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1、人造“雪景”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 2、学生利用器材准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人造“雪景”的制作教学难点人造“雪景”的制作教学准备实验所需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雪吗?你们知道电视中的雪景是怎样来的吗?想不想在夏天也看到雪呀?二、新授1、人造“雪景”所需的器材樟脑丸、玻璃杯、铁皮(其它金属皮)、蜡烛、火柴、支架(可自制)、带绿叶的小段树枝、玩具小屋、泥土。2、学生动手做人造“雪景”(1)、听老师讲解。(2)、教师示范。(3)、学生自由组合。(4)、分组进行实验。(5)、认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三、总结同学们,你们见到“雪

2、”了吗?知道“雪”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待我们下一节可继续学习。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1、人造“雪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 2、学生利用器材准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人造“雪景”的制作教学难点人造“雪景”的制作教学准备实验所需器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新授学习“知道吗”中的内容1、杯子变冷后,你发现了什么?(雪)2、“雪”是从哪里来的?3、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萘)4、萘(固体)受热 萘(气体)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叫作升华。5、萘(气体)受冷 萘(固体)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由气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作凝华。三、

3、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萘(固体)受热 萘(气体)萘(气体)受冷 萘(固体)教学反思课题 2、神奇的力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2、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乒乓球、广口瓶(或玻璃杯)、两张一定距离的桌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乒乓球被一个广口瓶罩在桌上。不准把瓶翻过来,更不能用手接触乒乓球,你能把乒乓球从这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吗?你会使用什么方法?二、新授(一)、动手做1、把乒乓球放在桌上,上面倒扣一个广口瓶。2、教师教学生做的方法(1)、握住瓶子贴着桌面做快速绕圈运动,

4、带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做旋转运动。(2)、在乒乓球不断旋转的同时,提起瓶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也被带过来了。3、提问:(1)、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旋转时手有什么感觉?(2)、如果你用空瓶子做绕圈运动时,手有这种感觉吗?(二)、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动手操作三、教师巡视,巩固四、总结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2、神奇的力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2、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乒乓球、广口瓶(或玻璃杯)、两张一定距离的桌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从而导入

5、新课。二、新授(一)、研究研究我们准备下面的材料,做一个轻物吊起重物的实验:一块橡皮(中间打孔)、一根牢固的细绳、一个线轴不、一支钢笔(或其它重物)。用线绳穿过线轴的孔眼。将橡皮和钢笔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橡皮在上端,钢笔在下端)。一只手握住线轴,另一只手握住底下的绳子。然后开始在头顶上旋转线轴,旋转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使上面的橡皮也旋转起来。(老师提示:注意安全,千万别伤着别人和自己!)观察细线下端的钢笔有什么现象?试一试,用橡皮旋转产生的力最大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二)知道吗乒乓球在瓶子的内壁进行旋转运动时,产生了离心现象,离心现象会随着乒乓球旋转的速度的增加而加剧。同时球受到瓶壁的摩擦力

6、,使它只能在瓶子内壁运动而不会掉下来。因此,如果让乒乓球不断地在瓶子里旋转,就可以把球带到任何地方线轴带动橡皮在一个平面做旋转运动时,也会产生离心现象,从而通过细绳产生向上拉起钢笔的力。当橡皮旋转速度减慢时,离心现象产生的力量变小,钢笔因为重力作用而下降。三、总结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3、滚回来的乒乓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2、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乒乓球、呼啦圈、铁环、圆形瓶盖、足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平常,我们用力向前推某种物体时,被推动的物体会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和

7、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可是,乒乓球不一定听“使唤”,它滚出去后还能自己滚回来。你信吗?二、新授1、动手做将乒乓球放在平整的地面,用手沿着它的边缘用力向下压。2、猜一猜乒乓球会怎样运动?3、试一试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4、提问(1)、乒乓球朝前滚了一段距离后,却自动地滚回来。难道乒乓球不受力的控制吗?(2)、我们换一些方法把乒乓球滚出去,乒乓球自己会滚回来吗?三、学生动手操作,弄懂以上问题四、总结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3、滚回来的乒乓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准备材料; 2、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乒乓球、呼

8、啦圈、铁环、圆形瓶盖、足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二、新授(一)、研究研究1、这是不是乒乓球的特性呢?别的物体也能这样滚回来吗?用呼啦圈、铁环、瓶盖、足球、篮球等物体试一试。(1)、想一想你该怎样用力?(2)做一做这样用力,它们滚回来了吗?(3)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提问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这样做?2、你能不能让乒乓球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后,又沿原路返回呢?(二)、知道吗乒乓球真的不受力的控制吗?原因在于我们对乒乓球的用力方式。当我们沿着乒乓球的边缘用力向下压时,使乒乓球受到了两个力:一是向前运动的力,二是向后滚动的里。乒乓球开始运动时,向前运动的力大于向后滚动的力

9、,所以球向前滚动。在向前滚动的路程中,在于地面产生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的力量逐渐减小。等到向前运动的力小于向后滚动的力时,乒乓球就会向后滚回来。三、总结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4、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教学准备小苏打、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长的粗细均匀的木条、两个同样大的塑料袋(无损坏)雪碧(芬达或其他碳酸饮料)、3个玻璃杯、水、3颗无疤痕的大小相近的葡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氧化碳存在我们的周围,但是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同学们你们想

10、用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吗?二、新授(一)、动手做学生边动手做,教师边讲解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钉尖上,借助桌子的边角,组成一个简易小天平,并调整它的平衡。把一勺小苏打放进玻璃瓶,再倒一些醋,瓶中立即出现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这就是二氧化碳。把瓶子向其中的一只塑料袋中慢慢倾斜(别让瓶中的液体流进塑料袋),观察天平有什么现象。(二)学生归纳总结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三、总结当瓶子里产生二氧化碳后,将瓶子往塑料袋慢慢倾倒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像倒入一样被倒入了塑料袋中。由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天平失去了平衡,向倒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袋一段倾斜

11、。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4、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教学准备小苏打、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长的粗细均匀的木条、两个同样大的塑料袋(无损坏)雪碧(芬达或其他碳酸饮料)、3个玻璃杯、水、3颗无疤痕的大小相近的葡萄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实验操作二、新授(一)、研究研究在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分别按照水和雪碧的不同比例盛上等量的混合液。然后在各个杯中同时放入一颗葡萄,观察杯中葡萄分别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二)、学生动手操作(三)、总结在平时喝的一些雪碧、芬达等一些碳酸饮料中

12、,充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葡萄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中时,二氧化碳气泡便附着在葡萄的表面,气泡附的多的葡萄,受到的浮力增大,就浮上来了。葡萄浮到水面后,二氧化碳气泡就消失,受到的浮力减小,所以葡萄再次沉下去,等到积蓄了一定的二氧化碳气泡,它又会浮上来如果不挪动它,这样的沉浮现象可持续一天左右。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5、舌头的分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舌头的功能教学重点舌头各处所尝的味道教学难点各种味道的敏感部位教学准备浓糖水、浓盐水、浓咖啡、醋各一小杯、凉开水两杯、干净毛笔一支(或筷子1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的舌头可以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舌头各处所尝的味道都是一样吗?

13、舌是不是也需要“分工合作”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来仔细感觉吧!二、新授(一)、动手做1、把毛笔浸湿,蘸取浓糖水去碰舌尖、舌的边缘和舌的根部。2、你认为舌的哪个部位对甜味感觉最灵敏?3、用凉开水漱漱口,在另一杯凉开水中洗净毛笔,再蘸点浓盐水去碰舌头的各个部位。4、分别用浓咖啡和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二)、填表根据以上实验,你知道了什么?三、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实验记录表味 道最敏感的部位最不敏感的部位甜舌尖咸舌面苦舌根舌尖酸舌的边缘教学反思课题6、 跳 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会利用废旧的易拉罐,做成一支威武的易拉罐教学重点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制作过程教学准备易拉罐2只、木筷

14、1根、铁丝、橡皮筋、剪刀、尖嘴钳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狮子号称百兽之王,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动物,利用废旧的易拉罐,我们也可以做成一只威武的雄狮。二、新课(一)、动手做1、截取易拉罐的2/3段,在其正上方剪出一条10厘米宽的连接架,其余部分分别剪成3毫米宽的窄条。2、用铅笔分别将剪成的窄条卷成上下间隔的卷毛状作为狮子的头。再在罐顶靠近中心的拉口两侧各扎一个小孔,孔距约为20毫米,作为狮子的眼睛。3、将易拉罐余下的部分分别剪、折成狮腿、狮尾和螺旋桨。4、用尖嘴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如书上的图形,将下面的方框固定在木筷的一端作为螺旋桨支架。用铁丝将螺旋桨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转动灵活,还可以在螺旋桨与支架之间装一

15、个小垫圈。木筷的另一端装上尾钩,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动力部分。5、取另一只易拉罐,在罐上相应位置分别切出安装狮头、尾、腿的刀口。在罐底中心处挖一个与木筷截面相当的方孔,用来固定动力部分,然后在方孔下开一条供铁丝转动的小槽。6、拆开螺旋桨,将木筷从拉口处穿入,木筷尾端插入罐底的方孔内固定。然后把螺旋桨上好。将狮头、狮尾及狮腿分别插入相应的刀口里,让螺旋桨稍长于后腿。这样,一只玩具“跳狮”就做成了。(二)、试一试将玩具“跳狮”的橡皮筋绕紧,放在桌子上,让螺旋桨转动起来,因为螺旋桨长于狮子的后腿,当螺旋桨转过桌面时,“狮子”就会不断地跳跃起来。三、总结有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6、课题 7、投篮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用易拉罐和可乐瓶制作投篮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学准备易拉罐45只、弹性钢丝1根、瓶盖1个、瓦楞纸、海绵双面胶、小刀、小锉刀、胶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投篮是大家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只有掌握了比较好的角度和力度,才能使投篮的命中率提高。用易拉罐和可乐瓶做一个投篮器,来进行投篮比赛,你们想试一试吗?二、新授(一)动手做1、裁一块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瓦楞纸作篮板。把投篮板下端折出翻脚,并黏合好,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使篮板能够平稳地立在台上;2、把易拉罐从中间切成两截,用小锉刀把切口修光,再沿切口包一圈胶布,以防割伤手

17、指。做成接球容器。3、将做好的接球容器用海绵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篮板不同的部位。再根据接球难易程度,在每个接球器下方标上不等的分值。4、把弹性钢丝按书中图4弯折后用塑料胶带纸固定在易拉罐身上,在它的前端用海绵双面胶固定1个瓶盖,做射球器。5、用泡沫塑料割成直径大约3厘米的塑料圆球56个。(二)、试一试先把射球器放在篮板的正前方,再将小球放在发射器的容器里,把弹性钢丝拉向后面,然后快速松手向篮板上的接球器方向弹出小球,你投中多少分?如果要提高投篮的准确度,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三、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8、琥珀标本的制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用身边常见

18、的材料做一块琥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瓦、玻璃棒、镊子、白松香、凡士林、装有酒精的半截易拉罐、挂历纸、蟑螂或其它鞘翅目小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吗?昆虫被松树流出的新鲜树脂包住后,因某种原因埋入地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形成琥珀。我们也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二、动手做1、裁一张9厘米x11厘米的长方形挂历纸,做成一个5厘米3厘米3厘米的纸盒。2、在盒子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食用油。把事先处理好的蟑螂或鞘翅目昆虫固定在盒子正中。3、截取一段易拉罐作容器,放入松香,并加上少量的酒精。把容

19、器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直到松香熔化。待容器中的酒精蒸发完后,取下容器稍稍冷却。4、把松香慢慢地浇入事先放好昆虫的纸盒内。浇制应该一次性完成,才不会产生层次交界的痕迹。5、当松香凝结变硬后,小心去掉纸盒,用快刀消去标本四周的多余松香。这时,琥珀标本仅上上面一个面是光滑透明的,其他五个面均呈半透明状。用手指蘸少许酒精快速地把五个面分别擦到透明为止。(二)、试一试我们还可以制作其他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三、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9、带“锁”的衣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用身边的东西制作有趣的衣架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学生的

20、实验操作。教学准备普通衣架一个、铁丝、废圆珠笔筒1个、钳子、直尺、小刀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衣架吗?大家都知道用普通的衣架晒衣服时,遇到大风,衣服往往会连同衣架一起被吹落。你们知道怎么办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给衣架安上一把“锁”,将它牢牢“锁”在竹竿上这样我们的衣服就不会被吹走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二、动手做1、取一个普通衣架,先用钳子把它拉直,变成如书中图1所示的形状。2、用小刀从1支废圆珠笔筒上截取35毫米长的一段,作为滑动的套管。3、在滑动套管的两头,各固定一根相同长度的铁丝作为横杆,再将两根铁丝的另一头各弯成一个小圆圈。调整铁丝,使两个小圈在一条直线上,上下相对。4、把滑动

21、套管穿入衣架拉直的铁丝中,并将铁丝加工成如书中图4所示的形状。其中一个圈套在衣架的开口铁丝上,另一个圈置于第一个圈的正下方。三、试一试同学们用自己做的衣架晒晒衣服。四、想一想1、你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衣架防风吗?2、还有一种情况,刮大风的时候,凉在竹竿上的衣服往往被吹得紧贴在一起,很难干透,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10、转基因技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转基因技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衣服退色的现象啊?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种现象。二、新课1、介绍转基因技术。2、运用转基因

22、技术。3、还可以把动物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4、转基因技术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的运用。5、运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动物。三、想一想知道有转基因这种技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比如说想用这种技术改良某一种植物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11,人造种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植物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了,是在植物结的果实里找到的。如果有些种子是人造的,你们相信吗?二、新课1、知道吗?(1)、介绍植物(2)、介绍植物细胞中的基因(3)、介绍人造种子的优点人造种子的优点有许多,她可以保证播种的种子出芽的棵数比天然的多

23、,可以更好地培养优良品种在你见过的植物中,那种植物产生的种子最多,大概能产生多少粒种子?现在有许多农作物的种子是需要占用专门的农田育种的,人们需要的种子越多,占用的农田也就越多。如果使用人造种子,一株植物就可以制造出几百万粒种子,可以节约许多农田。2、想一想更神奇的是,还可以采集两种植物的细胞,比如说一个番茄的细胞,一个马铃薯的细胞,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用它制造出来的种子长成植物后可以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我们把它叫做番茄薯。三、总结你们有什么收获?修改意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 12.天文望远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文望远镜教学重点认识望远镜教学难点了解望远镜的类

24、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张衡数星星的故事吗?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球实际上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哟人说:没有望远镜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各个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这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二、新授(一)、望远镜的种类1、折射式望远镜(1)、伽利略制作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厘米的望远镜。(2)、开普勒式望远镜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