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_第1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_第2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_第3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_第4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常见的烃(第二单元芳香烃)阶段教学分析一、 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烃的知识的延续,也是必修当中有机部分知识的拓展,还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在苯酚部分将会针对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有详细的介绍),而苯作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母体,其性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在教材的编排上该部分的第一点内容是对以前知识的回忆和复习,再结合新的知识进一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苯的结构和性质,这是本部分的中心任务,然后再延伸到苯的同系物,完成很自然的过渡。二、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1、苯的结构和性质:关键是理解苯既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且是易取代难加成(可以作

2、适当的拓展,结合有关的数据来分析原因,让学生从本质上来了解苯的性质)。2、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苯的同系物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不可以,甲苯易与浓hno3发生邻、对位取代,以对比的方式分析取代基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依据。3、 回忆烷烃同分异构体写法和规律,分析c8h10的四种同分异构体及其命名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同分异构体和物质的命名)进一步巩固。4、 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芳香烃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化学物质对人类的双刃性。三、阶段教学建议(一) 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分析1、 教学策略: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部分内容的重点,但不是难点,因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需

3、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讲解苯的结构和性质,可以通过书48-49页的交流与讨论并结合原有的知识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和复习。本部分本部分的中心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苯及苯的同系物(以甲苯为例)的性质(比苯更易取代,比甲烷易氧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在性质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分析取代基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结构上分析原因(利用教学软件比较两物质的结构)。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好书本中的“交流与讨论”和“观察与思考”的内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苯和苯的同系物性质的教学。2、 教学方法:知识归纳和总结(结合书本p48“交流与讨论”,);实验探究(苯的溴代反应和苯的同系物性质);学生讨论

4、(结合书本p52“观察与思考”);知识训练(课堂上对典型的例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及时的巩固)。3、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共设计为3课时,第一课时是苯的结构与性质,第二课时是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第三课时是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知识点的处理1、苯的分子结构:根据高中化学必修的有关内容,学生已经通过实验推导过苯的结构,了解了苯的一些基本的性质,所以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将这部分的内容给学生回忆一次,对下一步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表是苯的分子结构对比表:名称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实验式苯c6h6或ch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结构特征苯环中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一

5、个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是属于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键。2、 苯的化学性质 br-br催化剂br hbr (取代反应) 因为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键,所以苯的性质也有其特殊的地方,就是既具有烷烃的取代反应,也具有烯烃的加成反应。例如:可以结合书本p50“观察与思考” ho-no2催化剂no2 h2o (取代反应)5060苯的溴代反应实验与旧教材比较,分析各仪器的用途,反应现象,提纯溴苯的处理方法,并提出问题:如何验证苯的溴代反应是取代反应。注意:温度在110时产物为间二硝基苯催化剂 3h-h(加成反应)2 15o2点燃(氧化反应

6、)12co26h2o【注意】苯只具有烷烃和烯烃的部分性质,而不是全部的性质,例如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发生加聚反应。【苯的性质总结】苯易取代难加成。3、 苯的同系物的结构苯的同系物是以苯环为母体的,所以其结构是与苯的结构相似,在苯环上连接了一些烷烃基。这部分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或者用球棍模型 【拓展】:对苯的同系物中原子的位置关系可以作适当的延伸,从而加深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理解,可以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为例来分析c原子或者c与h原子是否共面)4、 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以甲苯为例)甲苯可以看成是苯环上一个h原子被甲基取代,也可以看成是甲烷中一个h原子被苯基取代,由于苯环和

7、甲基的相互影响,故甲苯的性质要比苯和甲烷都活泼,下面是它们性质的比较表:物质苯甲苯甲烷结构hch3hch3结构特点有苯环,无甲基有苯环,有甲基无苯环,有甲基与hno3反应5060,浓h2so4,一取代30,浓h2so4,邻、对位一取代或者三取代不反应kmno4(h)溶液不反应缓慢褪色不反应结论由于苯环上一个甲基对苯环的影响,所以使得甲苯的苯环上的h原子比苯中h原子活泼,容易发生取代;由于苯环对甲基的影响,所以使得甲苯中的甲基比甲烷中的甲基活泼,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这说明连接的原子或者原子团不同对物质的性质影响很大。【实验】:苯和甲苯的氧化性实验比较。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速度较慢,所以实

8、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kmno4的酸度,二是kmno4溶液的用量。5、 c8h10的同分异构体分析 根据甲基在苯环上的连接位置关系(邻、间、对)分析物质c8h10的同分异构体(可以结合书本中的习题1来讨论)6、 芳香烃的来源、用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来完成。习题的设计1.能够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而是所有碳碳键都完全相同的事实是( ) a.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b. 对二甲苯只有一种 c.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d. 苯能和液溴反应2.下列物质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中,既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又能

9、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 ch2=ch2 b. c. d. ch44.甲苯苯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烷烃基取代,得到的物质有( )种 a. 3 b. 4 c. 5 d. 6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阶段教学分析(一中高二化学备课组)一、本专题的地位本专题是学生真正全面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开始,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都是学生今后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掌握本专题的内容,能有效地指导后续内容即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学习,所以专题2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显得至关重

10、要,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二、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重点】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有机物分子组成、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达。有机物空间构型的的认识。2、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和命名的一般规则。3、有机物的常见官能团及有机物的分类和官能团的关系。【本专题的难点】1、书写有机物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2、同分异构体的辨别和确认方法,特别是立体异构。3、常见官能团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的书写。4、有机物的命名。5、杂化轨道理论与有机物空间构型。(注:本内容应在选修3物质结构部分讲,故是否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三、阶段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

11、结构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如果有熟练的电子式书写的经历,这个内容应该容易理解。杂化轨道理论可简略介绍,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回忆在必修中已学的几个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参与形成的共价键,让他们知道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成键的多样性。其后让学生自主活动,搭建甲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模型,写出分子式、结构式,讨论分子的空间构型。2、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该部分的教学设计应侧重于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强调书写注意点,以描述的方式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或键线式,多举实例,不宜给出确切的定义。 3、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实际上同样也不需要一步到位。主要是了解三种(碳链、官能团、位置)异构形式(涉及到命

12、名)以及书写7个碳原子以内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步骤。其中对碳的骨架表示方法要求较高(熟练)。 针对优秀学生可提出书写c6h12的同分异构体。要以烷烃为突破口。立体异构分为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在介绍顺反异构现象时应强调是由于碳碳双键不可相对旋转造成的。4、典型例题及练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请说明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形状,并画出空间结构示意图。(1)ch3c1 (2)hcho (3)ch2ccl2ch3ccchch2分子中有 个碳原子共线, 个碳原子共面,最少有 个原子共面,最多有 个原子共面。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 已知化合物pt(nh3)2c12分子里的pt、

13、nh3、cl等原子或原子团都在同一个平面里,与pt(nh3)2c12这一分子式相对应的有如下两种异构体:能说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形结构,而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理由是()a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b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dccl4不存在同分异构体对氟里昂12(结构如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是平面型分子c只有一种结构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若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都被苯基取代,可以得到的分子如图,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20b所有的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

14、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类物质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 ,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 ,则a、b、c分别为( )a4 、3 、5b4、3、6c2 、5、4d 4 、6 、4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填表: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降冰片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所示,写出它的分子式,当它发生一氯取代时,能生成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结构中没有环状的烷烃又名开链烷烃,其化学式通式是cnh2n2(n是正整数)。分子中每减少2个碳氢键,必然同时会增加一个碳碳键。它可能是重

15、键(双键或三键),也可能连结形成环状,都称为增加了1个不饱和度(用希腊字母表示,又叫“缺氢指数”)。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立方烷()的不饱和度为5b的不饱和度等于7cch3ch2chch2与环丁烷的不饱和度相同dc4h8的不饱和度与c3h6、c2h4的不饱和度不相同如图所示的有机物:(1)分子中最多可能有( )个碳原子共面。()a11b10c12d18(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ac12h9f3bc12h11f3cc11h9f3dc12h12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

16、ch3)2d(ch3)3cch2ch3吗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可用下图表示。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2h25cln5o2 b该物质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c该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同分异构体1某有机物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如图是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碳原子数相同的开链烷烃的分子组成相比较,前者每减少两个氢原子,则增加一个不饱和度。已知,的不饱和度均为1,现有结构简式为的物质,通过碳、氢原子数和不饱和度的计算,确定下列物质中不是上述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化学式为

17、c5h7cl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是( )a只含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b含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d含1个三键的直链有机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这种烷烃是( ) 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其可能的分子式是 。若该烃是饱和链烃,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烃的结构简式是。写出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碳原子数小于10的所有烷烃的结构简式。某烯烃氢化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烃可能有的结构简( )a1种 b2种c3种d4种已知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属醇类)的数目有( )a5种b6种c7

18、种d8种10萝卜中具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是人体的主要营养之一。一胡萝卜素的结构为:(1)写出一胡萝卜素的分子式。(2)1 mol胡萝卜素最多能与mol br2反应。(3)一胡萝卜素与一胡萝卜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是虚线框内部分不同,但碳的骨架相同。写出一胡萝卜素方框内可能的结构简式:。11从柑橘中可提取l,8一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6b常温下呈液态,难溶于水c其一氯代物有8种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2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正立方体结构。如右图所示:(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 ,(2)其一氯代物共有种,(3)其二氯代物共有种,(4)其三氯代物共有种

19、。13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由12个原子组成,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为34,完全燃烧2 mol该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氧气9mol,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写出其可能的各种结构简式。解:可能的结构:(1)(2)(3)(4)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21,2,3一三苯基环丙烷的3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2个异构体。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都未画出据此,可判断1,2,3,4,5一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异构体数是()a4b5c 6d 7已知化合物c6h6(苯)与b3n3h6(硼氮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

20、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2b3c4d6已知与互为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则化学式为c3h5cl的链状的同分异构体有()a3种b4种c5种d6种烯烃分子中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也可引起同分异构顺反异构。例如:与是同分异构体。请回答组成为c5h10的有机物,其所有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烃的共有( )a4种b5种c6种d7种在有机物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常在某些物理性质、化学变化或生化反应中表现出奇特的现象。例如:其中带 * 号的碳原子即是手性碳原子,现欲使该物质因不含手

21、性碳原子而失去光学活性,下列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加成反应b、消去反应 c、水解反应d、氧化反应手性分子是早就为化学工作者熟知的,但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却因为他们在手性分子可用来加速并控制化学反应方面的创造性工作,分享了2001年诺贝尔奖。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化学活性。(1)写出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手性分子的结构式 。(2)某有机物a( )是否具有光学活性 (“是”或“否”),若要使其具有或失去光学活性,其发生的反应类型可以是 。酯化;消去;加成;水解;氧化;还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22、授予两位美国化学家和一位日本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和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例如:乳酸()分子中带“*”号的碳原子。试指出葡萄糖ch2oh(choh)4cho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数目为( )a1个b2个c4个d6个“催化加氢”和“手性催化氧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有机分子中,若饱和碳原子跟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相连,这个碳原子就是手性碳原子,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手性分子,手性分子有光学活性。物质是手性分子,对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b一定条件下,醛基跟2加成得到的有机物有光学活性c酸性条件下,起水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d一定件下,起消去

23、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光学活性据报道,最近有人第一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depudecin,这种物质从真菌里分离出来,其结构简式如下:(1)试写出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2)这个分子的结构里有几个不对称碳原子?请在题目中给出的结构简式里用“*”把它们标记出来。(3)如果每个不对称碳原子都可以出现2种异构体,这种抗癌分子将会有种不同的异构体。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中,从烷烃出发,以增加的新原子的不同组合(前提是8或2电子稳定结构)的不同类别命名不同类别的物质。在介绍官能团分类方法之前,要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含义,知道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化合物具

24、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以官能团为基础,介绍同系物的概念。在介绍官能团的分类之后,再介绍按是否有苯环分类,按链还是成环分类,让学生知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同样建立在对碳的骨架熟悉的基础上。对于系统命名法不宜先传授命名原则,应在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命名的实践中总结归纳。 在重点烷烃的命名掌握的基础上,学习烯烃、炔烃及芳香烃的命名就相对轻松一些,只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即可。 习惯命名法的教学,重点是对一些简单有机化合物习惯名称的识记。3、典型例题及练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例1下列物质与ch3ch2oh互为同系物的是 ()ahohbch3ohcdch3och3例2

25、: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1)可以看做醇类的是。(2)可以看做酚类的是。(3)可以看做羧酸类的是。(4)可以看做酯类的是。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烃的是(),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ch3ch2ch3bch3ch2一brckscnd ch3cooch3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属于脂环化合物d属于芳香化合物按官能团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化合物b属于羧酸c属于醛类d属于酚类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下列属于脂肪烃的是请你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26、1例1命名有机物:例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例3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1,3二甲基丁烷b2,3二甲基2乙基己烷c2,3二甲基4乙基己烷d2,3,5三甲基己烷有机物 正确的命名是()a3,4,4三甲基己烷b3,3,4三甲基己烷c3,3二甲基4乙基戊烷d2,3,3三甲基己烷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b3,3,4三甲基己烷c3,4,4三甲基己烷d2,3三甲基己烷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4三甲基3乙基戊烷b3乙基2,4二甲基己烷c3,5二甲基4乙基己烷d2,4二甲基3乙基己烷某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的名称为3,3,4,4四甲基

27、己烷,它的结构简式为()a(ch3)2chch2ch2c(ch3)3bch3ch2c(ch3)2c(ch3)2ch2ch3cch3ch2c(ch3)2ch2c(ch3)2ch2ch3dch3chc(ch3)3ch2c(ch3)2ch3下列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一种烃,其主链碳原子数为()a9b10c11d12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下列烷烃的系统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3,3甲基戊烷b2,3二甲基丁烷c丁烷d2,2,3,3四甲基丁烷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例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28、(1)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2)4甲基2乙基1戊烯(3)对甲基苯乙炔 按系统命名法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有机物的系统名称为( )a2,2,3一三甲基一1戊炔b3,4,4一三甲基一l一戊炔c3,4,4一三甲基戊炔d2,2,3一三甲基一4一戊炔萘环上的碳原子的编号如(i)式,根据系统命名法,()式可称为2一硝基萘,则化合物()的名称应是( )a2,6一二甲基萘 b1,4一二甲基萘c4,7一二甲基萘d1,6一二甲基萘萘环上的位置可用、表示,如:,下列化合物中位有取代基的是( )六氯苯是被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毒物质之一,下式中能表示六氯苯的是(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3

29、(常见的烃)阶段教学分析一、 本专题的地位本专题是在学生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和专题2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机物组成与结构方面的理论知识后。开始具体学习各类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它不仅是学生具体认识有机物的开始,同时为下一专题学习烃的衍生物奠定了基础。二、 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重点】1、烷烃、烯烃、炔烃结构特点、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特别是苯的结构特点。2、烯烃的顺反异构。3、石油的裂化、裂解。4、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概念及原理。5、苯与溴、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本专题的难点】1、苯的结构特点。2、有关苯环的共轭的大键的认识和理解。(

30、注:本内容应在选修3物质结构部分讲,故是否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3、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建立及有机物结构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原理。4、二烯烃的1、4加成和1、2加成原理。5、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原理及应用(注:本内容应属拓展视野栏目,因在高考中常出现,故是否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三、阶段教学建议第一单元脂肪烃【课时分配】脂肪烃的性质(2课时)、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1课时)。 液溴【实验启示】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实验改进:取一个洁净而干燥的集气瓶,滴加一滴液溴,迅速用玻璃片盖住,摇晃瓶体,使溴蒸气充满集气瓶;再取另一个充满乙烯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操作 乙烯【单元

31、教学建议】1、“脂肪烃”教学建议: (1)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在以典型脂肪烃为例,认识他们在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列表比较烷烃、烯烃和炔烃在结构特点、键角、键长和键能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的活泼程度的差异。其次能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图3-2“直链烷烃的熔沸点”,了解烷烃熔沸点与其分子中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常温常压下气态烃所含有的碳原子数。(2)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能根据脂肪烃结构特点,进一步从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及有机物结构变化的角度去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用体现结构特征的通式书写反应方程式,

32、又可以用具体物质参与的反应书写方程式。特别是单烯烃的“马氏规则”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3-丁二烯的部分加成:1,4-加成与1,2-加成。同时在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结构时,复习“链节”“聚合度”“单体”等概念。而本课时的难点在于如何从高分子化合物中找出合成单体,可以通过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利用高聚物中重复单元(链节)断键、回归的方法。(3)典型例题:1、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 ( ) a4-甲基一2一乙基戊烷 b2,5-二甲基戊烷 c2-乙基-4-甲基戊烷 d2,4-二基甲己烷2、wg含有双键的不饱和烃x能与vl的氢气(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若x的相对分子质

33、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1 mol x中含有双键数目为: () a、 、3、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co2和h2以13的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该化工原料可能是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4、气体a只含x、y两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b、d、e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气体,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气体a中,x与y的质量比小于3,则气体a中一定有_(写分子式),判断的理由是 . (2)若气体a的分子为线型分子,且x与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x的相对原子质量,则a气体的燃烧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