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学内容_第1页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学内容_第2页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学内容_第3页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学内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初中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答题方法姓名:一、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二、 描写方法的分类:1、 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 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三、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 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 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

2、主题。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

3、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 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 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2) 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3) 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4) 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五、记叙的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

4、 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 突出中心。六、 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七、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八、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精品文档九、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十、常用的写作手法知识清单:1、 象征:例如:在上的那边表现效果: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1、 以小见大。例走一步再走一步概念:利用小角度、小场面、具体的事件、人物来表现大主题、 大道理。应试的记叙文常用。2、 欲扬先抑:例如蝉作者想褒扬某人、某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

5、反的贬抑处 落笔。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留下深刻的印象。4、 双关手法;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概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 修辞方式叫双关。5、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范进中举概念: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 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正侧面相结合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7、动静结合:竹里馆:既写动态的景物,也写静态的景物,使文章更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8、虚实结合:例如:沁园春 雪概念

6、: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虚与实是 相对的。9、对比:例如:范进中举前后对比,生动地刻画了 性格特征,表现文章主题。9、 白描 例如:背影概念:就是不加修饰地把人物和景物的面貌勾勒出来,这是一种比较接近于叙 述的描写手法。它们的特点是质朴无华,没有斧凿痕迹,但显示的形象轮廓分明,色彩清丽。10、 衬托:例如:曹刿论战概念: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 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11、 情景交融:济南的冬天概念: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12、 借

7、(写)景抒情:例如:渔家傲 秋思的上阙: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 叫借景或借物抒情。13、 托物言志:紫藤萝瀑布概念: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14、 铺垫:概念:为了让后面的文章更清晰或者有条理,在文章的前面某部分进行烘托和陪衬,以此已 出将要出现的内容15、 伏笔:概念: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铺垫和伏笔的区别:下文做铺垫与为下文埋下伏笔这两种写作

8、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是有相通之处的,它们都有 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但“铺垫”就有铺陈、垫底的意思,所用的笔墨会更浓重些,而伏笔可能就是 一笔带过。16、 渲染:概念:指正面着意描写,对所写对象作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17、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 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 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十一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精品文档十二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

9、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 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十三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四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十五人称:第一人称,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便于抒发感情;第三人称便于全方位的叙事。 十六诗歌意境的高频答语: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十七、品鉴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

10、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 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夕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 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十八:古诗练字题的答题方法:(1)解释词语的意思;(2)判断有无写作手法;(3)词语写出的事物的 什么特点;(4)抒发什么情感或者表现什么主题。十九、拟新闻标题:人+事(注意字数限制,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尽量涵盖进去。二十、下定义(说说事物的含义)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以给“

11、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格式: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 、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二十一、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 用第一人称;2、 采用或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 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二十二、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 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 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 刺、说明、揭示、反映等。二十三、“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 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 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二十四、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 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