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_第1页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_第2页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_第3页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_第4页
路基灰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基灰土施工工艺施工工艺:路基土方施工 90 区和 93 区根据天气情况和取土坑土源的天 然含水量决定是否掺灰, 掺灰时路基中部灰剂量按 4%控制,层厚 按20cm和23cm每层控制。95区(040cm)按每20cm 层掺 8%石灰处理,95区(40-80cm)按每20cm 一层掺6%石灰处理。 路基预压结束后,预压期沉降量大于 10cm 的路段,采用 8%石灰 土补填,预压期沉降量小于 10cm 的路段,采用二灰土补填。1、施工准备工作a、路基填筑前采用 15t 以上三轮压路机对下层复压 12 遍(主要是雨后施工) 。b、用全站仪每 20cm 断面恢复路基中桩及施工控制桩,并 在桩上用红布条

2、或红油漆标示。c、施工机械应配套,主要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平板振 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平地机、路拌机、铧犁、旋耕 机、洒水车。2、材料石灰:符合 GB1594-79 中三级以上的技术标准,尽量缩短石 灰存放时间, 使用前 710 天内充分消解, 不能过湿成团或过干扬 尘;取土坑堆放时间较长时,覆盖保护,不允许日晒雨淋。土:塑性指数为 1520 的粘性土,硫酸盐含量小于 0.8%,有 机质含量小于 10%,粒径小于 10cm。水:湖荡、河沟中的天然水。3、取土坑取土、闷灰根据取土坑设计图示取土,由于本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天然 含水量大,为了缩短土方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采取在取土 坑闷灰的工

3、艺施工。先用挖机挖土堆高沥干,掺入 3-4%的生石灰 并翻拌 1-2 遍,闷灰 57 天。如遇雨天应用彩条布覆盖,减少石 灰衰减。对于天然含水量较低的取土坑可不闷灰, 直接堆高沥干, 然后上路基,进行路拌施工。4、摊铺卸土a、取土坑取土上路前, 沿路宽全幅用石灰线画 10 *10 米的 方格。每格需土重 =10*10*h* (1+w) *p*Qh 为施工层厚w 为土的天然含水量p 为素土的最大干密度Q 为压实度标准每格需车数 =每格需土重 /每车土重 装车时应注意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计算的每格需土车 数指挥卸土。b、卸料后组织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 达到目视基本平整后用平 板压路机稳压一遍

4、,平地机整平,人工检查松铺厚度( +3、 4),如含 水量过干,要求洒水闷料,如含水量过大时,用铧犁翻晒,其含水量 达到高出最佳含水量 7-8 个百分点时,进行二次掺灰。5、根据闷料后实测灰剂量, 对平整好的土方进行布格补灰, 此 时,石灰必须是消解达 7 天的消石灰。沿路宽每 5米布格, 计栓每格石灰用量。每格石灰重量 =5*5*h*p*w每格需车数: N= 每格石灰重量 /每车石灰重量 根据每格车数,用装载机或自卸汽车运至路基,人工撒灰,并用刮板 刮平。注意事项:1、95 区掺灰时灰量应比理论灰量提高一个百分点。2、方格内掺入的消解石灰按重量比转换为体积比进行控制。3、人工布灰时用刮板将石

5、灰摊铺平整,严禁用铁锹乱撒。4、方格的大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6、石灰土拌合、翻晒 使用路拌机或铧犁配合旋耕机, 将石灰土拌合均匀, 达 到测无灰条、灰团、色泽基本一致。a、用铧梨翻两遍,不要翻透(留 2-3CM )第二遍要翻透, 杜绝夹层的形成并略破坏下层 12CM 以利于下层粘结。b、用铧梨、旋耕机“翻一旋二”往复 46遍。c、用路拌机翻拌2遍。7、碾压a、碾压含水量的调节碾压含水量控制在 2%范围内,为了达到此范围,采用 下列措施施工。1 土提前上路基,并在路上初步凉晒。2 雨天用彩条布覆盖。3 拌合均匀的石灰土含水量过大时,断续翻晒。4 含水量偏低时, 洒水拌合, 调整含水量至最佳

6、含水量。5 、在取土坑做好排水工作,降低水位,将土堆高,降低含 水量。b、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厚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要求后方 可进行碾压c、压实应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压实遍数进行, 并应遵遵循先慢后快, 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 直线段由两边 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到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d、针对本标段的具体情况,碾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平板稳压封面,平地机整平,平板静压一遍,振动二遍时速 2.5km/ h 4km/ h , 2124T 三轮碾压 46遍,前三遍速度为1.7km/h,后遍三遍速度为2.5km/h。平板碾压时能轮迹重叠 0.40.5米,三轮重叠后轮宽的 1/2,前后相邻两区

7、 段以纵向重叠 1.01.5米。应达到无漏压, 无死角, 确保碾 压均匀密实。 压路机碾压时, 调头宜在接头外进行, 最后用 平板静压 1-2 遍,行驶速度 2.5km/h。8、碾压成型后,立即组织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施工。9、预压完毕后,沉降大于 10cm 的地段,用 8%灰土补填,其施工方法同 95 区,关键是控制路床顶面标高和平整度。10、最后一层碾压合格后,人工按 10 米一个段面挂线用平地机 再次整平复查标高, 将多余的灰土刮掉、 光面,多余的石灰 土人工整形清运至作业段以外。11 、 养生洒水车洒水养生,(主要是夏季 95 区),保持表面湿润,若不连续施工养生时间应不小 7 天

8、,每次洒水后用平板压路机复压,并禁止车辆随意行驶二、注意事项1、必须将取土坑中的有机质剔除,以免影响石灰土的稳定 效果。2、根据气温和取土坑天然含水量情况,本段土方施工均采 用闷灰和二次补掺石灰相结合的施工原则。3、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采用倒退式,并且朝一个方向。4、最后施工控制层厚时,必须坚持宁厚勿薄,宁高不低, 宁刮勿贴的原则。5、施工中随时抽查每车装量,不符要求及时调整。6、下层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施工。7、外观整形时以控制点进行复核。8、碾压前对灰剂量、含水量进行复测,最后一层碾压前还 必须对标高复核。9、路基两侧开挖排水沟,并经常清理,确保排水畅通。10、95 区最后一层厚度控制在

9、12-20cm。11、路基填筑采用纵分段横分层的方法施工。12、不同作业段交接处,先填地段,应按 1:5 留斜坡,并压 实,后续施工时, 在开挖台阶填筑。 若两段同时施工时, 则应分层相互交错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 2 米。13、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 稳定, 施工时每侧加宽30-40cm,填土压实(不含软土路基沉降加宽值),加宽 部分与路基同步填筑,严禁出现贴坡现象。14、外观形象: 90 区可有轮迹 3-5mm, 93 区基本上没有轮 迹,95 区完全没有轮迹,局部弹簧土进行局部处理,大 面积反弹地段必须返工处理。15、灰土施工时,应备好彩条布,天气变化时可对未成型路 段和取土坑闷料料堆进

10、行覆盖。灰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二、结构物台背回填一、 施工方法1、回填必须在结构物隐蔽工程合格后进行。2、施工准备。a、在就近的路基上拌和6%的石灰土,其含水量调整至最佳含水量士 2%范围内。并充分粉碎,拌合均匀。b、以背和小型结构物的两侧按规范要求开挖宽度大感动1米的台阶。两侧路基范围构造物形式底部长度(m)上部长度备注桥梁桥台高度桥台高度+搭板长含台前溜坡,溜坡 需增长0.5m压实箱形式结构物 2* B 2* B +搭板长(2* B+4.00 )b 通道宽度(m) 括号中为暗通道圆管涵 2* 2 2* 2 +4.002 为管径或涵 洞宽度c、桥台背或小型结构物两侧清理干净,用堆土机整平,振

11、 动压路机碾压密实。(若有集水应提前抽水,并挖基底翻 晒掺灰处理)。d、在结构物上用红油漆划也分层界线,以桥施工。3、摊铺、平整、压实a、根据台背填筑的面积和层厚计算每层用土量,并换算成 车数。将拌合物均匀的6%石灰土(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士 2%范围内)用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专人指挥 卸料。b、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并稳压。c、用平板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振压两遍,或用三轮压路机碾压 3-5 遍,对于大型机械无法压到的边角,采用平板式振动夯或手提振动压路机压实, 涵洞填土士 50cm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二、 注意事项a、涵洞两侧的填土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与压实 度对或同时进行。b、回填施工时,两侧必须同时对此施工,每层回填碾压厚 度控制在 15-18cm。c、必须尽量保证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 备手提式振动夯或平地式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d、桥台、涵洞、通道背后和涵洞顶部的压实标准,以填方基底计算比同层路基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