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1页
最新《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2页
最新《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3页
最新《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4页
最新《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 2019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再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 5 和例 6 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

2、能力。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学生再前两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如归一、归总应用题,只不过那时是就题论题,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这里主要使学生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再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再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再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这是数 学学习所特有的能力。第1页/共6页、教学目标:知识

3、与技能: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 的理解。2、 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 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二、说学情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对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建构基

4、础以及掌握了正、反比例的意义的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 标。三、说教法学法:第2页/共6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 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从“一题多解”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

5、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四、说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老师请你用一把米尺去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你能行吗?给出信息, 引入新课内容。二、联系实际,复习迁移1、出示课件:数学门诊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判断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三、情境教学新课1、学习例 5,用正比例意义解决问题。(1)、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水资源。请大家想一 想,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藏有哪些数学问题呢?小结:水的单价一定,用水吨数与总价成正比例。2、教师提出问题。第3页/共6页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 运用比例知识来解

6、决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屏幕。出示例 5: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利用数学知 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3、解决问题。(1)尝试解决。(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激励引新。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先求出每吨水的价格,再算出 10 吨水的价钱。请大家再认真想一想,能不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比例来解答 呢?思考:题目告诉我们哪几个量?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个量 成什么比例关系?怎样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完成填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 相等。可以根据比值相等列出等式。)反馈学生解题情

7、况。验算:你认为李奶奶用了 10 吨水交 16 元钱,这个答案符合实际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3、变式练习。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出现下面的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 的水费是 19.2 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学生独立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第4页/共6页四、学以致用。1、用比例解决下列问题。1、万老师骑摩托车从家到学校上班,6 分钟行使了 480 米,照这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共行使了 20 分钟。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少米?2、今年元旦那天,小丽的妈妈到银川商城购物,发现有件保暖内衣质量不错,于是买了 3 件,共付了 180 元。回来后,邻居张大妈也想买几件,于是乘车到银川商城买同样

8、的保暖内衣,她共付了 300 元, 能买几件?3、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学校旗杆高一般由学校面积大小而定) 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独立解答,也可以讨论解答。4、实践作业。1、 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锯成了5 段共用了 326 分钟,照这样计算, 如果把这根圆木 锯成 7 段,需要多少分钟?2、 请同学们利用上一题的原理测一测咱们学校的教学楼的高度。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9、,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 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5页/共6页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五、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