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玉米生产概述玉米生产发展简史玉米又名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玉米的栽培历史约有 4500-5000年,是一个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 并认为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 从 1496 年以后才逐渐传入世界各地。 我国栽培玉米有 460多年的历史,从国外传入我国应在 16 世纪前期 或中期,又确认玉米于 1511 年以前已传入我国。传入和扩散的途径 是先沿海后到内地各省。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玉米省市之一, 种 植玉米的历史也较长,稷山县志早在 1602 年已有记载,距今至少 有近 400 年的栽培历史。1、 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我国的粮食作物各类很多, 但也主要是水稻、 小麦和玉
2、米三大作 物,这三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的73%和 85%。因此提高玉米的生产是保证全国和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 发展养殖业 和有关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 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其 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玉米是高产作物玉米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玉米的干物质产量 95%以上都是依 靠叶片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由于玉米是一种碳四作物, 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 而光合效率却比较高, 一般比小麦、 水稻等作物的净光合效率高出 2-3 倍,因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世界三大作物单产的最高记录是:水稻亩产 1029.45 公斤,小麦 亩产达 1013公斤,而玉
3、米亩产则可达 1554 公斤,居三大谷类作 物之首。近年来高平也出现了不少高产记录,建宁乡玉米亩产达 到 1000 公斤。(2)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蛋白质9.6%、脂肪 4.9%、糖分 1.58,另外还含有 1.92%的纤维素和 1.56% 的矿物质。玉米籽粒中脂肪含量较高,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 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略低于面粉及小米,而且在玉米籽粒中还 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硫胺素和核黄素较多,单位重量的发热量 也较高,超过了大米和面粉。(3)玉米是高产质优的饲料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每 100公斤玉米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 于燕麦 118公斤、高
4、粱 110 公斤、大麦 115 公斤。因此,玉米是 近代世界上用于生产肉、奶、蛋、鱼等畜产品和水产品重要的饲 料来源。(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淀粉工业;玉米榨油工业;玉米酿造工业;玉米医药工业; 食品加工工业。(5)玉米的其它用途玉米茎秆可以制造出很好的纤维素,人造丝、纸、电气绝缘材 料和化学胶板等;玉米果糖的穗轴和茎秆还可以制造软木塞,黑 色火药、电木、漆布、人造胶水等,也可以从中提取高级塑料的 重要原料糠醛。玉米的花丝和苞叶可用作包装和填充的良好 材料,苞叶还可编制各种各样的出口工艺品。由于玉米产量高、 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强、用途广,在作为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 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经
5、济价值,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 米产量水平、对增产粮食、促进畜牧业发展,以及轻工业发展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玉米种植区划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流域中游左侧,跨越 34.34-40.43N,111.15-114.33E,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地势起 伏较大,玉米气候资源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纬向)和垂直地带 性。从北到南依次为温凉,温和及温暖作物带,为了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采取措施发挥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因素的优势,挖掘 玉米的生产潜力,将全省分为三个种植生态大区,即:北部春播 早熟玉米区;中部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南部夏播中、早熟玉米区。 我市属中部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生态条件:海拔高
6、度一般在600-1100 米左右。年平均温 10.2度。无霜冻期 170-180天,大 于 10 度的积温 3200 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 度的初日在 17/422/4。安全生育期 165 天,能满足中晚熟玉米对热量的要求。光照较为充足,日均温大于 10 度期间日照时数为 1400 小时 左右,能满足玉米对光照的要求。全生育期降水 561.7 毫米。土壤 类型为石灰型褐土。土壤除缺磷外,其余基本满足玉米中高产的要求。二、玉米生长发育规律1、 玉米的一生(1)玉米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不同品种生育 期相差很大。一般在 100-140 天左右。特早熟
7、只有 60-70 天, 最晚熟可达 160-200 天。玉米的生育时期指的是出苗期、拔节 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抽丝期、成熟期。( 2)玉米的生育阶段 玉米从种子萌发到种子形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苗到拔节称苗期阶段,包括种子萌发、出苗及 幼苗生长的过程。第二阶段:从拔节到抽雄开花称穗期阶段,是决定果穗大小, 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 从抽雄开花到籽粒成熟称为花粒期阶段, 籽粒大小、 籽位重量、产量高低是由这一阶段决定的。2、 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 1)玉米对温度的要求玉米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特性, 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 要较高的温度。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以及
8、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生产上,一般山西小以 5-10 厘米日平均地温稳定通过 10-12 摄氏度 为播种适期。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下限温度是:播种 出苗6.5-9.5 度,拔节 抽雄 14.6度,抽雄 -吐丝 18.2度,各生育阶段要求最适温度是 播种期 1012 度(地温),苗期 1518 度,拔节期 18 度,抽雄开花期 2627 度(低于 17 度不能开花授粉),灌浆成熟 2024度(低于 12度或高于 24度都不利于灌浆),低于 11度成熟推迟。( 2)玉米对光照的要求玉米属短日照作物,玉米大多数品种的临界日照长度为 14.515小时,玉米不同品种对光周期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目
9、前山西省推广的 多数单交种为半马齿型品种,对光周期反应不太敏感。一般认为,玉 米的光补偿点为 300-1800勒克斯,光饱和点在 10 万勒克斯以上, 在田间自然光照下无光饱和点, 在正常光量范围内, 随光照强度的增 加,玉米光合强度也成比例增加。 另外,玉米叶正面与叶背面照光后, 光合强度无明显差异, 因此,紧凑型直立叶型品种叶片两面均能受光, 因此,其产量高于平展型品种,为高光效的主要特征之一。(3) 玉米对 CO的要求CO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物的主要原料。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条件 下,玉米光合强度主要受制于大气中的 CO 浓度,玉米的 CO补偿 点为 1010-6 ,CO饱和点为 80018
10、0010-6,自然界大气 CO浓度在 300-35010 -6 之间,所以采取一定措施增加 CO供应可以提高玉米 产量。如根系呼吸和有机质分解产生的 CO,可供玉米植株下部利用。 玉米冠层 CO浓度在一天中不断发生熟化。 据测定,夜间和早晨浓度 最高,可达 40010 以上,中午最低为 25010 以下,因此,在高产栽 培中,如何创造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既透光又通风,是获得高产的 关键。( 4)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土层深厚玉米具有根层密、 根量多,形成了一个深约 1.52.0 米,直径约为 1.0-1.2 米的庞大的须根系。 只有活土层深,心土层厚,才 能使根系生长良好,进而促进地上部生育健壮。
11、 疏松通气 土壤通气性是影响根系下扎的主要因素。据研究,土壤容重与产 量呈负相关。一般要求中等肥力壤质土土壤容重在 1.0-1.2 克 / 厘米。 耕层有机质与速效养分含量高 在玉米生育期间,如何提高土壤对玉米发育所需的养分的供应能 力,对获得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玉米吸收的养分主要来自土壤和肥料。 据试验,以施用 N,P.K 肥料的玉米产量为 100%,则不施肥的玉米产 量仅为 6080%,说明玉米所需养分 3/54/5 来自土壤基础肥力,1/52/5 来自施肥。据测定,北方地区玉米高产稳产地块所要求的土壤养分要求为, 耕层有机质含量 1.52.0%,速效 N 和速效磷大于30PPM,速效钾在
12、 150PP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能制成较高的水稳性 团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土壤渗水保水性能好 各地玉米高产稳产田,由于土壤熟化,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 水稳性团粒结构较多, 耕层以入又较坚实。 因此,熟化土层渗水快, 心土层保水性能好, 所以表土层以下常呈湿润状态, 具有较强抗旱 能力。各地高产经验是; 很抓以土、 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深耕以加厚活土层,提高土壤渗吸能力;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 构,增强持续能力,为玉米高产稳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水环境。三、玉米需水需肥规律 玉米生产发育和产量形成所必需的光、温、水、气、养五大生活 要素当中,光照、 温度及二氧化碳主要依赖
13、自然界提供,在玉米分布 地区一般尚能满足, 目前人类对它们的干预能力很小或无须干预; 而 玉米以水及养分的需要除自然界提供以外, 还需一定的补充, 才能满 足生长发育和获得高产的需要, 这就是施肥和灌溉。 了解玉米需水需 肥规律,进行合理灌溉和科学施肥, 对于获得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 意义。1、 玉米需肥规律( 1)玉米对三要素吸收动态及数量 在黄土高原旱地条件下,玉米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动态及数量变化规律。玉米对氮的动态吸收总体表现为前期慢、中期快、后 期又转慢的规律。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类同于氮素,也呈现前 期慢、中期快、 后期转慢的规律,所不同的是吸收最快时期比氮略有 后滞。玉米
14、对钾的吸收规律不同于氮和磷, 在未进入籽粒灌浆之前吸 收总量随着干物质的累积而增加,在之后却有部分钾离子返还土壤。 总的吸收规律呈一抛物线型变化。 在拔节之前吸收较慢, 由拔节到灌 浆处于快速吸收期并达到顶点, 吸收峰值在灌浆之前, 在灌浆之后由 于钾离子流失而呈负增长, 占物质百分数以在拔节和灌浆时为高, 表 现为双峰曲线。(2)玉米田间供肥规律 研究人员对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田间土壤供肥状况与产量水平 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春玉米土壤动态的一般规律。 土壤供肥量 依养分不同而异;氮和钾持较高的水平,磷持较低水平。同一种养分 又依不同的生育阶段而不一样。 如氮素在孕穗阶段供肥量最大, 而在
15、 成熟阶段供肥量最小; 不同的养分其供肥变化趋势也不一样, 氮素呈 现“高低高低低” 的趋势,磷素呈现 “低高高高低” 的趋势,钾素表现为“高低高高低”的势态发展。(3)微量元素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多数土壤为石灰性土壤,据分析,石灰性 土壤多数微量元素供应水平较低, 少数微量元素属中等供应水平, 尤 其以锌元素最缺乏, 而玉米对锌元素反应十分敏感, 随着产量水平的 提高对锌的需要日益迫切,因此,合理补充锌肥尤为重要。施用锌肥 可以加快玉米幼苗和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 还能提高玉米叶绿素的含 量,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强植株体内物质的累积;还可以促进体内 无机养分的转化和有机物质的累
16、积, 为丰产提供物质基础, 还能增强 胶体的亲水性,提高含水量,增进抗旱能力。从多年玉米施用各种微 量元素肥料小区试验的增产效果看, 以施用锌肥最好。 无论是用硫酸 锌拌种、灌根、叶面喷施,玉米增产幅度为 12-30%。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 常规技术( 1)整地与土壤耕作前茬收获后要及时灭茬进行深耕, 使土壤有较多的熟化时间, 提 高土壤肥力,耕后要耙耢保摘。如果前茬收获晚,来不及秋耕作,要 争取早春耕,随耕随耙,防止跑墒。无灌水条件的旱地,春季应多次 耙耢保墒,做到细碎无坷垃、上虚下实,有利出苗。高产田的特点是 具有疏松软绵, 上虚下实的土体构造, 这对玉米大部分播种在旱地的 北方玉米区
17、更为重要,因深耕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水、肥、气、热 相互协调有利微生物繁殖,养分分解和转化,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 深耕还可早春地温回升快、 利于早播壮苗。深耕改土就是加深耕作层, 这层一般要达到 20 30 厘米。总孔隙度达 50 55%,团聚体占 40% 左右,另外要消除犁底层, 使根系向下伸展。心土层和底土层也要深 厚而紧实,使保水性好。所以深耕改土是玉米高产的基础。(2)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玉米播种期,受土壤温度、水分、种植和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地区不同播期也有差异。但在当地适宜播种期范围内,掌握“早”字 即是各玉米产区玉米高产的共同经验之一。 但也不是越早越好, 过早 因土壤温度低而
18、种子发芽慢, 易染病菌或烂种。 播种期除必要的水分 和空气因素外,温度是播期确定的首要因素,一般在土壤表层 5-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10度以上时即可播种, 我市一般在 4月上中旬播种。 另外玉米的播种期确定, 还应与当地降雨情况结合, 特别是旱地要考 虑玉米生长发育最需水分时正是当地比较降雨集中的时期, 两者尽量 吻合,应避免因早播的春玉米在开花前后与伏旱相遇造成严重的减 产。 播种量因种子大小、 种子生活力、种植密度、播种方法和栽培目的不同, 播种量出有差异。凡是种子粒大、生活力低,密度大时,播种量也应 适当加大,否则可适当少些。一般条播:犁播每亩 4 5 公斤,机播 或耧播每亩 3-4
19、公斤,点播 2-3 公斤。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条播,包括机播、耧播、犁播等。另一种播种方法是点播,这种方法能保证播种质量,节省种子,还可 与集中施肥等结合起来, 具体做法有用点播机, 人工开穴或犁开沟点 播等。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要适宜,深浅要一致,这样才能苗齐、苗全、苗壮。适 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 6 厘米为宜。如果土壤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 于干燥的砂质土,可适当深些,但不要超过 10 厘米为宜。 播种后镇压墒情较差的情况下, 播种后镇压是保证玉米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 之一。因干旱时,玉米播种后,种子与土壤接触不良,不
20、易吸收水分10而影响全苗和苗齐,通过镇压,增强土壤毛细管作用,利于下层水上 升,使种子吸水发芽出苗。( 3)玉米施肥技术基肥 玉米播种前施入的基础肥料称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基 肥的数量占总肥量的 60-70% 左右。土杂肥应每亩 1000-3000 公 斤。种肥 与播种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肥。种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 有重要作用, 一般可增产 10%左右,在基肥不足或不施基肥的情况下, 种肥的增产作用更大。 种肥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对玉米生长初期养分的 供给,促进根系发育,保证苗齐苗壮,为玉米后期生育打好基础。种 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化肥。用量不宜过大,避免土 壤溶液过高,影响种子
21、发芽出苗。施用品种以尿素 1.5 公斤、硝酸磷 肥 2-3 公斤,化肥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相距 45 厘米为好。施肥 方法一般用条施或穴施均可。追肥 玉米出苗后施用的肥料, 称为追肥。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和吸 肥比较集中的作物。 出苗后单靠基肥和种肥, 还不能满足各生育期的 需要,特别是雌穗形成时期, 需肥达到高峰, 通过追肥及时供应养分。 对高产、稳产非常重要。追肥的种类和种肥相似,也是以速效氮化肥 为主,适当配合磷、钾等速效化肥。根据在玉米各生育期所施肥料, 追肥可分为苗肥、拔节肥、穗肥和粒肥四种。( 4)田间管理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 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11 期的特点,
22、在播种以后,人为地通过灌水,施追肥,中耕除草培土, 防治病虫为害等措施,进行适当的促控,保证玉米健壮地生长发育, 是玉米高产、稳产、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措施。农谚称: “三分种, 七分管”,说明田间管理的重要性。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 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 1)苗期管理(出苗抽雄) 生育特点:这个阶段是生长分化根、茎节及节间、叶的时期。 从 3 叶到拔节是玉米生长次生根的第一个高峰期。苗期一般需经 历 30-35 天,苗期属于生长阶段。从玉米器官成立主次关系分 析,苗期以根系建成为中心。 主攻目标和壮苗标准:该阶段主攻目标是壮苗,其标准应是根 系发达、叶片肥厚、叶鞘扁宽、苗色深绿,心
23、叶重叠。从群体说, 则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管理措施 A 、查苗、补苗,玉米在播种出苗过程中,常由于种子 发芽率低,或因漏播、干旱等各种原因造成玉米缺苗,所以玉米出苗 后应立即查苗补苗。发现缺苗应立即移苗补种。在幼苗 3 4 叶时, 选用壮苗,在雨天或阴天,午后带土移栽。移后注意管理,促苗尽快 恢复正常生长,防止田间出现大小苗。 B、间苗、定苗 适时间苗、 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节省土壤养分水分,以利培养壮苗。间苗 应在胚乳用尽的 3-4 叶期进行。定苗一般在 4-6 叶进行。间苗、定苗 时,应去弱留壮,大小一致,株距均匀。宜在晴天进行,因病苗、虫 咬苗以及生育不良的苗,经中午晒后易发
24、生萎蔫,便于识别淘汰。 C、12蹲苗促壮 蹲苗要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蹲苗 的时间,应视地力、品种和苗情灵活掌握,一般不超过拔节期。 D、 中耕 中耕的作用在于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减少养分、水分的消耗以及病虫害的中间寄主。苗期中耕,一般可进 行 2 3 次,第一次在定苗前,这是幼苗尚小,应浅中耕,避免压苗, 一般 3.3 5 厘米,拔节前进行第二、三次中耕,中耕浓度 58 厘米 为宜,苗旁宜浅,行间宜深,苗期遇雨,雨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和破 除板结层。(2) 穗期管理 (拔节抽雄) 生育特点 穗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 生长旺盛
25、,雄穗、雌穗已先后开始分化。 穗期一般经历 2535 天, 从开始拔节时,穗期叶面积迅速扩大,中上部叶片全部伸出并展 开,比苗期扩大 510 倍。生殖器官也处于强烈的分化时期,因 此该阶段是追肥灌水的关键时期, 以便协调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主攻目标和壮株标准 穗期的主攻目标为控秆、促穗、植株健 壮以达穗大粒多的目的。 管理措施 A. 适时追肥灌水。除拔节前后适时适时适量地追好 攻杆肥外,应重点抓住抽雄前后一个月内的水肥管理是形成穗大、 粒多、粒重的主要时期。 B.去蘖 玉米拔节前,茎秆基部长出分蘖, 分蘖多少与品种特性有关,应及时拔除,以利主茎生长。 C. 中耕 培土 玉米穗部对养分、水分、
26、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要求强烈。13 中耕可疏松土壤,改善通气和肥水供应状况,促进根的层数和根 量的增加,并可清除杂草,蓄水保墒。穗期中耕一般进行两次, 一次是结合拔节前后施攻秆肥时进行深中耕,深度一般以 6.7-8.3 厘米为宜。第二次结合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时进行中 耕,应掌握“行间深根旁浅”的中耕方法。本次中耕要结合培土。 D.防治病虫害。穗期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粘虫,干旱年份棉铃 虫也有发生。 幼虫多为害玉米顶部心叶和茎秆、 穗轴的输导组织, 影响营养物质合理分配, 造成果穗发育不良而减产。 要及时防治。(3)花粒期管理(抽雄开花成熟) 是指玉米生长后期的管理。在这段时间内,玉米经历了籽粒
27、形成 期、乳熟期、腊熟期、完熟期四个阶段。经历 4550 天。 生育特点:玉米抽穗开花时根、茎、叶生长已基本结束,植物进入 以开花授粉、 受精结实和子粒生长建成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授精后 15 天内为子粒形成时期,此时穗轴和苞叶生长较快,果穗长度、穗 粗以接近和达到正常长度和粗度, 种子各部分逐渐分化籽粒形成。 是 决定穗粒数的时期,受精后 1530 天,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快最多 的时期,是决定玉米粒重和产量的关键时期。主攻目标 后期的主攻目标为粒多粒饱,最大限度地保持绿叶面 积,提高光合效率,延长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活动,防止早衰。 管理措施 A 、增施攻粒肥 高产田争取粒多粒饱是关键。因此,
28、 保持叶片功能旺盛,防止脱肥早衰,及时补追速效氮素肥料极为重要。 但追肥量不宜太多,一般约占总追肥量的 10%。B、去雄 去雄是一项14 简单易行, 有良好增产效果的措施。 玉米去雄可以节省水分和养分的 消耗,使雌雄穗花期协调,提早雌穗抽丝,减少玉米小花不实现象, 使穗长和穗粒重增加,秃顶减轻,籽粒饱满。玉米去雄还可以改善中 下部叶层透光条件, 有利籽粒发育和粒重的增加, 特别是玉米螟或蚜 虫开始多集中在雄穗上, 拔除雄穗可减轻危害。 去雄应在雄穗刚抽出 而未散粉时进行。 过早易拔掉顶部一二张叶片, 过晚时雄穗已经散粉, 失掉去雄增产的作用。去雄最好在晴天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进行, 有利茎顶伤口愈合, 免遭病菌传染。去雄一般多采用隔行或隔株进行, 全田去雄株数不宜超过 1/3 。2、 高产技术1、 模式化栽培技术 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将常规增产措施组装配套,使作物生长 发育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各项农艺措施与生产条件更为协调的一整套 玉米优化栽培技术体系。(1)增产原理 对各项单项措施进行了优化组合, 发挥了它们的整 体功能效应。从而充分挖掘了玉米的高产潜力。(2)增产增收效益 据各地试验,玉米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感恩节活动总结 15篇
- 感恩老师的发言稿集合15篇
- 律师执业年度工作总结
- 供电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标)
- 年会代表团队发言稿范文(10篇)
-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 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版汽车零部件销售订购合同(年度版)
- 二零二五版淘宝年度合作运营效果跟踪协议3篇
- 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月度工作计划
- 金属非金属公司话务员工作总结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4年食用牛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解读 2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户外音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家务分工与责任保证书
- 武强县华浩数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000把(只)提琴、吉他、萨克斯等乐器及80台(套)数控雕刻设备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4年4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