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吴清流_第1页
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吴清流_第2页
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吴清流_第3页
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吴清流_第4页
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吴清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类别:临床类项目编号:专案所属学科: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申请书课题 名称: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初步研究课题负责人:吴清流所在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联系 电话止 年限:2014.1.1 2015.12.31申请日期:2013.11.1福建中医药大学科研处制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意义、技术经济价值)1.1研究目的通过给予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综合治疗方法,观察过敏性鼻炎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分、皮肤反应评估及实验室阳性指标,评估此种综 合治疗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近期、远期疗效,并观察过敏性鼻炎

2、疗效与 治疗后皮肤反应程度、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治 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2研究意义1.2.1过敏性鼻炎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过敏性鼻炎在不同国家的盛行率大约是总人口数的3%-19%1;例如在美国的盛行率约为940%,在台湾的盛行率则为520%。国内外 研究报导,多达10%勺儿童和20%勺少年罹患常年性鼻炎,其中大多为变态 反应性。约7

3、5%勺哮喘儿童也容易患此病。依流行病学的调查,现今工业 化的社会中,尤其是城市地区,过敏性鼻炎的盛行率一直在增加。因此过敏性鼻炎相关的研究与治疗是一个重要的议题。1.2.2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独特的优势过敏性鼻炎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减敏治疗、免疫治疗、手 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缓解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不稳定。且有不同程 度的毒副作用。中医学整体观念以及个体化辨证施治的特点,在本病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治疗方法则包括中药、针灸、拔罐、鼻腔冲洗治疗、滴鼻剂、穴 位药饼贴敷等问。10余年来,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各种中医治疗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结果的取得,证明中医治疗

4、过敏性鼻炎疗 效是肯定的,穴位贴敷、悬灸、隔姜灸疗法都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过敏 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因此,探求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的新治疗方式,运 用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 进一步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为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1.3技术经济价值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案方便简便、副 作用少,易于临床推广运用,给予此治疗方案,观察过敏性鼻炎治疗前后 症状、体征总分、皮肤反应评估及实验室阳性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治疗 过敏性鼻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0二、国内外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1.1过敏性鼻炎的中医辨证关系中医认

5、为本病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个人的禀赋体质特异 性有关,主要为卫阳不固且以肾阳虚为主,其病位在于肺,且与脾有密切 关系。外因多为风寒等邪气侵袭鼻窍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卫阳是卫气的菜单现,体现为温煦和防御作用。真 阴论中曰“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五液充则形体强壮, 五气治则营卫赖以和调,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肺赖之,则 治节以行;脾赖之,济仓廩之富”。卫气的充盛,根于肾阳的蒸腾气化、 依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及由肺气所宣发的精微荣养。肾为先天之本,所 以先天禀赋阳气不足者易患过敏性鼻炎,与现代医学所称“特应性体质” 相类似,即过敏性鼻炎患者

6、对过敏原的敏感性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气大衰,九窍不利,上虚下实,涕泣俱出矣。”若后天因肾 阳不足,命门火衰,失于摄纳,则肺失温煦,失于宣降,气浮于上,气不 归元,上越鼻窍耗散于外,故致喷嚏不止。肾阳不足,肺气虚寒,寒水上 泛,则致鼻流清涕不止。1.2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近年的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属于第一型过敏反应,其病理机制包 含早期与晚期反应。早期反应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内,由肥大细胞辨识 并分泌组织胺、酵素、发炎介质(prostaglandin D2 、leukotrienes C4 、 leukotrienes D4 leukotrienes E4),这些化学介质作用

7、于鼻黏膜血管, 使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鼻塞现象;作用于腺体,使分泌物增 加而流鼻水;作用于鼻黏膜之神经则引起鼻痒及打喷嚏。晚期反应则在接 触过敏原后的4到8小时,此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许多与发炎有关的细胞、 化学介质及免疫球蛋白等随即渗出,包括中性球(n eutrophils )、嗜伊红 性细胞(eosinophils )、嗜酸性粒细胞(basophils )、T淋巴球及各种介 质,造成续发性反应而有疲倦、不适、易怒等全身症状,对病人的身心状 态以及生活质量影响甚大。1.3穴位贴敷、艾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1.3.1穴位贴敷法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穴位敷贴法治疗原理主要

8、来源于中医学整体观,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 用。首先药物气味入于皮腠腧穴,继之于孙脉络脉,进而入经脉(血脉),随气血运行,内达于脏腑,散布于全身,从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其次, 通过腧穴经络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效果。再次,药入皮腠者,必受体表卫气 功能的影响,卫气散循于脉外,周身无处不到,药物随其作用于全身上下 而发挥效果,现代研究还未能完全阐明其作用机制。学者9用经络低流阻道假说来解释本法的作用机理,认为穴位贴敷法是通过药物化学温度压力 等刺激来降低经络流阻,增加组织液滤出,冲刷组织信道中的代谢产物, 恢复信道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贴敷的药物穿透经穴层次后即 可沿循经低流阻通道传输,直接作用

9、于经络和脏腑。关于穴位贴敷的文献数据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 中就有用芥子泥敷于百会穴来治疗蛇咬伤的记载10。用穴位贴敷治疗过敏 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国内的文献显示,总有效率皆在70%以上11-16。欧阳勤17采用药物白芥子25%延胡索25%鹅不食草20%细辛15%甘遂15%用生姜汁调匀,制成枣核状药粒。取穴:定喘、肺俞、膏肓。左右各3次,治疗86例,痊愈12例,好转68例,无效6例。刘岩红昭取 穴:肺俞、风门、膈俞、大杼、脾俞、肾俞。先用梅花针叩刺穴位到微出 血为止,然后再将上药贴敷于穴位上。治疗1000例,临床控制360例,显效 110例,有效210例,无效40例。

10、王家怙19采用以脐为中心周开5cm按九宫八 卦选穴,治疗本病152例,取穴:叶哲宫、上天宫、仓果宫、仓门宫、新洛 宫、玄委富。对照组口服息斯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p0.05,但两组显效率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能 否简单点?)。1.3.2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艾灸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纯阳之性,能通十二经。 走三阴,理气血.驱逐寒湿。借助灸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 促进人体机能旺盛.兼具温通和温补的双重功效。所以既宣通了鼻窍,又 畅通气血,顾及全身情况,达到中医学治病求本的原则。艾灸治疗变应性 鼻炎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其温热效应.

11、它的刺激通过感受器,激发调整机体 机能。现代医学近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的迅猛发展,揭示了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对基本免疫反应的调节机制,故从针灸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人手。探讨针灸 治疗变应性鼻炎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的方向。林诚、郑美风等20、21.选取双侧上迎香、上星、足三里用针刺加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通过对患者临 床症候、体征、EC直的影响.发现此疗法可以改善鼻粘膜分泌、鼻甲水肿 和鼻粘膜充血状态,调节鼻分泌物排泄等作用,并可以降低鼻分泌物中的嗜酸性白细胞的含量,达到抗过敏作用。史正耀22将大蒜捣如泥状,同时将约20m见方的胶布中央剪1直径约6m啲圆孔,将圆孔对准印堂穴,褥蒜 放入孔内,约15-20分钟后

12、觉灼热不可忍时去掉蒜泥。结果:治疗120例,痊愈57例,显效38例,好转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杨桂荣凶采用 隔姜灸印堂、足三里、合谷、肺俞,治疗本病135例。每穴灸3壮,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综上所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的特点,其病机主要以卫阳不固且以肾阳虚为主,其病位在于肺,且与脾 有密切关系,外因多为风寒等邪气侵袭鼻窍而致。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 势,但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研究探讨尚不够,研究缺 乏系统性和深度、广度,多数报导的病例数还较少,各种疗效标准不一。 因此,如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提出严密的科研设计客

13、观指标,充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总结各种中医外治方法间的异同,探求更新颖的 综合疗法,是提高过敏性鼻炎治疗水平的关键和切入点。1.4参考文献1 .Sk oner DP. Allergic rhi nitis:defi niti on, 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 detecti on, and diag no sis. J. Allergy Cli n. Immu nol. 108: S2-8, 2001.2 .SettipaneRA. Demographics and epidemiology of allergic andnon allergic rhi

14、 nitis. Allergy Asthma Proc. 22: 185-189, 2001.3 .林清荣,台湾鼻炎的临床指引,中华民国耳鼻喉科医学会杂志32(6) : 2,2004。4 .杨玲、屈政朋、栾银霞,变应性鼻炎发生的过敏性因素及免疫机制探析J.中外医疗2012 NO.015 .Von Mutius E, Weila nd SK, Fritzsch C, Duhme H, Keil U.In creas ingprevale nee of hay fever and atopy among childre n inLeipzig, East Germany. Lancet 351:

15、862-866, 1998.6 .Sly RM.Cha ngi ng prevale nee of allergic rh in itis and asthma.Ann. Allergy Asthma Immu nol. 82: 233-248, 1999.7 .Kay AB. Allergy and allergic diseases-sec ond of two parts.N. En gl. J. Med. 344: 109-113, 2001.8 .张廷伟、张廷臼,中医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近况,甘肃中医17(1) : 38-40,2003。9 .陈传江,吴强,林栋.经络假说与穴位贴敷作

16、用机理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 16( 1) : 26 28 .10 .夏翠霞,三伏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60例,辽宁中医杂志23(4):184, 1996。11 .杨秀惠、徐胜军、魏婧婧,梅花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 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22(2) : 21-23, 2003。12 .曹春梅,三伏天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连续3年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1(5) : 282, 2001。13 .陈丽仪,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连续3年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5(8) : 7-8 , 1999。14 .郑沛仪、阮经文,三伏天辨证配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6(5)

17、 : 54-55 , 2000。15 .郭晓、冯新亭,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辽宁中医杂志29(1) : 39, 1994。16 .魏晓目.发泡灸治疗常年应变性鼻炎.中国针灸,1998;9(4):55.17 .欧阳勤.穴位贴籽法治疗过敏性鼻炎.83例小结,江西中 医,1989.20(2):41.18 .刘岩红.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1000例,中国针灸,2004;17(1):3419 .王家怙.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152例,中国针 灸,1998;18(8);477.20 .林诚.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研究与针灸治疗现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 1); 131-13221

18、 .郑美凤,针加灸对变应性鼻炎症候及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2) : 42-4422 .史正耀.大蒜天灸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2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6.31(12):36.23 .杨桂荣.艾灸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中国针灸1995;15(4):55.三、研究的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及采用的实验方法(附技术路线图)1、研究的阶段性目标1.1 2014.01-2015.01 :评估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与过敏性鼻炎疗 效的关系。评估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疗法对过敏性鼻炎的短期疗效。1.2 2015.01-2015.12 :评估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疗法对过敏

19、性 鼻炎的长期疗效及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2、最终目标通过给予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疗法,观察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 症状、体征总分、皮肤反应评估及实验室阳性指标,评估此种综合疗法对 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并了解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与过敏性鼻炎疗效的 关系,为过敏性鼻炎这一常见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3、采用的实验方案3.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源:2014.012015.12年晋江市中医院五官科的门诊患者 100例,采用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综合疗法进行临床干预。3.2诊断标准3.2.1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于2004年修订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 则和推荐方案。(1)诊断标准:常

20、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每次连续 3个月以上)、流清涕和鼻粘膜肿胀三个主要临床表现,一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一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0.5小时;病程至少超过一年。(2)记分标准:有明确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和 /或家族过敏性 致病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各记 1分,共3分。变应原皮肤试验 阳性反应,至少有一种为(+)或(+)以上;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或 应变原鼻激发试验阳性,且与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各得 2分,共4分;鼻 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粒细胞和/或鼻粘膜刮片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阳性 得1分。得分6-8分诊断为常年性应变性鼻炎,3-5分为可疑应变性鼻炎。0-2 分为非应变性鼻

21、炎。3.2.2 中医诊断标准鼻鼽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瘁、连续喷嚏为特征 的疾病。相当于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1)诊断依据:以阵发性鼻瘁,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 要症状,伴有失嗅、眼瘁、咽喉瘁等症;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 至数十分钟;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可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病;常因接触 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鼻腔检 查粘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有条 件时做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变应原皮试、血清或鼻分泌物 IgE检查等,有助 明确诊断。应与伤风鼻塞、鼻窒、血管运动性鼻炎等鉴别 。(有点晃眼)(2

22、)证型分类: 肺气虚寒证: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平素畏风怕冷,自汗, 咳嗽痰稀,气短,面色苍白;鼻黏膜肿胀淡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 苔薄白,脉虚弱。 脾气虚弱证: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 溏,四肢困倦;鼻黏膜色淡,肿胀明显;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脉 细弱。 肾阳不足证: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样;伴有形寒肢冷,夜尿 清长,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分泌物清稀;舌质淡, 苔白,脉沉迟。 肺经伏热证: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伴有咽痒,咳嗽,口干 烦热;鼻黏膜充血肿胀;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 这样看起来比较清323症状评分标准:(1)体征分级标

23、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粘膜息肉样变、 息肉形成,记录为3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 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录为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 尚可见,记录为1分。(2)症状分级标准:分级记分喷嚏流涕鼻堵鼻痒(一次连续个数)(每日擤鼻次数)1分3-9个10次几乎全天用口呼吸蚁行感,难忍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评定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治疗前总分一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X 100%ii大于50%为显效;50-21%为有效;小于20%为无效。(3)长期疗效追踪评估标准:贴敷后于当年秋冬、次年冬春季节交替

24、 过敏性鼻炎好发时段由医师电话访问患者症状情况,作为后续疗效追踪评估,评价方式分:1.显效,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偶有发作者;2.有效: 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的;3.无效,症状无改善的,以前二者人数占总 人数之比。为评估后续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本研究内容中病例的疗效计划追踪时间12个月、18个月?)(4)皮肤反应评估表计分:以4分为临界点,分别评估分数小于4或大 于等于4与疗效的关系贴敷反应分数没什么感觉0轻微灼热感1轻微灼刺感1轻微痒感1痒而且难以忍受2轻微痛可以忍耐1剧烈疼痛2贴敷处起水泡2贴敷处脱屑2贴敷处有淡褐色色素沉淀2贴敷部位以外的皮肤起红疹2发烧212其他2324纳入病例标准

25、:符合上述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诊断标准者。本临床研究严格按照临床 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操作规程进行审批,且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 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25排除标准:凡不符合过敏性鼻炎纳入标准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 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326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的标准:不能配合临床观察者;不能按时随访者;治疗期间使用其他方 法及药物影响疗效者临床观察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疾病者;中途放 弃者;不能或不愿意对研究效应指标做出客观填写者。3.3临床治疗采用穴位贴敷辅以悬灸、隔姜灸综合疗法每次选5个穴位,7天一次,5次为一疗程。3.3.1 悬灸:从上星至素醪穴、从印堂至左右侧迎香穴各灸

26、 60次左右,速度以每秒 一个来回为宜。S型灸前额60次。雀啄法灸印堂、睛明、迎香、上星穴及双 侧鼻孔,每穴30次。灸耳廓的前后面至发红发热,各40次.雀啄法灸耳心 30次。雀啄法灸双侧合谷30次。全部步骤完成耗时约20分钟。3.3.2隔姜灸+穴位贴敷:选穴取大椎、肺俞(双侧)、身柱、风门(双侧)、膏肓(双侧)、定喘(双侧),选5个穴位,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cm厚约3mr的薄片,然后 将姜片置于上述穴位,将标准艾炷(标准:艾炷高为1厘米,底部直径为0.8 厘米,重1克,可燃烧5分钟),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灸3壮,约20分钟。 后用鲜姜汁将药粉(五味子、白芥子、白术、半夏、当归、肉桂、甘遂、14细辛按比例2: 2.5 : 2: 2: 2; 2: 1配比)调成膏状,每穴1g,贴敷于上述 穴位上6-8小时取下。药物干预:征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应用。3.4指标检测3.4.1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定性检测:根据2004年修订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患者治疗前后鼻 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定性测定。鼻分泌物的收集,用棉棒从前鼻孔由中鼻 道收集鼻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定性测定,将收集的新鲜鼻分泌 物与血清混匀、晾干。送化验室,运用瑞士染色测定,鼻分泌物有嗜酸性 粒细胞为阳性。3.5统计学处理方法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