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目的1. 掌握通过酶切与PCF扩增鉴定重组DNA分子的基本方法。2. 学习和掌握PCRT增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原理1酶切法鉴定重组 DNA重组质粒是外源基因通过单酶切(或双酶切)与用相同的(或两种)限制 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质粒载体连接后获得的,因此在连接处仍保留原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用该酶(或两种酶)再次切割重组质粒,能把插入片段 切离载体,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见有载体片段和插入的外源DNA片段,并可知插入片段的大小。2. PCR扩增法鉴定重组质粒PCF反应可以用来鉴定载体上是否重组了外源 DNA片段,并可估测外源插 入片段的大小,。根据载体多克隆位点上下游基因的序列设
2、计一对PCF引物,两引物之间的距离即是空载体PCF扩增的大小,如果在多克隆位点内插入外源 DNA片段,就会改变PCF扩增产物的大小,扩增产物的大小减去两引物之间的 距离即是插入片段的长度,也可以直接基于外源 DNAW端的序列设计一对引 物,分分别以空载体和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 PCF反应,只有重组质粒能扩增出 一定大小的产物,贝够产物的大小即是插入片段的大小。3. PCR扩增原理具有模板DNA寡核苷酸引物,M0+,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 DNA聚合酶和缓冲液所有组分的PCF反应体系中,在模板变性,引物退火后,模拟体内半保留复制过程一一即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变性单链为模板, 依
3、据碱基互补配对原理,在引物的 3端加入合适的核苷酸分子,不断延伸直 至完成新DNA的合成。新合成的DNA分子也可以作为模板,参与后续的扩增反 应,使目的分子呈指数增长。因此,变性、退火和延伸循环反复2530次后,即可以从少量的模板DNA中扩增出大量的目的产物。PCRT增产物可分为长产物片段和短产物片段两部分。短产物片段的长度严格地限定在两个引物链5端之间,是需要扩增的特定片段。短产物片段和长产物片段是由于引物所结合的模板不一样而形成的,以一个原始模板为例, 在第一个反应周期中,以两条互补的 DNA为模板,引物是从3端开始延伸, 其5端是固定的,3端则没有固定的止点,长短不一,这就是“长产物片
4、段”。进入第二周期后,引物除与原始模板结合外,还要同新合成的链(即“长产物片段”结合。引物在与新链结合时,由于新链模板的5端序列是固定的,这就等于这次延伸的片段 3端被固定了止点,保证了新片段的起点和 止点都限定于引物扩增序列以内、形成长短一致的“短产物片段”。不难看出“短产物片段”是按指数倍数增加,而“长产物片段”则以算术倍数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PCR勺反应产物不需要再纯化,就能保证足够纯 DNA 片段供分析与检测用。主要仪器和试剂1仪器和材料微量移液器,吸头和吸头盒,37C恒温水浴锅,PCFT增仪,高速离心机,微波炉,电泳槽,电泳仪,Eppendof管(1.5mL,0.2mL),
5、制胶槽,梳子,锥形瓶,量筒,冰盒,手套,记号笔,凝胶成像检测仪等2.实验试剂酶切检测:重蒸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ind IH( 15U/卩L),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缓冲液(10X M Buffer ),Re-pUC19等。PCF检测:TaqDNA聚合酶(5U/ 卩 L), PCR反应缓冲液(10X Buffer ),dNTP昆合物,重蒸水,M13F(10y M M13R(1Qx M Re-pUC19(约 10ng/ 卩 L)等。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6X上样缓冲液,TAE缓冲液,琼脂糖,DNA标准Marker (入 DNA/HindM),DL2000 Plus,溴化乙锭EB等。实验步骤(一)重组质
6、粒的酶切验证Re-pUC192.01.对于电泳显示插入片段在2.0kb以上的重组质粒,米用以下酶切体系进行验证:大片段或咼产成分量(卩L)ddH O6.210xM1.0BufferHind 川0.8共计10.0轻弹混匀后, 短暂离心,37C保温2hr后,保 存于-20C,备电泳检测。表一:大片段酶切反应体系2. 对于电泳显示插入片段在2.0kb以下的重组质粒,不推荐使用酶切法进行验 证,如若使用,则是适当更改反应体系:小片段或低产成分量11.0-ddH O10xMBufferRe-pUC19Hind 川共计9.02.06.08.01.020.0轻弹混匀后, 短暂离 心,37C保温2hr后,保
7、存于-20C,备电泳检测。表二:小片段酶切反应体系3. 利用空载体片段和目的基因片段作为对照,对酶切后重组质粒的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从酶切后的片段的数目及大小上进行确认:大片段:10.0卩L酶切产物+2.0卩L 6 x Loading Bf,混匀一取6.0卩L点 样,电泳,染色,检测。 小片段:20.0卩L酶切产物+3.0卩L 10 x Loading Bf,混匀取12.0-13.0卩L 点样,电泳,染色,检测。(二)重组质粒的 PCR验证/PCR扩增目的基因对于电泳电视插入片段在2.0kb以下的重组质粒,推荐采用 PCR1行验证。1. 以提取的质粒为模板,加入合成的引物,进行PCR反
8、应,其反应体系如下:小片段或低成分产量(大体系,ddH2O13.610x Buffer2.0dNTP1(2.5mmol each ).60M13F(10D M.80M13R(10D M.8模板(约110ng/L).0Taq酶0.2总体积20.0轻弹混 匀后,短暂离心,进行PCRPCR后保存于20C,备电泳检测。备注:取1卩L质粒+49卩LddH20(即稀释50X),然后从中取1卩L作为PCR勺模板。表三:PCR反应体系2. PCR反应程序:94C,变性3min :94C,变性30s :58C,复性30s ;72C,延伸1min,转,循环29次;72C,延伸lO.Omin ; 4C, 保存。3.
9、 PCR反应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1 %的琼脂糖凝胶)PCR反应结束,用DL2000 plus作对照,电泳,确定PCR产物的大小:20.0卩L PCR产物+3.0卩L 10 x Loading Bf,混匀取5.0卩L点样,电泳, 染色,检测。4. 产物长度预测PCRT增产物的长度(bp)二载体pUC19两引物间序列的长度(150bp+插入 片段的长度。实验结果(一)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电泳结果:2246812入/Hind样川品(Ma r k e rJD1R1/Hind出JD1R2/Hind出JD2R1/Hind出PUC19/Hind出入/Hin d 出 (M a r k e r样量6(0l6
10、6 60 0 0表四:从左至右各泳道的样品及样量(酶切)1w图一: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电泳图第2和第22泳道为入/Hind川(Marker,起定位作用。因为实验组比较多,横向距 离比较长,所以在实验组两侧都设有入/Hind IH (Marker,防止因为电泳时凝胶摆放不正等因素,而导致的条带位置判断失误。第21泳道为pUC19/HindH,起对照作用。每个实验组质粒在酶切后都应该含有一 条线性pUC19段,故设置pUC19/HindH为对照组,有助于判断酶切后的线性 pUC19段所对应位置。除第2,第22和第21条带外,其他各泳道均为各小组样品的电泳情况。我们小组 的实验结果在第13-16泳道,
11、其中第13,15泳道为试剂盒抽提出来的两组质粒的 电泳情况,第14,16泳道为两种质粒对应的Hind H酶切产物电泳情况。下面将分 别就我们组每种质粒以及其酶切产物的电泳条带进行分析:第13泳道对应抽提的1号质粒(编号:JD-4-1 )。其中最亮的主条带对应超螺 旋构象的质粒,在主条带上方由上至下分别为开环和线性构象的质粒。通过前期的 电泳结果初步判断该质粒为pUC19空载体质粒,与其他各组超螺旋质粒对比,其超 螺旋构象泳动的距离最长,其条带位于最靠下的位置。第14泳道为JD-4-1质粒的酶切产物,泳道中主条带与第 21泳道的pUC19/HindH条带平齐,且位于 marker 中从上至下第4
12、条带(4361bp)和第5条带(2322bp)对应位置之间,说明为线性 PUC19片段。同时,由于酶切没有进行完全,在主条带下方有一条与第13泳道超螺旋质粒平齐的微弱条带。酶切结果再一次证明,JD-4-1质粒为空载体质粒。第15泳道对应抽提的2号质粒(编号:JD-4-2 )。其中最亮的主条带对应超螺旋 构象的质粒,在主条带上方由上至下分别为开环和线性构象的质粒。通过前期电泳结果初步判断该质粒为连接125bp入/Hind H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其超螺旋构象 的涌动距离仅次于空载体质粒,在 Marker中从上至下第6条带(2027bp)对应位 置偏下。第16泳道为JD-4-2质粒的酶切产物,泳道中
13、共有 3个条带,至上而下分别对应:与第21泳道pUC19/HindH条带平齐的线性pUC19片段,与第15泳道超 螺旋构象质粒平齐的未完全酶切的超螺旋构象重组质粒,与 入/Hind H( Marker)中从上至下第八条带(125bp)平齐的外源片段。酶切结果再一次证实,JD-4-2质粒为插入125bp入/Hind川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二)重组质粒的 PCR验证电泳结果泳道1 ,678910111213 ,16DL2000r 1 一JD-3JD-3 JD-3JD-3JD-3JD-4JD-4JD-3样品R2R2564Puc19H2O564bpR1R2DL2000PlusPlus样量(卩l)5.0
14、5.05.05.05.05.05.05.0表五:从左至右各泳道的样品及样量(PCR图三:重组质粒的PCR验证电泳图第1和第18泳道为DL2000 Plus(Marker,起定位作用。第9、10、11泳 道分别为:以pUC19为模板的PCR产物,以水作空白对照的PCR产物,以插入 564bp入/Hi ndM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的 PCR产物。其余泳道为各小组 PCF产物电泳条带。第12、13泳道为以我们组抽提的质粒(JD-4-1,JD-4- 2)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条带.第1和第18泳道为DL2000 Plus (Marker,起定位作用。因为实验组比 较多,横向距离比较长,所以在实验组两
15、侧都设有DL2000 Plus,防止因为电泳时凝胶摆放不正等因素导致条带位置判断失误。第9泳道为以pUC19为模板的PCR产物,和第1泳道对比,看出以pUC19 (空载体)为模板PCR反应产物条带对应于第1泳道自上而下第7条带 (250bp)和第8条带(100bp)之间,说明其大小介于100250bp之间,符合 预期实验结果,因为理论上,空载体 PCR产物大小为150bp。第10泳道为,以水作空白对照的PCF产物。在PCF反应体系中没有加模 板,理论上电泳时不应该出现条带,但是从图中看出,第10泳道有3条带,从上至下第一条带对应大小在 500bp-750bp之间,第二条带与Marker中 25
16、0bp带基本持平,第三条带与100bp带位置基本持平,与预期结果不符,分 析如下:可能是提供的ddH2O被污染,因为各小组共用一瓶重蒸水,如果取水时未更换用过的枪头,就会导致重蒸水中混入部分重组质粒。如第一条带位置与第11泳道中条带位置较接近;第二条带位 置与第13泳道中条带位置基本持平。M13F,M13R两引物形成二聚体,并以此二聚体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其大小应为47+48=95bp,对应于第三条带;物大量与模板结合,引物之间很难形成二聚体或形成的量很少。同时,如果水被 污染,加入模板后,模板的量远远大于掺杂的质粒的量,所以主反应仍然对模板 的PCR反应,对杂质粒PCR反应很少,几乎为零。
17、第11泳道为以插入564bp入/Hind川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的 PCR产物,与第 18泳道相比,其条带对应于第18泳道自上而下第5条带(750bp)和第6条带(500bp)之间,且靠近第5条带,说明其大小介于500750bp之间,这也符合预 期结果,因为理论上,插入 564bp大小入DNA/Hin d川片段的重组质粒PCR产物 大小为 564+150=714bp=第12泳道为以JD-4-1为模板的PCR产物。理论上,因为JD-4-1为pUC19空载体质粒,故其电泳条带应与第9泳道pUC19对照组电泳条带平齐。但是,从电泳图 中可以看出,第12泳道有3条微弱条带,且3条带分别与第10泳道空
18、白对照组中 的3条带相对应。说明在配制PCR体系时,可能忘记加JD-4-1模板或者错误的把 水当做模板。第13泳道为以JD-4-2为模板的PCR产物。泳道中只有一条带,大小为 250bp左 右。由于JD-4-2为插入了 125bp入/Hind川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其 PCR产物大小 理论上为125+150=275bp,与实际电泳结果相符。注意事项1. 实验中加样后及时更换吸头,以避免试剂的污染。2. PCR反应高度灵敏,应设法避免污染,如戴一次性手套操作,使用一次性PCR管和吸头,反应加样区与DNA模板制备区及PCR电泳检测区分开等。3. 将除了 TaqDNA聚合酶的其他试剂从-20C的冰箱中取出,室温融化离心后置于 冰浴中待用。TaqDNA聚合酶用时从-20C的冰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