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_第1页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_第2页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_第3页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_第4页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英国:(一)英国: 1、1941年便开始着手于伦敦、考文垂等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战 后便开始修复与重建,并在过程中不断改进,使之完善。 2、建筑设计上,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或称曾一度发展, 阿基格拉姆提出的未来“乌托邦”城市设想。 3、为解决交通而设计的“新陆地” 第一节第一节 战后的建筑概况战后的建筑概况 一、西欧一、西欧 1、1947年佩雷开始勒.阿弗尔城市规划工作,主要是解决住房问题。 2、国家资助的卢兹勒米拉居住区内,人车道路网互不干扰,住房种 类多样。从而宣布了法国的大量性居住建筑已由采用预制构件进入到 全预制装配的工业体系,受世界瞩目。 3、1961年,巴黎改造规划,限

2、制市中心发展,兴建5个新城。 4、勒柯布西埃的马赛公寓(提出居住单元)、朗香教堂开始了法国 个性建筑的先河: 5、1958年巴黎的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之最和薄壳 之最,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开创文化娱乐建筑新形式。 (二)法国(二)法国 1、战后首先发展住宅建设,并修复重建历史建筑,恢复国民信心。 2、成立了新包豪斯学院,设计思想开始趋于现代化。 沙龙-爱乐音乐厅、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 慕尼黑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办公楼。 (重理性分析,在形式上又颇具特色) 3、国际住宅博览会:巴特宁设计的西柏林汉莎区,改建为国际住宅 博览会,邀请许多世界当时名建筑师。 (三)西德(三)西德 1、战后首

3、先从住宅建筑入手,应急建设与城市长远规划矛盾重重,建设 的风格与质量参差不齐。 2、 “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主张建筑紧密结合人们每天日常生活中所 见所闻的具体现实,用最通俗、最普通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反对同日 常生活无关的抽象的东西。 3、重要的建筑师-内尔维 代表作:1957-罗马小体育宫-网格穹窿形薄壳屋顶 19551958皮瑞利大厦-30层楼扳挂在主要由四排直立的钢筋混凝土 墙板上而不采用传统的框架形式。 (四)意大利(四)意大利 (一)瑞典(一)瑞典 在住房建设中做出了榜样:规划先行法令保证规划实施政府资助 实例:魏林比新区规划设计非常详细。 (二)丹麦与芬兰(二)丹麦与芬兰(恢复建设

4、从容不迫) 阿尔托:芬兰城市规划工作 丹麦乌特松、雅各布森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二、北欧二、北欧 1、重视建筑与城市的结合,坚持规划指导重建,如鹿特丹。 出色实例:林巴恩步行街 2、探索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形象组团不同类型住宅(高低大小 不一),并有规模适当的公共设施相匹配。 3、建筑创作上:坚持创新 50年代范艾克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70年代赫次伯格中央贝赫尔保险公司总部大楼,为办公楼 创造了新形式。 (三)荷兰(三)荷兰 1、强大的技术力量,投资商和业主,使美国战后在建材、结构、技 术和建筑设备方面领先世界。 2、大型建筑企业和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出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结构设备电气机械全包)

5、3、发展高层建筑,其规模和质量成为业主财富和实力的象征。 1952-22层利华大厦-玻璃幕墙“板式”高层 1956-1958-38层-西格拉姆大厦(密斯)-玻璃摩天楼 1973-100层-世贸中心-两座并立塔式 三、美国三、美国 4、居住建筑:城郊无限蔓延-城市高层-低层高密度住宅 5、城市、城镇建设:卫星城建设不成功,目前致力于城市中心区改建 车行与人行分道,三向度组织,空间和发展综合设施的多种用途中 心,使行人不接触机动交通工具,便能享受现代设施。 6、建筑设计方面: 二战期间,美国已摆脱学院派束缚,走上了现代建筑的道路。并因 为有赖特、格罗皮乌斯等欧洲现代派人物的支持,走向对理性主义进行

6、 充实与提高阶段。 四、日本四、日本 1、恢复期(1945-1950)和成长期(1950-1960) (1)简易住房建设, 1958年走建筑工业化道路,机械施工。 1958前川国男晴海公寓(10层),可住院170户,着眼于抗震结 构,造型稍感沉重。 19491950-丹下健三-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和石券门; (2)1947年,广岛规划,60年代筑波科学城、关西科学城建设,并开 始古建筑保护工作。 (3)建筑设计:丹下健三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代代木室内竞技场; 1970年大阪国际博览会充气建筑的大展览。 2、发展期建筑(1960今) 高层建筑:由于多地震,原规定建筑不得超过10层,1968年建筑进

7、入 30层领域。 如:1974-新宿三井大厦-55层 1979-阳光大楼-60层 总之,日本建筑发展很快,并受柯布西埃,赖特助手雷蒙德影响较多。 第二节第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战后欧洲和日本面临的任务有两个: 一、恢复生产,解决战后房荒,进行若干重点的恢复和改建; 二、有步骤有计划的改建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建设新城,整治区 域与城市环境,以及对旧城市规划结构进行改造。 以下简要介绍英国、法国、前苏联与日本的战后重建情况。 一、一、20世纪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937年,为解决伦敦人口过密问题,成立了“巴洛委员会”,于1940 年提出

8、疏散伦敦中心区工业和人口的建议。 1944年完成轮廓性的大伦敦规划和报告。其后又陆续制定了伦敦市和 伦敦郡的规划。 在大伦敦规划中体现了19世纪末霍华德霍华德和20世纪初格迪斯格迪斯提出的组合 城市概念,并且在制定规划过程中遵循了格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查- 分析-规划方案。 1 1、 英国的战后重建英国的战后重建 A A、大伦敦规划、大伦敦规划 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 圈,即内圈: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的地区; 近郊圈:居住区,建设、绿化良好,弥补内圈绿化不足; 绿带圈:16km,农田和游憩地带为主,严格控制建设,作为制 止城市向外扩张的屏障

9、; 外圈:8个具有工作场所和居住区的新城。 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 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具体规划方案具体规划方案 大伦敦规划吸取了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西方规划思想的精髓,对控制 伦敦市区的自发性蔓延、改善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四、 五十年代各国大城市的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60年代中期编制的大伦敦发展规划,试图改变1944年大伦敦规划中 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 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 的城市,以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其周围地区经济、人口 和城市的合理均衡发

10、展问题。 大伦敦规划的意义大伦敦规划的意义 概况:概况:1947年开始规划,20世纪40年代伦敦附近8座新城之一,被誉 为第一代新城的代表。 特点:特点:规模小、密度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 道路网为环状加放射状道路组成。 B B、哈洛新城、哈洛新城 规划特点:规划特点: 重视绿化建设和环境质量; 城市规模小,工业和居住隔离; 各城建筑风格统一,又各有特点。 居住区人口密度较低,平均约每公 顷75人; 居住区或邻里单位之间用绿带或小 公园隔开。 缺点:由于人口规模过小 (2.56万 人)密度过低,工作岗位不足,缺 乏城市气氛。 第一代新城第一代新城(19461955) 概况:

11、概况:考文垂位于伦敦西北,二战时被毁,1947年开始规划。 特点:特点:市中心约40公顷范围内规划为步行区,周围设停车场。 商业中心以狭长对称式矩形布局,贯穿于步行街的中轴线上; 通过巨大的露天楼梯连接二层商场,再通过露天连廊分隔成几个院落。 这种模式被称为“考文垂模式”。 C C、考文垂规划、考文垂规划 D D、斯蒂芬乃奇新城、斯蒂芬乃奇新城 概况:概况:斯蒂芬乃奇新城位于伦敦以北,1946年开始规划。 特点:特点:商业步行区比考文垂更完整,整个市中心全部采用步行区的城 市,它首创了开辟完整步行街的先例而闻名于世。 A、 勒勒.阿佛尔的重建阿佛尔的重建 概况:概况:勒.阿佛尔是法国沿英吉利海

12、峡主要港口城市,市中心战中 全部被毁。战后,佩雷接受战后重建的任务。 特点:特点:规划受加尼埃“工业城市”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采用当时 在建筑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新成就,道路街坊房屋设计都纳入 6.24m* 6.24m的模数,为建筑工业化创造了条件,预制构件在战 后第一次被大量应用,为战后迅速解决房荒作出了贡献。 2 2、 法国的战后重建法国的战后重建 3 3、 波兰、前苏联、日本的战后重建波兰、前苏联、日本的战后重建 A、 波兰华沙的战后重建波兰华沙的战后重建(见教材P139) B、 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的战后重建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的战后重建(见教材P140) C、日本的战后重建、日本的

13、战后重建(见教材P140) 50年代,二次大战各参战国不同程度的从战争的破坏中得到恢 复,各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大城市的建设与改造、大城市周 围的新城建设以及各种具有新的职能的城市如科学城的建立。 50年代后期,开始对象伦敦那样的单一中心的结构体系提出异 议,促使60年代以后,大城市多中心规划结构的采用和推广。 二、二、20世纪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概述: 这个时期各国对古城、古建筑保护,对市中心和重要商业街区的 建设,对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塑造了新的格局形态、 空间特征,提高了城市的环境面貌和文化特征,满足了时代要求。 这时许多国家在大城市地区和

14、重要工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区域规 划工作,并有不少国家实现了有计划的国土整治。 这个时期环境的兴起和CIAM第十小组的建立是城市规划的重要 历史性变革,它为六十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具体内容如下: 1 1、5050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和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 世界人口向大城市涌流,已达到失控的程度,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 问题,如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塞、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长。各国都 试图通过颁布法律来控制人口向城市聚集,但均未奏效。 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

15、 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即郊区化现象。这时的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 布渐渐突破了城区界限,向周围的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连同其他毗邻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即人口集中在各 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即城市聚集区的形成,这是城市化 发展新阶段的表现之一。 2 2、新城建设、新城建设瑞典魏林比、英国坎诺尔德(见教材P142 )。 坎诺尔德: 英国第二代新城(19551966)为疏散格拉斯哥人口而建的。 在规划上不用邻里单位的布局形式而是在道路系統中将干道引 入人流密集的中心地区利用不同的标高实行人车分离 居住密度加大全城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公顷214人中心地区为每 公顷30

16、0人。住宅采用2层45层乃至 812层等多种类型以容纳 较多的人口。 3 3、朝鲜平壤的重建、朝鲜平壤的重建(见教材P143144 ) 。 4 4、新建大城市、新建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昌迪加尔、巴西新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 (见教材P144146 )。 印度昌迪加尔印度昌迪加尔 “碗口”向上的是众议院,“倒扣的碗”是 参议院,“一对筷子”是议会大厦。 从电视塔看旅馆区,只有公路,没有街道 中央车站是巴西利亚巴西利亚少有的人气旺盛的场所 巴西巴西联邦政府办公区,一个部门占据一栋楼 科学城位于新西伯利亚市东约30公里,俄罗斯第一大河鄂毕河从 其南边流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也从城边通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17、, 科学城始建于1957年,现有30万人口,3.6万名科学家及科技工作 者,有60多个科研机构,是俄罗斯科学分院中最大、科研力最强的分 院。 从工业到农业,从民用到军用,从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基 础科学领域到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核技术等应用领域,都取得 了大量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 5 5、科学城建设科学城建设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见教材P146)。 6、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意大利罗马的古城古建筑保 护(见教材P146147)。 古罗马的贸易市场古罗马的贸易市场 7、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和地下商业街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和地下商业街 芬兰塔皮奥拉

18、城市中心、荷兰鹿特丹林巴恩步行街, (见教材P147)。 8、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和室内商业街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和室内商业街(见教材P148)。 9、日本地下商业街日本地下商业街(见教材P14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 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出现了一大批理论著作,标志着在城市规划指导思 想上的重大突破。 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对规划实行统一领导,宏观控制。把物质建设 规划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并采取 综合评价。 为防止无计划的过度的城市化,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概念 在大多数国家中仍受到重视。 在大城市的布局形态上,封闭式的单

19、一中心的城市布局渐为开敞式 多中心所取代。 三、三、 20世纪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规划的范围从区域、国土、从大城市圈、城镇体系等多方面进行综 合布局,使城乡融为一体,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 点内容和目标。 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 方法、遥感技术等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建设技术密 集型的科学园区、科学城科学园区、科学城是各国为发展尖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一种重要 建设任务。 城市群体布局也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模式之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 一定区域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

20、 合体,称为大城市连绵区大城市连绵区。 具体内容如下:具体内容如下: 1、 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法国国土整治、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计 划(见教材P151) ; 2、 大城市总体规划大城市总体规划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与莫斯科莫斯科 (见教材P151153) ; 巴黎塞纳河沿岸巴黎塞纳河沿岸 巴黎塞纳河沿岸巴黎塞纳河沿岸 英英 国国 阿阿 伯伯 丁丁 市市 中中 心心 阿阿 伯伯 丁丁 联联 邦邦 大大 街街 英国爱丁堡英国爱丁堡 德国波恩、慕尼黑德国波恩、慕尼黑 莫斯科总体规划:莫斯科总体规划: 市区从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 划分为8个规划片,各配高级服务 设施和公共机构。为居

21、民就地居 住和工作创造条件。以此来保存 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形成的城市 格局。 为保证居民就近休憩,接触自 然,向市区输送新鲜空气,各边 缘片都安排了大块楔形绿地。 全市兴建一套井字形高速道路 和穿越市中心的地下通道的道路 系統。 新规划把提高居住水平作为重 要目标,还制订了莫斯科地区和 郊区规划。 米尔顿凯恩斯是英国第三代新城,为了便于吸引外來企业和技术 城市人口规模较大为25万人。 规划上采取分散布置工业和工作岗位的方法以求得便捷和经济的效果。 将无害的小工厂安排在居住区內。为避免交通的集中大专院校医疗 中心以及其他一些机构设置在城市的边缘。 为了分散市中心交通量规划了8个次中心在靠近市中心

22、地区建造 密度较高的居住区。这种布局形式可以分散交通集散点減少长距离的 交通流量将交通负荷均匀地分散到各干道上去。 交通工具以公共汽车为主。行人过街采取立体交叉方式。全市共有 164个活动中心按各地段的社会需求布置各有特点的內容。城镇景观 设计力求具有田园城市特色。 3、 新城建设新城建设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法国巴黎新城 4、科学城与科学园区科学城与科学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关西科学城、美国硅谷。 (见教材P155157) 。 5、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日本新宿副中心、巴黎德方斯、纽约 罗斯福岛、英国巴比坎中心等(见教材P157162) 。 6、 古城和古建筑保护古城和古建

23、筑保护法国、意大利、瑞士、美国等。 (见教材P162165) 。 7、 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和地下街市。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区和地下街市。 (见教材P165172) 。 日本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 筑波,日本日本新兴的科学城,位于东 京城外60千米处的关东名山筑 波山南麓。1963年开始建立,70年 代初具规模。 全城占地27平方千米,由文教系统、 建设系统、理工系统、生物系统和 公共设施五个功能区域组成。以筑 波大学为中心,集中了40多所国立 研究机构,拥有日本日本第一流的科学 家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 日本日本乃至世界许多最新技术,如智 能机器人、立体电子技术、光纤通 讯

24、信息系统等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莫斯科红场莫斯科红场 莫斯科红场一角莫斯科红场一角 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 胜利广场凯旋门胜利广场凯旋门 红场附近大剧院红场附近大剧院 金日城广场金日城广场 越南八亭广场越南八亭广场 意意 大大 利利 米米 兰兰 大大 教教 堂堂 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保护 意大利威尼斯意大利威尼斯 西班牙马德里西班牙马德里 西班牙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 步步 行行 街街 购购 物物 中中 心心 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 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 8、 居住环境与居住区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居住环境与居住区建设、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9、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25、1977年12月,世界知名城市设计学者于秘鲁利马签署了马丘比丘宪 章。这是继1933年雅典宪章以后对世界城市规划与设计有深远影响的又 一文件。提出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并倡导在建筑领域中, 用户的参与更为重要的观点。 10、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新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以及电子计算、模型化方法、数学 方法、遥感技术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方法、遥感技术与城市环境生态学对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 美国居住环境别墅美国居住环境别墅 美国居住环境迈阿密公寓美国居住环境迈阿密公寓 美国居住环境迈阿密海滨公寓美国居住环境迈阿密海滨公寓 美国居住环

26、境比佛利山庄美国居住环境比佛利山庄 美国居住环境旧金山别墅美国居住环境旧金山别墅 美国居住环境华盛顿公寓美国居住环境华盛顿公寓 四、四、 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1、 空间城市、插入式城市、行走式城市; 2、海上、海底城市、摩天城、吊城、地下城、山洞城市; 3、沙漠城市、太空城市、外星城市; 4、仿生城市。 第三节第三节 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 1、二战后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得以发展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2、大跨度建筑的几种结构体系。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结合建筑结构的知识,理解大跨度建筑的几种结构体系。 1 1、高层建筑得以发展原因:、高层建筑得以发展原因:

27、 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高层占地少,可扩市区空地,有利于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 使道路、管线集中设置,费用少; 垂直交通比水平交通方便,便于联系; 高低相间、点面结合,改善再教育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取得广告效果; 计算机与先进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 一、高层建筑一、高层建筑 一类高层:9-16层(最高50米) 二类高层:17-25层(最高75米) 三类高层:26-40层(最高100米) 四类高层:超高层,40层以上(100米以上) 2 2、 高层建筑的分类(高层建筑的分类( 1972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 高层建筑发展的前提:升降机

28、的发明和应用。 第一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发展情况:城市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从单体向群体发展,造型从塔式板式. 实例: 19111913-纽约-渥尔华斯大厦-52层(241米) 1931-纽约-帝国大厦-120层(381米) 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 发展情况:由欧美发展到世界各地,高度增加、数量增多、造型新颖。 实例: (1) “板式”风格,钢结构体系: 1950年-39层-联合国秘书处大厦-纽约 1952-22层- 利华大厦-纽约 (1958-1960)-哥本哈根SAS -丹麦 (19561958)-西格拉姆大厦-纽约 3 3、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 19

29、31-纽约纽约-帝国州大厦帝国州大厦 102层(层(380米)米) 联合国秘书处大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纽约纽约 1950年年-39层层 体形为简洁的板式,长边为带形玻璃 窗,短边为光洁的大理石实墙面。 利华大厦利华大厦-纽约纽约 1952年SOM事务所设计的纽约 利华肥皂公司大楼,高22层, 开创了全部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 先例. 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 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 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 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 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 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 气势。 整个建筑的细部简洁细致,突 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被认 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 西格

30、拉姆大厦西格拉姆大厦-纽约纽约 (19561958) (2)“塔式”风格,玻璃摩天楼,钢结构体系 (19641965)-60层-玛利耶那城大厦-芝加哥 1976-70层-桃树中心广场旅馆-亚特兰大 (3)“塔式”风格,铝材或钢板作外墙,钢结构体系 (1965-1970)-100层-约翰汉考克大厦-芝加哥 (1968-1971)-69层-美国钢铁公司大厦-匹兹堡 (1969-1973)-110层-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纽约-雅马萨奇 (1970-1974)-110层-西尔斯大厦-芝加哥 纽约汉考克大厦-芝加哥 19651970 -100层 商业用房占据了底层空间, 向上为停车库,办公空间及住宅区。

31、在94层为观景台, 95层与96层处有云霄全景餐厅。 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纽约纽约-雅马萨奇雅马萨奇 (1969-1973) -110层层- 设计者是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奇, 方柱形,高411米,打破了纽约帝国州大 厦保持42年的世界最高建筑的记录。 整个世界贸易中心可容纳5万人工作,每 天来办事和参观的人还有3万左右。 世界贸易中心的外墙是排列很紧密的钢柱, 外面包以银色铝板。施工时间两年,当上 面还在施工是下面已经交付使用。大楼受 到很大的风压力,实测最大位移有28厘米。 2003年9月11日,毁于恐怖袭击事件。 西尔斯大厦由9座钢结构框架焊 接的塔楼组成。这种结构减少了 因

32、高度带来的风摆问题。 塔楼宽度相同,高度不一。 大厦外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 了服务性设施区。 西尔斯大厦西尔斯大厦 美国: 197452层贝壳广场大厦休斯顿市 1976-76层+2层-水塔广场大厦-芝加哥 加拿大: 1974- -72层- 第一银行大厦-多伦多 (1963-1968)-31层、25层-多伦多市政厅大厦 欧洲: (1955-1958)-30层-皮瑞利大厦-意大利米兰 (1969-1973)-58层+6-曼恩蒙帕纳特大厦 亚洲: 1973-55层-新宿三井大厦-东京 1979-60层+3-阳光大楼-东京 构筑物:世界最高构筑物:多伦多国家电视塔(1974),高水平598米 (4)

33、 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 市政厅设计成两个对峙的圆弧形建筑,分别 为20层和27层。两幢弧形建筑拥抱着中间蘑 菇状的议会大厅。 大厅前为菲利普广场;广场上有巨大的喷泉 水池,冬天作为溜冰场,是市民聚会憩息的 场所,常有音乐会及演出,体现出市民与政 府的密切关系。 多伦多市政厅大厦多伦多市政厅大厦 皮雷利大厦皮雷利大厦 皮雷利大厦是米兰市伦巴第区 的政府办公大楼,30层高,是米兰 市的最高建筑及经济的象征。 内尔维设计,建于19561958 年,主体建筑为混凝土和玻璃结构。 是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标志。 多伦多国家电视塔 1974-598米 4 4、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见、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34、见P189P189) 1、大跨度建筑得以发展的原因: 社会需要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2、大跨度建筑的发展趋势: 外貌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 覆盖空间越来越大 3、大跨度建筑的新结构屋顶: 钢筋混凝土薄壳顶 内尔维-1950-意大利都灵展览馆 1957-罗马奥运会体育宫 二、大跨度建筑二、大跨度建筑 折板结构 内尔维-(1953-195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厅-巴黎 悬索结构 小沙里宁-(1953-1958)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华盛顿 丹下健三-1964-代代木竞技场-东京 张力结构 古德伯罗奥托-1967-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 悬索结构 1972-联邦储备银行-美国 丹下健三-1964-代代木竞技场-东京-悬索结构 活动屋顶 钢空间网架结构 金属管空间网架结构 充气结构 汉城体育场 加拿大温哥华B.C.体育场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康纳体育馆 美国印地按那州湖西尔球场 充气结构 美国加州圣克罗拉学生活动中心美国田纳西州世博会水陆剧场 张力结构 马来西亚科隆坡自行车赛场 沙特阿拉伯哈吉机场 沙特阿拉伯法奥德皇家国际机场 张力结构 思考题:思考题: 1、 二战后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得以发展原因是什么?发展 趋势如何? 2、大跨度建筑有那些结构体系,试举例说明。 D D、斯蒂芬乃奇新城、斯蒂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