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1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2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3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4页
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与改变态度的方法 摘要: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 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下面将对态度的社会 心理学定义、心理结构、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影响态度 改变的因素、 态度改变的方法进行论述。 态度改变的实质是社会化的继续, 需要 人们面对社会和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己。关键词:态度 劝导 态度改变的因素 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 较稳定性 的内在心理倾向。因此,对于这一定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态度是一种内在

2、心理倾向; (二)、态度具有对象性; (三)、态度具有价 值判断和情感选择的倾向性; (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作为一种具有认知基础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动三种成分, 并且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二、态度的心理结构:(一)、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交织而成的综合性的心理结 构。即: 1、认知是态度的基础; 2、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基本特征; 3、动 机是态度的外在表征。(二)、态度是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指导性 或能动性作用。(三)、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 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以及某些联系的内在机

3、制的影 响。三、态度与行为的密切关系:(一)、合理行动理论该理论认为, 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个体会考虑各种 行为方案, 评价各种结果, 然后才做出行动与否的决定。 最后的决定是行为意向 的反映, 决定着是否有外显行为的发生。 行为意向是由两大因素决定的: 一是对 行为的态度,即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二是主观标准, 即人 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二)、双重态度模式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格林沃德等人提出了内隐性社会认知的概念,即过去 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 但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会存 在潜在影响。这一发现强调无意识

4、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并进一步提出内隐态度, 即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 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 识痕迹。威尔逊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 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 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假定, 人是理性的、 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 个不断解释世界、解释自己、寻找和建立个人意义,试图确立价值的过程,态度 和行为二者都是人们寻求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一种具 体行为究竟发生与否, 取决于这一行为的后果对于行为者的价值。 行为者对于一 种具体行为的

5、价值判断, 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的预期的满足 水平,另一方面决定于这一行为可能付出的预期代价。四、劝导与态度改变的过程:霍夫兰等人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导模型。 该理论认为, 影响态度改变的外部 刺激主要包括劝导者、 劝导信息和情境、内部因素则主要是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 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 这些特点包括: 劝导者是否有较高 的可信性、是否令人喜欢、 是否属于态度主体的参照群体; 信息提供的论据是否 强有力、 是否与原有态度存在差异、 是否会唤起恐惧情绪等; 周围环境是否会使 态度主体分心、 是否有预先警告出现等; 态度主体的卷入程度如何、 是否受到态 度接种等

6、。五、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一)、源自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1、态度主体自身态度系统的特性,包括: (1)、态度强度。研究表明,一种态度 的强度越大,意味着该态度的支持力量越多、越充分; ( 2)、态度向中度。态度 向中度决定着态度本身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也决定着态度对象和有关态度 对于个人的意义。 态度的向中度高, 其对于个人的意义就越重要, 相应的认知与 情感支持也越多,改变起来也就越困难; ( 3)、态度深度。有强烈情绪背景的态 度,会存在非常强烈的、 自发的态度改变抗拒反应, 使人有意无意的拒绝改变自 己原有的态度。2、年龄与性别大量研究表明: 年长者的态度比年轻者的态度更为稳定

7、, 更不易受外界事物 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处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 早期阶段的个体的易感性最强,其态度也最容易发生变化。近些年的研究发现: 从整体来说, 男人和女人的态度说服上的差异很小, 且他们 之间的差异与各自的专业分工有关, 对专业内的较为熟悉事物其态度是很难改变 的。反之,对非专业内的陌生事物的态度是较容易改变的。3、人格特性研究表明:态度主体的很多人格特征都会影响劝导效果,如自尊、焦虑、控 制点、权威主义和教条主义等。4、自我防卫心理策略 大量研究发现,至少有三方面的心理倾向会是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 1)、抗拒反应,即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别人操纵时,

8、心理上会出现自发的抵抗, 维持自我控制。(2)、心理惯性,人们心理活动总是遵循着费力最小原则。 ( 3)、 保留面子,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需要保持一个不轻易受到影响的形象。研究者对长期有关态度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 发现人们经常运用的自我防卫 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笼统拒绝。笼统拒绝不是逻辑、理性地提供证据反对或者攻击新的观点, 而是表现不相信、不信服。 ( 2)、贬损来源。当个体面对收集信息与原有态度不 一致的压力时,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断定信息的来源不可信或者具有消极性 质,以此缓解压力。(3)、歪曲信息。消解压力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歪曲或者误解 传达的信息,以减少与自己见解之间的差

9、异。 (4)、论点辩驳。人们通过强调自 己立场的长处与证据, 指出传达信息的不足与根据的缺乏, 可以增加自己观点的 可信性,降低传达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减少态度改变的压力。 (5)、合理化作用 及其他防御方式。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减少和消除不协调感等。(二)、态度主体所处的群体关系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凯利总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时得出了三点结论: 第一、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影响态度改变。 一个人越是重视自己在群 体成员中的地位,越难接受反对群体的意见。 第二、个人自群体中的地位影响态度变化。 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 抗拒与 群体规范不一致的劝导力量也越大,态度也越不

10、容易改变。 第三、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影响态度改变。 个体越是信赖群体, 就越倾向于 保持与群体的一致,难于接受说服而改变态度。(三)、劝导者特点的影响因素 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信息的直接传播者,即传达者的可信性、生理吸引力、 与观众或听众的相似性等都会影响到他所提供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可信性越高, 吸引力越大; 吸引力越大,说服力越强; 与观众的相似性越大, 说服的效果越好。(四)、说服信息特点的影响因素在劝导说服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的特点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 信息的这些特 点主要表现在: 1、信息的差异。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是在说服信息与态度主体原有态度存在的差 异,并引起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发生的。

11、2、信息唤起的恐惧情绪罗杰斯认为, 恐惧唤起能否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 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及其相互 作用:第一、事件的严重性。 如果听众相信信息中所描述的事件很严重, 他们将会更为 积极地去避免它。第二、事件的可能性。 如果听众相信该事件会发生到他们自己身上时, 他们将更 可能去避免它。第三、做出改变的有效性。 如果听众相信通过改变他们的行为可以减少该事件出 现的概率,他们可能去听从意见。第四、自我效能感。 如果听众相信他们会很容易或很有效地实施推荐的行为, 他 们会很乐意这样做。罗杰斯认为,是这些认知观点而不仅仅是恐怖感本身决定了恐怖信息对态度和行 为的影响。(五)、信息呈现方式单面论据是指在

12、说服过程中, 传达者只单方面表明对自己有力的论点; 双面 论据是指传达者在说服过程中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 也同时指出与自己相 反地论点存在的价值, 并通过辩驳, 强调目标指向一方。 霍夫兰在二战期间通过 研究发现: 对于普通大众提供单面论据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而对于教育水平较 高的对象, 则同时提供正反两面论据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较好。 另外,当听众原有 态度与传递着所提倡的观点不一致时, 双面论据更有说服力; 而当听众原有态度 与传递者的观点一致时,单面论据的说服力更优。(六)、重复重复对说服的影响与说服信息的有效性有关。 米勒认为, 信息的重复呈现以 适中为宜,如果重复超出限度,会使人

13、感到是对他们智力或决断的侮辱与威胁, 从而引起防御性的反抗。(七)、论点的有效性。论点的有效性并不总是发挥说服的效果,它的说服效果 依赖于人们对说服信息的卷入度。六、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信息时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将沟通信息与人 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调整到适度水平,以及利用生动的演讲方式等来提供信息等, 都是有效地增加沟通信息影响力的途径。(二)、态度防卫的回避。研究发现:在态度改变努力的过程中,传达者需要尽 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 并避免命令式的给定结论, 同时适当通过 分散人们的注意而减弱其自我防御的倾向。(三)、参照群体的引导。大量实验研究都证明了如果人们从属于某一群体,群体的规范就会在其成员身上形成明显的参照效应, 那么人们就倾向于选择与群体 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四)、过度理由效应。它是指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 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 1、诱导服从。无论是认知失调理论还是认知平衡理论,都指出了一个基本的心 理学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