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本体建模_第1页
直线电机本体建模_第2页
直线电机本体建模_第3页
直线电机本体建模_第4页
直线电机本体建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Simulink的直线电机本体建模电磁发射课题组2015年10月29日1 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直线电机在结构上可看作是沿径向剖开并将圆周展为直线的旋转电机,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稳态特性近似计算方法基本可以沿用旋转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图 1 旋转电机演变为直线电机示意图对于旋转异步电机而言,与电机绕组交链的磁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穿过气隙的相间互感磁通;另一类是只与一相绕组交链而不穿过气隙的漏磁通,前者是主要的。定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称作定子漏感

2、,由于绕组的对称性,各相漏感值均相等。同样,转子各相漏磁通则对应于转子漏感。对于每一相绕组来说,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互感磁通和漏感磁通之和,因此,定子各相自感为: (1)转子各相自感为: (2)两相绕组之间只有互感,互感又分为两类:1) 定子三相彼此之间和转子三相彼此之间位置都是固定的,故互感为常值;2) 定子任一相与转子任一相之间的位置是变化的,互感是角位移的函数。由于三相绕组轴线彼此在空间的相位差为,因此互感为: (3)于是: (4) (5)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由于相互间的位置的变化,为: (6) (7) (8)以上是针对旋转异步电机的参数的推到过程,而对于直线电机,文献Error! Refer

3、ence source not found.中作者给出了圆筒形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如所示:图 2 圆筒形直线电机的等效电路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和分别代表初级绕组的电阻和漏抗;代表励磁电阻;代表励磁电抗;代表次级表面电阻;代表次级表面电抗;代表边端效应影响纵向边电功率产生的损耗折算成的等效电阻;代表在次级铜层中的折算的电阻值。在该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次级使用的是导电层和导磁层所构成的复合材料。至于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的相关参数的计算过程

4、,在该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说明,不再赘述。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了计及边端效应的等效电路,如所示:图 3 计及边端效应的等效电路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为励磁电纳();为初级绕组电阻;为初级绕组漏电抗;为次级导体电阻折算到初级的换算值,为边端效应消耗功率的等效电阻折算到初级的换算值。2 直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1) 电压方程参看海军工程大学鲁军勇在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电压方程,即: (9)式中:为通电段定子绕组电阻;为通电段定子绕组电阻

5、;为同步速度,为动子实际速度;为微分算子;。注释:对上式进行简要的推导:利用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可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方程转换到任意旋转坐标系dq0坐标系下,即: (10)对于转子电压方程的推导过程类似,只是转子坐标系转换矩阵与定子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不一样,即: (11)利用该转换矩阵将转子电压方程由三相静止坐标系转换到两相任意旋转坐标系下,即:(12)综上,将电压方程归结为:- (13)考虑角速度与速度间的关系,即: (14)将式(14)带入到式(13)中可得: (15)注意:式(13)中的是电角速度,中的为次级折算的旋转角速度(机械量),折算关系是:,而式(

6、15)中的速度是同步速度(定子磁场的速度),是动子实际的运动速度(机械运动速度)。(2) 磁链方程鲁军勇在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直线电机的磁链方程为: (16)(3) 电磁推力方程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直线电机电磁推力方程为: (17)注释:对上式(17)进行简要的推导:从电磁功率的角度入手,则: (18)因此,电磁推力与电磁转矩的关系为: (19)而我们知道对于旋转异步电机而言,其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20)结合磁链方程将式(20)中的转子电流分量消掉,则: (21)将式(2

7、1)带入到式(20)中可得: (22)疑问:式(17)中的系数如何理解?个人认为应该是转换矩阵的不同带来的这个系数,因为在上面的分析中采用的都是恒功率转换矩阵,而在鲁军勇的文献中所使用的转换矩阵是恒幅值转换矩阵,下面我们验证这种猜测:由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可知恒功率转换矩阵和分别为:(23) (24)恒幅值转换矩阵为:(25) (26)仍然借助旋转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来推导电磁推力,将式(25)和(26)带入到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电磁转矩表达式中,即:(27)利用恒幅值转换矩阵将ABC

8、坐标系上的定、转子电流转换到dq0坐标系,即:由于推导过程相当复杂,但是我们发现在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作者指出:在化简过程中的零轴分量完全抵消了,所以对比两种情况的转换矩阵,可做如下的推导:当使用恒功率转换矩阵时:(28)当使用恒幅值转换矩阵时:(29)因此,采用恒幅值转换矩阵运算时的电磁转矩为采用恒功率转换矩阵运算时电磁转矩的1.5倍,即。将其带入到式(19)中可得电磁推力为:(30)(4)运动方程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直线电机在发射阶段的运动方程为: (31)式中:为负载质量;为

9、动子本体质量;为电磁推力;为风摩系数;为滑动摩擦系数。注释:个人认为如果按照式(23)来编写状态方程时,较难列写出速度的状态方程,因为我们知道状态方程的形式为:,考虑是否能将运动方程简化为这种容易列写状态方程的形式,为此,参看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运动方程的形式,即: (32)式中:负载阻力;机械运动速度;与速度有关的阻尼系数;将电磁推力的表达式带入到式(32)中,得: (33)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作者将粘滞阻尼系数

10、取:。3 状态方程推导状态方程是指刻画系统输入和状态关系的表达式。状态向量所满足的向量常微分方程称为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是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线性系统而言,我们知道其状态方程的形式为: (33)状态变量的选取:直线电机作为异步电机的一种,同样具有4阶电压方程和1阶运动方程,因此其状态方程也应该是5阶的,因此必须选取5个状态变量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在旋转异步电机中可选的变量共有9个,即转速、4个电流变量、和4个磁链变量、。个人认为针对直线电机而言,将其中的转速换成速度,另外,转子电流、是不可测的,因此不宜作为状态变量,故只

11、能选择定子电流和,另两个状态变量必须是转子磁链、,或定子磁链、。为了推导出状态方程,需要结合电压方程(15)和磁链方程,现将两个方程重新列出:电压方程: (34)磁链方程: (35) 式(34)中:;注意到如果采用转子磁链定向,则有,即。由式(35)的第3式可得:。将磁链方程代入到电压方程中,消去其中的、:由上式的第3、4式可得:其中:电机漏磁系数,转子电磁时间常数,将上述推导出的状态方程写成矩阵的形式,则:上式与式(33)即组成直线电机的状态方程。从上述的状态方程中可知,状态变量为: (36)输入变量为: (37)如果在推导状态方程时使用的是鲁军勇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

12、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则只需对上述的状态方程做如下的修改:4 S-Function的编写4.1 S函数的原理Simulink中的大部分模块都具有一个输入向量、一个输出向量和一个状态向量,如所示:引入S函数的引入S函数的目的是为了使Simulink有能力构作一般的仿真框图,去处理如下各种系统的仿真:连续系统、离散系统、离散和连续混合系统等。通常S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38)其中,为模型文件名,t,x,u分别为当前时间、状态向量,输入向量,而变量flag的值是仿真过程中的状态标志(用它来判断当前是初始化还是运行等),sys输出根据flag的不同而不同,x0是状态变

13、量的初始化,str是保留参数,。4.2 S函数的m文件K:3asynchronous motorays_m_3.mfunction sys,x0,str,ts=asy_m(t,x,u,flag,J,np,Rs,Rr,Ls,Lr,Lm)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1 sys=mdlDerivatives(t,x,u); case 2 sys=mdlUpdata(t,x,u); case 3 sys=mdlOutputs(t,x,u); case 9 sys=mdlTerminate(t,x,u); other

14、wise error(Unhandeld flag=,num2str(flag);end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simsizes; sizes.NumContStates=5;% 连续状态变量的个数为5 sizes.NumDiscStates=0;% 离散状态变量的个数为0 sizes.NumOutputs=5; %输出变量的个数为5 sizes.NumInputs=4; %输入变量的个数为4 sizes.DirFeedthrough=1;% 直接贯通标志,意思是输入能够直接控制输出 sizes.NumSampleTime

15、s=1;% 采样时间的个数,至少要有一个采样时间 sys=simsizes(sizes); x0=0,0,0,0,0;%初始化 str=;%固有格式,预留的 ts=0 0; function sys=mdlDerivatives(t,x,u) Rs=6.33;Rr=32.45;Lm=0.06212;Lr=0.08;Ls=0.125;rou=1-Lm*Lm/(Ls*Lr);Tr=Lr/Rr;np=2;J=0.002;Bv=0.02;m=10;M=10;miu=0.05;g=9.8;tao=0.0616; sys(1)=-(Rs*Lr*Lr+Rr*Lm*Lm)/(rou*Ls*Lr*Lr)*x(1

16、)+u(3)*x(2)+Lm/(rou*Ls*Lr*Tr)*x(3)+Lm*x(5)*pi/tao*x(4)/(rou*Ls*Lr)+u(1)/(rou*Ls); sys(2)=-u(3)*x(1)-(Rs*Lr*Lr+Rr*Lm*Lm)/(rou*Ls*Lr*Lr)*x(2)-Lm*x(5)*pi/tao*x(3)/(rou*Ls*Lr)+Lm*x(4)/(rou*Ls*Lr*Tr)+u(2)/(rou*Ls); sys(3)=Lm*x(1)/Tr-x(3)/Tr+x(4)*(u(3)-x(5)*pi/tao); sys(4)=x(2)*Lm/Tr-x(3)*(u(3)-x(5)*pi/ta

17、o)-x(4)/Tr; sys(5)=-Bv*x(5)/(m+M)+pi/tao*Lm*(x(3)*x(2)-x(4)*x(1)/(Lr*(m+M)FL/(M+m); function sys=mdlOutputs(,x,) sys=x(1);x(2);x(3);x(4);x(5); function sys=mdlUpdata(t,x,u) sys=; function sys=mdlTerminate(t,x,u) sys=; 5 直线电机的矢量控制仿真5.1 仿真模型直线电机作为异步电机的一种,其动态数学模型同样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虽然通过坐标变换可以使之降阶并简化,

18、但是并没有改变其非线性、多变量的本质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因此,仍然需要采用相应的解耦控制策略来实现直线电机调速系统的高动态性能。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案有:1) 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2) 按定子磁链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将仿真模型分成如下几个部分分别单独介绍:(1) 转子磁链观测模型仿真模型是按转子磁场定向的,因此转子磁链位置的精确观测是控制系统能否实现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成功解耦的关键。转子磁链位置的表达式为: (38)在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动子磁链角为: (39)式中为动子运

19、动的电角频率。注释:个人对式(38)和(39)的理解是: 应该是而不是电角频率而不是动子运动的实测角频率。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建模的时候,动子磁链角采用的表达式才改写为: (40)其中:为感应电机极对数。当采用转子磁链定向时,满足: (41)式中:P为微分算子;为定子电流的d轴分量;为动子磁链;为动子时间常数。实际上,此时的电磁推力的表达式也相应的变为: (42)此时的转差角速度满足: (43)式(40)、(41)和(43)构成转子磁链观测模块的主要方程。从式(43)中可知:转子磁链处在分母的位置上,因此在电机启动的时候,转子磁链为零,则式(43)出现奇异点发散现象,造成仿真错误,因此,可将上式

20、改写为: (44)可将式(44)中的取为一个很小的常数。注释:这样的做法应该是相当于给转子磁链设定了一个初始值,如果我们不采用这种做法,而采用预励磁控制,是否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有待验证。图 4 转子磁链观测模块(2) 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计算模块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计算表达式为: (45)内部模块为:图 5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计算模块(3) 电流调节器由于控制方案中采用的是SVPWM调制方法,其输入量则必须为电压,因此需要将电流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转换为相应的电压分量,因此需要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在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矢量控制条件下直线感应电机的定子电压方程的表达式为: (46)(47)(48)因此,按照上述的推导得: (49)在式(46)中作者指出:该式是在保持定子励磁分量不变的情况下,而观察式(49)可知,还需默认转子磁链恒定,才能得到式(46),但是貌似该式中没有系数,是不是作者推导错误。通常采用PI调节的方式来求解电压分量,但是文献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中给出的式(46)可知,需要采用前馈解耦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