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黄庭坚)最终版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1.gif)
![《清平乐》(黄庭坚)最终版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2.gif)
![《清平乐》(黄庭坚)最终版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3.gif)
![《清平乐》(黄庭坚)最终版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gif)
![《清平乐》(黄庭坚)最终版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11/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4f61ee5a-879f-4cfe-bb1e-7eab309f837c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平乐(黄庭坚)教案1 清平乐【教学目标】 1.了解黄庭坚。2.掌握意境分析题与手法鉴赏题的技巧。 3.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代诗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大多诗人借写春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惜春的。 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2.写作背景: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
2、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三、文本赏析:(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
3、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思考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惜春。【思考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思考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二)二读诗歌,评品赏析。【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
4、强烈的感染。【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鉴赏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清平乐(黄庭坚)教案2 【鉴赏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向黄鹂
5、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三)三读诗歌,总结归纳。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责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
6、个踪影也没有,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两句,转而询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词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下片过头两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既然无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这种想象也极为奇特,极富情趣。后两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对现实的描述。上面想象春天踪迹,也许黄鹂可以知道,然而嘤嘤鸟语,谁人能解?它不过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仅看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踪迹,终于无法找寻,而心头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全词构思新颖委婉,思路回环反复;笔情跳脱,风格清奇;语言轻巧,淡雅饶味;有峰回路转之妙,有超轶绝尘之感。 (四)【总结】黄庭坚词的特色:A平淡朴实 ,委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械式暖风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波铃流信号发生器模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布面鼠标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塔吊用回转减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芦荟提取物复合营养胶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乐器批发与互联网的结合考核试卷
- 固体废物处理与城乡垃圾收运体系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按摩浴缸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蛋挞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拼接清洁结构件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力铁塔市场分析现状
- 2025-2030年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化学-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5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军人军事秘密保护保密协议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合同3篇
- 蛋鸡生产饲养养殖培训课件
- 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能力重构
-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