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开挖与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1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2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3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4页
深基坑土方开挖与真空井点降水施工方案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0 - 目录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2 -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2 - 三、施工部署三、施工部署.- 2 - 四、施工方案四、施工方案.- 3 - 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3 - 4.2 施工机具施工机具.- 3 - 4.3 材料材料.- 4 - 4.4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4 - 4.5 井点安装井点安装.- 4 - 五、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五、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6 - 六、安全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 10 - 七、文明施工七、文明施工.- 11 - 八、应急措施八、应急措施.- 11 - 九、井点降水计算书九、井点降水

2、计算书.- 12 - 9.1 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 12 - 9.2 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13 - 9.3 计算过程计算过程.- 13 - - 1 - xxx 工程工程 深基坑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深基坑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一、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 本工程总施工组织设计和水文地质报告;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 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A-1、A-12、A-27、B-5、B-18、B-30#楼6栋高层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 1层;建筑高度:33m;

3、标准层层高3m ;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总工期:360天。6栋 高层原始地面平均高程:37.5m,深基坑坑底标高:32.334.2 m,基坑开挖深度: 3.3m5.2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已大于5m,属于深基坑。 该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区域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及城区水 系的渗透为补给来源,以地表蒸发、人工抽取及径流为排泄方式。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 其水位变化规律一般在25月水位较低,在710月水位较高,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值一般为1 米左右,稳定水位埋深2.913.80m,平均为3.47m。 因高层地下室埋深约 4m,目前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 3.47m,地下室底板位于地下水

4、位以下,故必须要考虑降排水方案。 因基底岩层以第 2 层粉土层为主,粉土层存在中等液化且可塑性差,为了确保基坑 边坡的稳定,防止流砂,本工程排水方案采用单级真空井点排水。 三、施工部署三、施工部署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及观测井的 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渣土外运申报和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土方 开挖的顺利进行; 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 2 - 2005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 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

5、要求,视水量多少 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5、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若遇紧急状况,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基坑井点降水布置与距基坑外边沿至少1m距离之外。具体布置示意图如下: 基坑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基坑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 四、施工方案四、施工方案 4.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 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管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 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 4.2 施工机具施工机具 - 3 - 1、 管: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长6.0

6、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的钢板焊死, 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 用编织布,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 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 2、井点管: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 3、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 气。 4、总管:100钢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12台5.5KW真空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 7、凿孔冲击管:2198的钢管,其长度

7、为10m。 8、水枪:50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16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 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 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 高压水泵:100TSW-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4.3 材料材料 粗砂。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4.4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 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2、 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4.5 井点安装井点安装 1、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 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

8、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 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 - 4 - 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 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 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 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 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

9、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 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 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 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 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 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 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

10、得中断,以 防孔壁塌土。 3、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般应填至原地下水 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5、冲洗井管 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 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6、管路安装 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泵,然 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 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11、 7、检查管路 检查集水-下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 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 - 5 - 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 象。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为了观测降 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 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50mmHg(73.33kPa),方可正式投入抽水。 8、抽水 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

12、进行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 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机7d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井趋向稳定,土方 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 五、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五、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护相结合方式开挖,当机械开挖至距槽底200mm处时,改 用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坡度及槽底设计标高的准确性。 2、为了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防止流砂现象产生,基坑深度超过10m的,采用二级管 井井点降水。 3、及时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定期观察井点管,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的出水规 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水上不来,或一直较混,或清后又混等,应立即检查纠正。 4、若

13、基坑面积很大,明沟排水可划分若干区域,并设置在基坑边2m处。具体做法:挖 一道深600mm、沟底宽300mm的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梯形。 5、为了防止雨水淹没基坑,在基坑的四角(基坑尺寸不大的)或沿基坑边缘每隔 3050m设600集水井,井壁可用挡土板作临时支护,井底铺0.3m厚的砾石,以防泥砂堵塞 水泵;安装3t/h深水泵,将水排至基坑外部,保持坑底干场作业。 6、土方开挖容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 6 - 7、井点降水质量验收记录表,见下表: - 7 - 8、降水监测记录表,见下表 - 8 - - 9 - 9、轻型井点降水记录表,见下表: 轻型井点降水记录表轻型井点降水记录表 工程名

14、称 工程里程 降水泵房编号 机组类别及编号 正式运转机组数 井点数量 开 根停 根 施工单位: 工程负责人: 注:观测孔水位读数一栏,如井孔多时可根据实际数量增列其序号 六、安全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 1、装设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用电系统,以防止触 电等事故; 2、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泵,安全性可靠,扬程和功率等性能满足要求; 3、降水施工过程中改变降水设计方案,应具有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洽商处理意见 书,必要时尚应具有审批手续; 4、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 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5、发现基坑(槽)出水,涌砂,应立

15、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6、降水过程中,特别是基坑开挖时,应随时观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产生流 砂、流土,潜蚀、塌方等现象; 7、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 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 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8、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 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9、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 - 10 - 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

16、持均匀,达到细水长 流。 10、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 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 除。 11、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 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 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 常规沉管时间时,可增大水泵压力,但不要超过1.5MPa。 12、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13、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

17、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 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一有危险情 形,立即停止施工,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14、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3.0m,不得对头挖土;挖土面积较大时,每人 工作面不应小于6,挖土应由上而下、分层分段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 15、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过1.5m。 七、文明施工七、文明施工 1、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受降水影响范围的不同部位应设置固定变形观测 点,观测点不宜少于4个,另在降水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固定基

18、准点;降水之前测量不少于2 次,降水开始至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期间,每天观测1次,达到降水深度后每2-5d观测一次,直 至变形影响稳定或降水结束为止。 2、降水施工期间洗井抽出的淡水,在现场基本澄清后排放,并应防止XX市政管网或 污染地表水体; 3、降水施工排出的土和泥浆,不得任意排放,防止污XX市环境或影响土地功能; 4、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调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管,防止渗漏,冬季降水,须采 取防冻措施。 八、应急措施八、应急措施 1、基坑侧壁少量渗水时,可浅插小孔径滤水管排水; - 11 - 2、基坑侧壁渗水较大时,可采用导水管、插铁板、码草袋。砖砌沟等方法导水至基 坑明排井并排出; 3

19、、连续桩护坡桩间渗漏水,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桩间加孔灌注混凝土、粘土封堵; 4、局部地段集中渗漏严重,可采用基坑外加降水井、井排; 5、基坑底部或拱顶、侧壁见水时,可采用速凝混凝土灌、喷护; 6、地表水底铺设粘土,塑膜等增加渗透路径; 7、当工程降水可能影响基坑稳定和地面沉降时,可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如地面出 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8、基坑底部隆起时,可采取重压法,降水法。 9、井点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基坑的事 故,一般应设双路供电,或备用一台发电机。 10、成孔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可以空一井点,钻下一井点。井点管滤水管部分必须埋 入含

20、水层内。 11、井点使用时,正常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不上水,或水一直较混,或 出现清后又混等情况,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是否良好的尺度,一般应 不低55.3-66.7kPa,如真空度不够,表明管道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听管内 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利用手摸管子冷热、潮干等简便方法检查。如井点管淤塞太 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井点管或拔出重新埋设。 九、井点降水计算书九、井点降水计算书 9.1 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 9.2 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 12 - 1、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

21、技术规范(JGJ 120- 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2、计算参数:滤管外径0.055m,滤管内半径0.025m,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2m;基坑开挖面 积1134m2,基坑开挖深度5.2m;地下静水位埋深4.55m,含水层厚度3.47m, 9.3 计算过程计算过程 1、井点吸水高度计算、井点吸水高度计算: 根据所选施工机械设备的参数,井点管的最大吸水高度计算如下: HV为抽水装置所产生的真空度(kPa); h为管路水头损失(取0.30.5m); H1=7.89m; sw+D=0.55+5.2=5.75m; 根据计算得H1=sw+D,故该设备满足降水施

22、工要求! 2、井点布置计算、井点布置计算: (1)、基坑等效半径的确定: l为基坑长度(m); B为基坑宽度(m); 为系数,1.137; (2)、井点系统影响半径的确定: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 13 -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中心处设计水位降深(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H为含水层厚度(m); k为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到R0=34.772m;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为基坑涌水量(m3);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

23、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 14 -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得基坑总涌水量为362.801m3。 4、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计算、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出水量(m3/d); rv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每根井点允许最大出水量为35.888 m3/d。 5、井点数及每根井点实际出水量计算、井点数及每根井点实际出水量计算: 通过计算

24、得到井点管数量为12个 6、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r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1=1.622m = S=1.2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7、井点管长度计算、井点管长度计算: - 15 -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hd为井点管顶部离地面的距离(m)。 根据计算井点管长度为7.053m。 8、滤水管设计计算、滤水管设计计算: (1)、滤管长度 Q为流入每根管井的流量; ne为滤管孔隙率,一般为2%5%; v为地下水进入滤管的速度;

25、由经验公式v=k1/2/15求得; 根据计算滤管长度为66.603m。 (2)、滤网孔隙控制,要求dc2d50 dc为滤网孔隙(mm); d50为含水层颗粒50的直径(mm),d50=6.41mm。 (3)、填料颗粒的控制 砂滤层颗粒尺寸应控制在5d50D5010d50并且建议D50=(67)d50,其中D50为填料 粒径(mm)。 十、材料及设备计划十、材料及设备计划 10.1 材料计划材料计划 主要材料用量表 序 号 项目型号数量备注 1滤管 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 70m 管壁上钻15mm的小 圆孔,孔距为25mm 2滤网编织布 15 3井点管 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

26、 90m 4连接管胶皮管30m 与井点管和总管连 接 5集水总管内径100127mm170m - 16 - 6粗砂0.5T 2、设备计划 主要设备用表 序 号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备注 1钻机设备(回转/冲击钻机)台1 2往复式真空泵5.5KW台12 3高压离心水泵100TSW-7台2 4 拔管机 SH-30套1 5拔管器ZSB-60个1 6电焊机BX3-500台2 附件:附件: 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原则一、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 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7、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 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 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 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 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 17 - 二、编制目的二、编制目的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

28、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 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 环境破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 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 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 施被采用。 三、三、应急组织应急组织机构机构及职责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 领

29、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 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 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 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 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 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 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

30、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 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 18 -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 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 助抢救。 1.1 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 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 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

31、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 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 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 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 119 报警。在拨打 119 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

32、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 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 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 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 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 24 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 24 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 XX 市有

33、 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 4 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 3 人或死亡 1 至 2 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 4 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由上级主管单位分 XX 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 3 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 2 小时 XX 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 主管单 XX 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 XX 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 XX 市卫生行 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 XX 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 XX 市公安

34、部门。 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 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 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 19 -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

35、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五、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桥梁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 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这种事情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安全预防等 大事来工作。要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

36、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 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进,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要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 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1 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 体检和定期体检。 1.2 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1.3 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1.4 不得攀爬脚手架。 1.5 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1.6 作业层上部周边、基坑周边等

37、,必须设置 1.2m 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 1000N 外力的临时护 栏,护栏围密目式安全网。 1.7 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必须与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 方准上架操作。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 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 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

38、 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 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 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 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 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2.4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者,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的位置临时固定,使 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

39、原则,可就地取材,用 木板、竹子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2.5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底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 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2.5.1 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 - 20 - 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5.2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件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 血。 2.5.3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 扎在上臂 1/2 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

40、大腿上 1/3 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 与皮肤之间垫上纱布棉垫。每隔 25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 分钟。 2.6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是真实性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六、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的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 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转接、 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1

41、、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要求 1.1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 定通道位置行走。 1.2 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1.3 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1.4 边长小于或等于 250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1.5 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1.6 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1.7 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人

42、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1.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专职安全人员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 向下丢弃。 2、发生物体打击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1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挽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 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 状态的伤员要认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尺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43、 2.2 出现颅脑损伤时,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 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 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 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七、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救援预案 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 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小于 10mA 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 10mA 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

44、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 颤动,乃至人体窒息(“假死”),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 - 21 - 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得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做好好感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 理,抢救伤者。 1、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椐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 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1 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必须按 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1.2 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

45、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隔离防护。 1.3 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1.4 根椐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 压器降压获得。 1.5 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 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1.6 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 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1.7 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壁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

46、常工作,防止 人身触电。 1.8 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 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1.9 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 TN-S 或 TT 的四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 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 TN-S 或 TT 两个供电系 统。注意事项有: 1.9.1 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 接地; 1.9.2 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

47、箱(三级)均应 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 1.9.3 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1.9.4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9.5 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 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9.6 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2、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2.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 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

48、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椐触电者 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2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2.2.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2.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剥离或者将触电者剥离电源; 2.2.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2.2.4 救护人员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 脱离电源; 2.2.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 - 22 - 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源,然后再采取其他办法把电

49、源切断; 2.2.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 入断线落地点 810 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 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810 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 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3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2.3.1 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3.2 严禁救护人员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较 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

50、救护工具; 2.3.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2.3.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 害); 2.3.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2.4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认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 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5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 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 吸困难或心

51、跳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2.6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方法如下: 2.6.1 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 紧身衣和裤带。若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 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 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 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向后推,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

52、 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6.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 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尺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 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吹气力 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种 1618 次为宜。 2.6.3 胸外心脏挤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 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 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

53、每分钟挤压 6080 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部放底以利静脉 血回流。若伤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 4 次胸外心 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八、发生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XX 市政工程施工中,深坑作业的机会较多,如排水基坑、 隧道开挖施工、人工挖孔桩、桥梁基础开挖、桥梁支顶架塔设施工、钢筋安装等都较易发生坍塌事 故,而 XX 市政集团类似的事故发生较多,且比较重大。事故一旦发生抢救难度较大,故需要引起高度 重视,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1、 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1 大型土方和开挖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研究整个施工区域和施工场内的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