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说明书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2014. 10、实验目的: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练习并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测 定数据的处理分析,加深对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基本理论的理解, 加深对填料塔传 质性能理论的理解。2. 掌握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练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二、实验内容:1. 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在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2. 固定液相流量和入塔混合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液泛速度以下,取两个相差较 大的气相流量,分别测量塔的传质能力(传质单元数和回收率)和传质效率(传 质单元高度和体积吸收总系数)。3. 进行纯
2、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的操作练习, 同时测定填料塔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三、实验原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 压强降与气、液流量均有关,不同液体喷淋 量下填料层的压强降厶P与气速u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填料层的 Pu关系当液体喷淋量L0 = 0时,干填料的=Pu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 0。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Pu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 Pu关系分为三个区 段:既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及液泛区。传质性能:吸收系数是决定
3、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可获取吸收系数。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二氧化碳吸收实验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侧和液侧的吸收质A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气膜Ga = kgA(pA pAi )(1)液膜Ga = k|A(CAi CA)(2)式中:Ga A组分的传质速率,kmoI sj ;a 两相接触面积,m;pa 气侧A组分的平均分压,Pa;PAi 相界面上A组分的平均分压,Pa;Ca 液侧A组分的平均浓度,kmol m 3CAi 相界面上A组分的浓度kmol mkg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kmol m
4、sJ Pa J;k,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m sJ。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Ga 二 KgA(Pa - Pa)(3)Ga 二 SCa G)(4)式中:pA 液相中A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Ca 气相中A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kmol m ;Kg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kmol m s Pa 4 ;Kl-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液相传质总系数,3(5)若气液相平衡关系遵循享利定律: Ca二HPa,则:Kg kg HK(6)1H1= +Klkgk
5、icPA+d PaFlPi=PaiC ai , Fl:_. dhA+dCA图2双膜模型的浓度分布图图3填料塔的物料衡算图5当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时,则相际传质过程式受气膜传质速率控制,此 时,Kg =kg ;反之,当液膜阻力远大于气膜阻力时,则相际传质过程受液膜传 质速率控制,此时,Kl如图3所示,在逆流接触的填料层内,任意载取一微分段,并以此为衡算系 统,则由吸收质A的物料衡算可得:dGAFl1dCA(7a)式中:Fl 液相摩尔流率,kmol s4 ;: 液相摩尔密度,kmol m。根据传质速率基本方程式,可写出该微分段的传质速率微分方程:dGA 二 Kl(Ca -CA)aSdh(7b)联
6、立上两式可得:dhLaSCAG(8)式中:a气液两相接触的比表面积,m2 m1;s填料塔的横载面积,m。本实验采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且已知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溶 解度较小,因此,液相摩尔流率Fl和摩尔密度 让的比值,亦即液相体积流率(Vs)l可视为定值,且设总传质系数K.和两相接触比表面积a,在整个填料层内为一定 值,则按下列边值条件积分式(8),可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h = 0 CA - CA.2h=h Ca=CA17(9)令HKtS,且称H为液相传质单元高度HTU;VsLCa1 dCA“aS CA2 Ca - CaNl= :%,且称为液相传质单元数(NTU因此,填料层高度为传
7、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之乘积,即(10)h=HL Nl若气液平衡关系遵循享利定律,即平衡曲线为直线,则式(9)为可用解析法解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式,亦即可采用下列平均推动力法计算填料层的高度或液相 传质单元高度:KLaSCA1_ CA2心CAmNl_ hhl = 2VsrKLaS(11)(12)式中A.m为液相平均推动力,即CA1 - - ;CA2(CA1 C A1 ) (CA2 C A2)(13)-:CAm( l3)“心CA.1ln CACA1:C A2C A2 CA2其中:CA1 二 HPa1 二 Hy1 Po , CA2 二 HPa2 二 Hy2 R) , R 为大气压。氧化碳的溶解度常数
8、:式中:P 131Hwkoml m Pa(14)Mw E几水的密度,kg m;M w水的摩尔质量,kg kmol ;E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享利系数,Pa。因本实验采用的物系不仅遵循亨利定律,而且气膜阻力可以不计,在此情况下,整个传质过程阻力都集中于液膜,即属液膜控制过程,则液侧体积传质膜系数等于液相体积传质总系数,亦即(15)砒=心4=乞 CA1 -CA2hS 5四、实验装置:1. 实验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填料塔:玻璃管内径 D = 0.05m 塔高1.20m填料层高度Z= 0.94m内装 10X 10mn瓷拉西环; 风机型号:XGB-12 ;二氧化碳钢瓶1个(用户自备); 减压阀1个(用户自备)
9、。 流量测量仪表:转子流量计型号 LZB-6 流量范围0.060.60m3/h;空气转子流量计:型号LZB-10 流量范围0.252.5m3/h; 水转子流量计:型号LZB-10流量范围16160 L/h;浓度测量:吸收塔塔底液体浓度分析准备定量化学分析仪器(用户自备) 温度测量:PT100铂电阻,用于测定测气相、液相温度。2. 二氧化碳吸收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见图4)8放空解 吸 塔放空:L-i.: J吸收液水 =11 吸 收 塔7 J :.T:二:、二二T1解吸液水fi:(箱n无锡;华泵业有限公总电源图4填料吸收实验装置流程图1- CO2钢瓶;2- CO2瓶减压阀;3-吸收气泵;4-吸收液
10、水泵;5-解吸液水泵;6-解吸风机;7-空气旁通阀;8- V1-V19阀门;9- F1-F5转子流量计;10- T1-T2温度计3. 实验仪表面板图(见图5)气体温度(C)风机 水泵 风机 水泵图5实验装置面板图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 测量吸收塔干填料层( )u关系曲线:打开空气旁路调节阀V7至全开,启动解吸风机6。打开空气流量计F4下的 阀门V4,逐渐关小阀门V7的开度,调节进塔的空气流量。稳定后读取填料层压 降厶P即U形管液柱压差计的数值,然后改变空气流量,空气流量从小到大共测 定5-8组数据。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在对数坐标纸上以空塔气速u:pP为横坐标,单位高度的压降 为纵坐标
11、,标绘干填料层(才)u关系曲线。2. 测量吸收塔在喷淋量下填料层()u关系曲线:将水流量固定在100L/h左右(水流量大小可因设备调整),米用上面相同步 骤调节空气流量,稳定后分别读取并记录填料层压降厶 P、转子流量计读数和流 量计处所显示的空气温度,操作中随时注意观察塔内现象, 一旦出现液泛,立即 记下对应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根据实验数据在对数坐标纸上标出液体喷淋量为100L/h时的()u?关系曲线(见图2),并在图上确定液泛气速,与观察 到的液泛气速相比较是否吻合。3. 二氧化碳吸收传质系数测定:(1) 关闭吸收液泵4的出口阀,启动吸收液泵 4,关闭空气转子流量计F1,二 氧化碳转子流量计
12、F2与钢瓶连接。(2)打开吸收液转子流量计F3,调节到60L/h,待有水从吸收塔顶喷淋而下,从吸收塔底的n型管尾部流出后,启动吸收气泵 3,调节转子流量计F1到指定 流量,同时打开二氧化碳钢瓶调节减压阀,调节二氧化碳转子流量计F2,按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比例在10 20流右计算出二氧化碳的空气流量。(3)吸收进行15分钟并操作达到稳定状态之后,测量塔底吸收液的温度,同时 在塔顶和塔底取样,测定吸收塔顶、塔底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4)二氧化碳含量测定用移液管吸取0.1M左右的Ba (OH 2标准溶液10mL放入三角瓶中,并从取 样口处接收塔底溶液10 mL,用胶塞塞好振荡。溶液中加入 23滴酚酞指
13、示剂 摇匀,用0.1M左右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粉红色消失即为终点。按下式计算得出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2CBa( OH)2VBa( OH) 2_ CHCVHClCcq =2Vmol L-12V溶液六、实验注意事项:1. 开启CO总阀门前,要先关闭减压阀,阀门开度不宜过大。2. 分析CO浓度操作时动作要迅速,以免CO从液体中溢出导致结果不准确。七、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仅供参考以实际数据为准):1 实验数据计算及结果(以表2所取得数据的第一组数据为例):(1)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测定(以解吸填料塔干填料数据为例)转子流量计读数0.5m3/h ;填料层压降U管读数1 mmHO空塔气速:u(m/s)V=0
14、5二 0.07Tt2兀23600 D236000.0544P1单位填料层压降一 =一=1.1(mmHD/m)Z0.94在对数坐标纸上以空塔气速u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标绘u关系曲线10(2)传质实验(以吸收塔的传质实验为例)液体流量L=60 (L/h )y1、Y的计算:VcO2V CO2V Air=0.078 = 0.078 0.8=0.09CO转子流量计读数3VCo2=0.1(m/h )CO实际流量VCO2实=.1.204 x 0.1=0.078 (nVh ).1.976空气转子流量计读数V Air =0.8 (nVh )Vco20078 =0.098VAir.8Cai的计算:塔顶吸收液空
15、白分析CBa(OH )2 =0.0972、VBa(OH)2=10 ml、C hcl =0.1056、V hcl =16.8 mlC空白2CBa(OH )2VBa(OH )2 一 CHClVHCl2V2 .0972 101056 16=0.00415(kmol/m3)2 20塔底吸收液分析Vhcl =15 mlC2 O.972 化.1056 15=0.00890( kmol/m3)2 20Cai=G - C 空白=0.00890-0.00415=0.00475(kmol/m3)y2、Y2的计算:Lx( Ca1 - Ca2 ) = VAir X( Yl -Y 1)y2*1_L (Ca1Ca2)V
16、Air-60(0.00475 - 0)= 0.09 皿0.8=0.0822.4丫2 二 y2=0.0881-y21-0.08Ca2的计算:吸收液中CO在水中的含量极低,忽略不计 CA20C A1、c A2的计算:塔底液温度t =10.2 C查得CO亨利系数:E=1.05 x 108 Pa则CO的溶解度常数为:H 丄二啤 1 7M w E 181.05d07=5.29 x 10-7kmol PaJ塔顶和塔底的平衡浓度为:CA1 = HPa1 = Hy1 p07=5.29 x 10 x 0.09 x 101325 =0.005(mol/l )CA2 = HpA2 二 Hy2p0 =5.29 x 1
17、0-7 x 0.08 x 101325 = = 0.004 (mol/l)* 3:Ca1 =Ca1 -Ca1 =0.005-0.00475=0.0000025 ( kmol/m )* 3、.:CA2 = CA2 - CA2 =0.004-0=0.004 ( kmol/m )ln Ca1Ca1CA2 - CA2CA1 CA2(CA1 _ CA1) _ (CA2 _ CA2 )InAC A2液相平均推动力为:厶CAm的计算:= CAm(kmol/m3)也 Ca1 ACa2 =0.0000025 -0.004_ ACA1, 0.0000025In ln.:CA20.004因本实验采用的物系不仅遵循亨
18、利定律, 而且气膜阻力可以不计,在此情况 下,整个传质过程阻力都集中于液膜,属液膜控制过程,则液侧体积传质膜系数 等于液相体积传质总系数,即k= KLa = VsLhSCA1 _ C A2C Am(0.00475 -0)0.0008=0.0669 m/s60 10“360021.05 3.14 皿4实验结果列表如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亨利系数(见表1)干填料时厶P/zu关系测定湿填料时厶P/zu关系测定填料吸收塔传质实验技术数据PZu关系曲线表1二氧化碳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X10-5, KPa气体温度,c0510152025303540455060CO20.7380.8881.051.241.44
19、1.661.882.122.362.602.873.46表2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干填料)L=0填料层高度Z=0.94m塔径D=0.05m序 号填料层压强降mmHD单位高度填 料层压强降mmHD/m空气转子流 量计读数m/h空塔气速m/s11P 1.10.50.07 十222.10.80.11333.21.10.16455.31.40.20588.51.70.2461111.720.2871516.02.30.3381819.12.50.35表3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测定(湿填料)L=100L/h填料层高度 Z=0.94m塔径 D=0.05m序 号填料 层压 强降mmHO单位高度填 料层压强降mmHO/m空气转子 流量计读数m/h空塔气速m/s操作现象133.20.250.04正常21111.70.500.07正常32021.30.700.10正常:42930.90.900.13正常54648.91.100.16正常66063.81.300.18正常79095.71.500.21积液8115.0122.31.700.24积液9154.0163.81.900.27液泛10215.0228.72.100.30液泛C10IM仝塔气連u()n- .U 倔1Q 3.0fEENckp图6实验装置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什么的泪水中考语文作文
- 电气机械维修手册与指南考核试卷
- 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6-5 PLA和PAL电子课件教学版
- 玻璃纤维的制备工艺考核试卷
- 旅行初二语文作文
- 新材料在D打印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球类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技术考核试卷
- 景区旅游市场开发与拓展策略考核试卷
- 生态保护工程生态保护与生态工程长期效益评估考核试卷
- 2022年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东莞市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
- 土壤分析技术规范(第二版)
- 3力浮力答案第1讲难题型密度计
- 地下车库交通标志标线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专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ppt课件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JJF 1363-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概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