分布狭窄的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 鲁西北平原区自北向南呈弧形环绕于鲁中南中低山丘陵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该区主要包括山前倾斜平原、黄泛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山前倾斜平原由潍弥白浪河、汶泗河等河流冲洪积扇群组成,由鲁中南山前地带至黄泛平原叠交处,海拔高程由10050m渐过渡到5010m。黄泛平原为黄河冲积形成,是省内地势最低的地区;该区地域广阔、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50m以下,黄河口三角洲海拔高程低于10m。区内微

5、地貌复杂,发育有缓平坡地、河滩高地、泻湖洼地、扇形地、三角洲以及沿海滩涂等地貌。区内地势平坦,河流的河道长,支流少,比降小,排水不畅,淤积严重。多春旱、夏涝,盐碱危害较重。全省总的地貌格局中部山地突起,东部丘陵散布,宽谷平原错列于山地丘陵之间,北及西部平原坦荡低下。第三节 土壤植被全省按土壤类型可分为山丘沙岭地、山麓冲积洪积黄土地、黄泛平原潮土地、涝洼黑土地和盐碱地五大类(水田除外)。(1)山丘沙岭地: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及胶东半岛山地丘陵的中上部。土壤多为粗屑质褐土和棕性壤土。系由各种岩石风化残积、盐积物发育而成。土层浅薄,一般仅1050厘米。因水土流失严重,细粒部分大部流失,质地粗糙,多夹砾石

6、,蓄水保肥能力很差。(2)山麓冲积、洪积黄土地:主要分布在胶济铁路沿线、湖东山前倾斜平原、山麓阶地、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地带。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土层深厚,耕垦历史悠久,保水保肥能力较好。(3)黄泛平原潮土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土壤主要系在潜水控制和作用下形成的潮土。潮土地分布区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但土地瘠薄,旱涝碱威胁较大。(4)涝洼黑土地:主要分布在胶莱河谷区及临、郯、苍及南四湖湖积平原。土壤主要为砂浆黑土。土质粘重,通透性不良。(5)盐碱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北黄泛平原区。除滨海有成片的大面积分布外,内陆地区多呈斑块状零星分布在其他类型土地之中。盐碱地除表层多粉砂土壤外,其他主要为潮盐土

7、、盐化潮土和碱化潮土。山东地处暖温带,植被属森林分布区,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内原始森林早已荡然无存,现状植被多具次生性质,或为人工栽培。山丘区荒坡上次生灌草丛分布广、面积大,各种农业植被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菜等类型多样。第四节 气象水文山东省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受蒙古冷高气压的控制,气候寒冷而干燥,盛行偏北风,偶有南方暖湿气流北上与冷空气汇合,产生雨雪天气。春季,地面和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蒙古高气压减弱,因而降水比冬季多,天气多变,南北风交替出现,是大风最多的季节,蒸发强烈,经常发生春旱。夏季,经常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炎热,湿润多雨,受南方气漩影

8、响时产生大到暴雨,偶有台风侵袭带来大风暴雨。秋季,蒙古高气压重新建立,经常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下降,降水骤减,多秋高气爽天气。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1.714.5之间,由鲁西南向半岛递减。最高气温出现于7、8月份,平均在2427;最低气温在12月份,平均在41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120,极端最高气温为3643。全省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mm。由于受地形地貌、植被、气流运动等影响,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十分不均。在地域上,总的趋势由东南沿海850mm向鲁西北内陆递减为55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十分不均。年际之间丰、平、枯交替出现,全省1964年最丰,降水量达1

9、171.6 mm,1981年最枯,降水量为444.6 mm;单站极值比在2.06.1之间;极差在5501500mm之间。年内降水量多集中于汛期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2.7%;尤其集中于7、8月份,两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3%。 全省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蒸发器)在9001200mm之间,总体变化趋势是由鲁东南向鲁西北递增。蒸发量年内变化较大,冬季小、春末夏初强烈,最大发生在5月,36月占全年蒸发量50%左右,112月仅占全年蒸发量15%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的19802000年平均年蒸发量均较19561979年略有变小。全省多年(19562000年)平均年天然径流量为198.

10、26亿m3,折合年径流深为126.5mm。年径流总的变化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鲁西北平原逐渐减少。其年际、年内变化和地区分布规律大致与降水相同,但由于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在地区分布的变化比降水变化要大。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在25300mm之间。鲁中南及胶东半岛山丘地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在100300mm左右,而鲁西北地区年径流深尚不足25mm。高值区的年径流比低值区大10倍以上。第五节 河流湖泊山东省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平均0.24kmkm2,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其它中小河流密布全省,分别划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片。全省干流长度大于10km的河流1552条,河流类型大致可分为山溪性

11、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黄河自西南而东北贯穿全省,有大汶河、玉符河等少量支流汇入。流域面积1.3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7。黄河由于多年淤积,河床抬高,黄河大堤内已为地上河,实际已成为其两岸各河的分水岭。黄河以北的鲁北平原诸河,属海河流域。除漳卫南运河水系的卫运河、漳卫新河中下游为鲁冀两省界河外,主要有徒骇、马颊、德惠新河等,均自西南向东北流入渤海。流域面积为3.0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9.7,海河水系各河发育在黄河冲积平原上,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度非常平缓,河流比降很小,排水不畅,若遇到较大的暴雨,极易发生雨涝,为平原坡水河流。黄河以南的河流除大汶河经东平湖入黄河属黄河水系

12、外,均划属淮河流域片,总流域面积11.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71.6。在鲁中南地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辐射状水系。南流的主要有沂河、沭河,均流经江苏省入黄海,组成沂沭河水系;北流的有潍河、弥河、白浪河等汇入莱州湾,加上黄河与泰沂山脉之间自西向东流入渤海的小清河、支脉河等,组成小清河水系;向西流的有光府河、泗河、白马河、十字河等,均入南四湖,与鲁西平原注入南四湖的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等组成南四湖水系;南四湖出口的韩庄运河、伊家河以及陶沟河、邳苍分洪道、西加河等属于中运河水系;鲁东南滨海地区主要有傅疃河、两城河、绣针河、白马河、吉利河等流入黄海。在胶东半岛以大泽山、艾山、昆

13、嵛山、伟德山构成一个西南一东北向的分水岭,形成南北分流入黄海、渤海的诸河,主要有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等。除鲁西平原河流为平原坡水河流外,其他均为山溪性河流。在诸河流中发源于境内的河流多为雨源型河流,雨季流量大、枯季流量小为其主要特征。尤其是发源于山丘区的河流,在雨季河水暴涨暴落,在枯季流量骤减甚至干涸。本省湖泊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山前倾斜平原与黄泛平原交接低洼地带,主要有淮河流域内的南四湖、黄河流域内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的白云湖等。南四湖是省内最大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湖泊连接而成,呈一北西南东向的狭长状,南北长126km,东西宽525km;周边长311 km ,最大

14、湖面面积1268 km2,总库容47亿m3。承接鲁、苏、豫、皖4省32县(市)来水,入湖河流53条,湖东28条,湖西25条。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湖泊,分新、老湖区,面积627多km2;现状主要是老湖区接纳大汶河入流和调蓄黄河的中小洪水,面积209 km2;最大容积达11.94亿m3。白云湖经改建后,高程20.5m以上最大容积为4000万m3以上。蜀山湖、马场湖、马踏湖、南旺湖、麻大湖、青沙湖皆已干涸,仅在雨季时少量积水。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第一节 地层 山东省基岩出露面积较广,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及三叠系外,其他均有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太古

15、界泰山群,太古界元古界胶东群、胶南群,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及土门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下、中统)、石灰系(中、上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按照由老至新的顺序简述如下: 太古界泰山群(Arts):分布于沂沭断裂带及其以西地区,构成鲁中南山区最古老的结晶基底。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角闪岩、片岩和变粒岩等。厚度442516837m。 太古界元古界胶东群(ArPt1jd):构成胶北隆起区最古老结晶基底。岩性为黑云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及片岩等,厚度7877m。胶南群(ArPt1jn):构成胶南隆起区最古老结晶基底。岩性为

16、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黑云片岩夹大理岩、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等。厚度4946m。 元古界粉子山群(Pt1fz):下元古界粉子山群以胶北隆起区烟台、福山、莱州一带最为发育。岩性为石英岩、黑云片岩、黑云变粒岩夹大理岩、石英岩夹碎屑岩等。厚度9095m。蓬莱群(Pt3pl):上元古界蓬莱群分布于蓬莱、栖霞等地。岩性为石英岩、钙质板岩、大理岩和结晶灰岩等,其中香夼组灰岩具有一定供水意义。厚度4103m。土门群(Pt3tm):上元古界土门群又分为青白口系和震旦系,分布在沂沭断裂带附近及其两侧地区。岩性为石英砂岩、石灰岩、钙质页岩、泥灰岩等。厚度1200m。 古生界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鲁中

17、南山区,覆盖于泰山群变质岩之上。主要岩性下部为薄层灰岩、泥质灰岩、暗紫色页岩等,中部为厚层鲕状灰岩,上部为薄至厚层竹叶状、条带状灰岩夹页岩和泥质灰岩等。厚度3031866m。与下伏泰山群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奥陶系(O):分布范围与寒武系基本相同,广泛出露于鲁中南山区。下统为薄层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及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厚60250m;中统以中厚层状纯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为主,厚3051207m。石炭系(C):仅发育中、上统,分布不广。局部出露于鲁中南山区单斜断陷盆地边缘,除北部出露较齐全外,其它地区多被第四系覆盖。岩性为页岩、砂岩夹灰岩和煤层。厚度141277m。二叠

18、系(P):零星出露于鲁中南山间盆地。南部多被第四系覆盖,北部以淄博、章丘盆地出露较好。岩性为砂岩、页岩、泥岩夹煤层。厚201933m。 中生界侏罗系(J):广泛分布于胶莱盆地和鲁中南山区部分盆地内。岩性以砂岩、页岩、砾岩夹煤层和薄层灰岩为主。厚602088m。白垩系(K):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胶莱盆地边缘,在鲁中南山区各断陷盆地内零星出露。下统青山组(K1)岩性为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岩及火山碎屑岩,厚43613355m;上统王氏组(K2)岩性为红色河湖相砂岩、粘土岩、泥岩、页岩及砾岩等,厚7976497m。 新生界第三系:下第三系(E)分布在鲁西平原及河谷盆地和鲁东局部地区。岩性为泥岩、页岩

19、、砾岩、砾岩夹油页岩、灰岩、石膏层。山区厚24233530m,平原区厚32404200m。上第三系(N)分布在鲁西北平原和沂沭断裂带北段等地。鲁西北平原广泛发育馆陶组、明化镇组,岩性为砂岩、泥岩,局部为生油层和储油层,厚9001900m;沂沭断裂带北段等地分布牛山组、山旺组和尧山组,岩性为玄武岩、泥岩、页岩、砂岩、砾岩,厚266475m。第四系(Q):广泛分布在鲁西北平原及山间河谷地区。岩性为冲积、洪积、坡积、海积、湖积、残积等各种成因类型所形成的砂砾、砂及粘性土。平原区厚120220m,山区厚度小于50m。另外,山东省在不同地质时代还发生多期地质构造运动,其中以中生代燕山期侵入活动最为强烈,

20、形成多种类型侵入岩,主要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闪长岩、正长岩、石英二长岩、辉长岩等。第二节 区域地质构造 山东省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区内基底构造复杂,以褶皱为主,遭受了一系列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盖层构造较简单,以断裂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了一系列断块凸起、断陷盆地和单斜构造。根据基底、地层、构造等特征将山东省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即鲁中南台隆、鲁东迭台隆及华北台坳。鲁中南台隆大致位于沂沭断裂带及其以西鲁中南山地。沂沭断裂带为北北东向展布,由唐吾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四条主干断裂组成。区内断裂主要发育有北西、北东、

21、东西及南北向四组,断裂间相互切割,形成了一系列断块隆起和断块凹陷。其中鲁西南一带为断块凹陷区,整体缓慢下降,与上升的鲁中南台隆分离开来,沉积了较厚的新生代地层;鲁中南一带则持续上升,只在断块凹陷中形成了中生代、新生代地层。鲁东迭台隆位于山东省东部,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该台隆包括胶北台拱、胶莱台陷和胶南台拱,结晶基底为元古太古代胶东群和元古代粉子山群、蓬莱群,基底构造以开阔、平缓、规模较小的正常褶皱为主要特征。元古代之后,本区长期处于整体上升,故缺失古生代地层。中生代以来,开始差异性活动,形成一系列以北北东和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使胶北和胶南台隆上升、中部胶莱台陷则开始下降接受沉积,并伴随大量岩

22、浆岩侵入和喷发活动。至第三纪以整体上升为主,仅局部有沉降。鲁西北台坳位于鲁北及鲁西南平原地区,为中朝准地台断裂沉降带华北台坳的一部分。该区下伏基岩除局部地区为太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外,大部分地区为下第三系。在中生代燕山期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和凹陷与凸起。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状态,沉积了巨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区内主要断裂构造为北东向,次为北北东及北西向。自南向北分布了数条大的断裂,将该区割成了一系列的坳陷和隆起。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分布,受气候、地貌、岩性、构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地质构造又是决定因素。我省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不同构造地貌单元

23、、不同地层岩性组合,造成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赋存运移和富水程度差别很大,地下水动态类型各异,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比较复杂。全省水文地质分区大致可划分为鲁中南、鲁东、鲁西北三大部分。一、 鲁东水文地质区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鲁东迭台隆。区内基岩大面积出露,主要为各类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和少量石灰岩等;第四系仅分布于山间盆地及沿河两岸和滨海地带。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和碎屑岩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具有分布广泛但富水性弱的特点,很难形成供水水源地,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在局部裂隙发育带或大理岩、灰岩裂隙溶隙发育带,可形成具有一定供水能力的

24、富水地段,单井出水量可达5001000m3/d,局部大于1000m3/d。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地形向河谷汇集后流向下游,补给河流或第四系或直接排泄入海,或者消耗于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渗入径流开采型。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滨海地带第四系主要为冲积、洪积和坡积层,胶东北部近海地带为海积层;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或粉细砂,厚度520m不等;除沿海地带海积层外均可构成较好的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可达1000m3/d左右。而一些大的河流冲积平原,如大沽河冲积平原、胶莱河盆地冲积平原及大沽夹河冲积平原等,含水层由砂砾石、中粗砂组成,厚度415m,单井出水量一般100

25、03000 m3/d,往往成为当地主要供水水源地。第四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基岩裂隙水侧渗及河水渗漏补给,沿地形倾斜方向向河谷下游径流,沿途补给河水或消耗于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及潜流入海。地下水动态类型滨海平原区一般为补给径流蒸发型,河谷平原区一般为补给开采径流型。二、 鲁中南水文地质区该区在大地构造上属鲁中南台隆,位于沂沭深大断裂带及其以西鲁中南山地。该区是山东省地势最高的区域,基岩广泛出露,形成中低山及丘陵。该区基底为太古界泰山群古老变质岩系;盖层有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二叠系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陆相沉积或火山相岩类,第四系则多为冲洪积的松散

26、岩类。可溶性碳酸岩盐类广泛分布,是该区主要水文地质特征。由于受地质构造控制,该区形成一系列断块突起和断块凹陷;以单斜蓄水构造为主,形成若干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各水文地质单元的富水程度,主要取决于可溶性岩类分布面积和间接补给区范围的大小。该区中部由泰山、鲁山、沂山、蒙山、莲花山、凤凰山等断块凸起构成的中低山地带,广泛出露太古界变质岩及各时期的侵入岩,属一般山丘区,多为各水文地质单元的间接补给区。此区间普遍含有微弱的风化裂隙水,且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多小于100m3/d。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地形坡向以潜流或泉水的形式向下游或沟谷排泄。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渗入径流型。在各水文地质单元的中游

27、及下游,广泛分布以奥陶系、寒武系为主的可溶性碳酸盐岩,形成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地下水赋存于岩溶裂隙中。奥陶系及上寒武系凤山组灰岩为本区主要含水岩组,岩溶裂隙水丰富,水质优良,具有重要供水意义,但其富水性差异很大。一般在单斜构造上游灰岩裸露的山丘区,岩溶裂隙发育较差,为弱富水,单井出水量多小于500 m3/d,水位埋深可达100m左右;在山前或隐伏灰岩区,岩溶裂隙发育程度高,富水性强,单井出水量一般为10005000 m3/d,甚至大于10000 m3/d。水位埋深小于10m甚至自流,并形成了流量大于10000 m3/d的济南泉群、明水麻湾泉、泗水泉林泉、临朐老龙湾泉等30多处岩溶大泉以及济南长

28、清、泰安莱芜、淄博青州、枣庄羊庄等多处岩溶富水地段,成为我省城市及工农业重要供水水源地。寒武系下统至上统长山组灰岩间夹多层页岩,一般富水性较差,单井出水量多小于500 m3/d;但其中馒头组、张夏组灰岩在有利的地形、构造条件下富水性较强,单井出水量可达5001000 m3/d或大于1000 m3/d。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河水渗漏补给以及上游山区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岩溶裂隙水多以泉水或地下径流的形式排泄或消耗于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补给径流开采型。该区第四系仅分布于山间河谷或山间盆地,孔隙含水层不甚发育,分布范围不广,厚度多小于10m,一般水文地质意义不大。

29、但分布于变质岩、花岗岩山区河谷地带的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由于砂层颗粒较粗、分选性较好,而且与河水的水力联系密切、补给条件较好,常形成一些具有较强供水能力的小型富水地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基岩裂隙水或岩溶裂隙水侧渗补给以及河水补给,在沿地形向下游径流过程中补给河水或消耗于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地下水动态类型一般为补给径流蒸发(开采)型。三、 鲁西北水文地质区因该区处在华北地台的断裂沉降带,沉积了巨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形成孔隙含水层。地貌形态主要为山前倾斜平原、黄泛平原和滨海平原。山前倾斜平原,主要分布于泰沂山北部和西部山前地带,由众多大小河流冲洪积扇组成,并逐渐过渡

30、为黄泛平原。冲洪积扇由山前至前缘,一般颗粒由粗变细、层次由少变多、厚度由小变大。在洪积扇的首部和轴部,含水层由砾石、粗砂组成,含水层厚度一般530m,常形成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的富水区,单井出水量10005000 m3/d、局部大于5000 m3/d;在洪积扇前缘和扇间地带,含水层颗粒变细、厚度变小,富水性变弱,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500 m3/d。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不仅得到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河水的渗漏补给,还可得到山区的侧向补给,具有良好的补给条件和径流条件。地下水沿地面倾斜方向流向下游,在天然状态下流入黄泛平原或潜流入海,或在与黄泛平原交接的低洼地带溢出地表,地下水动态为补给径流蒸发型;

31、在现状条件下主要消耗于开采,地下水动态一般为补给开采型。黄泛平原分布广泛,地面较平坦,富水性差异较大。由于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和泛滥,形成了多条近于平行的古河道带,每条古河道带由多组条带状砂层组成,含水砂层岩性为粉砂、细砂及中砂,砂层厚1030m,富水性较强,单井出水量5001000 m3/d;局部大于1000 m3/d;古河道带间及近滨湖或近滨海地带,含水层岩性以厚度小于10m的粉细砂为主,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500 m3/d。水位埋深14m、局部大于4m。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可得到黄河侧渗及引黄灌溉补给和其它河流的渗漏补给。地下水流向在鲁西北自西南向东北、在鲁西南自西向东缓

32、慢运动,水力坡度为0.10.2。在天然状态下地下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典型的入渗蒸发型;而在现状条件下,地下水以人工开采排泄为主,其次为垂直蒸发排泄和向河流排泄,地下水动态类型多为补给开采型或补给蒸发型。滨海平原主要为鲁北近海平原,与黄泛平原及山前倾斜平原并无明显分界线,为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地下水位埋深仅1m左右,基本为全咸区或卤水,没有条件形成淡水水源地,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第四节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山东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及山前平原、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鲁西北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等

33、三大区域。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及山前平原区,总体上地下水径流比较畅通,溶滤作用强烈,水化学类型主要为低矿化度的重碳酸盐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在山间河谷盆地或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区及山前平原与黄泛平原交接地区,由于地形平缓、地下水运动缓慢及地层的影响,硫酸根离子含量增高,出现硫酸盐重碳酸盐型水,矿化度也有所增高,但一般仍小于1g/L。区内阳离子含量随地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变质岩地区以钙、钠离子为主,石灰岩地区钙离子富集,白云质灰岩分布区钙、镁离子含量增多。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水化学特征除受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海洋影响。在远离海洋的地区,以重碳酸盐型水为主,矿化度小于0

34、.5g/L。随着由内陆向海滨的过渡,水中氯离子、钠离子的含量增加,水化学类型则逐渐由重碳酸盐型水过渡为重碳酸盐氯化物型水或氯化物重碳酸盐型水,直至出现氯化物型水,矿化度也逐渐增高至大于2g/L。阳离子含量因地层岩性而异,花岗岩、片麻岩地区,以钠、钙离子为主,大理岩分布区则钙、镁离子含量增高。鲁西北黄泛平原及滨海平原区,地形平坦,地下水垂直蒸发强烈、水平运动缓慢。从鲁西鲁北滨海平原,依地下水运动方向,水化学类型及矿化度具有水平分带规律。鲁西、鲁北大部分地区古河道带以低矿化度重碳酸型水为主,而古河道带间则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水、重碳酸盐氯化物型水,矿化度也有所增高。而一些地势低洼地带,地下水径流缓慢

35、,在强烈蒸发、浓缩作用下,出现硫酸盐重碳酸盐型水、硫酸盐氯化物型水、氯化物重碳酸盐型水等多种水化学类型,地下水矿化度也随之增高,多处出现矿化度25g/L的微咸水区。在近滨海地区,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硫酸盐型水、氯化物重碳酸盐型水为主,同时钠、镁含量也随之增高。滨海和黄河三角洲地区,为氯化物型水,地下水的矿化度大于5g/L。第三章 超采区划定第一节 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山东省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较大规模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在1973年北方抗旱打井会议以来,我省机(电)井建设和灌区建设迅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1979年全省共有机电井473876眼,199

36、9年全省机电井发展到988939眼,20年里机电井总数翻了一番。2002年机电井发展到1026006眼,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从总体上达到较高的水平。经分析计算,全省多年平均(19802000年)浅层淡水可开采量为125.5亿m3。多年平均(19802000)地下水开采量112.3亿m3,地下水开采率全省平均为89.48%。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我省各地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不均匀。一般在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山前、河谷平原和岩溶山区的排泄区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较大,可达2025万m3/km2.a,开采资源为孔隙水和岩溶水,该区主要分布

37、在小清河区的济南、淄博至潍坊、湖东区的济宁至兖州、胶东半岛区的莱州至龙口、中运河区的滕西山前平原和大汶河河谷地段,在济南、淄博、潍坊、泰安、济宁局部集中开采区甚至超过50万m3/ km2.a;鲁北和湖西黄泛平原区,客水资源较丰富的沿黄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一般小于5万m3/ km2.a,无引黄条件的地区,如冠县莘县夏津、巨野、单县一带,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一般在510万m3/ km2.a;在地下水资源较贫乏、开采条件较差的一般山丘区地下水实际开采模数一般小于5万m3/ km2.a,在河谷地区可达到1015万m3/ km2.a。第二节 地下水超采的含义、分类与分级一、 地

38、下水超采区含义所谓地下水超采区是指某一范围内,在某一时期,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地下水可开采量,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区域;或指某一范围内,在某一时期,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的区域。二、 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目标含水层组的地下水类型,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如下三类:一、裂隙水超采区;二、岩溶水超采区;三、孔隙水超采区。根据一般基岩、碳酸盐岩的埋藏特征,将裂隙水超采区和岩溶水超采区分别划分为裸露型和隐伏型两种。根据松散岩土含水层组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发育的特征、自上而下的序次及地下水承压与否,将孔隙水超采区划分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两种。本次工作

39、只分析划定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三、 地下水超采区的分级(一) 根据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大小,将地下水超采区划分为四级:、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不小于5000km2为特大型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小于5000 km2且不小于1000 km2为大型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小于1000 km2且不小于100 km2为中型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小于100 km2为小型地下水超采区。(二) 按照超采程度分级。根据地下水超采区在开发利用时期的年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速率、年均地下水超采系数以及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将地下水超采区分别划分为一般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两种。、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40、,在各级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严重超采区:(a)年均地下水超采系数大于0.3;(b) 孔隙水年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速率大于1.0m,裂隙水或岩溶水年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速率大于1.5m;(c)需要保护的名泉年均泉水流量衰减率大于0.1;(d)发生了地面塌陷,且100km2面积上的年均地面塌陷点多于2个,或坍塌岩土的体积大于2m3的地面塌陷点年均多于1个;(e)发生了地裂缝,且100km2面积上年均地裂缝多于2条,或同时达到长度大于10m、地表面撕裂宽度大于5cm、深度大于0.5m的地裂缝年均多于1条;(f)发生了地下水水质污染,且污染后的地下水水质劣于污染前1个类级以上,或污

41、染后的地下水已不能满足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g)因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了海水入侵现象;(h)因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了咸水入侵现象;(I)因地下水开发利用引发了土地沙化现象。、一般超采区:不符合严重超采区条件的其他地下水超采区。第三节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一、 超采区划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办资源2003150号);山东省水利厅关于转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的通知通知(鲁水资字(2003)63号文);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286200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山东

42、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二、 划定的基本原则(一)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在生活饮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水赋存于地质介质中,具有运动缓慢、补给周期长、循环更新慢、自我修复能力差、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治理和修复等特点,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有效保护。划定地下水超采区,就是对已遭受破坏的地下水含水层有针对性地采取恢复和保护,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二)全面普查、统筹划定的原则在全面普查我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

43、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划分的原则、方法、步骤,对符合划定标准的区域范围进行全面划定。(三)科学合理、突出重点的原则地下水超采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划定工作是依据地下水位降幅、地下水质变化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分级分步骤进行,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的鲁西北平原、胶东沿海地区等地进行重点全面分析。充分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在超采区划定工作中以地下水位降落和海咸水入侵为首要判别标准,其它影响因素作参考,力求超采区范围划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四)注重实用、服务管理的原则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定是防治和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地下水的基础,工作中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

44、利用规划,重点服务于加强超采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更好地为超采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除考虑水文地质特点外,还应结合行政区划界线,科学合理地划分,以易于操作,又方便管理。三、 超采区划定的方法、步骤超采区的划定方法有开采系数法和地下水动态分析法。开采系数法即采用地下水开采系数K进行判断(K为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比值),K1为超采,K1000m3/d,或5001000 m3/d,地下水开采条件良好。由于该区地势高亢,降雨量较小,引黄条件差,多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普遍大于6m,最大埋深超过20 m,并造成了地下水

45、开采难度增加、土地沙化、地下水污染等危害。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大型一般超采区,但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土地沙化区属于严重超采区,本区严重超采区(土地沙化区)面积320km2。(二)茌平-高唐超采区该超采区分布于聊城市茌平县东部至高唐县东南部,面积192 km2。该区属于黄泛平原,有莘县禹城古河道带通过该区,区内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在1020m,含水层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其次为细砂和中砂,单井涌水量一般1000m3/d左右,地下水开采条件良好。由于该区处于引黄灌区下游,引黄条件较差,近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长年大于6m,造成地下水开采困难,并存在土

46、地沙化的潜在威胁。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中型一般超采区。(三)宁津超采区该超采区分布于德州市宁津县北部至乐陵市西北部,面积650 km2。该区属于黄泛平原,区内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在1020m,含水层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其次为细砂和中砂,单井涌水量一般1000m3/d左右,地下水开采条件良好。由于该区降水量小,引黄条件差,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长年大于6m,最大埋深达15 m以上,造成地下水开采困难,并存在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中型一般超采区。(四)单县超采区该超采区分布于菏泽市曹县东部

47、、成武县南部、单县大部及济宁市金乡县南部地区,总面积1626 km2。该区属于黄泛平原,区内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在1030m,含水层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其次为细砂和中砂,单井涌水量一般5001000m3/d,地下水开采条件一般。由于该区地处引黄灌区下游,引黄条件差,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长年大于6m,造成地下水开采困难,并存在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大型一般超采区。(五)成武-巨野超采区该超采区分布于菏泽市定陶县东部、巨野县南部及成武县北部地区,总面积506 km2。该区属于黄泛平原,区内含水砂层厚度

48、一般在1030m,含水层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其次为细砂和中砂,单井涌水量一般5001000m3/d,地下水开采条件一般。由于该区地处引黄灌区下游,引黄条件差,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长年大于6m,造成地下水开采困难,并存在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中型一般超采区。(六)牡丹区超采区该超采区分布于菏泽市牡丹区中部及定陶县北部地区,面积256 km2。该区属于黄泛平原,区内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在1030m,含水层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其次为细砂和中砂,单井涌水量一般5001000m3/d,地下水开采条件一般。由于该区地处菏泽市区周围,水资源需求量大,而当地地表水源不足,近年来一直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埋深长年大于6m,造成地下水开采困难及地下水污染等危害,并存在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根据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分析,该区属于中型一般超采区。(七)济宁超采区该超采区主要分布于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汶上县及泰安市宁阳县南部地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