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案新人教版(2)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案新人教版(2)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案新人教版(2)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案新人教版(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 最苦与最乐教案新人教版(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为人处事的态度,体会本文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2. 理解本文论证严密的写作特色,欣赏作者流畅、简练的语言。(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方法朗读发、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师:布置预习任务,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朗读音频。生:借助工具书消除阅读障碍,完成预习任务,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

2、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老师认为,最痛苦的是失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而最快乐的就是旅游看风景。同学们也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与“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基础梳理1. 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恩惠 ( hu)卸却( xi )监督 ( d)赔礼( pi)契(q)约如释 重负( sh)揽(l n)悲天悯 人( mn)( 2)理解词义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

3、得开。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1 / 4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2. 作者简介梁启超(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

4、袖之一。著有饮冰室全集。3. 背景探寻本文选自饮冰室集集外文 ( 大学出版社年版 )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独特理解。整体感知1. 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2. 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

5、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3.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板书设计课后作业1. 反复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2. 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温故探新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有了最基本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梁先生的文字中,继续探讨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文本探究1. 文章为什么在第1 自然段开头不直接提出观点,而先否定其他答案?因为把贫、失意、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如果否定了这2 / 4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些答案

6、, 者就要 找新的、合理的答案。 再提出自己的 点,就不会 得突兀,而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种方法曾 多 高手所采用。1. 作者是怎 述苦 与 任之 的关系的? 是什么?人因有 任而苦,尽大 得大快 ,尽小 得小快 。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 ,想卸却 任将永 痛苦,快 之 操在你手,苦中有 ,苦 循 ,才是人 趣味。 :要在尽 中 找快 。3. 用精 的 言概括出作者 点。未尽 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 任 人生最大快 。( 或“未尽 任最苦,尽 任最 ”)4. 本文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 方法?有什么好 ?句式 述句、 句、反 句、感 句;肯定句、否定句;主 句、被 句等。 方法 例 、道理

7、、 比 等。好 : 然本文 的是 的 ,但由于句式、 方法的 化,使得文章的 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 之气。5. 文的 据可分 事 据和道理 据两种,本文的 据属于哪种 型 ? 例 明并 要 些 据的作用。本文既有事 据,又有道理 据。事 据如“答 人 一件事没有 ,欠了人的 没有 ,受了人的恩惠没有 答,得罪了人没有 礼”其作用是更具体有力地 明了 点未尽的 任是人生最大的痛善。道理 据如“古 得好,“如 重 ”;俗 亦 的是,心上一 石 落了地”,其作用是充分有力地 明了“尽 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6. 你 “一日 尽的 任没有尽,到夜里 便是 的痛苦日子。一生 尽的 任没用尽,便死也是

8、 着痛苦往 墓里去”如何理解?作者把“未尽的 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它像千斤重担 在肩 ,使自己痛苦,使自己良心 不去。表 了作者 他人、 国家极度的 任感。他 国 民,以天下 己任。板 拓展延伸 写出日常生活中与“苦、 ”相关的成 、俗 、 等。【示例】苦海无 苦口良 苦口婆心苦尽甘来苦心孤 极生悲 善好施乐天知命安 道 此不疲 不思蜀 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3 / 4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智,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弗乱其所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清贫常乐,浊富多忧。槐树下弹琴,苦中作乐。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课后作业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议论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