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2015_第1页
课程设计2015_第2页
课程设计2015_第3页
课程设计2015_第4页
课程设计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设计1:设矩形脉冲响应幅值为2t/h,脉冲宽度为t=10min,某温度 过程的矩形脉冲响应记录数据如下: t(min5 Y()0.461.73.79.019.026.436.037.5 t(min)2025304050607080 Y()33.527.221.010.45.12.81.10.5 (1)将该脉冲矩形响应曲线转换成阶跃响应曲线; (2)求该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 过 程 控 制

2、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t(min5 Y()0.461.73.79.019.026.436.037.5 Y1()0.461.73.79.019.026.4- t(min)2025304050607080 Y()33.527.221.010.45.12.81.10.5 Y1()59.9-80.991.396.499.2100.3100.8 阶跃响应曲线 01020304050607080 0 20 40 60 80 100 120 t/s h(t) 4 .50 2 08 .100)0()( x yy K

3、在图中取 )(4 . 0)( 1 yty)(8 . 0)( 2 yty 14 1 t5 .30 2 t46. 0/ 21 tt得 该过程应该用二阶系统,数学模型为 2 ) 1( )( Ts K sW 其中3 .10 32. 4 21 tt T 22 ) 13 .10( 4 .50 ) 1( )( sTs K sW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设计2:某过程在阶跃扰动量 = 20%的作用下,其液位过程阶跃 响应数据见下表: (1)画出液位h的阶跃响应曲线; (2)分别利用图解法和两点法建立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 (3)

4、当调节器分别为PI、PID作用时,用特性参数法整定 调节器的参数。 t/s01020406080100140180260300400500 h/cm000.20.82.03.65.48.811.814.416.618.419.2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方法一:图解法 由图可以看出: 过程应该用一阶加延时系统。 96 2 . 0 2 .19)0()( 0 0 x yy K 从图中得到:40s, T26040220s S S e S e TS K sW 400 0 1220 96 1 )(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

5、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 数学模型的建立 方法二:计算法 在图中取 y(t1)0.39y(),y(t2)0.632 y(),得 t1140s ,t2 225s sttT170)(2 121 stt552 211 过程数学模型: SS e S e TS K sW 550 0 1170 96 1 )( t 1 t 2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二 调节阀口径的确定 设计设计1:试为某水厂选择一台直线特性的气动双座调节阀(柱塞形)。 已知流体为水。正常流量条件下的数据为:p1=1.5MPa,p=0.05MP

6、a, t1=170,pv=0.808MPa,L=897.3kg/m3,QL=100m3/h,=0.181mm2/s, Sn=0.65,n=1.25,接管直径D1=D2=100mm,pc=21966.5kPa。 1. 阻塞流判断 非阻塞流 2. Cn计算 3. 计算Cmax Smax m Cmax= mCn 4. 低雷诺数修正 不必做低雷诺数修正 5. 初选C100=250,Dg=dg=125mm 6. 管件形状修正不必修正 7. 验算 8. 不需对调节阀的可调比作验算 pQC LLn 10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二 调节阀口径的确定

7、 设计设计2:试确定安装在空气管道的直线特性的气动双座调节阀(柱塞形) 口径。已知最大流量条件下的数据为:p1=2.76MPa,p =1MPa, t1=165,Qg=3000m3/h,H=1.293kg/m3,Z=1.6,接管直径 D1=D2=35mm。 1.阻塞流判断 非阻塞流 2.计算Cmax 3. 初选C100=16,Dg=dg=32mm 4. 管件形状修正不必修正 5. 验算 6. 不需对调节阀的可调比作验算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三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如图所示的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燃料油的 流量来保证加热

8、炉的出口温度恒定。 (1)若燃料油调节阀前压力是主要扰动,设计合理的控制方案, 画出采用串级控制系统时的流程图,并作简要说明。 (2)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主、副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 式,并说明原因。 燃料油 被加热油料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三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燃料油 被加热油料 C QCQT T 设定值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三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流量 调节器 调节阀 流量 对象 温度 对象 温度 调节器 流量检测变送 器 温度检测变送 器 设定值 + 出口

9、温度 二次干扰一次干扰 调节阀选用气开式。 主、副调节器均选择反作用。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设计1:自来水消毒过程要求氯气注入量和 自来水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如图所示,用 DDZ-型仪表组成一控制系统。氯气的正常 流量为120kg/h,仪表量程为0240kg/h;自来 水的正常流量为240kg/h,仪表量程为 0360kg/h。 (1)如自来水量可测但不可控,试设计一 个控制氯气的比值控制系统; (2)如氯气注入量和自来水量的干扰都比 较大且频繁,试设计一个控制系统使两者保 持一定的比值关系; (3)分

10、别计算引入开方器和不引入开方器 时系统的比值系数。 氯气 来自过滤器的净化水 供用户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1) 如自来水量可测但不可控,采用乘法器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其中QA为自来水的流量,QB为氯气的流量。 氯气 QA QBCQBT RQAT QB 来自过滤器的净化水 供用户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2)如氯气注入量和自来水量的干扰都比较大且频繁,采用乘法器的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其中QA为自来水的流量,QB为氯气

11、的流量。 氯气 QA QBCQBT R QATQAC QB 来自过滤器的净化水 供用户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3) 引入开方器时: 不引入开方器时: 75. 0 240 360 240 120 max max 1 B A A B Q Q Q Q 5625. 0 2 1 2 max max 2 2 B A A B Q Q Q Q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3) 引入开方器时: 不引入开方器时: 75. 0 240 360 24

12、0 120 max max 1 B A A B Q Q Q Q 5625. 0 2 1 2 max max 2 2 B A A B Q Q Q Q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设计2:空气和燃料分别进入反应器,通过改变燃料与空气流量的 比值保证反应器的氧含量恒定。为了使燃料的浓度低于爆炸限度, 空气是过量的。 要求:设计合理的控制方案,画出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并作简要 说明。 反反 应应 器器 空气 燃料 氧含量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四 比值控制系统

13、的设计 ATAC 反反 应应 器器 QT 空气 燃料 氧含量 QT QC 氧含量调节 器 流量调节器调节阀燃料流量 流量检测变送器除法器 氧含量检测变送器 流量检测变送器 + + 氧含 量 给定 空气流量 反应器氧含 量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五 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 如图所示的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燃料油的流量 来保证加热炉的出口温度恒定。若主要扰动来自被加热油料流量的 波动,试设计控制系统克服之,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控制 系统方框图。 燃料油 被加热油料 + QT CTQC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

14、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五 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 流量 检测变送器 温度 调节器 调节阀 加热炉 对象 温度 检测变送器 干扰 给定温度 + _ + + 流量 调节器 因为主要扰动是来自被加热油料流量的波动,所以设计被加热 油料流量为前馈量,加热炉的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的前馈反馈控 制系统。 当被加热油料流量发生波动时,利用前馈控制直接调整燃料油 阀门的开度,克服干扰。但是这只是粗略的调整,扰动对温度的影 响还需要通过反馈来进一步细调,克服其他的多种干扰,使出口温 度保持在期望值。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六 复合

15、控制系统的设计 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给水流量维持汽包中液位在工 艺允许范围内,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设计复合控制方案,画出控制系统的流程图,并作简要说明,要求: (1)借助于前馈的校正作用,避免蒸汽量波动所产生的“假液位” 而引起调节阀的误动作,改善控制质量,防止事故发生。 (2)把给水流量的信号引入控制系统,以保持汽包液位稳定。 蒸汽蒸汽 给水给水 省煤器省煤器 锅炉汽包锅炉汽包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六 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 蒸汽 给水 省煤器 锅炉汽包 QT QC QC QT + +LCLT 液位调节器流量调节器调

16、节阀给水流量汽包水位 液位检测变送器 流量检测变送器 + + + 前馈控制器 流量检测变送器 蒸汽量 扰动 液位给定 设计前馈设计前馈串级复合控制系统,蒸汽流量作为串级复合控制系统,蒸汽流量作为 前馈信号,汽包水位为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变量,给前馈信号,汽包水位为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变量,给 水流量为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变量。水流量为串级控制系统的副变量。 前馈控制克服主回路的主要扰动(即蒸汽量扰前馈控制克服主回路的主要扰动(即蒸汽量扰 动),当蒸汽量发生波动时,利用前馈控制直接调动),当蒸汽量发生波动时,利用前馈控制直接调 整给水阀门的开度,克服干扰;串级控制克服副回整给水阀门的开度,克服干扰;串级控制

17、克服副回 路的扰动(即给水流量扰动),把给水流量的扰动路的扰动(即给水流量扰动),把给水流量的扰动 作为二次干扰,当给水流量发生变化时,利用流量作为二次干扰,当给水流量发生变化时,利用流量 副环的作用,可以迅速地对扰动做出反应,及时调副环的作用,可以迅速地对扰动做出反应,及时调 整给水阀门的开度;但是这只是粗略的调整,扰动整给水阀门的开度;但是这只是粗略的调整,扰动 对液位的影响还需要通过主环来进一步细调,使被对液位的影响还需要通过主环来进一步细调,使被 控的主变量控的主变量汽包水位保持在希望值。汽包水位保持在希望值。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18、 课程设计七 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 若输入输出之间传递关系为若输入输出之间传递关系为 试利用解耦方法实现系统的过程控制。试利用解耦方法实现系统的过程控制。 )( )( 4 2 3 1 2 1 1 1 )( )( 2 1 2 1 sX sX ss ss sY sY 1 1 s 3 1 s 2 1 s + 输出Y1(s) 4 2 s + 输出Y2(s) + + 输出 X1(s) 输出 X2(s) 解:(1)求系统相对增益以及系统耦合分析 系统的静态放大系数矩阵为: 相对增益矩阵为 21 11 2221 1211 kk kk K 11 12 11 12 )( 1 T T K 21 12 11 12 2

19、1 11 )( 1 T KK 所以,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的配对选择是正确的;通道间存在 较强的相互耦合,应对系统进行解耦设计。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2)通过前馈补偿法进行解耦: ) 3(2 4 4 2 3 1 )( )( 22 21 21 s s s s sG sG D 2 1 1 1 2 1 )( )( 11 12 12 s s s s sG sG D 1 1 s 3 1 s 2 1 s + 输出Y1(s) 4 2 s + 输出Y2(s) + + 输出 X1(s) 输出 X2(s) )3(2 4 s s 2 1 s s + + + + 课程设计七 解耦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 程 控 制 系 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