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祝:学子考试顺利,学业有成第四章测评b(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解析本题考查食物链及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捕食黄雀,因此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螳螂的天敌)的数量减少,故a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故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使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增多,但未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2.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
3、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对种群密度的调查及食物链的分析。碳循环具有全球性,不能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a项错误。计算昆虫种群密度时,要统计昆虫中所有个体的数量,而不是只统计成虫数量,取样时要遵循随机取样原则,b项错误。食物链中,生物个体大小不同,不同生物身体中各类有机物的比例不同,所以各营养级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昆虫的数量先上升,乙昆虫的数量后上升,所以乙昆虫捕食甲昆虫,因此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d项正确
4、。答案d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项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也有能量的输入和散失,b项错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c项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项正确。答案b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
5、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由图可知,该食物网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项错误。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第一营养级同化量100%,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3780+4200=7980j/(m2a),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31920j/(m2a),故能量传递效率为798031920100%=25%,b项正确。太阳鱼的同化量为1483j/(m2a),其去向包括流入下一营
6、养级(鲈鱼)、被分解者利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由图中数据不能计算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项错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而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分解者,d项错误。答案b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不能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
7、太阳能外,还可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b项错误;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而不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0%20%,c项错误;无机环境中的co2和水被生物群落中的绿色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水等;co2和水又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析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将动植物
8、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属于分解者;这些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重新回到生物群落,因此土壤微生物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是生产者。答案d7.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本题考查人工生态系统相关问题。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的调节离不开信息传递,故a项正确。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动物都有若干
9、种,这些动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故b项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故c项错误。自然生态系统,生物所需能量均来自本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其他生态系统,故d项错误。答案a8.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
10、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植物间的竞争会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解析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误;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处于劣势,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项错误;综上分析,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项正确。答案d9.某地由于围湖造田导致水域面积大量减少,实行退耕还湖工程后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
11、还湖引发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农田强c.湖泊中所有的鱼类构成一个群落d.湖泊中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构成一条食物链解析退耕还湖引发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错误;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比农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b项正确;群落应包括该环境中所有的生物,c项错误;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只有消费者,无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d项错误。答案b10.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黄花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00200厘米。下列关于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a.黄花蒿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b.调查某大面积草地上黄花蒿
12、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c.人为大量采收黄花蒿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黄花蒿固定的太阳能除自身呼吸外,剩余部分10%2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解析黄花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a项正确;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b项正确;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项正确;黄花蒿固定的太阳能(包括呼吸消耗)有10%20%传入下一营养级,d项错误。答案d11.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
13、、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解析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a项错误;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群落结构上有分层现象,没有体现能量流动上的关系,b项错误;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它们之间没有共生关系,c项错误;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浮游植物增多,鲢鱼是植食性动物,因此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d项正确。答案d1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同种的另一只
14、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a项错误。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三北防护林物种单一,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b项正确。两只同种猛禽争夺同种食物,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或种内斗争关系,c项错误。栖息在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是一个种群,其在树上的分布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2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
15、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根据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确定戊是第一营养级,乙和丙是第二营养级,甲是第三营养级,丁是第四营养级。据此可写出食物网并判断甲和乙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
16、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答案(1)(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14.(14分)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其中过程表示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2)图中有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和丁的关系是。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 kj的能量。(3)若由于某种原
17、因,造成图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调节来实现的。解析(1)根据试题分析,图中a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e是次级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构成生物群落的是abde,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光合作用,其中过程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之外,还可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2)根据试题分析,图中有4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戊,丙和丁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的能量,按最长食物
18、链,10%的传递效率来算,即甲乙丁丙戊,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则戊至少能获得的能量为110810%10%10%10%=1104kj。(3)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是通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答案(1)abde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2)4戊捕食和竞争1104(3)自我调节负反馈15.导学号10894083(14分)(2017江苏)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演替。(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刍议情势变更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的适用
- 2025年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 跨境贸易的挑战与机遇-基于对公业务的国际市场调研
- 课题申报参考:马克思时间概念的经济学阐释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礼乐文化与周代铭文书写研究
- 2024年铁炉鼓风机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科技农业助力粮食安全与环保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兽药零售的宠物主人健康教育与引导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职《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 XX公司年会活动报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