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郭婧郭婧 石浩南石浩南 张广林张广林 西茜西茜 王洋王洋 西汉末年,班婕妤一篇西汉末年,班婕妤一篇捣素赋捣素赋 中提到,中提到,“红黛相媚,绮组流光,红黛相媚,绮组流光, 笑笑移妍,步步生芳笑笑移妍,步步生芳”。如何才能。如何才能 “步步生芳步步生芳”?自然离不开鞋之美。?自然离不开鞋之美。 “华面玉粲,靴若芙蓉华面玉粲,靴若芙蓉”、“践远践远 游之文履,曳雾彀之轻裙游之文履,曳雾彀之轻裙”、“凌凌 波微步,罗袜生尘波微步,罗袜生尘”诗词中对诗词中对 鞋袜的描写不禁勾起我们的好奇。鞋袜的描写不禁勾起我们的好奇。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鞋如何进行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鞋如何进行 演变?请跟随我们的脚
2、步,一起探演变?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探 寻鞋的发展历程。寻鞋的发展历程。 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我国古代鞋履艺术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我国古代鞋履艺术 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伴随着中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伴随着中 华文明发展的步伐,烙上了各个时代文化华文明发展的步伐,烙上了各个时代文化 的印记。在旧石器时代,我国便出现了用的印记。在旧石器时代,我国便出现了用 兽皮制成的兽皮制成的“裹足皮裹足皮”用于御寒,此时的用于御寒,此时的 人类制作鞋的雏形仅仅对出于基本生理需人类制作鞋的雏形仅仅对出于基本生理需 求的满足,因此,可以涉及审美文化研究求的满足,因此,可以涉及审美文化研究 的不多,但却为
3、此后鞋履艺术的发展奠定的不多,但却为此后鞋履艺术的发展奠定 了物质基础。在进入农耕文明时期,由于了物质基础。在进入农耕文明时期,由于 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的富足,对衣食住行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的富足,对衣食住行 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在实用价值的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在实用价值的 基础上产生了通过审美获得艺术价值的诉基础上产生了通过审美获得艺术价值的诉 求,相伴而生的审美观念也同时出现。求,相伴而生的审美观念也同时出现。 鞋,是履、靴、鞋、屐的统鞋,是履、靴、鞋、屐的统 称。鞋起源于何时?又是由谁称。鞋起源于何时?又是由谁 发明的呢?现在无从考证,但发明的呢?现在无从考证,但 历史表明,我国不
4、仅是服装文历史表明,我国不仅是服装文 明古国,也是制造鞋的文明古明古国,也是制造鞋的文明古 国。大约在五千年前的旧石器国。大约在五千年前的旧石器 时代,原始人在用骨针缝制兽时代,原始人在用骨针缝制兽 皮衣服时,也缝制兽皮鞋子,皮衣服时,也缝制兽皮鞋子, 用以护脚,追寻措物。接下来用以护脚,追寻措物。接下来 我们将根据几个代表时期介绍我们将根据几个代表时期介绍 鞋的演变过程。鞋的演变过程。 原始人类以各种简单的石制工具捕获动物。原始人类以各种简单的石制工具捕获动物。 在得到动物后,就带到自已的洞穴里,在得到动物后,就带到自已的洞穴里, “食其肉而用其皮食其肉而用其皮”,这就是历史上,这就是历史上
5、“茹茹 毛饮血毛饮血”、“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 的猿人时期。为了不受外界的气候条件以的猿人时期。为了不受外界的气候条件以 及地面条件的影响和威胁,他们不仅制作及地面条件的影响和威胁,他们不仅制作 兽皮衣来抵御风寒,并且知道用兽皮来保兽皮衣来抵御风寒,并且知道用兽皮来保 护脚,也就是用兽皮简单的将脚裹住,达护脚,也就是用兽皮简单的将脚裹住,达 到不受冻,不被刺伤的目的。到不受冻,不被刺伤的目的。 古代把人类身上的服饰分作首衣、上衣、古代把人类身上的服饰分作首衣、上衣、 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对鞋与袜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对鞋与袜 的总称。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6、,的总称。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也没有发明纺织。也没有发明纺织。“妇人不织,禽兽之妇人不织,禽兽之 皮足衣也皮足衣也”(韩非(韩非五蠹五蠹)。据专家)。据专家 研究,人类经历过赤足时期,后来才发研究,人类经历过赤足时期,后来才发 明了鞋子。在此较寒冷的地区,当时的明了鞋子。在此较寒冷的地区,当时的 原始人用一种小皮条将整块切割而成的原始人用一种小皮条将整块切割而成的 兽皮包扎在脚上,实际上是一种兽皮袜。兽皮包扎在脚上,实际上是一种兽皮袜。 这是最早的这是最早的“足衣足衣”。已有数万年以上。已有数万年以上 的历史。因用于裹脚,亦有的历史。因用于裹脚,亦有“裹脚皮裹脚皮” 之称。据推断,它是
7、最古老的原始鞋,之称。据推断,它是最古老的原始鞋, 也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态。也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态。 最原始的鞋最原始的鞋 最古老的皮鞋最古老的皮鞋 (距今约(距今约5500年)年) 19731973年秋,在我国青海少大通县上年秋,在我国青海少大通县上 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 出土了氏族时期的一件陶器,上面出土了氏族时期的一件陶器,上面 一人,足上已着鞋,而且鞋尖上翘。一人,足上已着鞋,而且鞋尖上翘。 鞋翘,是中国古鞋最典型的特征之鞋翘,是中国古鞋最典型的特征之 一,有史料记载,中国鞋翘始于前一,有史料记载,中国鞋翘始于前 秦,从以上文物的发现看,鞋翘起秦
8、,从以上文物的发现看,鞋翘起 源时期还可提前,马家窑文化属于源时期还可提前,马家窑文化属于 新石器时代,据测定,其具体年代新石器时代,据测定,其具体年代 为五千至五千八百年前,约相当于为五千至五千八百年前,约相当于 我国传说中炎帝到黄帝时代,即原我国传说中炎帝到黄帝时代,即原 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出自春秋末老聃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出自春秋末老聃 所著所著老子老子六十一章。一直沿用至今,用六十一章。一直沿用至今,用 来比喻大的事情要从第一步做起,事情的成来比喻大的事情要从第一步做起,事情
9、的成 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人要走路,必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人要走路,必 须要穿鞋。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部免受带棱须要穿鞋。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部免受带棱 带刺的硬物伤害、便于行走和御寒防冻而穿带刺的硬物伤害、便于行走和御寒防冻而穿 用的兼有装饰功能、卫生功能的足装,这是用的兼有装饰功能、卫生功能的足装,这是 不言而喻的。鞋子虽然只占人们服饰的很小不言而喻的。鞋子虽然只占人们服饰的很小 部分,而且处于不受人注目的部分,而且处于不受人注目的“最下层最下层”, 但其作用非同小可。由此可见,鞋在人们的但其作用非同小可。由此可见,鞋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日常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胡服
10、骑射胡服骑射 是我国鞋文化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是我国鞋文化史上第一次伟大的 改革实践。战国时,各国战争频繁。赵武灵改革实践。战国时,各国战争频繁。赵武灵 王首先引进北方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所着的王首先引进北方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所着的 胡服,战士们穿短衣、着裤、着马靴,作战胡服,战士们穿短衣、着裤、着马靴,作战 十分灵活。于是赵国逐步放弃车战,改用骑十分灵活。于是赵国逐步放弃车战,改用骑 兵战术,终于使赵国成为兵战术,终于使赵国成为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 之一。之一。 靴的出现,是我国鞋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靴的出现,是我国鞋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它变穿舄穿履而改着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它变穿舄穿履而改着
11、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的军事生活、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从国的军事生活、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从 此,皮靴不仅成为我国各朝代的军事用鞋,此,皮靴不仅成为我国各朝代的军事用鞋, 同时传入民间,演变为生活用鞋。成为中原同时传入民间,演变为生活用鞋。成为中原 一带的民族鞋饰。一带的民族鞋饰。 草鞋以稻草编就,是稻作文化草鞋以稻草编就,是稻作文化 的产物。草鞋的制作很简便,的产物。草鞋的制作很简便, 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脚头用草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脚头用草 绳扭结,脚跟连底兜起后用草绳扭结,脚跟连底兜起后用草 绳套住打结即成。此鞋价廉物绳套住打结即成。此鞋价廉物 美、走路轻快,上山下地日常美、走路轻快,
12、上山下地日常 劳作均可穿用,至傍晚鞋底如劳作均可穿用,至傍晚鞋底如 若穿若穿 破,多弃之,故又名破,多弃之,故又名 不不 惜惜 、 不借不借 ,一日一双,日日,一日一双,日日 更新。据传,草鞋始于夏朝,更新。据传,草鞋始于夏朝, 至春秋战国,王公贵族也时兴至春秋战国,王公贵族也时兴 穿此鞋。大思想家庄子不仅自穿此鞋。大思想家庄子不仅自 己能织,还穿着破己能织,还穿着破 草鞋去见魏草鞋去见魏 王。王。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战国青铜靴战国青铜靴 其形制为战国时期其形制为战国时期 战靴,制作十分精战靴,制作十分精 巧,因铜制鞋不易巧,因铜制鞋不易 腐朽,古人用来装腐朽,古人用来装 饰茶
13、几的四只脚,饰茶几的四只脚, 既美观、又实用。既美观、又实用。 桌面早就腐烂了,桌面早就腐烂了, 鞋鞋 依然存在依然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工艺品。战这是工艺品。战 靴上的蟠缡纹是靴上的蟠缡纹是 典型的战国纹样。典型的战国纹样。 此仿古品的形制,此仿古品的形制, 是赵武灵王是赵武灵王“胡服胡服 骑射骑射”变革时从东变革时从东 胡族引进的皮靴。胡族引进的皮靴。 战国玉靴战国玉靴 这是这是1928年河南年河南 洛阳市金村出土洛阳市金村出土 的战国青铜女孩的战国青铜女孩 像。我们从她的像。我们从她的 脚上,可以明显脚上,可以明显 地看到她穿着一地看到她穿着一 双皮靴。这种皮双皮靴
14、。这种皮 靴正是战国时期靴正是战国时期 由外族引进的时由外族引进的时 尚鞋履,也是我尚鞋履,也是我 国皮革鞋的源流国皮革鞋的源流 。 靴的出现,是我国鞋史上的一个伟大靴的出现,是我国鞋史上的一个伟大 里程碑。它变穿舄穿履而改着靴,从里程碑。它变穿舄穿履而改着靴,从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军事生活、政治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军事生活、政治 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从此,皮靴不仅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从此,皮靴不仅 成为我国各朝代的军事用鞋,同时传成为我国各朝代的军事用鞋,同时传 入民间,演变为生活用鞋。成为中原入民间,演变为生活用鞋。成为中原 一带的民族一带的民族鞋饰鞋饰。 从考古发现资料来看,从考古发现资料来看
15、, 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 可分为高头和平头两可分为高头和平头两 种形制。高头履又称种形制。高头履又称 翘头履,阿斯塔那翘头履,阿斯塔那230230 号墓出土的屏风画号墓出土的屏风画 仕女图仕女图中的女子,中的女子, 所穿的鞋子就是翘头所穿的鞋子就是翘头 履,鞋头上翘,并饰履,鞋头上翘,并饰 有花纹。有花纹。 唐代西域女子穿着的平唐代西域女子穿着的平 头鞋有麻、蒲、皮等多头鞋有麻、蒲、皮等多 种质地。用麻线编制的种质地。用麻线编制的 鞋子称作麻鞋,又称线鞋子称作麻鞋,又称线 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 土的一双麻鞋,用粗麻土的一双麻鞋,用粗麻 绳编织成厚底,由细麻绳
16、编织成厚底,由细麻 绳编织鞋面。鞋面结构绳编织鞋面。鞋面结构 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 状,与现代的凉鞋相似。状,与现代的凉鞋相似。 麻鞋并不是西域的鞋履,是从内地输入的。但内地麻鞋并不是西域的鞋履,是从内地输入的。但内地 的线鞋,则是京城里贵族妇女时尚的奢侈品。穿麻的线鞋,则是京城里贵族妇女时尚的奢侈品。穿麻 鞋的形象在唐代绘画作品中有诸多反映,画家阎立鞋的形象在唐代绘画作品中有诸多反映,画家阎立 本的本的步辇图步辇图中的宫女们,全都穿着麻鞋。中的宫女们,全都穿着麻鞋。 唐代西域靴子实物十分少见,唐代西域靴子实物十分少见, 多见于绢画、石窟壁画和草多见于绢画、石窟壁画和草 原
17、石人,西域女子舞蹈时也原石人,西域女子舞蹈时也 穿皮靴。受西域的影响,唐穿皮靴。受西域的影响,唐 代妇女也有穿靴子的习俗,代妇女也有穿靴子的习俗, 特别为宫廷舞女所青睐,将特别为宫廷舞女所青睐,将 这种靴子叫这种靴子叫“蛮靴蛮靴”。如舒。如舒 元舆的元舆的赠李翱赠李翱中云:中云: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 靴出降帷。靴出降帷。”穿靴子的妇女穿靴子的妇女 形象,在唐人的绘画中也有形象,在唐人的绘画中也有 反映,和这种靴子配套,身反映,和这种靴子配套,身 上都着胡服。上都着胡服。 高缦,是指鞋头高耸部分。大唐高缦,是指鞋头高耸部分。大唐 帝国进入社会发展鼎盛时期,鞋帝国进入社
18、会发展鼎盛时期,鞋 缦造型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缦造型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这双唐三彩鞋为典型的唐代卷云这双唐三彩鞋为典型的唐代卷云 式高缦鞋形制。式高缦鞋形制。 唐代鞋履高耸的头部经常唐代鞋履高耸的头部经常 突出两个尖角,好似分梢,突出两个尖角,好似分梢, 男女皆穿。又称男女皆穿。又称歧头鞋歧头鞋。 该鞋形制始于西周,唐代该鞋形制始于西周,唐代 沿袭,宋后渐没。沿袭,宋后渐没。 清朝入关以后,由于清朝入关以后,由于 气候温暖,人们开始气候温暖,人们开始 穿着以布料制作的靴,穿着以布料制作的靴, 有夹层的,也有棉靴,有夹层的,也有棉靴, 随季节而更换。按清随季节而更换。按清 朝的规定,只有入
19、朝朝的规定,只有入朝 的官员才许穿方头靴。的官员才许穿方头靴。 民间男子一律都穿尖头靴,制靴的材料有素缎、青布民间男子一律都穿尖头靴,制靴的材料有素缎、青布 等。还有一种矮帮的薄底快靴,因底薄,穿着轻便而等。还有一种矮帮的薄底快靴,因底薄,穿着轻便而 利于活动,多为士兵和小差宫穿着,此外武术练功者利于活动,多为士兵和小差宫穿着,此外武术练功者 也有穿的。也有穿的。 清代妇女讲究穿木底清代妇女讲究穿木底 鞋,尤其满洲贵族妇鞋,尤其满洲贵族妇 女穿木底高跟鞋更为女穿木底高跟鞋更为 普遍,有普遍,有“旗鞋旗鞋”之之 称。鞋底形状有称。鞋底形状有“马马 蹄形蹄形”、“花盆形花盆形”。 鞋的跟底面有白布
20、包鞋的跟底面有白布包 裹,上面有刺绣和穿裹,上面有刺绣和穿 珠等装饰。珠等装饰。 旗鞋旗鞋( (花盆底鞋、高底鞋、马蹄底鞋花盆底鞋、高底鞋、马蹄底鞋) ),是满族特有的,是满族特有的 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鞋底以木制成,一种绣花鞋,因其底似花盆而得名。鞋底以木制成, 外裹白布,一般为外裹白布,一般为7 7厘米,最高的可达厘米,最高的可达1313厘米,鞋帮饰厘米,鞋帮饰 花草和鸟等刺绣。有的鞋底上山有绣花图案,脚尖处花草和鸟等刺绣。有的鞋底上山有绣花图案,脚尖处 有丝线编成的穗子及地,清代特别盛行,连慈禧太后有丝线编成的穗子及地,清代特别盛行,连慈禧太后 也常着此鞋。也常着此鞋。 关于
21、花盆底鞋的起源,民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民 间有三种说法:第一,认间有三种说法:第一,认 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 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 又不暴露双脚。第二,认又不暴露双脚。第二,认 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 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 置高底。第三,满族妇女置高底。第三,满族妇女 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 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 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 为花盆底鞋。为花盆底鞋。 具有清代特色的还有帝后靴鞋。自周代开始,历代封具有清代特色的还有帝后
22、靴鞋。自周代开始,历代封 建统冶者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服饰制度。服饰成为等建统冶者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服饰制度。服饰成为等 级的标志,皇权的象征,特别是帝后穿着的首衣、上级的标志,皇权的象征,特别是帝后穿着的首衣、上 衣、下衣、足衣都有严格的规定。到了清代,这种规衣、下衣、足衣都有严格的规定。到了清代,这种规 定发展到了极致。定发展到了极致。 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 中国近代的传统鞋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中国近代的传统鞋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191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了帝制,建立 了中华民国。民国
23、成立以后,中西文化的碰了中华民国。民国成立以后,中西文化的碰 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撞和交汇扑面而来, ,新的思想和观点冲击着新的思想和观点冲击着 社会生活社会生活, ,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清朝的服饰制度大部分被革除, 传统鞋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以适应传统鞋饰至此发生了整体上的变化,以适应 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 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的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的 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鞋饰,有着装自由。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鞋饰,有着装自由。 同时,改变后的鞋饰更方便穿着和日常生活,同时,改变后的鞋饰更方便穿着和日常生活, 民国时期的鞋饰趋于平民化。民国时期的鞋饰趋于平民化。 坤鞋坤鞋: :民国初期最流行的形式,木底。民国初期最流行的形式,木底。 合脸鞋合脸鞋: :盛行于民国十几年,前部圆尖,后部圆肥,盛行于民国十几年,前部圆尖,后部圆肥, 有系鞋带与鞋带鼻,有皮底也有布底,鞋店制售的。有系鞋带与鞋带鼻,有皮底也有布底,鞋店制售的。 深脸圆口鞋深脸圆口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记者证考试受欢迎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文书模板:出国留学需要注意哪些合同事项
- 汽车美容师顾客群体分析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安全用药
- 2025艺人经纪及形象授权合同范本
- 政法干警综合1真题及解析
- 河南省遂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综合试题含解析
-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水处理功能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声像广告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25年高三3月第二次周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 GB/T 1936.1-2009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课件
-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案例分析报告
- DB15T 2403-2021肉羊育种数据管理规范
- 口腔种植专用病历【范本模板】
- 《空中领航学》4.2 确定飞机位置
-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精)
-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ppt全套教程课件(最新)
- GB-T 18348-2022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