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构建生活课堂,绽放品社魅力【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关键词】生活课堂 品社 学习兴趣品德与社会是生活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设计的教学内容,传递的道德观念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它特别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因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

2、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必须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才能使这门学科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一、更新教育观念,做品味生活的现代教师。品社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这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它的意义在于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引导生活,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现阶段,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于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他们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所任的主要学科上,而对

3、品社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教学的淡化。这就使品社课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先从课本知识中品味到儿童生活。在儿童的生活中,实际存在一个儿童的世界,这是一个与成人世界不同的世界,儿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品社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正是儿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才能在品社课本中品味品社生活。因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先把自己看成学生,想一想,学到这个专题时,学生会想到什么?有没有和这个专题相似的儿童生活?这样的儿童生活给人什么感想,感受,让人体会到什么情感,得到怎样的提升?在教学时,要灵活多样,有艺术性,富有生活情趣,多举例,多

4、引导。用生活化的语言,用艺术化的生活语言,用诗一般的艺术化的生活语言让学生品味品社生活,品味品社课所提供的生活片段带来的生活乐趣。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才能培养孩子学会生活。二、课堂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认为作为一节课的导入很关键,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时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课的后部分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如学习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我这

5、样进行引入:同学们,回顾五年的学校生活,你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标准来选我班的班干部?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三、精心引导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而是需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述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被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

6、真正改变或提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交警,我好象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我的爸爸妈妈这样的农民,我们每天就不能吃到

7、这么好的午餐了。”学生通过这个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也可选择我们学校围周围的事物作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讨论,如学校门前俄黄路南端是新修的柏油马路,路两边四季翠绿、路灯明亮,清洁工人每天都把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校门前北端的路年久失修,无人管理,路面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给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带来很大困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体会清洁工人和修路工人用他们的辛苦汗水换来了我们的方便。还可以采访校长、老师的工作,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现,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8、各方面的提升。四、创设生活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要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并且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活动,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拟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进行真实的道德体验。因此

9、课堂应适时安排故事、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以达到强化情感体验之目标。如活动设计“神游祖国”,首先让学生为家乡双月湖小学西边的“母亲河”燕子河重新梳妆,学生可以展示被污染、断流、洪水等情景图片,让学生出点子,交流如何保护自己的母亲河的做法。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活动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切感受其中的魅力,在轻松愉快中又强化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生活,因为教育的最终归宿在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一个人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提升。而所有的活动,如教学,他们都是教给你怎样去生活,怎样去更好的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采取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