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中图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中图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中图版必修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1。4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题: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课标解读: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标准中的“说出属于了解水平,“概括”属于“理解水平”本条标准有两层含义: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掌握、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等。2、通过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绘制“地球内部结

2、构图”,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有关地球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提高学生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通过学习地球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其主要特征,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难点:地幔,地震波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对流层和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原因。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我们了解了普通行星地球在宇宙中所处位置以及太阳与地球关系的基础上,从第三节我们将眼光移向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通过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认识了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地理现象.当然我们知道

3、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是非常纷繁复杂的,而我们要认识这些地理现象和规律,我们必须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每一个层次的特征,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这是地球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也是地球最显著结构特征。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本节教科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内部圈层,二是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部分首先介绍了对地球内部探测的主要手段-地震波,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在这三个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壳。外部圈层部分主要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这是因为大气的垂直分层是地球大气最主要的特征,大气的分层结构与大气的热量、

4、运动以及许多大气的现象都有密切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我们学习后面内容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在我们高中地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考虑到延庆五中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而本节内容大多又是以新内容的形式呈现的(例如:横波和纵波在物理课上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属于新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利用各种地理图片和教具采取化繁为简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诱导式教学。教学媒体:煮熟的鸡蛋一个,地理图片(转换成幻灯图片展示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利用边讲

5、边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教师讲述我国神六发射等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事例,然后提出人们如何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提供以下材料:1、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3000米.2、最深的钻井,不过1万多米大约12千米。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4、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教师讲述: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我们所能直接探测到的只是地球浅浅的一层表层,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人们采用了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结构及物质组成

6、。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讲授新课内部圈层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绳子的抖动、钢琴键盘的上下按动,来讲解纵波与横波的概念,填写“纵波与横波的特点”填充表格(表1),要求学生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图”(附图1),根据地震波的有关知识,绘制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推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学生绘制好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后,教师出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及教材有关材料,印证学生的结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利用地图创设探究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也为地理课堂教学生成提供平台.学生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并阅读教材有关文字,完成“地球

7、内部圈层结构”填充表格(表2)。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配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讲解有关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位置和特点。以生活中的牙膏类比岩浆岩物质状态。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鸡蛋剖面图(附图2),让学生明确地球的内部结构类似鸡蛋的内部结构,蛋壳代表地壳、蛋清代表地幔、蛋黄代表地核. 进行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空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外部圈层(水圈)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内部圈层,下面我们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教师提问:地球外部有哪几个圈层?学生回答: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图3),让学生确定地球上水圈的位

8、置。教师提问:地球上水的存在的形式有哪三态?学生回答:固、液、气三态.教师展示(图14-6)并让学生阅读28页第二自然段提问: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几种类型?(你所知道的)主要的咸水水体和淡水水体有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等约10种类型;主要咸水水体海洋水,主要淡水水体-冰川水教师提问: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1、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2、为生物提供营养物质3、通过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让学生温故前面所学知识,转承到下一部分内容(水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归纳能力。学习评价1、 设计表格完成地球内

9、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归纳?简述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一、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结构 地壳内部圈层 地幔 地核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1、概念 2、分类:横波、纵波 3、地震波的特点 4、波速发生变化的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各层的特征和物质组成三、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一)地球上水的三种存在状态 (二)地球上水体类型和主要水体 (三) 地球上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附图: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2、地球

10、的内部圈层模型图3 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学案:表1:“纵波与横波的特点”填充表格分类特点传播速度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纵波较快固、液、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横波较慢固表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填充表格圈层分界面厚度(千米)特征组成物质 岩石圈地壳( 界面)(33千米)(60250-400千米)(1000千米)( 界面)(2900千米)(5120千米)平均:17大陆:35大洋:7地幔上地幔(软流层)2840下地幔地核外核3500内核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地球内部有几个圈层?圈层之间的分界面是? 2、地球外部有几个圈层?水圈在地理环境演变和发展中的

11、作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外部圈层的水圈,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地球外部的另外两个圈层-大气圈和生物圈。巩固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大气圈【提问】 请大家根据教材的介绍及自己对大气的了解,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大气有哪些物质组成?并试着用结构图在笔记本上表示出来。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氮氧二氧化碳臭氧【出示投影】 同学整理的大气组成的结构图:【指图讲解】 显然我们熟悉的大气由水汽、固体杂质和干洁空气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指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混合气体,它又由氮、氧、氩、二氧化碳和臭氧等组成,那么它们分别占干洁空气总量的多少呢?【出示投影】 图1-4-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讲解承转】 氮和

12、氧的比重最大,合占干洁空气总容积的99,其它成分相对较少。空气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起什么作用、扮演什么角色呢? 【同学讨论回答】 (略) 【出示投影】 请同学将各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用直线连接起来: 组成成分-作用氮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氧 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 地球生物体的基本成分臭氧 影响天气变化水汽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维持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总结承转】 可见每一种成分都是不可缺少的,由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成分比例的变化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如空气中臭氧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增多等等。这些成分在大气中是不是均匀分布的?巨厚的大气层由底部到顶部分哪几层?各有什么特点?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二个问题。进

13、行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出示投影】 图1-45大气的垂直分层 请同学仔细观察图 【指图提问】 图中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气温随高度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同学答略) 【总结】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大气的不同高度范围内气温的垂直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气温随高度而递减,有的气温随高度而增加.人们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和运动状况把大气分成了不同层次。 【提问】 从底到顶部分为哪几层?各层气温随高度有什么变化? 【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 (略) 【教师补充并追问】 那么各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什么不同呢? 【同学读书讨论回答

14、】 (略) 【讲解承转】 这是因为各层的热源不同。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下节讲到),因此距地面越近温度越高,越往高空,气温越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平流层中由于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高层大气先是由于没有臭氧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尔后迅速上升。由于各层大气的热状况不同,使各层大气的运动状况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在各层中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呢?(同学答略)【讲解】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最薄、密度最大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请同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分析利于大气产生什么方向上的运动,为什么?(同学答略) 【绘图讲解】 由于对流

15、层上冷下热,加之地表冷热不均,使热的地方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就会过来补充,冷的地方则因空气流向热的地方,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便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地面受热越多,对流越旺盛,所以对流层的厚度不匀,纬度越低,厚度越大。 【提问】 对流层的这种大气运动特征加之几乎集中了空气中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为什么?(同学答略) 【讲解承转】 由于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固体杂质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降低,易成云致雨,所以这一层也是云、雨、雪、雾等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一层,也是我们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出示空白投影】 引导同学填注表格中对流层的有关内容。(附表)【承转】 由对

16、流层往上进入平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升高变化状况不同,其气流运动状况、天气状况等均不同,请同学速读教材与对流层对比说出平流层的特点。(同学答略)引导同学填注表格中平流层的有关内容,进而完成高层大气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 显然各层大气的特征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最基本特征,它影响气流运动状况,进而产生不同的天气特征。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生物圈地球上另外一个外部圈层是生物圈.【指图提问】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附图3),回答:生物圈在地理圈层中的分布位置?(同学答略)【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一下生物圈的特点?(同学答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总结学习评价地球同心圈层的分布特点:1、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平行2、在地球表面附近相互渗透和重叠1、填图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很多极少按因果关系完成以上知识(填字母):a递减、b水汽和固体杂质、c平流层、d对流显著、e大气稳定、f云、雨、雾、雪、g利于高空飞行、h对流层、i递增。2、简述生物圈的位置和特点?温故知识,培养智能板书设计:一、 大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