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中国光伏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光伏行业研究獃子一、光伏发电行业介绍太阳能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类方式。几种常见的太阳能技术com)光热发电技术,又称聚光光热发电( 列反射镜将太能聚集起来产生高温热能,聚热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分为抛物面槽式、碟式和塔式。西班牙、以色列、德国都建有多个太光伏发电(Photovoltaic, PV )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吸收太后产 生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CSP),是一种利用阵加热工作介质,驱动汽轮发

2、电机发电的方式。根据阳能光热发电站,积累了一定的商业化运行经验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位于美国加州的布莱斯(Blythe)太阳能发电项目就选用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 该项目由德国Solar Millennium和雪佛龙公司旗下的 Chevron Energy Solutions共同开发,4组250WM (兆瓦)的独立发电单元构成了了高达1000MW( 1GW)的设计发电量。项目总造价预计将超过60亿美元,其中第一组发电单元将于2013年投入运行。无独有偶,i美股2010年10月底查询美国加州政府公布的相关信息时发现, 该州近期 批准的大型太阳能项目全部使用的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 (按加州政

3、府的定义,“大型太阳 能项目”是指装机容量大于 50MW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图为采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站(图片来源: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四项常见的太阳能技术中,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应用及 产业规模都是首屈一指的。 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也都从事的是光伏发电产品的 制造。以至于很多人将太阳能技术就简单地理解为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因为其商业化程度高、产业规模大、上市公司多成为了太阳能技术的一 个典型代表,倍受市场关注。以光热发电技术为例, 虽然采用该技术的太阳能发电站占地面 积广,并不适合在城市应用, 但它规模成本低廉, 光照不足时还可以通过储热发电

4、以实现供 电的持续稳定,特另U适合在强光照的荒漠地区进行大规模并网发电。我国的、,欧洲的西 班牙,还有非洲和澳大利亚都有许多光照充分的荒漠、戈壁地区,特别适合应用光热发电技术。二、光伏发电与晶硅电池技术至于光伏发电技术,它可以大致分为晶硅电池技术和薄膜电池技术两大类。目前已经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薄膜电池主要有三种:非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 )薄膜电池。其中,非晶硅薄膜电池,又称为硅基薄膜电池,主要以 非晶硅(a-Si,无定形硅)作为感光材料,具有耗硅量低、生产成本低、弱光响应好、高温 特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寿命短、稳定性差、光电转化率低等不足。碲化镉

5、薄膜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同属于多元化合物薄膜电池,它们的光电转换率明显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能上市公司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就是碲化镉薄膜电池技术的典型代表。2009年第一太阳能的薄膜电池生产量达到1.1GW,在全球光伏电池生产商中排名首位。其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在当年提高到11.1%,生产成本则降至 84美分/瓦。尽管较之多晶硅光伏电池,碲化镉薄膜电池的光电转化率还明显偏低,但其材料消耗量、 生产成本、制造能耗和平均售价都比前者低出很多。第一太阳能在生产成本和产品毛利率上明显优于采用晶硅电池技术的生产厂商。光伏发电技术的基本分类(imei&u, com)显

6、而易见的是,晶硅电池技术在光伏发电领域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主流技术。据国际 太阳能咨询机构 Solarbuzz统计,2009年晶硅电池的出货量占全球光伏电池总出货量的 81.8%。基于晶硅技术的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其中, 将石英砂熔解、提炼和纯化,生产出太阳能级晶硅原料的环节是产业链上游;铸造硅锭、切 割硅片、制造光伏电池片、封装光伏组件是产业链中游;产业链的下游则是按客户的需求进 行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集成。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示意图(5巳輕me“圏片*:无踢面徳公司网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全部从事的是与晶硅技术相关的光伏产品生产,而且大多 数企业的业务

7、重心主要是集中在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的中游,即由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到光伏组件的生产环节。研究薄膜电池技术出身的施正荣博士也曾率领尚德在硅基薄膜光伏组 件的生产上进行过尝试,但最终因为发展状况远不如预期,而在2010年第二季度将相关项目完全终止。三、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1. “两头在外”成为行业显著特征一直以来,很多人将光伏产品制造视作中国为数不多的能与世界同步的高科技产业。2009年全世界有超过 55%的光伏产品由中国企业制造。然而,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存在着隐 忧。长期以来我国光伏行业形成了 “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即晶硅原材料的供应主要由海外控制,光伏产品的终端市场也主要由海外提供。甚至可以说是

8、“三头在外”,中国光伏企 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也在海外。由此可见,我国光伏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还相当高。虽然我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广泛采用世界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 硅,但在具体工艺流程上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普遍存在能耗大、规模小、成本高、闭环性差等问题,从而导致国产多晶硅总体上较进口多晶硅质量更差、价格更贵。欧 洲、美国和日本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在长年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 大的实力,在技术和产品上处于双重垄断地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10年11月我国进口6153吨多晶硅,同比上升 159.8%,环比上升45%,同时还刷新了 2010年9月进口 4757

9、吨的单月最高记录;2010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 4.19万吨多晶硅,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 到4.5万吨左右。这意味着 2010年国消费的多晶硅中仍有超过50%的数量需要依赖进口,较之2009年的情况并未有任何改善。170中囚进伏产品年出口艇化逍势C)另一方面,我们在光伏产品的销售上也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在中国生产完成后的光伏 产品(主要是光伏组件) 绝大部分都销往了国外,尤其是德国及其所在的欧洲市场。以中国光伏行业的“巨头”英利绿色能源、尚德和天合光能为例,来自德国市场的销售额在英利绿 色能源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63.1% ;虽然天合光能对德国市场的依赖相对较低(33.9%),但整个欧洲市场的销

10、售额在其总营收中占到了惊人的93.3%。中国光伏企业产品市场分布情况示僅(ineigLLCCM)樓国整个欧洲美国中国英利(YGE)63A0%89.50%2.10%4.50%天合光能33.90%53.30%2.90%无锡尚tt(STP41.40%74.00%9-50%4.5(%2.产能增速非常快产量达世界第一虽然应用光伏技术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但是商业化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与显著增长 只是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几年。Solarbuzz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球光伏市场(按交付使用的总装机容量)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复合年增长率45%的高成长。2005年时全球光伏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仅为1460MW,到2009年这个数字

11、就已经增长到6430MW。中国光伏产品年产量变化迪势)Z0Q52020072QM2009數据来源:畫中国岌电H在中国,光伏产品制造更是一个异常靓丽的产业。包括、在的大批省份将光伏产品制造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经有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完成IPO(首次公开发行)。过去五年中,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速放缓,仅增长了58%以外(当年世界平均增长率仅为6%),其余各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的增长率均超过了130%,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5%。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产品制造国。据路透社2010年12月28日报道,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分会主任玉文预计 2010

12、年中国光伏产品的产量将达到8GW (吉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居世界首位。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尚德的光伏产品出货量有望达到1.5GW,这将在出货量上超过美国First Solar,使之首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光伏产品供应商。赛维LDK也在2010年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硅片制造商,而晶澳太阳能则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四、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在美:上市的11家中国光伏企业(imeigujcditi )扯司名称腿优码上市地点上市时闾市值(化美元)天合逬能(TSL)纽交陌20 0&.1218.78无揚尚律(STP)纽交斷20C5.1216.30英利新龍源20 07.0615.80赛维贰阳

13、能纽交所20 07,0614.80晶齊丈阳能Q3纳斯这克2007.0212.80昱辉阳光(帥L)20 03.013.13闖特斯衣阳能(沁)豹斯达克200fi.ll5.85晶科2010.055.61林痒蔚能源G01F)的斯达克20 06.127大全蔚能源DQ)纽交所2010.103.94中电 yeutcsiw纳斯达克2007.052.05所列市值裁至2血年12月阳收盘截至2010年12月,在美国证券市场公开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共有11家。其中,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和尚德分列总市值的前三位,它们的市值分布在14亿美元到19亿美元之间;中电光伏的市值最低, 约为2亿美元。尚德于2005年12月正式登

14、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下称“纽交所”),在 11家光伏企业中上市时间最早;晶科能源、大全新能源 则是2010年才上市的团队新成员,它们分别于当年的5月中旬和10月初在纽交所挂牌交易。11家光伏企业中,有 7家是在纽交所(NYSE)上市,其中包括“市值三巨头”和赛 维LDK、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等明星企业;余下的4家则在纳斯达克(NASDAQ )上市。需要指出的是昱辉,它在2008年1月登陆纽交所之前,已于2006年8月在伦敦证交所 AIM 板上市,融资 5000万美元,曾是唯家在纽约和伦敦两地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由于在纽交所交易的股票流动性更高,不少股东将在AIM板交易的股票转移到纽交

15、所交易,昱辉于2010年11月30日停止了在伦敦证交所的股票交易。非常有趣的是,按2010年12月6日的收盘价计算,这11家中国光伏企业的市值之和 为109.23亿美元,居然还比不上美国薄膜电池生产商First Solar单独一家的总市值 114.91亿美元(按2010年12月6日的收盘价计算)。尽管尚德2010年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已经大幅超过 First Solar。1光伏企业的产销格局近年来,“产业链垂直整合”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里的一个“时尚”。有相当多的企 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努力:英利绿色能源自建多晶硅生产企业六九硅业;主打光伏电池的晶澳太阳能开始增加光伏组件的产能;出货以硅片为主的

16、昱辉分期建设年产能6000吨的原生多晶硅项目。依据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和SEC文件,美股归纳、整理了 11家中国光伏企业截至 2010年第三季度,各自在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上所占据的位置和主要对外销售的光伏产品种类。 下图中, 蓝色部分代表企业生产的光伏产品种类; 红色和黄色部分代表企业对外销售的光伏 产品种类,其中红色还进一步表示企业的主打产品, 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主要营收的光伏产品。晶硅fits硅片逬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系境中国光伏企业的产销结构( iiocigu. om)英利 绿色能源无镉尚德天合光能寒维LDK晶澳太阳能昱辉阳光晶科能源林洋新能源1中电光伏阿特斯太阳能大全新能源晶硅 旌锭 硅片光

17、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圉例:I生产纱|次要梢售品在11家光伏企业中,英利绿色能源的“战线”拉得最长,横跨整个产业链。为此,英 利在生产基地挂出了 “全球最完整产业链企业”的标语。晶澳太阳能和中电光伏的产业链最短,集中在光伏电池制造和光伏组件封装两大环节。 但情况有所不同的是, 晶澳太阳能的母 公司晶龙集团具备较强的晶体硅、 硅锭及硅片生产能力, 而且太阳能级单晶硅的产量已经连 续 7 年居世界第一,与晶澳太阳能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关系。“市值三巨头”中,尚德的产业链最短而且集中在产品制造的下游,由此也带来了比 较明显的弊端。在硅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尚德 2010 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

18、一直维 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作为一家硅片供应商,赛维 LDK 的产业链布置也比较完整。一方面,在马洪和下村两 地分别建有设计年产能 15000 吨和 3000 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正在积极挺进光 伏产品制造的上游环节,于 2010 年 8 月在增设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昱辉的产销 结构和赛维 LDK 基本一致。 2010 年第三季度,二者的光伏组件出货量也基本相当。但是在 主打产品硅片的产销量上,昱辉较赛维 LDK 存在明显差距。林洋新能源的产销结构则与天合光能基本一致,两家企业对外提供的产品都是以光伏 组件为主。天合光能 2010 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较林洋新能源高出约30

19、%。晶科能源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对外提供的产品有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 并以光伏组件为主。 阿特斯太 阳能也是以光伏组件为主打产品, 并初步涉足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参与光伏发电系 统设计、 安装和整合业务的还有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 不过三家公司来自这方面业务的营收 占比都还非常低。以阿特斯太阳能为例, 2010 年第三季度来自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业务 的营收仅占总营收的 3.7%。大全新能源是一家典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供应商, 2010 年第三季度其多晶硅的销 量达到 973 吨,创造的销售收入占到了总营收的 87.3%。其余 11.75%和 0.95% 的总营收分别 来自光伏组件

20、和硅片的销售。近来,大全新能源也开始全面进入光伏产品制造的下游环节。 它在 2010 年 9 月提交的 IPO 招股书中预计, 公司将于 2011 年 3 月形成年产 200MW 光伏组 件的生产能力,并于同年 11 月形成年产 250MW 硅片的产能。2光伏企业的净营收与出货量201003屮因光伏企业的净营收和出货量G-nei 込公mi名称净莒收光伏产品出货星(千美兀)环比环忧元锡尚德743,673190%未披鬣253%塞维LDK675,63019.5%563.613.6%扇澳太阳能541,02054.1%41834.4%天合光能508,29837*1%290.5304%英利绿色能源490,

21、831217%未披露252%阿特斯太阳能377,18314.8%200,410.6%昱辉阳光358/CM41.3%324,925.8%林洋新能源326,69524.7%223.994%晶科能源214,9795.7%134.834.%中电光伏125,7587.0%87.80.5%犬全新能源63,212205%9731b 吨8.6%上表列出的是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2010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和产品发货量。其中,大全新能源的发货量以多晶硅材料为主,采用“公吨”(MT)作为单位。2010Q3中国光伏企业净营收情况Cinieiguxom)按2010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排名,尚德、赛维LDK和晶澳太阳能分列前

22、三位。若以营收的主要构成来划分,这三家企业正好分别代表了光伏组件供应商、硅片供应商和光伏电池供应商。大全新能源的净营收最少,但毛利率最高,达到42.5%。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和昱辉占据了2010年第三季度净营收环比增幅的前三位。天合光能的净营收和环比增幅均排名第四位。2010Q3中国光伏企业出货量环比増幅CimQigii.CDm)在这些光伏企业中,有6家的光伏产品出货量在 2010年第三季度实现了超过 25%的环 比增幅;赛维LDK的环比增幅将近15%;其余3家的环比增幅在10%左右。其中出货量环 比增幅最大的是晶澳太阳能和晶科能源,接近35% ;增幅最小的是中电光伏,仅有0.6%。如果将这些

23、企业的出货量增幅与对应的营收增幅加以比较,可以大致推算出2010年第三季度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产品平均售价(ASP)都出现了上涨,而且以晶澳太阳能、林洋新能源和昱辉的增幅最为明显。只有尚德和英利绿色能源的产品平均售价出现了环比下降。3.光伏企业的盈利状况2010Q3中国光伏企业利润率情况汇总( 公司名称毛利率运营称料净刹率毛別率|环比増幅运营利率环比増幅净制率环比増幅犬全新能源42.5% H.9%38.0%21.0%28.4%26.8%晶科能源335%24.5%264%58.1%18.0%-103%英利绿色能源333%06%22,4%72%16.6%61X%昱晖阳光32.5%7.6%2415.3%

24、16.8%18.3%天合光能31.4%22%22.2%-1.3%163%56.7%林洋斯能源22加81%17.9%16.2%-1.2%Q2 切5.6%晶澳衣阳能22*5%-2,6%185%217%14.2%73.2%寿维LDK22.2%23.3%177%27.3%14.1%75.3%中电光伏P 19.9%0.5%15.5%2.6%12.2%3.8%阿特斯太阳能r 17.3%27.2%10.6%103.8%5.4%5%毛利奉环比增嚨45%毛利童-5K-10If强EK斛as来saf%2010年第三季度,大全新能源的毛利率遥遥领先,这主要得益于2010年以来多晶硅材料的供不应求使其平均售价出现明显上

25、涨。晶科能源、英利绿色能源、昱辉和天合光能处在第二集团,毛利率均在 30%以上。其中,英利绿色能源的毛利率曾在2010年第二季度达到33.5%,位居这些光伏企业的榜首(不包含当时尚未上市的大全新能源)。但在2010年第三季度里,受累于光伏组件平均售价的降低,英利的毛利率出现了小幅下滑,并被毛利率大幅提升的晶科能源赶超。毛利率高于20%的第三集团有林洋新能源、晶澳太阳能和赛维LDK。排名末位的则是中电光伏、阿特斯太阳能和尚德,它们的毛利率均低于20%。2010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排名倒数第三的尚德,在2010年第三季度不仅毛利率水平最低,而且毛利率的环比跌幅也最大。尚德把这归因于光伏组件平均售价的下

26、滑和晶硅材料边际成本的上升。在目前这种“拥硅为王” 的局面下,尚德这种过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的生产 格局制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毛利率环比增幅最大的是阿特斯太阳能,达到27.2%。为此,阿特斯太阳能的毛利率由2010年第二季度的13.6% (排名倒数第一)增加到 2010年第三季度的17.3%,排名也上 升了一位,超过毛利率16.4%的尚德。单位营收中非硅成本的大幅降低成为阿特斯太阳能毛 利率上升的主要动力。 环比增幅排名第二的是毛利率成功超越英利的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均价的上涨和非硅成本的降低共同促成了晶科能源毛利率的大幅攀升。赛维LDK的毛利率环比增幅位居第三,它的毛利率排名也因此由之前的倒数第

27、二位上升到倒数第四位。2010Q3中国光试企业的运莒尹蹈率(imeiPu.cDT )运营利润率0 5 04 3 325%20%15%5%0玮so?*-40H20%0%-20%二运营利润車-环比増帽II融虫艮S弊園 器嘉批# 米E樂W 摩讎踊轴-K从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反映的数据来看,大全新能源的运营费用率非常低,仅为净营 收的4.5%。加之其高达 42.5%的毛利率,大全新能源的运营利润率较产业链下游的光伏产品供应商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由于运营费用率的环比上升, 英利绿色能源的运营利润率被昱 辉超过。类似的超越还发生在林洋新能源和晶澳太阳能的身上。受益于单位营收中运营费用的大幅减少, 晶科能

28、源的运营利润率在 2010 年第三季度有 了 58.1% 的环比增幅,排名第二。当净营收环比增长 14.8% 时,阿特斯太阳能的运营费用却 由此前的 2758.7 万美元减少到了 2529.9 万美元,为此带来运营利润率的大幅攀升,使得阿 特斯太阳能的环比增幅居榜首。由于尚德 2010 年第二季度的运营利润为负,没有计算它的 环比增幅。在这些光伏企业中,仅有天合光能的运营利润率出现环比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2010 年第三季度天合光能开始在全球围大力开展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活动,并为北美总部 和欧洲总部雇佣了一批专业人员,相应地增加了当季的运营费用。这些光伏企业在净利率上的排名基本与运营利润率保持

29、了一致,只有林洋新能源成为例外: 2010 年第三季度公司出现了净亏损。这主要是因为林洋新能源的股价波动导致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在当季造成了高达 2.792 亿元人民币的非现金损失; 另外,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还带来了1.08 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由于运营利润率的传导效应, 阿特斯太阳能 2010 年第三季度的净利率环比增幅达到了 473.84%。在这些企业中,只有晶科能源的净利率出现了环比下降,这主要是因为2010 年第三季度中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 7368.3 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当年第二季度的该项 变动带来的却是 7460.6 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尚德在 2010 年第二

30、季度出现净亏损,因而没有 计算其环比增幅;林洋新能源则是因为 2010 年第三季出现亏损而没有计算环比增幅。五、中国光伏行业的展望1. 如何应对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补贴削减2010 年 7 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光伏发电上网补贴修正案,从 2010 年 10 月 1 日开始,在德国境建造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补贴额减少13%,转换地区(原来非电站用地后改作电站用地)补贴额减少 8% ,其他地区补贴额减少 12%。此外西班牙政府也 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财政补贴削减, 希望通过削减上网电价补贴或者限制得到补贴的发电小时 数,将现有光伏发电商每千瓦时( KWH )得到的补贴削减 30%。这对严重

31、依赖德国和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至少短期不 是个好消息。 上述政策的变化使得部分投资者开始质疑中国光伏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增长 潜能。其实中国光伏企业早已开始在寻找新的增长点, 它们也不想过度依赖某个或某些市场。 目前这样的产品市场集中度比较危险。公开披露的财报显示,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在美国、日本、南非等地展开了行动。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罗恩雷施表示,2009年美国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仅名列世界第四,2010年将有望翻番,达到 1GW,成为世界第二大太阳能发电市场。2010年7月底,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美国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 美国将成为光伏产品市场中新的

32、 增长点。尚德早在 2008 年就开始加强对美国市场的布局,当年 10 月,它参与组建了合资企业 Gemini 太阳能开发公司;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光伏产品生产厂也于 2010 年第三季度投产。 2010 年,尚德有望将来自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提高到20%。种种迹象表明,天合光能也在美国展开了积极行动:与 UL 认证机构签订相关协议便 于产品投向北美市场;与美国最大电力公司之一,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签订了 45MW 供 货协议;正式加盟麻省理工学院的产业联盟(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简称ILP),旨在进行公司与高校间的产业合作与技术转让等。 2010 年第二季度,

33、来自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在其 总营收中占到了前所未有的 9%。天合光能还对外宣称,要在 2010 年将美国市场的营收占 比提升到 13%至 15%。另外,尚德还在 2007 年收购了日本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 MSK 公司,使其拥有了 MSK 公司遍布全日本的销售网络。南非政府的优厚补贴再加上当地充足的使中国光伏企业 又找到了另外一个增长点。 2010 年第二季度, 赛维 LDK 自于南非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开始 达到 4.3%,该公司还负责了南非的第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程。 2010年 8月,尚德也正 式宣布将联合南非当地企业共建一个百兆瓦级的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0 亿美元。2. 中

34、国光伏发电市场的前景2009 年中国首个光伏发电示项目动工,这标志着中国长期发展滞缓的光伏发电市场将 开始启动。当年,中国正式跻身世界十大光伏市场之列。由于国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非常匮乏,目前 90以上的光伏组件都销往国外。 2009 年3 月,财政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随后,国家又相继 实施了金太阳示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工程。 2010 年示工程的补贴标准为:用户侧 光伏发电项目 4 元/瓦(其中建材型和构件型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为6 元/瓦),偏远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项目 10 元 /瓦(其中户用独立系统为 6 元 /瓦)。中国政府希望借此启动国 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应用。欧洲光伏工业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