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1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2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3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4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颐和园教学设计西拉科学校 彭得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词语。2、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1、激趣释题,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展开想象。2、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文路。3、分段精读,质疑探索、组织讨论、总结归纳、边议边读。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2、学习按

2、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理解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景物特点是难点。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运用电教手段,创造情境,激发情感。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思”互促。课型:新授教学用具 课件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词语。 (三)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二、教学重、难点 (一)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词语。(二)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

3、园的美丽景色。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创设情景。2、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3、揭题。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 (二)展示朗读预习情况,了解内容。1、开火车朗读。2、播放朗读视频,学生听读。3、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找完后同桌交流(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

4、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读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桌交流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个问题不是太难,所以不必四人小组交流,两人小组可以完成,两人交流时互相补充。展示时让1号和3号学生回答,根据情况评出积极发言卡和个人奋进卡。激励其他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观的景色特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5、,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两个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凭借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作者是如何描写它的美丽的。 (二)引导分段精读。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 (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两个问题需要较深层的理解,中相关的句子多。很有必要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 2、交流:现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形式全班交流。 (第一个小组展示时学困生显得

6、很拘束,这时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鼓励组长根据老师的点拨去组织学习,并对说的还可以的学生进行语言激励评价。第二小组有了第一小组的引子,展示的比较流畅,学生之间能做补充。都能说自己的想法了。如一个一号学生说“颐和园真美啊,我想亲自去看看。”这就是积极的评价给他的力量。)3、你们想去颐和园吗?(想。)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4 评出积极合作小组。(看组元之间的配合,协作的能力,除发给积极合作卡外,还要对发言积极的学困生进行语言的鼓励及发给奋进卡:“看,李雯你说的这样精彩,你们的小组能的积极合作卡,有你的一份力”。)(三)学习课文第二段。1、小组内阅读,并思考讨论,

7、交流归纳。 (1)长廊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2)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交流归纳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小组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归纳。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向下望:( ) 正前面:( ) 向东远眺:( )(3)出示: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4)说说这段话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把这一段细化成这样

8、几个小问题,需要组长组织梳理,不然一号和三号学生有困难,找不准,说不全面)自由说,同组同学补充。(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要边读边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静的美来。(6)评出优胜小组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四段,了解颐和园里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的景物特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完成小练笔。三、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完成小练笔。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的美景,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的美景。(二)学习课文第四段。1、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交流归纳。(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