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库选择判断题讲解_第1页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库选择判断题讲解_第2页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库选择判断题讲解_第3页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库选择判断题讲解_第4页
理论力学期末复习题库选择判断题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 (C) 。若作用在 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F 1和F 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A、F 1B、F 2C、F 1D、2、以上都不正确(C)。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F A、 F B,且 F A+F B=0,则此刚体()定平衡 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3、 (A) 。 二力平衡条件的使用范围是( A、刚体 B 、刚体系统 4、 (A) 。 力的可传性( ) A、适用于同一刚体 B C、适用于刚体系统 D 5、 (C) 。A、一定不平衡、以上都不正确)、变形体 D 、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既适用于单个刚体,又适用于刚体系统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

2、A、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6、 (B) 。 下列(B、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D、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状态属于平衡状态。B、静止状态C、减速运动A、匀加速直线运动 7、 (B) 。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以( A、平行于 B、沿着原 8、 (B) 。 力是物体间相互的( ) A、化学 B、机械C、磁力9、 (B) 。 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 A、静止 B、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0、 (C) 。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 A、大小相等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 11、 (B) 。 在力的作用下

3、不变形的物体称为()作用线移到刚体上的任意一点C、垂直D、沿着 600作用D、电力)状态 C、加速运动D、D、无关系第 页 共 42 页D、定轴加速转动减速运动A、固体 B 、刚体12、(B)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C、作用在第三各物体上C、永久体D、半固体易 )B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作用在任意物体13、(D) 。 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的适用范围是(A、只适用于刚体;BC、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14、(B) 。平衡力系是指 ( ) 的力系。A、约束力等于零B 、合力等于零)、只适用于变形体;D 、对任何物体均适用C 、主动力为零 D 、合力不为零15、(D)

4、 。 两个共点力可合成一个力,一个力也可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 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交的力可以有( )A、一个 B 、两个 C 、几个 D 、无穷多16、(B) 。 对物体系的各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用到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但应当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并( )。 A、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而使物体达到平衡B、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C、不一定作用在一个物体上D、是一对平衡力17、(A) 。 力系合力在某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该力系中 ( ) 。 A、各分力在该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B、各分力的矢量和;C、合力的大小; D 、合力在该坐标轴方向的分力18、(D) 。 光滑面和柔性体约束力 FN

5、、T 的方向分别为 ( ) 。 A、FN背离物体、 T 指向物体; B 、 FN背离物体、 T 背离物体; C、FN指向物体、 T 指向物体; D 、 FN指向物体、 T 背离物体。19、(C) 。 固定端、可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对物体的约束力个数分别 ( ) A、2、3、1 B 、1、3、2 C 、3、1、2 D 、3、2、 2。20、(D) 。 对刚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就视为刚体B、变形微小的物体就可视为刚体C、硬度大的物体就可视为刚体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则此物体视为刚体21、(B)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F A、 F

6、 B,满足 F A= F B 的条件, 则该二力可能是(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 、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第 页 共 42 页C、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22、(B) 。 在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互平行的两个力,称为 ( ) 。A 、力矩 B 、力偶 C 、合力 D 、平衡力23、(B) 。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则力系简化为一个( )A、力偶 B 、力C、零向量D、力矩24、(A)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适用于( )。(a) F1、刚体;、变形体;、刚体和变形体;、刚体系统。2

7、5、 (A) 。 力的可传性( A、适用于同一刚体; C、适用于刚体系统;26、 (B) 。)。B、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D、既适用于单个刚体又适用于刚体系统。两力 F1、 F2,则如下三式的含义为何()F2 ; (b) F1A、( a)、( b)、(c)三式含义完全相同;B、( a)、( b)、(c)三式含义完全不同;C、式( a)、( c)含义相同;D、式( a)、( b)含义相同。29、(A) 。 静力学中研究的二力杆是( A、在两个力作用平衡的物体 C、在三个力作用的物体)B 、在两个力作用的物体D、在力系作用下的物体27、 (D) 。如果力 F 是两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 F =

8、FR =F1 +F2 ,其大小之间的关系为()A、必有 FRF1F2B、不可能有FRF1 F2C、必有 FRF1,FRF2D、可能有FRF1,FR F228、 (C) 。平行四边形法则( )A、仅对刚体系统才适用B、仅对作用于刚体上的力才适用C、对作用于同一刚体或变形体上的力均适用D 、仅对变形体才适用30、(A)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力系加上或减去( )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用A、任意平衡力系B 、任意力系C、两个力D、两个力偶第 页 共 42 页31、(B) 。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非自由体被约束所限制的运动方向相( )A、同 B 、反C、无关D、成任意角度32、(A) 。 柔性

9、约束只能限制物体沿柔性约束( )位移 A、伸长方向B 、缩短方向C、垂直方向D、成一定角度33、(B) 。柔性约束反力其方向沿着柔性约束( )被约束物体 A、指向 B 、背离C、垂直D、成某一角度34、(B) 。光滑接触面约束反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在该点公法线( ) 被约束物体A、离开 B 、指向C、垂直D、成某一角度35、(A) 。 固定铰链支座其约束反力一般用( )分量来表示 A、两个正交 B、平行C、一个D、三个36、(A) 。 滚动铰链支座其约束反力( )光滑支承面 A、垂直 B 、平行C、不一定平行D、不一定垂直力37、(B) 。 作用于同一点两个力的合力是这两个力的( )和 A、代数

10、 B、矢量C、指数D、投影38、(A) 。图示三铰刚架受力 F 作用,则 B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A、 F/ 2 ;B、F;C、2 F;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 A、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D 、以上均不正确40、(A) 。已知力的大小及其与 x 轴的夹角,则( )A、可以确定力在 x 轴上的投影 B 、可以确定力在 x 轴方向上的分力 C、可以确定力对坐标原点 O的矩 D 、可以确定力的方向41、D)。第 页 共 42 页 在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 ),不会影响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A、空间力系 B 、任意力系 C 、平面力系 D 、平衡力系42、(

11、A) 。一个重量为 G 的物体 ,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N, 地面支承物体的力为 N/( 如图所示 ), 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 ) 。NN图11A、N/=N+G B 、NN/G C 、N/=N=G D 、NN/ G43、(C) 。 一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的作用,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其合力( )。A、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B、至少比一个分力大C、不大于两个分力大小的和,不小于两个分力大小的差 D、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44、(D) 。 有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其大小分别为6N和 4N,今通过分析可知,无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它们的合力大小都不可能是( )。 A、 4N

12、B、6NC 、10N D 、 1N45、(B) 。 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3N、9N 和 6N,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12N 和 9NA、 24N和 3NB、18N和 0C 、6N和 6N D46、(B) 。一刚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各力的作用点位于A、B、C、D 处,而且 四个力形成一自行封闭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 由此刚体处于( )状态。第 页 共 42 页A、平衡B 、转动C、平动D、无法确定47、 (D) 。由于工程构件的( ),所以在研究它的平衡或运动时, 将其看成是受力后形状、大小保持不变的刚体。 A、形状是圆体 C、硬度相当大48、 (B) 。 力在轴

13、上投影是( A、矢量49、 (B) 。B 、实际变形通常是微米量级的D 、实际变形可忽略不计)B 、代数量C、零D、不一定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的大小乘以与坐标轴正向间夹角(A、正弦 B 、余弦C、正切D、余切50、 (A)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力系的合力( A、等于零B 、等于常数C、不一定等于零51、 (A) 。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A、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C、力多边形成正方形52、 (A) 。 要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 A、不一定的 B 、)B、力多边形成圆形D、力多边形成三角形)D、必要时为零若无足够的限制条件其答案是(定的C、可能一定D、两个53、(

14、B) 。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 )和 A、向量 B 、代数C、几何D、乘积54、(D) 。图示两种结构中,哪一种可将 F 力沿其作用线移到 BC部分上去( A、图( a)、( b)都可以; B 、图( a)、(b)都不可以; C、仅图( a)可以;D、仅图( b)可以。)。第 页 共 42 页55、C)。 图示两种构架均不计杆重,在 AB 杆上作用一力 F, 若将 F 沿其作用线移至 AC杆上,试问两构架在 B、C 处的约束反力有无变化()。A、两构架在 B、C 处约束反力均有变化;B、两构架在 B、C 处约束反力均无变化;C、图( a)构架在 B、C 处约束反力有变

15、化, 图( b)构架在 B、C处约束反力无变化;D、图( a)构架在 B、C 处约束反力无变化, 图( b)构架在 B、C 处约束反力有变化。56、(B) 。图示结构由 BC、CE、AB三构件组成, A 处为固定端, 各杆重不计,铰 C 上作用一铅垂力 F,则二力杆为()。A、AB、BC、CE;B、BC、CE;C、AB;D、无二力杆。57、(A) 。作用在刚体上仅有二力偶,其力偶矩矢分别为 且M A+M B=0,则此刚体( )。A、 一定平衡C、 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DM B,B 、 一定不平衡、以上都不正确第 页 共 42 页58、(B) 。 正方体上的六个面各作用有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则该力

16、系独立的平衡方程最多有( )A、4个; B、6; C、8个; D、12个59、(B) 。 平面内一非平衡共点力系和一非平衡力偶系最后可能合成的情况是( ) A、一合力偶 B 、一合力 C 、相互平衡 D 、无法进一步合成60、(D) 。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F F B 、Fx Fxi C 、Fy Fy D 、F Fxi Fyj61、(A) 。一力与 x 轴正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则该力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A、 Fx F cos B 、 Fx Fsin C 、 Fx F sinD、 Fx Fcos62、(A) 。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A、合力 B 、力偶 C

17、、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矩63、(B) 。作用于物体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 )和 A、代数 B 、矢量C、投影D、力矩64、(A) 。 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 ) A、汇交于一点B、代数和为零C、成力偶D、以上答案不对65、(C)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 O 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 R和一个力偶矩为 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A、作用在 O 点的一个合力;B、合力偶;C、作用在 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 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66、(B) 。将大小为 100N 的力 F 沿 x、y 方向分

18、解,若 F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86.6N,第 页 共 42 页而沿 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 115.47N ,则 F 在 y 轴上的投影( )A、0 ;B、50N ;C、70.7N ;D、86.6N ;67、B)。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A、 P/2 ;B、 3P /3;C、 P ;D、 068、(B) 。汇交于 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二力矩形式。uur uur即 M A(F i) 0, MB(F i) 0 ,但必须()。A、 A 、 B 两点中有一点与 O点重合;B、点 O不在 A、B 两点的连线上;C、点 O应在 A、B 两点的连线上;D、不存在二力矩形式,X=0, Y

19、=0 是唯一的。69、(D) 。已知 F 1、 F 2、 F 3、 F 4 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A、 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70、(C) 。图示半径为 r 的鼓轮,作用力偶 m,与鼓轮左边重 P 的重物使鼓轮处于平衡, 轮的状态表明( )A、力偶可以与一个力平衡B 、力偶不能与力偶平衡第 页 共 42 页C、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定条件下,力偶可以与一个力平衡71、(D) 。)。将题图 a 所示的力偶 m移至题图 b 的位置,则 A 、A、B、 C 处约束反力

20、都不变B、A 处反力改变, B、 C处反力不变 A 、 C 处反力不变, B 处反力改变A、B、 C处约束反力都要改变72、 (A) 。一刚体上只有两个力偶 MA、MB作用 , 且 A. 一定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平衡与否不能判定MA + MB = 0, 则此刚体 ()。D.平衡与否与力偶作用位置有关73、 (D) 。 图示四个力偶中, A、 (a) 与 (b) 与 C、 (c) 与 (d)( c)是等效的。B、 (b) 与 (c)D、 (a) 与(b) 与 (d)74、(D)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即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力;B、力偶中的两力对任意点之矩

21、之和恒等于力偶矩矢,而与矩心位置无关;C、两个力偶,只要其力偶矩矢相等,则它们对刚体的作用等效;D、力偶矩矢是定位矢量。75、(B) 。 当平面一力( )时,力对点的距为零。第 页 共 42 页A、垂直于过矩心的轴B、通过矩心C、平行于过矩心的轴D、沿其作用线移动到离矩心最近76、(A)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 )A、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在作用面内的转向B 、力臂的大小C、力偶的大小D 、矩心的位置77、(C) 。 度量力使物体绕某一点产生转动的物体量称为( )A、力偶矩 B 、力臂 C 、力矩 D 、力偶)。78、(C) 。 汇交二力,其大小相等并与其合力一样大,此二力之间的夹角必

22、为( A、 0 B 、90 C、 120D 、18079、(A) 。力偶在( )的坐标轴上的投影之和为零。A、任意 B 、正交 C 、与力垂直 D 、与力平行80、A)。已知滑轮与转轴的接触是光滑的,该滑轮在绳索拉力F1、 F2和转轴支持力 R 的作用下平衡(如图所示) , 今不计滑轮以及绳索的重量,这时绳索拉力的大小应有( )。ROF1F2图22A、 F1=F2B 、 F1F2 C、F1N2N3 C、N2N1N3D 、 N3=N1N2133 、 (C) 。当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 F 的大小( ) sA、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与物体的重力在支承面的法线方向的大小成正比C、与相互接

23、触物体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D 、由力系的平衡方程来确定134 、 (B) 。一质量为 P 的鼓轮,其外圆直径 D 200mm ,内圆直径 d 180mm ,放在倾角30 的斜面上,在内圆上绕一绳以大小等于 5P 的力 F 平行于斜面向上拉。已知斜面与鼓轮间的静滑动摩擦因数 f 0.5 ,滚动摩阻系数0.25mm,则此时鼓轮的运动状态为( )A、静止于斜面 B 、沿斜面又滚又滑 C 、沿斜面做纯滑动 D 、沿斜面做纯滚动135 、 (A) 。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大小成正比。D、以上都不是A、正压力B、重力C、重力的一个分力第 页 共 42 页136 、 (B) 。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

24、(A、减少摩擦系数C、增大接触面积)B、增大摩擦系数D、减少正压力137 、 (A) 。 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滑动方向( ) A、相反 B 、相同C、垂直D、平行)比)比138 、 (A) 。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间的正压力的大小成( A、正 B 、反C、无关D、指数139 、 (A) 。 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的大小成( A、正 B 、反C、无关D、指数140 、 (B) 。 最大静摩擦力比动滑动摩擦力( )A、小 B、大C、一样 D 、大一倍141 、 (C) 。 若斜面倾角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f , 欲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25、A、 tan f ;B、tan f ;C、tan f ;142 、 (C) 。0.2 ,)。物 A重100KN,物 B重 25KN, A物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 滑轮处摩擦不计。则物体 A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A、 20KN; B 、16KN; C 、 15KN; D 、12KN。第 页 共 42 页图示系统仅在直杆 OA 与小车接触的 A 点处存在摩擦, 在保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拉力T,则在此过程中, A 处的法向反力()。A、 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D、不能确定。图示物块重 5KN,与地面的摩擦角为 350,今欲用力 F 推动物块, F 5KN , 则物块将()。A、

26、不动B、滑动C、处于临界平衡状态D 、滑动与否不能确定静摩擦系数等于摩擦角之 ( )A、正切 B 、余切 C 、余弦 D 、正弦。146 、 (C) 。重量为 G 的物块置于水平面上,物块与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 物块在受到大小为 P 的水平推力后处于静止状态, 由此得出全约束反力的大小为 R 为( )。A、R=GR= G2fP 2G2P2、R=P147 、 (D) 。第 页 共 42 页重量为 G的物块在力 P 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铅垂面之间的静摩擦滑动摩擦系数为 f , 经分析可知物体这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 为( )重为 P10N 的物块置于倾角30 的斜面上。物块与斜

27、面之间的摩擦角m25,则物块所处的状态为()。A、静止; B、向下滑; C、临界平衡状态; D、不能确定。149 、 (D) 。已知某点的运动方程为S=a+bt2 (S以米计 ,t 以秒计, a、b 为常数),则点的轨迹( )。A、 是直线 B是曲线 C 、圆周 D 、 不能确定。150 、 (D) 。已知点沿 x 轴作直线运动,某瞬时速度为vxx 2 (m/s) ,瞬时加速度为 a x2 (m/s2) ,则一秒种以后的点的速度的大小( )。A、 等于零;B、 等于 2( m/s); C 、等于 4(m/s) ; D、无法确定。151 、 (A) 。动点 M沿其轨迹运动时,下列几种情况,正确的

28、是()A、若始终有速度 v垂直于加速度 a ,则必有 v 的大小等于常量B、若始终有 v a ,则点 M必作匀速圆周运动C、若某瞬时有 v/a ,则点 M的轨迹必为直线D、若某瞬时有 a 的大小等于零,且点 M作曲线运动,则此时速度必等于零 152 、 (D) 。点作直线运动,已知某瞬时加速度 a 2m/s2 ,第 页 共 42 页t 1s时速度 v1 2m/s ,则 t 2s时,该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A、0 B 、 -2m/s C、 4m/s D 、无法确定 153 、 (B) 。 用自然法研究点的运动时,点的加速度在副法线上的投影( ) A、可能为零 B 、一定为零 C 、一定不为零 D

29、 、无法确定154 、 (A) 。 当点运动时,若位置矢( A、方向保持不变,大小可变),则其运动轨迹为直线。B 、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变D 、大小和方向可任意变化),则其运动轨迹为圆。B 、大小保持不变,方向可变D 、大小和方向可任意变化40cm 的圆周运动,其速度规律为:a) s20t ;(b)20t2(s 以 cm计,t 以s 计)。C、大小、方向均保持变化 155 、 (B) 。 当点运动时,若位置矢( A、方向保持不变,大小可变 C、大小、方向均保持变化 156 、 (A) 。 已知点沿半径为若 t 1s ,则上述两种情况下,点的速度大小v 和 v 分别为()A、20和40 B 、2

30、0和 10 C 、0和40 D 、10和40157 、 (A) 。 已知点沿半径为 40cm 的圆周运动,其速度规律为:(a) s 20t ;(b) s 20t2(s以 cm计,t 以 s计)。若t 1s ,则上述两种情况下,点的速度大小a 和 a 分别为( )A、10和40 2 B 、20和40 2 C 、10和 0 D 、0和 40 158 、 (B) 。点作曲线运动时, “匀变速运动”指的是( )A、 a 常矢量 B 、 a 常量 C 、 a 常矢量 D 、 a 常量 159 、 (D) 。一动点沿一曲线作匀加速运动,则该点的切向加速度一定( ) A、指向该曲线的曲率中心B 、与速度的方

31、向无关C、与速度异号D 、与速度同号160 、 (A) 。动点作匀速曲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不变,全加速度的值( )。 A、不一定为常量 B 、一定为一常量C、一定为零 D 、一定为一变量 161 、 (D) 。第 页 共 42 页物理学中有这样的公式:vvoat ,svot1at2,v22vo22as ,),不论动点A、 an常数 B、 an常数C 、 a常数 D 、 a 常数这里若以切向加速度 a 代替 a ,则可使公式进一步推广,就是说只要有( 是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都适用。162 、 (A) 。一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s=kt ( k 为常数),由动点的运动规律可知点

32、在作()曲线运动。A、匀速B 、加速 C、匀加速D 、匀减速163 、 (C) 。直角坐标表示的动点的运动方程为x=2t,y=2t2,由此可知该动点的轨迹为()A、直线B 、圆弧 C、抛物线D 、椭圆164 、 (B) 。点作直线运动,某瞬时的速度 vx=5m/s, 瞬时加速度 ax=5m/s2, 在时间 t=ls 后该点的速度将( )A、为零B 、无法定 C、等于 -5m/s D 、 10m/s165 、 (D) 。在一个点的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即v=常量,而全加速度恒为零,即 a=0, 则点在这一过程中作( )运动。A、变速曲线 B 、匀速曲线 C 、变速直线 D匀速直线某

33、一瞬时,作平面运动的平面图形内任意两点的加速度在此两点连线上投影相等,则可以断定该瞬时平面图形的( )A、角速度0 B 、角加速度 0C、 、 同时为 0 D 、 、 均不为 0有一运行曲柄连杆机构,当其OA曲柄处于铅垂位置时(如图所示) ,、圆周运动167 、 (A) 。在图所示的四连杆机构中, OA以角速度绕 O 轴匀速转动。 当杆 OA铅垂时,杆 O1B水平,而且 O、 B、 O1在同一水平线上, 已知 OA = OB = O1B ,则该瞬时杆 O1B的角速度大小和转向为()。第 页 共 42 页D 、 2(逆时针)168 、 (C) 。在一个四连杆机构 O1ABO2中,已知 O1A =

34、 O2B, 而且 O1AO2B(如图所示) ,若曲柄 O1A的角速度大小 1 0, 则1与杆 O2B的角速度大小 2的关系应为( )。、 1 2曲柄 OA 如图所示瞬时以 绕轴 O转动,、无法确定并带动直角曲杆 O1BC在平面内运动。若取套筒 A 为动点,杆 O1BC为动系,则相对速度的大小为()。A. d B. 2dC. 2d D.2d /2170 、 (B) 。 一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若其速率不变,则其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A、平行; B 、垂直; C 、夹角随时间变化; D、以上答案不对 171 、 (C) 。第 页 共 42 页某瞬时,刚体上任意两点 A、B 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下

35、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 vA vB 时,刚体必作平动B、当刚体作平动时,必有 vA vB,但 vA 与 vB 的方向可能不同C、当刚体作平动时,必有 vA vBD、当刚体作平动时, vA与 vB的方向必然相同,但可能vA172 、 (D) 。 一对外啮合或内啮合的定轴传动齿轮,若啮合处不打滑, 则任一瞬时两轮啮合点处的速度和加速度所满足的关系为( )A、速度矢量相等,加速度矢量也相等 C、速度矢量与加速度矢量均不相等 173 、 (A) 。174 、 (A) 。 切向加速度反映了( )A、速度大小的变化率 C、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率 175 、 (B) 。 法向加速度反映了( )A、速度大小的

36、变化率 C、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率B 、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均相等D 、速度矢量与切向加速度矢量均相等B、速度方向的变化率D、以上答案都不是B、速度方向的变化率D、以上答案都不是176 、 (A) 。某一时刻动点的速度为 2m/s,曲率半径为 1m, 则此时法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A、4m/ s2 B 、 2m/ s2 C 、 8m/ s2 D 、6m/ s2 177 、 (B) 。已知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为4m/s,半径 R为 0.5m,则全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 16m/s2 B 、 32m/s2 C 178 、 (B) 。 描述刚体绕定轴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转动方程B

37、、角速度179 、 (C) 。 度量角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 A、转动方程B、角速度、 64m/s2 D 、 128m/s2)C、角加速度D、以上都不是)C、角加速度D、以上都不是180 、 (B) 。若刚体转动时,某瞬时的转速是 1380r/min ,则此时的角速度是( )145rad/s C、 210rad/s D 、 200rad/sA、 100rad/s B 181 、 (C) 。 刚体的基本运动有(第 页 共 42 页A、平动B、转动C、平动和转动D、以上都不是182 、 (B) 。 刚体绕定轴作匀速转动时,角速度是 100rad/s ,则角加速度是( )A、50rad/s B 、 0C、 100rad/s D 、无法确定183 、 (B) 。刚体运动时,若体内任意直线始终保持与原来位置( ), 这种运动称平动。A、垂直 B 、平行C、相交D、任意方向184 、 (A) 。刚体平动时,同一瞬时各点速度( )A、相同 B 、相反C、为零D、相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