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年级:姓名:7第1节 电荷a组基础达标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18109 c,q24109 c,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则分开后两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a8109 c,4109 cb2109 c,2109 cc3109 c,1109 c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8109 c,q24109 c,将两小球接触之后再分开,两球所带的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所以两球所带电荷

2、量均为2109 c,故b正确2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产生了电子和质子的过程b摩擦起电的过程是使金属导体的电子和质子分离且反向移动的过程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玻璃棒因为电子数少于质子数而带正电d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个数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摩擦起电现象是电子转移,而不是产生电子,故a错误质子处在原子核内部,在摩擦中不可能使质子发生移动,故b错误丝绸摩擦玻璃棒摩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在摩擦中,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相互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故c正确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都可以移动,正、

3、负离子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电解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同时做定向移动形成的,故d错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31019 cb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c物体所带电量可能很小,可以小于元电荷d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正电是因为产生了额外的正电荷【答案】b【解析】元电荷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c错误;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故b正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遵循电荷守恒定律,故d错误4关于电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带的电量可以是任意实数b物体的带电量不可能

4、小于1.61019 cc某物体带1.61019 c的正电,是因为物体失去了1.61019个电子d任何物体的电量不可能少于1 c【答案】b【解析】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不可以是任意实数,a错误;物体的带电量不可能小于1.61019 c,b正确;某物体带1.61019c的正电,是因为物体失去了1个电子,c错误;物体的带电量可能少于1 c,但是必须是1.61019 c的整数倍,d错误5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c普通验电器能直接检测物体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d电荷量存在某个最小值【答案】d【解析】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摩擦起电

5、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验电器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不能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只可以定性表示物体带电量的多少,故c错误;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物体带电量存在一个最小值,人们把最小电荷量叫作元电荷,故d正确6如图所示,当一个带电的小球c从远处慢慢移近不带电的金属棒ab的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中的正、负电荷均不移动b金属棒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同时正电荷向b端移动c金属棒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d金属棒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6、【答案】d【解析】金属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移动,即自由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a错误;当一个带电的小球c从远处慢慢移近不带电的金属棒ab的a端时,由于异种电荷相吸引,故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a端积累负电荷而带上负电,b端失去负电荷而带上正电,故b、c错误,d正确7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a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答案】a【解析】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靠近一个原来

7、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负电荷,金属箔会带上等量正电荷,所以验电器的金箔张开,而整个验电器不带电,故a项正确8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就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磁铁吸引大头针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答案】c【解析】梳子与头发摩擦会产生静电,吸起纸屑,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附近,金属球将发生静电感应,靠近带电小球的一侧将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所以两者相互吸

8、引,这属于静电感应现象,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磁铁吸引大头针是磁现象,故c正确,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也是静电现象,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本题选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故选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比荷是一个电荷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任何一种起电方式都没有创造电荷【答案】d【解析】元电荷的电荷量等于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但不是电子,故a错误;比荷是带电体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故b错误;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看作点电荷,与带电体体积无关,故c错误;任何一种起电方式都是电荷在不同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

9、部分之间的转移,都没有创造电荷,故d正确b组能力提升10(多选)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分感应出异号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答案】abc【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分感应

10、出异号电荷,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c正确;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没有被中和,还带电,d错误11如图所示,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a、b均带正电ba、b均带负电ca带正电,b带负电da带负电,b带正电【答案】a【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验电器金属小球a,发生静电感应,用手指接触金属杆的瞬间,电子从金属杆转移到地球上,故拿开橡胶棒后,小球a和金箔b都带正电,a正确12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b,

11、a球所带电荷量为q,b球所带电荷量为q,现要使a、b球所带电荷量都为,应该怎样实现?【答案】见解析【解析】方法一:用手碰a球,a球失去电荷,将a、b球接触,a、b两球都带上的电荷量,再用手碰a球,a球又失去电荷,再把a、b球接触,则a、b球都带上的电荷量方法二:用一个与a、b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与a接触,a球带电荷量变为,再把a、b球接触,a、b球带电荷量都变为13某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验证电荷守恒定律:实验操作步骤一:手持起电板柄,用力将两块起电板快速摩擦后分开步骤二:将其中一板插入验电器上端空心金属球(不接触球)步骤三:将两块板同时插入空心金属球实验图解现象略箔片张开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二的实验现象,说明_(2)步骤三的实验现象是验电器的箔片_(填“张开”或“不张开”)(3)该探究性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