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技术业务总结_第1页
个人技术业务总结_第2页
个人技术业务总结_第3页
个人技术业务总结_第4页
个人技术业务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个人技术业务总结动力厂 肖中清一、基本情况本人肖中清,现年40岁,1987年毕业于娄底春元中学,1988年8月分配到动力厂从事起重工工作至今,因本人勤奋好学,工作积极出色,由于2001年至2006年公司没有举办起重工培训,但本人坚持自学,系统的学习了中级起重工工艺学、高级起重工工艺学、钳工常识、电工常识、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等书籍,2007年8月参加公司组织的起重工技师培训班,通过了起重工技师的应知应会考试。2001年、2002年、2004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本人所在的班组连续4年被公司评为智能型先进班组。二、专业理论知识本人自1988年到动力厂维修车间从事起重工工作以来,对制氧机这类大型高精密

2、、高转速的机设备非常感兴趣,知道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于是本人就自费买来大量书籍来学习,在业余时间里坚持不懈的学习了中级起重工工艺学、高级起重工工艺学、钳工常识、电工常识、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等理论知识,碰到疑难问题,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们请教,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迅速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了制氧机的工艺流程、基本维修方法、各种设备的吊装,主持过所有制氧机组的大、中、小修的吊装工作。2007年8月通过参加公司举办的起重工技师培训班,学习了中、高级、技师起重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识图及相关工艺、铆、焊工操作的一般知识,使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三、工作表

3、现参加工作以来,我能够遵守国家及公司有关法律法规,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勤奋好学,工作上积极肯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做好制氧设备检修中的吊装准备工作,为保证检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做出了突出的 贡献。2004年7月的一个周日,我正在老家西阳参加伯父的乔迁宴会,突然接到调度室的通知,1800氮压机电机被烧坏。当时正值公司检修。我得到通知后在半小时内就赶到现场,参加抢修工作,因工作场地非常窄小,行车无法过来,任务非常艰巨,时间一秒秒地过去,领导们心里非常着急,照这样下去,就会严重地影响公司的生产运行,我脑子里的也

4、在积极地寻找着最佳方案,最终采用找来一临时加固横梁,采用二次起吊的方法与行车相配合,将电机吊装成功,并得到领导现场表扬。2005年元月份在对1#1800氮压机的抢修过程中,因新更换的曲轴与原飞轮尺寸不符,需外送加工处理,待加工处理完回厂时已接近年关,为了确保春节期间设备的生产需要,我与专业技术人员、钳工师傅们一起加班加点抢修设备,直至大年三十下午六点钟才完成抢修工作。试车完毕回家吃团圆饭时已经是晚上近9点钟。2007年6月份在5000氧压机大修中,因天气异常炎热,每天加班加点,我突发中暑,当时就哎吐不止,脸色苍白,同事们劝我休息,但当时只有我一人能承担起重工作,我只喝了2瓶霍香正气水后又回到检

5、修现场,经过大家的努力工作,提前3天圆满完成大修任务。自从事起重工作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由于起重工作而延误检修工期,也没有发生一起误操作事故。四、工作业绩(一)狠抓起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制氧线唯一的起重专职人员,深知责任重大,每星期都要对起重设备、吊具、吊索进行仔细检查。还自制了一些专用吊具钢板夹钳和平衡梁,用来中装隔音罩盖板和离心式压缩机的转子。清理和整理机、索具,做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了解本厂的桥式起重机械和电葫芦单梁起重机及手葫芦起重机械的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一次发现10000机房行车减速机的润滑油箱处严重泄漏,便立即和钳工师傅们一起对漏油问题进行

6、了处理,至今运行良好;在一次对1500机房的行车检查中发现钢丝绳磨损已达报废程度,一星期内就和钳工师傅们将全部钢丝绳进行了更换,保证了起重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一次对5000氧压机大修中,我发现5000机行车电缆线卡脱落了三个,因发现得及时,立即通知电工将问题理行了处理,避免了行车电缆过支架时被挂断而导致行车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放炮的事故隐患。(二)认真进行技术攻关,解决疑难问题近三年来,对10000空压机、氧压机、15000氮压机、21000氧压机等大型设备检修时都是由我担任起重工作的,在每一次的检修前,本人总是先到现场查看情况,制订严格的吊装方案,并帮助钳工一起进行对设备进行检修,使每一次检修都

7、能有条不紊进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各项检修任务。2001年初,6000空压机安装,本人和高级技师喻俊坤等去杭氧考察学习归来之后,根据考察结果与厂家提供的数据及自己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解决了五千老式行车能否吊起十多吨重6000机的疑难问题。2002年为了缓解公司生产用氮气的紧张局面,我承担了从沈阳鼓风机厂购买的8000m3/h的氮压机的起吊安装任务,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次挑战,与钳工师傅们一起,克服了场地窄,吊装不方便,设备安装要求高,天气恶劣的种种困难,在电动葫芦的起吊能力不够的情况下,申请了短臂汽车吊,和电动葫芦两机台吊,合理指挥其它人员,连续20多天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安装任务,连厂方代表都

8、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当时由于场地狭窄,塔高达40多米,5000空分塔扒塔后珠光砂不能很好地吊装到指定地点,厂里给我们调来了60吨的大吊车,但吊装起来非常慢,加上塔上平台狭小,且原来的吊蓝,在珠光砂在卸货时,需一袋一袋搬出,更加制约了汽车吊优越性的发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又浪费了时间与成本,于是我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安装了独脚桅杆与自动卸货吊篮,使用对比,原吊蓝每20分钟83包,现每分钟达135包,速度比原来快了一倍,工效提高了62.65%,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5000空分检修赢得了宝贵时间,创效益达28.5万元。2004年2月晚上12点,10000机水环式压缩机停机无法运行,意味着10

9、000机制氩系统无法投入使用,停1小时就意味着减少950元,时间就是金钱,得知这一情况,我立即赶到现场,由于工作场地不好起吊,我另外特制了一起吊工具,用起来还真好,提前20多个小时完成,减少损失2万多元。2006年6月,在公司90吨转炉,因原制氧厂安装一个DN400的阀并与氧气管磁碰头及完成管道吹扫任务,必须在15天内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这个DN400截止阀的吊装非常棘手,场地狭窄,汽车吊不能到达现场,加上管道布置密集,纵横交错,地理位置非常复杂,本人利用多个手拉葫芦和制作门形吊梁,通过一天一夜的奋斗,终于按期完成了任务,该项目创利达12万余元。(三)深入开展小改小革,创造经济效益2005

10、年3月,一万氮压机5级叶轮曲颈磨损,因本机是进口设备,厂家没留下多少数据,又没有检修过类似的设备,经过和特级技师和技术人员一起反复讨论,研究吊装方案,经过认真的思考,终于给公司一个满意的答案,并节约了110万元的费用,并荣获得了公司“涟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7年8月,在15000氮压机抢修中,发现电机转子绝缘不好,急需送电修抢修,机房进门处有一电缆沟,盖板为8MM的钢析板,大吨位汽车只能空车经过,把十多吨重的电机放在车上,钢板就承载不了,本人灵活运用梁上的桥式起重机协助,顺利完成了此次吊装运输。五、授徒传艺我班除几名老师傅外,其余年龄都相差不大,还有几个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激发他们学技术的热情,不论在起重技术还是钳工技术方面都不厌其烦地传授于他们,鉴于我班学习热情和技术能力,从2007年开始,动力厂就确定我班为临时培训基地,每年从其它车间派几名技术工人到我班学习,使学习热情更加提高,相继涌现出一批王俊杰、谢军等技术骨干,为动力设备维修提供人才保障。本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