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夜晚的实验的说课稿一、说教材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并利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这篇课文是本册第四单元“探索与发现”的典型例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二、说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能联系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认知目标: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三、说重、难点1、 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在课文的学
2、习中,体会斯帕拉捷科学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四、说考点、易混点考 点:斯帕拉捷的4次实验分别是怎样做的以及结果是什么。易混点:区别“灵巧”与“轻巧”、“敏锐”与“敏捷”五、说学法六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和精读和略读,初步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通过读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六、说教法在突破认知目标时,我采用自学检测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对有些学困生适时点拨,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及的方式来解决,生字回忆以前学过的形近字来比较学习,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在突破能力目标时,采用合作探索法,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分自然段轮流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提问题,小组内探讨,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分项读书收获。对于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就采用自读自悟法及互动式教学法,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后,由教师布置新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精神。七、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是一片有关实验的文章,但作者在叙述中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这样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
4、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于是我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一、话说科学,诱发兴趣。1、师: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为什么?你们知道科学的任何一次发明、发现都是从哪儿开始的吗?2、师:课文夜晚的实验讲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故事,让我们一块去经历一下科学家发现的过程,同时探究一下课文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有什么特点,好吗?二、整体把握,梳理线索。1、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看见了一个什么现象?这位科学家一共做了哪几次实验?这些实验都是从哪儿开始的?注:学生交流时,可让学生把“人物、时间、现象、疑问、实验”的有关内容写在黑板上。2、师:你能把这些疑问
5、处都找出来吗?三、读中诱疑,转换创新。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第1次实验和第1个疑问之间的关系好吗?谁愿把第2自然段读一下?(指名数人读)2、师:再请同学把第1个疑问句读一下。(可找两三人)3、师:你们觉得科学家斯帕拉捷所做的第一个实验,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吗?注1:如果学生听不懂,可换个角度:假如你就是斯帕拉捷,你看到这个现象,产生这个疑问,会马上就去做这个蒙眼睛的.实验?注1: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是”,一种是“不是”。可让学生说说理由,展开矛盾,让同学们仔细听辨,哪部分同学说得更有道理。4、师:可是,作者写了斯帕拉捷的这个疑问后,却紧接着就写了斯帕拉捷做的第1个实验。
6、这样写,你们觉得合适吗?注:不管是说合适还是不合适,都要说出理由,这样就有可能自然地说到第3自然段的有关内容上。5、师: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有没有说清,如果认为说清了,能说说作者说清了什么吗?注:学生可能会说作者在这里说清了第1次实验的理由或假设,教师可在原有板书中添加“假设”。6、师:假如我们要改变一下作者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可以怎样改?注1:学生会把假设的内容放在第1句疑问后说。当学生在尝试语言转换再创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听,思考怎样把表达清楚意思、恰当使用句式。四、读中质询,感悟再创。1、师:请同学们读读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的描述,你觉得这三次描述中,哪些地方可说得更
7、清楚点,读过以后和同桌交流、商讨一下,行吗?2、学生集体交流。注1:学生继上学习后,一般能发现第2次和第4次实验的描述缺乏一定的假说。交流时可让学生说清文字的描述缺失了什么。注2:当学生在语言重组和再创时,可引导学生注意添加有关假说的句式,要多样化,尽可能不与上面的句式雷同。3、师:通过这样几次实验,斯帕拉捷终于发现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科学发现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才能有所发现,获得结果。注:这一步着重是让学生再梳理一下科学发现的全过程,体味科学研究就是从身边的现象开始,从疑问开始,进而提出假说,不断实验,逐步逼近实质的过程。五、再读感悟,发现意义。1、师:作为
8、一个科学实验,是不是仅仅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79小节,想想科学家为什么对蝙蝠飞行的秘密还要继续研究下去,目的何在?注:学生可能会马上说到“发明创造,造福人类”这个目的上去,教师可引发学生再读第8自然段,想想继续研究的目的,首先应是什么。2、师:能说说科学家对其它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什么而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事例吗?六、回顾小结,诱发再探。1、师:读了这个故事,研究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的特点,你有哪些启发和收获。注:这里的回顾、小结,不应仅仅指向教材内容所呈现的科学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所持的态度和精神,还应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对课文表达的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和启发,以让学生建
9、构一种批判、反思、深究、再创的学习品质。2、师:课后有这样一个习题,让我们也来探究一下好吗?(出示课后练第4题:读一读,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注:探究方式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但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区分、选择。同时还可有机引导学生搜寻相关资料,证明个人见解。七、展示图片,启发联想1、人类从动物身上揭开了许多奇妙的现象,并受到启发发明了许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如人们从鱼的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多少呢?请写下来。(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或者上网查找,或者问问爸爸、妈妈去更多地了解)2、平时在自然课上,同学们一定看过或者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设计与执行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家型教师的时代画像与培养路径研究
- 2025年度木托盘出口退税与免税服务合同4篇
- 《乡镇森林防火检查站设置与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 圣诞感恩的开幕词(16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码头岸线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鲁佳与配偶解除婚姻关系财产分配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钢结构与石材幕墙施工技术指导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物流项目股权投资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版航空货运租赁服务协议3篇
- 我的家乡琼海
- (202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 《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课件
- 【MOOC】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EDIFIER漫步者S880使用说明书
-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IP授权合作合同模板
- 大国重器北斗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