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趋势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比较优势;基本规律;变化趋势;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传统的垂直分工已经向水平分
2、工转变并迅速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一、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1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边际产业”入手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产业转移,被转移产业的层次由低到高递次展开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战后恢复以及70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后,为了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开始将国内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 (在此可称为“边际产业”),向其他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此处的
3、“边际产业”,更确切地说就是“边际生产”。它主要指按照生产成本排序和对比,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各产业中已经处于比较劣势,或具有潜在劣势的产业。它可以是下列几种情形之一:同移入国相比,移出国的产业趋于比较劣势,变成“边际产业”;同是一类企业,可能大企业还保持较强的比较优势,而小企业则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企业”;在同一企业中,装配或生产某种特定部件的部门变成“边际性部门”;某一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区段(如研发、制造、加工、营销、售后服务等)变成了“边际性环节”或“边际性区段”。对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随着“边际产业”的转移,其国内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升级。必须明确,发达国家或地区实行“边
4、际产业”转移,其前提条件必须是移出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移入国的生产函数,否则产业转移就变得毫无意义。假设a国为移出国,b国为移入国,且只有x、y两种产业(商品)进行投资或贸易,其产业状况如下:在a国,xa产业(商品)具有比较优势,ya产业(商品)具有比较劣势;在b国,xb产业(商品)具有比较优势,yb产业(商品)具有比较劣势。由于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改变了a国的比较优势的形态,进而形成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xa变为具有比较劣势,成为了“边际产业”。反之,ya从具有比较劣势变为具有比较优势,使得生产xa产业的利润率低于ya产业。这样,a国x产业的各个企业有的转向y产业,有的则转向
5、b国进行生产,从而使a国的产业得到结构性调整。由于a国的生产函数先进于b国,且xa与xb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比较容易承接,能使b国xb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这样,xa在b国就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向b国转移。同理,如果存在a、b、 cn国,且有x、y两种产业(商品),且生产函数依次递减,然后依次从各国的“边际产业” (商品)进行转移,就将形成以a国为起点的产业递次转移链,从而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产业之间的动态转移。形成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移出国)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移入国)典型的垂直型产业分工结构(见图1)。图1 边际产业递次转移变化在此必须强调,这种边际产业的转移,对移入国来说必须是具有
6、潜在优势的产业(或称幼稚产业),移入后能促进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有移出国与移入国在产业转移上有机结合与互补,才能实现两国资源的最佳配置。2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区位中心,随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一种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技术在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使得新型产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的密集性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而形成产业(产品)生产区位中心的动态转移。一般情况下,创新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发达国家或地区,经过若干年的生产和出口,创新产业(产品)便进人了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
7、其生产和出口基地就随之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的创新阶段,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技术垄断和产品差别是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尽管价格偏高但由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本的差异对企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这时最有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产,通过出口满足国外的需求。此时,国际生产区位中心仍留在发达的技术创新国。在产业(产品)的成熟阶段,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的投人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稳定,而需求价格弹性增大,降低成本对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增强。此时,创新国企业开始采取对外直接
8、投资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即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移入国一般是那些收入水平与创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本略低于创新国的国家或地区,在此阶段,国际生产区位中心逐渐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产业产品标准化阶段,创新国企业的产品差别优势已完全丧失,大规模资本投资的约束作用也大大下降,成本优势已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约束因素。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的密集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移出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产品)生产转移到工资最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时国际生产区位中心相继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既是从技术垄断到技术扩散的变化过程,
9、也是产业(产品)移出国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密集性由强变弱的过程,更是产业(产品)移入国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密集性由弱变强的过程。两者之间生产要素密集性此消彼涨的动态变化,必将导致两国之间比较优势在产业(产品)间的动态转移,形成在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移出国生产区位中心的不同转移模式。即由移出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生产,移出国减少生产和出口通过直接投资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生产,移出国停止生产,改由海外进口。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密集性的改变,将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一国的国际贸易形态是由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10、。由于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其生产成本也不同。一国将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比较丰富资源的产品,而进口使用该国比较稀缺资源的产品。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却匮乏资本和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则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此必须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要素的密集性也会发生变化,旧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新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产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初期,劳动力丰裕而资本和技术短缺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其比较优势在于劳
11、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必然发生变化,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由于不断得到充分利用而短缺,相应地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由于不断累积而日益丰裕,这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就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最终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影响一国开发其行业竞争优势最大的、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状况、行业配套及由此形成的“聚合”效应、企业战略和政府政策等“软件”因素。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取得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是一种将潜在优
12、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作用的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相对较为容易,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和承接相对较为困难,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利用垄断优势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严格控制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以遏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升级;由于这类产业对零部件和原材料在技术上的要求较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相应较高,要承接这类产业转移,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根据产业(产品)的上下游垂直关系,发展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延伸并发展产业(企业)集群,实现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本地采购以降低产品成本,
13、同时还要对现有生产设备和业务流程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通过比较优势的积累、转换、创造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才能实现产业(产品)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二、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1.利用“头脑”与“躯干”的价值差异,实现“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 实现“头脑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发展趋势一个产业按其价值可分为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加工组装、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等构成产品的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产品的价值链。产业 (产品)的投入产出的垂直联系和价值链的
14、不同区段,使得国际分工和由此形成的国际生产中心的分布,不再仅仅局限于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而是取决于产业(产品)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区段)的要素密集性的变化状况和由此导致的产品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定位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把一个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分为四个区段的话,研究开发、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是运用大脑的“头脑产业”,而生产制造、加工组装等则是运用手脚的“躯干产业”。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扩散,使得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构筑不再依靠对产品价值链的整体占有,而是利用技术力量和充裕的科研经费,使其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发源地,利用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
15、抢占价值链的高端,将低附加值的制造和装配等低端增值部分转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自己则控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发和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并通过知识保护,确保其在产品、工艺和装配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依此发展态势,世界企业已被“两极分化”。一类是以实体为基础的“躯干产业”,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一类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头脑产业”,多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两类企业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无论是早期的采取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制造业产业转移,还是今天普遍采用的对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然后进行加工装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跨国
16、公司始终都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实质上仍属“头脑”和“躯干”产业分工。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是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领航企业,只做“脑袋”,少做甚至不做“躯干”。在产品价值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一般说来,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投人要素差异很大。例如,产品研发环节属知识密集型,所要求的主要是具有专业技术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宽松自由的组织环境和鼓励创新、提高独立思考的企业文化。而产品的装配环节属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全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在价值链上
17、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需要,跨国公司对整个产业(产品)价值链进行拆分和对产业空间分割,把各个环节分布到能更好地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地方,实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分别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生产的,美国福特汽车零部件也是在11个国家生产的。从发展趋势看,价值链的拆分和产业的空间分布,迎合了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向无国籍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转移的新方式利用品牌优势,采用生产外包(包括“贴牌制造”)等多种方式进行产
18、业转移,特别是“贴牌制造”,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所谓生产外包,主要是指跨国企业将非核心制造业环节外包转移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从价值链看,跨国企业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上,把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其它低增值部分如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跨国企业之所以不再对生产价值链的各环节通过自行投资或参股供应商、销售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而改由外包的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随着技术高度化和复杂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日趋复杂,内部采
19、用纵向一体化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将直接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从而分散了整个企业的资源,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放弃内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将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企业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利用其高质量的劳动力素质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入到价值链中,在某个环节的生产上建立起新的比较优势。随着价值链的不断分解,各环节被转移到优化选择的区域,并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专业化特色的加工制造基地。 (3)由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一般都是已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品,生产工序在技术上的可分性越来越强,在某一产品
20、的各个加工工序之间也存在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度的差异,跨国企业找出技术特点不同的生产阶段,根据要素密集性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工序实行外包,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可以将要素资源集中投向高增值的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方面,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贴牌制造”也称“原始设备制造商”,主要是指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生产通过签订契约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承接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贴牌制造”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贴牌制造”产品。采用“贴牌制造”这种外包战略的企业可以没有生产工厂,集中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产品设计和营销业务,产品制造则委托给经过严格筛选,生产成本较低的工厂代为生产。3利用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联产业 (企业)向移入国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产品营销环境
- 游戏厅体验台租赁合同
- 电力线路升级顶管施工合同
- 物联网农民工施工合同
- 大理石寺庙装修合同
- 酒店服务租赁合作合同
- 仓储物流个人铲车租赁合同
- 大型跳水馆建设施工管理承包合同
- 瑜伽老师合作协议
- 电子产品会计岗位聘用协议
- GB/T 44906-2024生物质锅炉技术规范
- 公司招标书范本大全(三篇)
- 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 寒假假前安全教育课件
- 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偶像团体团内“CP”热现象的传播动因研究》
- ALC轻质隔墙板供应与安装分包项目协议
- 行长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国际贸易风险评估
- 中华护理学会40个团体标准学习考核(1-20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