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ppt_第1页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ppt_第2页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ppt_第3页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ppt_第4页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 第一节 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有机组分作为其生 命活动的能源或其他养分,经代谢降解, 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及细胞组成物质。 与水污染生物修复过程的区别:气态污染 物首先要经历由气相转移到液相或固体表 面的液膜中的过程,然后污染物才在液相 或固相表面被微生物吸附降解。 转化机理至今没有统一理论,应用最多的 是荷兰学者Ottengraf依据传统气体吸收双 膜理论提出的生物膜理论。 水吸收水吸收 有机废气有机废气 净化后气体净化后气体 微生物微生物 吸附降解吸附降解 有机成分有机成分 简单无机物简单无机物 p 微生物降解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步骤:微生物

2、降解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步骤: 1. 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首先同水接触并溶解 于水中(由气膜扩散进入液膜) 2. 液膜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浓度差的推动下扩 散到生物膜,被微生物捕获并吸收 3. 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物 一部分进入液相,另外部分作为细胞物质, 其余部分析出到空气中 微生物分为自养菌自养菌和异养菌异养菌 自养菌自养菌可在有机碳和氮的条件下靠硫化氢 、 硫和铁离子及氨的氧化获得能量,碳则由 二氧化碳通过循环提供。 适于进行无机物无机物转化,但新陈代谢活动较 慢,生物负荷不能很大,浓度不高的情况 下可使用 异养菌异养菌通过有机物氧化来获得营养物和能 量,适合进行有机物的转化

3、适当温度、酸碱度和有氧的条件下,能较较 快快地完成污染物的降解 p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工艺 F 根据微生物在工业废气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形式,可 分为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悬浮态)和生物过滤法生物过滤法(固着态)两 类 一一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基本特点: 生物洗涤法利用由微生物、营养物和水组成的微生 物吸收液处理废气,适合于吸收可溶性可溶性气态物。 吸收了废气的微生物混合液进行好氧处理,经处理 后的吸收液再重新重新使用。气体中的污染物通过与悬 浮液接触后被转移到液体中从而被微生物所降解。 典型形式有喷淋塔、鼓泡塔和穿孔板塔等 进气进气 净化气净化气 生物洗涤中气、液两相的接触方法除采用 液相喷淋液

4、相喷淋外,还可以采用气相鼓泡气相鼓泡。 若气相阻力较大可用喷淋法,反之液相阻 力较大时则采用鼓泡法。 与鼓泡法处理相比,喷淋法的没备处理能 力大,可达到60 m3(m2min) ,处理设备 体积大大减少。 工程实例工程实例: 日本一铸造厂采用生物洗涤法处理含胺、 酚和乙醇等污染物的气体,设备由两段两段吸 收塔、生物反应器和辅助装置组成。 第一段第一段中,废气中的粉尘和碱性污染物被 弱酸性弱酸性吸收剂去除。 第二段第二段中,气体与微生物悬浮液接触,每 个吸收器配一个生物反应器,用压缩空气 向反应器供氧,当反应器效率下降时,则 由营养物贮槽向反应器内添加特殊营养物添加特殊营养物。 装置运行10多年

5、来一直保持95左右的去 除率。 二二生物过滤生物过滤基本特点: 用含有微生物的固体颗粒吸收废气中的 污染物,然后微生物再将其转化为无害 物质。 典型的形式有土壤、堆肥等材料构成的 生物滤床。 生物过滤法修复废气装置生物过滤法修复废气装置 根据所用固体滤料固体滤料的不同,生物滤 池可分为: a) 土壤滤池 b) 堆肥滤池 c) 微生物过滤箱 a)土壤滤池 构造构造:气体分 配层下层由粗 石子、细石子 或轻质骨料组 成,上部由砂 或细粒骨料, 总厚度为450- 500mm b) 堆肥滤池(堆肥床) 将堆肥如畜粪、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的 污泥等有机废弃物经好氧发酵、热处理后, 盖在盖在废气发生源发生

6、源上使污染物分解而达到修 复的目的。 其构造其构造是在地面挖浅坑或筑池,池底设排 水管,在池的一侧或中央设输气总管,配 气支管在填料中层形成气体分配层,过滤 气囊通常在0.01-0.1m/s。 堆肥床与土壤床相似,但有许多区别区别 1. 孔隙孔隙:土壤床的孔隙较小,渗透性较差,占地面 积较大。 2. 石灰预处理石灰预处理:土壤床对无机气体所形成的酸性有 一定的中和能力,如果经石灰预处理,中和能力 更强。堆肥床不能用石灰处理,否则会变成致密 床层。 3.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堆肥床微生物较土壤多,接触时间只 有土壤床的25一50,约20 s。 4. 维护维护:堆肥床使用一定时间后,有结块的趋势,

7、需周期性地进行搅动。堆肥为疏水性需防止干燥, 否则再润湿较困难。土壤则为亲水性。 5.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土壤床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使用时间 几乎无限长,对有机废气的使用年限则取决于中 和能力;堆肥一般1-5年更换一次。 第二节 无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 一、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一、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 二氧化碳的固定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 法和生物法,而大多数物理和化学方法最 终必须依赖生物法来固定CO2。 固定CO2 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和自养微生物, 其中植物固定植物固定受到的关注较多。 p 固定CO2 的微生物 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前者主要包括藻类和光合细菌,它们都含 有叶绿素,

8、 以光为能源、 CO2 为碳源合 成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 后者以CO2 为碳源,能源主要为氢、硫化 氢、二阶铁等。 F有望实现工业规模的目前主要是微藻微藻和氢氢 氧化细菌氧化细菌 微藻微藻存在的 最大难点是如何提高密度,促 进微藻生长和代谢; 氢氧化细菌氢氧化细菌则是如何开发经济且无副产(或 少副产) CO2 的氢源。 F研究方向: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固定菌株; 开发具有高光密度的光生物反应器; 高效且经济的制氢技术; 深入研究不同种类微生物固定CO2的机理, 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二、硫化氢的微生物修复 传统物化法净化缺点: 要求高温高压条件 需要大量的催化剂和其他化学药剂 严重腐蚀设

9、备 产生二次污染等 主要细菌:脱氮硫杆菌、排硫硫杆菌、氧氧 化亚铁硫杆菌化亚铁硫杆菌 FeSO4 + 1/2O2 + H2SO4 Fe2(SO4 )3+ H2O 微生物微生物 H2S + Fe2(SO4 )3 化学吸收化学吸收 2FeSO4 + H2SO4 + S F工程示例: 生物法处理H2S主要在生物膜过滤器中 进行 德国和荷兰已有用生物膜过滤器处理 废气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H2S去除效 率达90以上。 第三节 污染大气的植物修复 1. 绿色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修复绿色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修复 主要是靠叶片表面叶片表面进行的。据试验,高大 森林、草坪的叶面积可达75104 m2/hm2、 (2

10、228)104 m2/hm2 . 但大气中的有害气体超过超过了绿色植物能承 受的浓度,植物本身也会受害。只有那些 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吸收量大的绿色植物 才能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发挥修复作 用。 p对对SO2的吸收的吸收 SO2 浓度达到0.57 0.86mg/m3,并持续一 定时间,有些敏感植物可能受到危害。 达2.86mg/m3时有些树木出现受害症状 达到 5.72 -28.60mg/m3时,一般树木均发 生急性受害。 抗性较强抗性较强的树种有侧柏、白皮松、云杉、 香柏、榆树等近80种树木。每公顷柳杉林每 年吸收720kgSO2 。 抗性中等抗性中等的植物主要有20余种,如华山松、 北京杨

11、、合作杨、美杨、枫杨、桑等。 抗性弱抗性弱的植物有合欢、黄金树、五角枫等。 侧柏侧柏 白皮松白皮松 香柏香柏 p对对HF的吸收的吸收 树木、蔬菜、花草等植物都能都能吸收大量的 氟 人人食用了含氟量高的粮食、蔬菜就会引起 中毒;牲畜牲畜食用了含氟量高的饲料, 蚕吃 了含氟量高的桑叶也会引起中毒。 所以所以,在HF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不宜种 植食用植物,而适于种植多种非食用的树 木、花草等植物。 氟化氢指标生物氟化氢指标生物 HF:唐菖蒲、郁金香、金荞麦、小苍兰、:唐菖蒲、郁金香、金荞麦、小苍兰、 杏、葡萄等;杏、葡萄等; 唐唐 菖菖 蒲蒲 污染大气的常见指示植物污染大气的常见指示植物 SO2:紫花苜蓿、荞麦、金荞麦、芝麻、向日葵等;:紫花苜蓿、荞麦、金荞麦、芝麻、向日葵等; 臭氧:烟草、矮牵牛臭氧:烟草、矮牵牛 、光叶榉、光叶榉 、牵牛花等;、牵牛花等; 乙烯:芝麻、香石竹、番茄等乙烯:芝麻、香石竹、番茄等 紫紫 花花 苜苜 蓿蓿 光光 叶叶 榉榉 2. 绿色植物对降尘的修复绿色植物对降尘的修复 滞尘量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