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常见问题集锦V1.01_第1页
TDSCDMA常见问题集锦V1.01_第2页
TDSCDMA常见问题集锦V1.01_第3页
TDSCDMA常见问题集锦V1.01_第4页
TDSCDMA常见问题集锦V1.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版本版本日期日期拟制拟制评审评审批准批准更新内容更新内容备注备注 v1.002005-5-26魏元 v1.012005-6-13魏元增加网规部分的答复 主标题主标题 第一篇第一篇 概述概述.14 第二篇第二篇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16 第三篇第三篇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37 第四篇第四篇 网规网优网规网优.56 第五篇第五篇 无线资源管理无线资源管理.94 第六篇第六篇 测试测试.97 第七篇第七篇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98 第八篇第八篇 产品产品.100 目录目录 第一篇第一篇 概述概述.14 1前言.14 2参考文档.14 第二篇第二篇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16 3td-scdma 编解码与速率

2、匹配.16 3.1速率匹配参数的生成.17 3.2速率匹配的比特分离和合并.20 3.3速率匹配样图生成.24 4td-scdma 系统扩频和加扰过程.25 5上行同步码,下行同步码.26 6td 系统中的基站扰码的分配机制以及扰码选择 .28 7td 系统用到的码有哪些 .28 8如何衡量码非完全正交在 td 系统造成干扰的问题 .29 9midamble码的 k 的取值.29 10midamble码两个问题.29 11midamble码的发射功率如何确定.30 12td-scdma 系统中的信道分为哪几种类型,信道结构是怎样的?它们和时隙以及 码道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对功率资源的占用情况怎样

3、.30 13dtx 的功能是什么?是如何实现的? .31 14ue 和 noteb 的接收灵敏度是什么?最大接收和发射功率是多少?功率控制等级 是如何设置的?.31 15目前,ue 侧使用智能天线吗?ue 侧的分集是如何考虑的?.32 16td-scdma 各类同步要求的内容和特点.32 17对于 nodeb 测量哪些是 td 独特的测量要求?起什么作用?.32 18doa 的具体值是如何获得的.32 19下行链路功率漂移校正如何实现?与功率均衡的关系.33 20td 的分集有 sctd 方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中是否考虑该方式?.33 21nodeb 物理层功能中无线帧均衡与分段是做什么? .

4、33 22td-scdma 较之 wcdma、cdma2000 是否存在特有的业务.33 2312.2k 语音业务为什么占用 2 个码道.33 24td 所能支持典型承载的相关参数(码道占用、eb/n0 等).34 第三篇第三篇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37 25智能天线.37 25.1智能天线原理介绍以及目前的应用.37 25.2智能天线的应用场景.38 25.3扇区化智能天线的特点.38 25.4智能天线哪些参数会对赋形增益产生影响.38 25.5中兴node b中智能天线采用的是何种算法,如何解决旁瓣干扰的问题.39 25.6具体的链路预算参数,不同地形下智能天线的赋型增益的具体参考值.39

5、25.7td中的智能天线算法能否解决时延超过一个码片宽度的多径干扰.39 25.8td中的智能天线能否支持高速移动并有效克服高速移动多普勒效应造成的信道 恶化以及下行波束的误差?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方法?.39 25.9智能天线的性能在密集城区存在大量发射和绕射路径的情况下(不存在直射 路径)如何得到保证的?.40 25.10智能天线的旁瓣对系统干扰的影响如何量化?在旁瓣进入临近小区时干扰又 如何量化?.40 25.11希望能够提供一些现有智能天线的相关参数以及仿真结果,比如不同的天线 元个数对应上下形赋形的影响,以及密集城区智能天线性能仿真等等,以便于网络规 划的相关分析。.40 25.12智能

6、天线对单载波td系统的容量和覆盖的影响,能否完成大容量的城区覆 盖?42 25.13智能天线旁瓣抑制的问题:负载高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不同方向旁瓣的作用 会使整个无线环境无法控制?.42 25.14智能天线(包括扇区化智能天线)是否存在倾角问题?(波束赋形倾角有否 变化范围限制?)1。过高边界的污染?同方向干扰?2。过低-阻挡,阴影,无 法正确赋形?.43 26联合检测.43 26.1联合检测技术的优势是什么?它利用了td-scdma系统的那些关键技术?43 26.2联合检测的原理和算法是什么.43 26.3联合检测和wcdma系统中的rake接收技术有什么异同.44 26.4迫零和mmse多用

7、户检测方法的性能差别.44 26.5用户上行时间不对齐对联合检测性能的影响是多少.44 26.6智能天线对联合检测的性能影响.45 26.7希望能够提供联合检测技术的相关仿真结果,如对于小区干扰的抑制情况? 45 26.8td中联合检测是如何实现多径信号的合并的.47 26.9ue侧适合用哪种多用户检测方法,来降低干扰?.47 26.10上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过程.47 27同步.48 27.1td-scdma系统中采用scdma/tdd技术,同步技术非常关键,系统中的同步 过程怎样?精度是如何得到保证的?.48 28接力切换.51 28.1接力切换的原理.51 28.2接力切换的优势和特点.5

8、1 28.3接力切换对于邻小区的搜索与软切换有什么不同?激活集、监视集以及检测 集的更新策略是什么?.52 28.4接力切换过程中信令处理情况是怎样的?如何指导接力切换的?.52 28.5接力切换对于iu口的占有情况.52 28.6实际系统设计中是采用接力切换还是硬切换?.53 28.7td中同一系统、同一载频下还存在硬切换吗.53 28.8如果采用硬切换会不会丢失信息帧.53 28.9接力切换有没有增益.53 28.10有没有接力切换和软切换以及硬切换的比较结果.53 28.11到达角位置判断失误或者某种阻挡导致下行无法接收的情况是否出现以及如 何避免?.54 28.12接力切换的实现.54

9、 29多载频.54 29.1如何理解“多载波技术的应用可使同一扇区下的多个载波按照一个小区的方 式来管理”?.54 30功率控制.54 30.1为什么td对功率控制要求较低.54 31频谱利用率.55 31.1td和w以及2000频谱利用率比较.55 32hsdpa.55 32.1td中hsdpa的关键技术及关键性能参数有那些?hsdpa的实现过程怎样? 55 32.2td中的hsdpa与wcdma的hsdpa在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上有那些异同? 55 第四篇第四篇 网规网优网规网优.56 33网络规划.56 33.1td-scdma网络规划原则及其特点.56 33.2td-scdma容量与覆盖

10、规划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有那些.56 33.3智能天线对于网络规划中的主要影响.57 33.4对于td的同频组网问题,请分析后给出结论.57 33.5对于td-scdma系统的未来建网有哪些建议.57 33.6td和2g共站建设的相关策略和建议.57 33.7对于td的室内分布的相关建议.58 33.8在无线网络规划中,如何有效规避系统间的干扰.58 33.9规划流程及规划软件的介绍.58 34频率规划.60 34.1频点.60 34.2td的频率规划的相关策略有那些?对于有效利用td的丰富频谱资源在无线网 络规划方面有那些好的提议?.60 35码道受限.60 35.1既然业界认为td属于资源受

11、限(码道受限、码字受限)系统,能否提供相关的 仿真和计算结果?.60 35.2cdma极限容量计算.60 35.3td中负荷和干扰的上升对系统的服务质量、覆盖、容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希望提供相关的仿真结果.61 35.4td-scdma系统是上行受限吗?上行受限的原因是什么?.61 36码资源规划.61 36.1td系统码组分配和复用策略(邻小区规划策略).61 36.2td-scdma的码资源规划方案.61 36.3td-scdma系统码组分配策略(如:如何选择4个扰码中的1个作为小区的扰 码?及剩余的3个扰码能否再利用?).63 36.4td的扰码规划比w复杂,能具体说说吗?如果做td

12、的扰码规划,考虑了分 层的cell,比如一个宏cell上叠加一个微cell,td的扰码够用吗?怎么规划?.65 36.5td在网络扩容阶段,网络原有的码规划和邻区规划方案,是否可继续沿用而不 用重新规划?前提是什么?.65 36.6“td-scdma需要进行相邻小区导频扰码的规划,用以区分各个小区。可将若 干个nodeb组成一簇无线区域,在簇里对每个nodeb分配不同的扰码,在簇外可进行 扰码的复用。 ” ,如何界定上述的一簇无线区域?.66 36.7同频组网,频点不存在规划问题,把定向站的每一个扇区当作全向小区来规 划。两个站址相邻比较远,可以复用码组。请具体说明.66 37干扰.67 37

13、.1td系统内的干扰.67 37.2请客观分析td/w共站址的可能性,从哪些方面考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 案?(邻频干扰、同频干扰).67 37.3td-scdma系统的干扰模型是什么样?与wcdma系统的干扰模型有那些不同? 67 37.4对于基站间的干扰是如何分析的.68 37.5有没有时隙间干扰,码道间干扰的分析结果.68 37.6即使同小区时隙比例一致,是否也会在小区边缘存在干扰.68 37.7对于td-scdma系统中是否还存在导频污染问题,如何评价和定义?.68 37.8有没有基站与移动台的距离d与本邻小区干扰比的关系仿真结果?.69 37.9td-scdma频谱资源丰富,对不同系

14、统间(wcdma/phs/gsm)的干扰的抑制 策略?.69 37.10频率规划方案,如何评估载波间的干扰?.69 37.11对于上下行正交因子是如何考虑的?.69 37.12对上/下行载波非对称性问题的解决方案.70 38链路预算与覆盖.70 38.1一个10%、50、80loading的td系统会不会由于系统饱和度的差异,出现不 同的网络特性?(比如50%loading以上是否空分比较吃力/80%以上后时分也变得吃 力;另外,code的受限体现在何种条件下?).70 38.2td-scdma链路预算与覆盖估算.70 38.3影响td-scdma覆盖的因素有那些?.85 38.4td-scd

15、ma系统的覆盖分析.85 38.5为什么td系统无明显呼吸效应.86 38.6为什么td系统各业务覆盖半径基本相同.86 39容量.87 39.1为什么td-scdma系统容量大.87 39.2td-scdma的容量估算的策略是什么?对于分组和电路域业务如何考虑?如何 估计用户数与所能提供的业务量?.88 39.3根据相关资料都说明td-scdma没有小区呼吸效应,覆盖和容量可以分开规 划,容量和覆盖是否没有任何关联?规划中是否还需要预留余量?.88 39.4如果分开规划容量和覆盖,如何评价每小区的容量和覆盖情况?.88 39.5td-scdma的容量估算.89 39.6对于cs域和ps域的典

16、型业务有没有相应的业务模型,如何考虑并发业务的 建模问题?.89 39.7如何将业务模型和容量估算结合起来,对系统容量进行有效估计?.90 40td 与 w 网络规划比较.90 40.1td与w的网络规划方法的异同(链路预算、容量估计、站址选择原则、小区/天 线类型选择等) .90 40.2td与w的网络规划原则的异同.90 40.3td的容量分析方法上和w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怎么计算?(尤其说明极 点容量、每基站所配置载频数、每站每单独承载方式的上下行带宽,如何理论上计算? 有何理论上的理想前提?).91 40.4w和td在链路预算中的慢衰落(阴影衰落)和快衰落余量的区别.92 41切换.

17、92 41.1td系统在建网初期可能为“孤岛覆盖”希望了解一些越区切换的策略.92 41.2接力切换时的切换策略.92 41.3是否存在某个特定切换区域信号都过强或者过弱的情况?如何调整?.93 41.4接力切换如何避免乒乓效应, 门限为多大比较合理.93 第五篇第五篇 无线资源管理无线资源管理.94 42目前 td 系统中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和方法有哪些? .94 43负荷控制、动态信道分配、接入控制如何实现.94 44动态信道分配的策略和处理过程是什么.94 45动态信道分配应建立在对于信道干扰以及负荷的有效测量基础上,系统中的测量 过程是什么?dca 算法是如何利用测量结果的?优先级问题是

18、如何考虑的?.95 46td-scdma 的主要负载控制(包括准入控制、拥塞控制、负载切换等)的方式、 门限95 47动态信道分配的优势是什么?与智能天线是如何相互协调抑制干扰的?.96 48有没有 dca 的相关仿真结果,如有和没有 dca 算法的比较?.96 49解释“支持对时隙优先级的固定分配和动态配置”.96 第六篇第六篇 测试测试.97 50在上海试验网的规划中,传播模型确定的是何种模型.97 第七篇第七篇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98 51td-scdma 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进展情况,后续的版本演进方案,及其实现.98 52如何在 td 中实现 hsdpa 以及什么时候实现多载波方案.98

19、 53路标.98 54中兴通讯 td-scdma 综合解决方案.98 55中兴通讯 td-scdma 产品.98 第八篇第八篇 产品产品.100 56对于中兴的 note b 希望能有一个概要和关键点介绍 .100 57td 系统中智能天线的类型以及相关关键参数 .100 58td 中的塔放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101 59射频拉远的供电.101 60建网时是否考虑 tsm 和 lcr 系统的搭配.101 61srns 重定位功能是否实现.101 62对于紧急呼叫的支持.101 63中兴公司的设备目前支持 hsdpa 的状况如何.102 图图 图 1 turbo 编码的 trchs 的打孔.21

20、 图 2 未编码、卷积编码以及 turbo 编码 trchs 中采用重复的速率匹配.22 图 3 数据符号的扩频和加扰.25 图 4 dwpts 自相关图示.26 图 5 dwpts 互相关图示.27 图 6 扰码自相关图示.27 图 7 扰码循环互相关图示.28 图 8 智能天线结构示意图.37 图 9 波束赋形示意图.38 图 10 8 天线圆阵(r=0.6)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赋形 .41 图 11 6 天线圆阵(r=0.27)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赋形 .41 图 12 4 天线圆阵(r=0.2)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赋形 .41 图 13 8 阵元阵列与单天线性能比较.42 图 14 时间不对

21、齐对联合检测性能的影响.44 图 15 联合检测与 rake 接收之间的仿真性能比较(高斯白噪声).45 图 16 联合检测与 rake 接收之间的仿真性能比较(case 1).46 图 17 联合检测与 rake 接收之间的仿真性能比较(case 2).46 图 18 联合检测与 rake 接收之间的仿真性能比较(case 3).47 图 19 上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过程.48 图 20 同步目标一.49 图 21 同步目标二.49 图 22 同步目标三.50 图 23 接力切换示意图.51 图 24 网络规划流程.58 图 25 相邻小区使用不同下行同步码的规划.62 图 26 同一下行同步

22、码复用距离的规划.63 图 27 a p-ccpch rscp become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best p-ccpch rscp.93 表表 表 1 比特分离中依赖于 tti 的偏移量 .22 表 2 比特分离中依赖于无线帧的偏移量.22 表 3 ue 功率等级 .31 表 4 常见业务的物理层配置.34 表 5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awgn channel. .35 表 6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multipath case 1 channel.35 表 7 performance re

23、quirements in multipath case 2 channel.35 表 8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n multipath case 3 channel.36 表 9 td-scdma 系统四种码的分配关系.64 表 10 144k 数据业务上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密集城区).70 表 11 144k 数据业务下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三载(密集城区).72 表 12 64k 数据业务上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普通城区).74 表 13 64k 数据业务下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三载(普通城区).76 表 14 12.2k 语音业务上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郊区).7

24、7 表 15 12.2k 语音业务下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三载(郊区).79 表 16 12.2k 语音业务上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农村).81 表 17 12.2k 语音业务下行专用信道链路预算-三载(农村).83 表 18 td-scmda 系统在 10mhz 带宽内可支持的用户数.87 第一篇第一篇 概述概述 1 前言前言 本文汇总各处的应答,以便为后续的类似工作提供方便,减少查找已有问题答案的时 间,减轻开发人员、系统人员的工作压力。 使用时,可根据问题的关键字,在全文中查询。找到若干个相关答复后,把有关的答 复进行综合作为最后的回复。有的关键字可能会多个地方出现,比如接力切换,既在关键

25、技术一篇中,也在网规网优一篇中。 如果有未收入的重要的应答,或者发现有错误的、未及时更新的内容,请与商务技术 部 td 组人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新。 在引用本文进行答复、交流时,最后交给用户的文档,请先经商务技术部 td 组人员 审定后,再交给用户,以免有的内容过时。 2 参考文档参考文档 td 产业化路标.ppt td rnc 路标.ppt td 技术演进路标.ppt td 系列化基站路标.ppt 中兴通讯 td-scdma 技术白皮书.doc phs 与 td-scdma 系统干扰保护研究.doc wcdma 与 td-scdma 系统共存干扰保护研究.doc 郑州院问题答复(马志锋).do

26、c 中兴通讯关于山西邮电设计院相关问题的答复 050127.doc 中讯设计中兴通讯 td-scdma 交流文档.doc tdscdma 关键技术问题咨询(中国电信)答复.doc td-scdma 网络性能初步分析 050523.doc 中兴对广州电信问题回答(2005-05-18).doc td-scdma 网规网优介绍_v3.0_20050406.ppt 现有的和 td 网规答复相关的文档.rar 中兴公司 td-scdma 技术交流需求(郑州设计院).doc 第二篇第二篇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 3 td-scdma 编解码与速率匹配编解码与速率匹配 问题:在 td-scdma 系统的信道编码

27、和复用时,在速率匹配时是否优先考虑打孔? 能否介绍一下速率匹配的过程。 回答: 传输信道中的比特数在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 tti 内可能会发生变化,高层给每一个传 输信道配置一个速率匹配特性,这个特性是半静态的,并且只能通过高层信令来改变。速 率匹配是指在 trch 上为适应固定分配的信道速率,比特被重发(repeated)或者打孔 (punctured) ,以确保在 trch 复用后总的比特率与高层所分配的专用物理信道的总比特率 是相匹配的。当计算重发或打孔的比特数量时,需要使用速率匹配特性来匹配物理信道的 承载能力。 下面给出本节将使用到的一些符号的含义: nij:trch i(传输格式组合

28、 j)在速率匹配前一个无线帧的比特数; : 若取值为正,则表示 trch i(传输格式组合 j)的每个无线帧的重复比特数; ji n , 若取值为负,则表示 trch i(传输格式组合 j)的每个无线帧的打孔比特数; rmi:trch i 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由高层信令确定; pl:打孔界限。此值限制了为使物理信道数最少的打孔数量,它由高层信令确定。 实际允许的打孔比例为(1-pl)*100%; ndata,j: 一个无线帧中一条 cctrch(传输格式组合 j)可用的总比特数; p:当前帧中使用的物理信道数; pmax:分配给一条 cctrch 的最大物理信道数; up:物理信道 p 上的

29、数据比特数,p = 1.p; i:一条 cctrch 中的 trchs 数; zij:中间计算变量; fi:trch i 上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数; ni:trch i 上传输时间间隔内的无线帧号(0 ni fi) ; q:平均打孔或重复距离; p1f(ni):第一次交织的列交换函数。p1f(x)是交换后为 x 的列的初始位置(见表 4) 。 sn:当时,无线帧 ni打孔或重发的位置; if nn i 1p tfi(j): trch i 上采用传输格式组合 j 的传输格式; tfs(i): trch i 的传输格式集; eini:速率匹配算法中所使用变量 e 的初始值; eplus:速率匹配

30、算法中所使用变量 e 的增加量; eminus:速率匹配算法中所使用变量 e 的减少量; b:表示系统和校验位。 b=1:系统位。 b=2:第一校验位。来自 turbo 编码器的第一个 pccc。 b=3:第二校验位。来自 turbo 编码器的第一个 pccc。 3.1 速率匹配参数的生成速率匹配参数的生成 下面定义的关系式适用于所有传输格式组合(tfc j)的速率匹配模式计算: 0 , 0 j z for all i = 1 . i i m jmm jdata i m jmm ji nrm nnrm z 1 , , 1 , , for all i = 1 . i jijijiji nzzn

31、, 1, 打孔可使所需传输容量最小。可设置的最大打孔量为 1-pl,pl 由高层信令确定。设 ndata为每 10ms 周期内物理层可承载的 cctrch 比特总数,其可能取值取决于分配给各个 cctrch 的物理信道数 pmax以及它们的其它特征(如扩频因子、midamble 长度、 tfci、tpc 和复帧结构等) 。令每条物理信道的数据比特数为 up,sp,其中 p 表示该物理信 道的序号,1 p pmax,sp 表示扩频因子的可能取值16, 8, 4, 2, 1。对每一条物理信道高层 都会配置一个最小扩频因子 spmin。对 ndata的取值,可选取以下按升序排列数据中的一个: 。在上

32、行链路中,ue 有时也可根据 min maxmaxminminminminmin ,2, 21, 12, 21, 11, 1 ., sppsssss uuuuuu 高层指示自行决定可变扩频因子,如果这样,则 ndata可取下述升序排列数据中的一个: min maxmaxminminmaxminminminminminmin ,2, 21, 116,2, 21, 12, 21, 116, 21, 11, 116, 1 .,.,.,.,.,., sppsspssssss uuuuuuuuuuuu 传输格式 j 的 ndata, j可通过执行下述算法来确定: set1 = ndata 使得 为非负数

33、 jx i x xdatay iy nrmplnrm , 1 1 min ndata, j = min set1 每条 trch i 的无线帧内的重复或打孔的比特数ni,j是由本小节一开始时所介绍的公式 计算得到的,且可用于所有可能的传输格式组合 j 和所选的每一个无线帧。如果ni,j = 0, 则速率匹配的数据输出与输入数据相同,3.3 节的速率匹配算法无需执行;否则速率匹配需 按 3.3 节中给出的算法计算,算法中用到的参数 eini, eplus, eminus和 xi将分别由 3.1.1 和 1.1.1 小节的公式计算得到。 3.1.1 未编码和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未编码和卷积编码的传输

34、信道 trchs a = 2 ni = ni,j xi = ni,j r = ni,j mod ni,j - 注:此处ni,j mod ni,j在 0 ni,j-1 内,即-1 mod 10 = 9 if r 0 且 2r ni,j then q = ni,j / r else q = ni,j / (r - ni,j) endif - q 为有符号数 - if q 为偶数 then q = q + gcd(q, fi) / fi - 其中 gcd (q, fi)表示q和 fi间的最大公约数 - q不是一个整数,而是 1/8 的倍数 - else q = q endif for x = 0 t

35、o fi-1 sxq mod fi = (x*q div fi) end for eini = (a sp1fi(ni) |ni | + 1) mod (a ni,j) eplus = a xi eminus = a |ni| 当ni 0,则仍采用 3.1.1 小节中 的有关参数。如果进行打孔,则将使用以下参数。变量 b 表示系统位(b=1)(即:xk),第 一校验位(b=2) (即:zk)以及第二校验位(b=3)(即:zk) a = 2 当 b=2 时 a = 1 当 b=3 时 3 , 2 2 , 2 , , bn bn n ji ji i 如果 b=2 或 b=3,计算的结果为 0,则校

36、验比特序列无须执行下述处理过程和 3.3 i n 节中的速率匹配算法来获取相应的校验位流。 xi = ni,j /3 , q = xi /|ni| if(q2) for r=0 to fi-1 s(3r+b-1) mod fi = r mod 2; end for else if q is even then q = q gcd(q, fi)/ fi - where gcd (q, fi) means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of q and fi - q不是一个整数,而是 1/8 的倍数 - else q = q endif for x=0 to fi 1 r = x

37、q mod fi; s(3r+b-1) mod fi = xq div fi; endfor endif 对每一个无线帧,速率匹配样图可由 3.3 节中的算法计算给出,其中: xi = ni,j /3; eini = (asp1fi (ni) |ni| + xi) mod (axi), 如果 eini = 0, 则 eini = axi eplus = axi eminus = a|ni| 3.2 速率匹配的比特分离和合并速率匹配的比特分离和合并 turbo 编码的 trchs 上的系统位不能被打孔,而其它比特则可以被打孔。输入到速率 匹配模块的系统位、第一校验位和第二校验位也因此被分离成三个

38、序列。 第一序列包括: 所有来自 turbo 编码的 trchs 的系统位; 来自 turbo 编码的 trchs 的 02 个第一和/或第二校验位。当无线帧分割后,块中的总比特数不是 3 的倍数时,这些比特进入第一序列; 部分格型终止的系统、第一和第二校验位。 第二序列包括: 所有来自 turbo 编码的 trchs 的第一校验位(除了那些当总比特数不是 3 的倍数时,需要分入第一 序列的第一校验位之外) ; 部分格型终止的系统、第一和第二校验位。 第三序列包括: 所有来自 turbo 编码的 trchs 的第二校验位(若总比特数不是 3 的倍数,进入第一序列的比特除外) ; 部分格型终止的

39、系统、第一和第二校验位。 第二和第三序列要求等长,而第一序列则可以多 02 个比特。打孔仅用于第二和第三 序列。比特分离操作对未编码的 trchs、卷积编码的 trchs 以及采用 turbo 编码的 trchs(ni,j 0,需执行比特重复)是透明的,即不需要进行比特分离和比特合并过程。 比特分离和比特收集过程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比特分离依赖于第一次交织过程和基于不同 tti 的偏移量。b 给出了上面所定义的三 个序列,其中 b=1 表示第一序列,b = 2 表示第二序列,b = 3 表示第三序列。所有这些序 列的偏移量b列于表 1。 tti 中不同无线帧的比特分离也并不相同,因而需

40、要有第二偏移量。设 trch i 的无线 帧号表示为 ni,偏移量表示为,则它们间的关系如表 2 所示。 i n radio frame segmentation bit separation rate matching algorithm bit collection trch multiplexing rate matching eikx2ik x1ik x3ik y2ik y3ik y1ik fik rate matching algorithm 图图 1 turbo 编码的编码的 trchs 的打孔的打孔 radio frame segmentation bit separation

41、rate matching algorithm bit collection trch multiplexing rate matching eikx1iky1ikfik 图图 2 未编码、卷积编码以及未编码、卷积编码以及 turbo 编码编码 trchs 中采用重复的速率匹配中采用重复的速率匹配 表表 1 比特分离中依赖于比特分离中依赖于 tti 的偏移量的偏移量 tti (ms) 1 2 3 10, 40012 20, 80021 表表 2 比特分离中依赖于无线帧的偏移量比特分离中依赖于无线帧的偏移量 tti (ms) 0 1 2 3 4 5 6 7 100nanananananana 2

42、001nananananana 400120nananana 8001201201 3.2.1 比特分离比特分离 设输入的待速率匹配的比特为,其中 i 为 trch 号,ni为输入的比 i niiii eeee ,3 ,2,1 , , 特数。注意,此处为简单起见,传输格式的序号 j 被略去,即 ni=nij。设分离后的比特表示 为:。对于 turbo 编码的需要进行打孔的 trchs,b 表示了上述 i xibibibib xxxx ,3 ,2,1 , , 定义的三种序列,b=1 为第一序列,依此类推。而对其它情形的 b 则被定义为 1。另外,xi 为经比特分离后比特序列中的比特数。则对 tu

43、rbo 编码的 trchs 进行打孔时,ei,k和xb,i,k 间的关系可定义如下: k = 1, 2, 3, , xixi = ni /3 3mod)(1)1(3 , 1 1 i n kiki ex k = 1, , ni mod 3注:当 (ni mod 3) = 0,此行不需要。 k nikni ii ex 3/3 ,3/, 1 k = 1, 2, 3, , xi xi = ni /3 3mod)(1)1(3 , 2 2 i n kiki ex k = 1, 2, 3, , xi xi = ni /3 3mod)(1)1(3 , 3 3 i n kiki ex 对未编码、卷积编码以及 turbo 编码的 trchs 进行重复时,有: k = 1, 2, 3, , xixi = ni kiki ex , 1 3.2.2 比特合并比特合并 比特合并是比特分离的逆过程。设xb,i,k位为 3.3 节中即将介绍的速率匹配算法的输入, 速率匹配算法的输出位表示为:。合并后的比特分别表示为: i yibibibib yyyy ,3 ,2,1 , , 。比特合并后,需要打孔的位被删去,输出比特记作 i yibibibib zzz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