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第4章 传热_4-6_换热器_第1页
1112第4章 传热_4-6_换热器_第2页
1112第4章 传热_4-6_换热器_第3页
1112第4章 传热_4-6_换热器_第4页
1112第4章 传热_4-6_换热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复习 v1、热传导、热传导 v2、热对流、热对流 v3、间壁式传热过程、间壁式传热过程 v4、传热总速率方程、传热总速率方程 三、工业换热器的类型 换热器:用于热量交换的设备。换热器:用于热量交换的设备。 载热体:参与换热的两种流体。载热体:参与换热的两种流体。 热载热体(热流体):加热剂(水蒸热载热体(热流体):加热剂(水蒸 载热体载热体 汽)汽) 冷载热体(冷流体):冷却剂(水、冷冷载热体(冷流体):冷却剂(水、冷 冻盐水、空气)冻盐水、空气) 1.1.间壁式:冷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热量;间壁式:冷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热量; 特点:两种流体不直接混合,保持原状态;特点:两种流体不直接混合,

2、保持原状态; 2.2.混合式: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混合;混合式: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混合; 特点:传热速度快;特点:传热速度快; 适用于:废热回收;适用于:废热回收; 3.3.蓄热式蓄热式 4.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热管;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热管; 分类分类: 按用途:按用途: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再沸器、蒸发器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再沸器、蒸发器 按传热特征按传热特征 直接接触式:直接接触式:冷、热流体直接混合冷、热流体直接混合 蓄热式:蓄热式: 4.6 换热器换热器 间壁式:间壁式:冷、热两流体由金属壁隔开,不直接接触冷、热两流体由金属壁隔开,不直接接触 冷流体热流体 热流体 冷流体 蓄热式

3、换热器示意图 1、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 结构及用途结构及用途:在容器在容器 外壁安装夹套制成。主要外壁安装夹套制成。主要 用于用于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的加热或冷 却。却。 优点:优点: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缺点:缺点:传热面受容器传热面受容器 壁面限制,传热系数小。壁面限制,传热系数小。 为提高传热系数,可在釜为提高传热系数,可在釜 内内安装搅拌器安装搅拌器。 夹夹 套套 式式 换换 热热 器器 加热蒸汽 釜 冷凝水 物料 物料 搅拌器 2、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结构:结构:这种换热器多以金属管子绕成,或制成各种这种换热器多以金属管子绕成,或制成各种 与容器相适应的情况,

4、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与容器相适应的情况,并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 蛇 管 的 形 状 优点:优点: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结构简单,便于防腐,能承受高压。 缺点:缺点:由于容器体积比管子的体积大得多,因此管由于容器体积比管子的体积大得多,因此管 外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较小。外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为提高传热系数,容器 内可安装搅拌器。内可安装搅拌器。 3、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 结构:结构:将蛇管成排地将蛇管成排地 固定于钢架上,被冷却的固定于钢架上,被冷却的 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 由管上方的喷淋装置中均由管上方的喷淋装置中均 匀淋下

5、,故又称喷淋式冷匀淋下,故又称喷淋式冷 却器。却器。 直管水槽 喷喷 淋淋 式式 冷冷 却却 器器 优点:优点:传热推动力大,传热效果好,便于检修和清洗传热推动力大,传热效果好,便于检修和清洗 缺点:缺点:喷淋不易均匀喷淋不易均匀 4、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优点:优点:进行热交换时使一种流体在内管流过,另一进行热交换时使一种流体在内管流过,另一 种则在套管间的环隙中通过。流速高,传热系数大,种则在套管间的环隙中通过。流速高,传热系数大, 逆流流动,平均温差最大,逆流流动,平均温差最大,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结构简单,能承受高压, 应用方便。应用方便。 外 管 内 管 套 管 式 换 热

6、器 结构:结构:将两种直径大小不将两种直径大小不 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并同的直管装成同心套管,并 可用可用U形肘管把管段串联起形肘管把管段串联起 来,来,每一段直管称作一程。每一段直管称作一程。 缺点:缺点:介质流量较小,热负荷不大。介质流量较小,热负荷不大。 5、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是最典型的间 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优点:优点: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 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传热效果好,结构坚

7、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 操作弹性大,操作弹性大,大型装置中普遍采用。大型装置中普遍采用。 常见的类型有:常见的类型有:固定板式换热器、固定板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形管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1)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结构: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一种流 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体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另一种流体在管外 流动,其行程称为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管束结构管束结构 结构示意结构示意 单程:单程: 流体在管内每

8、通过管束一次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 一管程一管程 流体在管外流体在管外每通过壳体一次每通过壳体一次 一壳程一壳程 多程:多程: 多管程:多管程:封头内设置分程封头内设置分程隔板,隔板,单管程单管程多管程多管程 多壳程:多壳程: 相当于相当于单壳程串联单壳程串联,传热面积,传热面积增大增大 单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 t1t2 T1 T2 双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双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 单双 AA 2 1 ndA i 2 4 单 LdnAA 0 单双 流通截面积:流通截面积: 传热面积:传热面积: 管程数管程数,流通截面积流通截面积, 管内流速管内流速,i,可,可强化传热强化传热 单管程换热器管、壳程流体

9、流动单管程换热器管、壳程流体流动 双管程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双管程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 常用形式常用形式:弓形、圆盘形弓形、圆盘形 折流挡板折流挡板 作用:作用:提高壳程流体湍动程度提高壳程流体湍动程度( (Re100 湍流湍流),),增大增大 0 0,强化传热。,强化传热。冲刷沉积物,减小污垢热阻;对壳冲刷沉积物,减小污垢热阻;对壳 体起体起支撑作用支撑作用。 代价:代价:壳体阻力壳体阻力,系统动力消耗,系统动力消耗 弓形弓形 圆盘形圆盘形 单壳程圆盘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流体在壳内的流动单壳程圆盘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流体在壳内的流动 (2) 分类及特点分类及特点 管、壳温度不同,管、壳温度不同,

10、产生热应力,当产生热应力,当t50时时,管,管 弯曲、断裂或管板变形,为此,采用各种补偿办法消除弯曲、断裂或管板变形,为此,采用各种补偿办法消除 或减小热应力。或减小热应力。 固定管板式固定管板式 安装膨胀节安装膨胀节 U形管式形管式 本身具有补偿能力本身具有补偿能力 浮头式浮头式 本身具有补偿能力本身具有补偿能力 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根据所采取的温差补偿措施,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列管式换热器可分为: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特点:特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能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壳程不易机械清洗;壳程不易机械清洗; 适用:适用: 壳

11、程流体不易结垢或容易化学清洗,壳体与传壳程流体不易结垢或容易化学清洗,壳体与传 热管壁温度之差小于热管壁温度之差小于50 C,否则加膨胀节。,否则加膨胀节。 单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单管程固定管板换热器 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换热器 b)U形管换热器形管换热器 特点:特点:具有具有温度补偿温度补偿作用,管程不易清洗。作用,管程不易清洗。 适用:适用:可用于高温高压,适用于管程为洁净而不易结垢可用于高温高压,适用于管程为洁净而不易结垢 的流体。的流体。 结构结构: U U型管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型管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 c)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结构结构: 浮头式换热器 特点:特点:消除了温差应力、便

12、于清洗和检修;结构复杂、消除了温差应力、便于清洗和检修;结构复杂、 成本高,但应用广泛。成本高,但应用广泛。 6、其他类型换热器、其他类型换热器 (1)各种板式换热器)各种板式换热器 优点:优点: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性大、金属材传热系数大、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性大、金属材 料消耗量低、加工容易、检修清洗方便。料消耗量低、加工容易、检修清洗方便。 缺点:缺点:允许操作压力比较低、操作温度不能太高、处理允许操作压力比较低、操作温度不能太高、处理 量不大。量不大。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和板面波纹形状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和板面波纹形状 板式换热器流向示意图板式换热器流向示意图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

13、热器 (2)热管换热器)热管换热器 新型传热元件新型传热元件 热热 管管 优点:优点:传热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传热能力大、应用范围广、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适用:适用:尤其适用于某些等温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尤其适用于某些等温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二、二、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要求:要求:根据生产任务设计或选择合适的换热器根据生产任务设计或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 (计算计算传热面积传热面积,确定管、壳程数确定管、壳程数,管规格、管排布管规格、管排布等等) 1、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应考虑的问题、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应考虑的问题 (1)选择流程选择流程 一般原

14、则: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液体、腐蚀性流体一般原则: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液体、腐蚀性流体 压力高的流体压力高的流体 走管程走管程 饱和蒸汽、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对饱和蒸汽、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对 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需要冷却的流体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需要冷却的流体 走壳程走壳程 (2) 流速的选择流速的选择 流速影响对流传热系数和污垢热阻的大小。流速影响对流传热系数和污垢热阻的大小。 流速减小,流速减小,流体中颗粒流体中颗粒沉积,甚至堵塞管路沉积,甚至堵塞管路 流速增大,流体阻力增大。流速增大,流体阻力增大。 (表(表4-12、4-13) (3) 流动方式的选择流动方式的选择 对于同样的进、出口条件

15、,传热量相同,对于同样的进、出口条件,传热量相同, A逆 逆A并并 管程或壳程管程或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但同时流动阻力,但同时流动阻力, tm ,应权衡确定,应权衡确定 (4) 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换热管规格和排列的选择 换热管规格:换热管规格:等,5 . 2382252195 . 225 管子长度:管子长度:1.5m、2m、3m、4.5m、6m、9m 64 D L 一般情况下: (5) 折流挡板折流挡板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挡板间距:一般取壳体内径的挡板间距:一般取壳体内径的0.21.0倍倍 正三角形排列正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正方形排列 正三角形错列正三

16、角形错列 挡板切除对流动的影响挡板切除对流动的影响 2、流体通过换热器时阻力的计算、流体通过换热器时阻力的计算 (1)管程阻力)管程阻力 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计算式求得。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计算式求得。 pii Nfppp)( 21 管程总阻力: 2 2 1 i i u d l p 每程直管阻力: 2 3 2 2 i u p 每程回弯阻力: 5 . 1219 4 . 15 . 225 i it f fF 结构校正系数, 3 Pi Np 说明: (2)壳程阻力)壳程阻力 对于壳程阻力的计算,由于流动状态比较复杂,对于壳程阻力的计算,由于流动状态比较复杂, 计算公式多,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计

17、算公式多,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埃索法:埃索法: ssipos NFppp)(壳程总阻力: 2 1 2 o BTCoo u NNFfp )(管束阻力: 2 2 5 . 3 2 o B p i u D B Np )(折流板缺口阻力: 3 ) 1 ( B po说明: 表表4-14 列管式换热器允许的压降范围列管式换热器允许的压降范围 3、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 (1)初选换热器的规格尺寸)初选换热器的规格尺寸 初步选定换热器的流动方式,保证温差初步选定换热器的流动方式,保证温差校正系数校正系数 大于大于0.8,否则应改变流动方式,重新计算。,否则应改变流动

18、方式,重新计算。 计算热流量计算热流量Q及平均传热温差及平均传热温差tm,根据经验估,根据经验估 计总传热系数计总传热系数K估 估,初估传热面积 ,初估传热面积A估 估。 。 选取管程适宜流速,估算管程数,并根据选取管程适宜流速,估算管程数,并根据A估 估的数 的数 值,确定换热管直径、长度及排列。值,确定换热管直径、长度及排列。 (2)计算管、壳程阻力)计算管、壳程阻力 计算管、壳程流速和阻力,判断是否合理。计算管、壳程流速和阻力,判断是否合理。 (4)计算传热面积并求裕)计算传热面积并求裕 度度 一般应使所选用或设计的实际传热面积一般应使所选用或设计的实际传热面积AP大于需大于需 要的传热

19、面积要的传热面积A0 20%左右为宜,左右为宜, 即裕度为即裕度为20%左右。左右。 裕度的计算式为:裕度的计算式为: %100 0 0 A AA H P (3)核算总传热系数)核算总传热系数 求出总传系数求出总传系数K计 计,并与估算时所取用的传热系数 ,并与估算时所取用的传热系数 K估 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 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应重新估算。 三、三、换热器的传热强化途径换热器的传热强化途径 m tKAQ 强化方法:强化方法:提高提高K、A或或tm 目目 的:的:传热面积传热面积 ,使设备费用降低,使设备费用降低 1、提高、提高K值值 0 0 000 0 111 s m

20、i si ii R d d d d R d d K (1)降低污垢热阻)降低污垢热阻 (2)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若若i 0,提高,提高小小( i)的一侧的一侧 两侧两侧相近,应同时提高两侧流体的相近,应同时提高两侧流体的 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方法的方法 无相变传热无相变传热 a)提高管内流速提高管内流速 2 . 0 8 . 0 ii dCu 2 . 0 8 . 0 iii du, 8 . 0 0 uK ii ,则如果 n p i i i C ud d 8 . 0 023. 0 缺点:缺点:流动阻力流动阻力,动力消耗,动力消耗,操作费用操作费用 经济优化:经济优化:

21、选择选择适宜流速,适宜流速,使总费用最低使总费用最低 优点:优点: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传热面积,设备投资费设备投资费 流速流速 非工艺物流:非工艺物流:流量流量 工艺物流:工艺物流:流通截面积流通截面积 壳程:壳程:折流挡板数折流挡板数 管程:管程:单管程单管程 双双(多多)管程管程 b)制造人工粗造表面)制造人工粗造表面 促进边界层分离,减薄层流底层,强化传热促进边界层分离,减薄层流底层,强化传热 c)加设扰流元件)加设扰流元件 管内装入麻花铁、螺旋圈或金属丝片;增强湍管内装入麻花铁、螺旋圈或金属丝片;增强湍 动,破坏层流底层。动,破坏层流底层。 有相变传热有相变传热 冷凝冷凝

22、:1)采用滴状冷凝)采用滴状冷凝 2)及时排放不凝气体)及时排放不凝气体 3)气、液流向一致)气、液流向一致 4)合理布置冷凝面)合理布置冷凝面 5)利用表面张力)利用表面张力 (沟槽(沟槽 ,金属丝),金属丝) 沸腾:沸腾: 1)保持核状沸腾)保持核状沸腾 2)制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数)制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数 2、提高传热推动力、提高传热推动力 限制:限制:两侧均为工艺物流时,温度不能任意改动两侧均为工艺物流时,温度不能任意改动 适用:适用:一侧为公用工程物流一侧为公用工程物流(加热蒸汽、冷凝水加热蒸汽、冷凝水)时,时, 其进口温度可调。其进口温度可调。 例:例:提高冷却水用量提高

23、冷却水用量 tc2, tm 提高加热蒸气压力提高加热蒸气压力 P ,ts , tm 蒸发、闪蒸蒸发、闪蒸P ,ts , tm 3、增加传热面积、增加传热面积 改善传热表面,增加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积改善传热表面,增加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积 如采用:如采用: 不同异形管不同异形管 开槽及加翅片开槽及加翅片 折流形式折流形式 多孔、高效传热面多孔、高效传热面 波纹管式传热管 纵向翅片管 横向翅片管 螺旋槽纹管 缩放管 翅 片 管 的 截 面 小结小结 v1、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工艺计、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工艺计 算及选型算及选型 v2、了解其他类型换热器的结构和特点、了解其他类

24、型换热器的结构和特点 v3、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热辐射(了解) 传热复习题: v1.1.传热的基本方式为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 v2.2.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 v3.3.称为称为_,其物理意义为,其物理意义为_._. v_,提高管内值的有效方法,提高管内值的有效方法_._.提高提高 管外值的有效方法管外值的有效方法_。 v4.4.传热一般采用逆流操作,但为传热一般采用逆流操作,但为_._._ v时采用并流操作。时采用并流操作。 v5.5.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时,往往把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

25、时,往往把_ _ 的材料包在内的材料包在内 层,层, 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 v6.6.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_,随其温度的升高,随其温度的升高_。 v7.7.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_,_,因因_强强 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 v8.8.一热流体将热量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的过程是一热流体将热量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的过程是_ v_._._._. v9.9.固定管板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固定管板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 _程。程。 v1

26、0.10.一根暴露在外的热管子以一根暴露在外的热管子以_._._散发热量。散发热量。 一一.填空题填空题 11.11.式中两个准数式中两个准数=_=_,Pr=_. Pr=_. 若液体被冷却时若液体被冷却时 n=_n=_。 12.12.在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三层间的温度在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三层间的温度 差变化差变化 是依次降低,则三层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是依次降低,则三层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 _。 13.13.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_、_、 _ _ 。应维持在。应维持在_区内操作。区内操作。 14

27、.14.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阻力迅速加大,这可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阻力迅速加大,这可 能是由于能是由于_所引起的。所引起的。 15.15.温度差损失包括温度差损失包括_、 _、 _。 16 .16 .牛顿冷却定律表达式:牛顿冷却定律表达式:_。 二二.选择题选择题 v1.1.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 的将是的将是 ( )。)。 v A A、管壁热阻;、管壁热阻; B 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v C C、污垢热阻;、污垢热阻; D D、管外对流传

28、热热阻;、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v2.2.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 )。)。 v A A、设置折流挡板;、设置折流挡板; B B、增大板间距;、增大板间距; v C C、增加管程数;、增加管程数; D D、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 v3.3.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走壳程 的有(的有( )。)。 v A A、高压流体;、高压流体; B B、蒸汽;、蒸汽; C C、易结垢的流体;、易结垢的流体; v D D、腐蚀性流体;、腐蚀性流体; E

29、 E、粘度大的流体;、粘度大的流体; F F、被冷却的流体;、被冷却的流体; v4.4.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 系数,但同时地导致(系数,但同时地导致( )。)。 v A A、管内易结垢;、管内易结垢; B 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壳程流体流速过低; v C C、平均温差下降;、平均温差下降; D 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管内流动阻力增大; v5.5.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 )。)。 v A A、选用粗管排列;、选用粗管排列; B B、选用翅片管;、选用翅片管; v

30、C C、增加管程数;、增加管程数; D D、增加壳程数;、增加壳程数; v6.6.关于传热系数关于传热系数K 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vA.A.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 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实际上是个平均值; vB.B.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 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 vC.C.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 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vD.D.要提高要提高K 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7.7.一般条件下一般条件下, ,下

31、列物质导热系数最大的是(下列物质导热系数最大的是( )。)。 A A、金属固体、金属固体 B B、非金属固体、非金属固体 C C、液体、液体 D D、气体、气体 8.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由物体本身分子、原子或电子的微观运动使热量发生传递的过程称为、由物体本身分子、原子或电子的微观运动使热量发生传递的过程称为 热传导热传导 B B、除分子运动之外,流体质点也发生相对的随机运动,产生碰撞与混合,、除分子运动之外,流体质点也发生相对的随机运动,产生碰撞与混合, 由此引起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对流由此引起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对流 C C、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

32、零度以上,都能随温度的不同以一定范、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随温度的不同以一定范 围波长的电磁波的形式发射能量围波长的电磁波的形式发射能量 D D、传热过程中,热量都是以一种基本传热方式单独完成传递、传热过程中,热量都是以一种基本传热方式单独完成传递 v9.9.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导热系数最小的是(下列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导热系数最小的是( ) A A、铝、铝 B B、石棉、石棉 C C、水、水 D D、空气、空气 10.10.流体的平均导热系数入的单位是流体的平均导热系数入的单位是( )( ) A A、W/m BW/m B、W CW C、W/(m oC) CW/(m oC) C、 W/oCW/oC 11.11.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的传热系数计算式为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的传热系数计算式为 ( ) A A、a=0.36a=0.36入入/de (deuo/)0.55/de (deuo/)0.55(Cp/Cp/)1/31/3 (/w/w)0.140.14 B B、a=0.023/d (du/)0.8(Cp/)na=0.023/d (du/)0.8(Cp/)n C C、 Nu=1.86(ReNu=1.86(RePrPrd/l)1/3d/l)1/3(/w/w)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