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 小雅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诗中写道“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以粟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3. 2019年,劳动教

2、育首次纳人高考命题。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历史。这不能不 让我们去追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就是教导民众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a. 黄帝b. 炎帝c. 大禹d. 轩辕4. 成语“尧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据传,尧、舜时期太平盛世得益于实行a. 禅让制b. 世袭制c. 私有制d. 等级制5.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 商朝、秦朝b. 秦朝、战国c. 商朝、战国d. 周朝、商朝6.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别名齐鲁。其别名源于西周实行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皇帝制7.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

3、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a. 提倡改革b. 重视教育c. 以民为本d. 发展经济8.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里的“他”是()a. 管仲b. 齐桓公c. 晋文公d. 楚庄王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_。a. 老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孙膑10.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屈原11. 如图陶俑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反

4、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极高水平。此文物也反映了东汉时期的a. 民间生活气息b. 激烈战争场面c 民族交往盛况d. 社会动乱情形12.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a. 青铜时代已经结束b. 精耕细作技术成熟c. 牛耕得到较快推广d. 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13. 2019年建国70周年大阅兵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薪新风貌和强大力量。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的主要军事举措是a. 确立县制b. 奖励军功c. 废井田制d. 奖励耕织14. 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

5、,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这一组数据说明秦朝a. 赋税沉重b. 思想禁锢c. 刑法严酷d. 徭役繁重15.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话中省略的是指( )a. 都江堰b. 秦始皇兵马俑c. 云冈石窟d. 万里长城16. 某同学在学习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时笔记上由“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向食,死者过半”的记录。这一记录最可能是分析休养生息政策的a. 背景b. 内容c. 影响d. 启示17. 下图为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他记录的是a. 官渡之战b. 长平之战c. 淝水之战d. 巨鹿之战18.

6、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注重农业生产b. 重视以德化民c. 关注民主与法治d. 提倡勤俭节约19. “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段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a. 通印度b. 通南洋c. 通西域d. 通非洲20.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21.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a. 发明了印刷术b.

7、 改进了造纸术c. 发明了火药d. 制成了罗盘针22.下图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个朝代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这一朝代是a. 秦朝b. 西晋c. 西汉d. 东汉23.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 其中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张仲景c. 华佗d. 孙思邈24.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 刘备b. 孙权c. 诸葛亮d. 曹操25. “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8、.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26.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 洲及亶洲”。“夷洲”指a. 台湾b. 日本c. 西域d. 印度27.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b. 东晋c. 西晋d. 三国28.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北方统一b. 民族融合c. 中外交流d. 文化昌盛29. 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 时59分庆祝,以象征圆周率

9、的六位近似值3.14159。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 七位数的数学家是a 顾恺之b. 锺繇c. 刘徽d. 祖冲之30. 2019年,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在日本展出,该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 张猛龙碑b. 兰亭集序c.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d. 宣示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33题分别为14、14、12分,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 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1)

10、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补充完整。 (2)材料二反映出威胁西汉中央统治的哪一因素?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两大举措?(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 把鱼和米作主食,靠打鱼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译文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郡 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宋书译文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

11、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 700余万,大体上每 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 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 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 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记载了江南农业生产落后的是哪部史书?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为材料一中宋书所述经济状况提供了哪些条件?(3)材料三中因“减免赋税”而民殷国富的是南朝哪一个政权?

12、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 江南地区开发的自然原因。3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上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请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请你辨认出下面两个汉字。(2)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什么治国主张仍为我们今天所借鉴?(3)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我们可以查阅哪部史书?(4)中华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哪一宗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13、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已经会打制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等。从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大量灰烬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不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c项不合题意;半坡居民位

14、于北方黄河流域,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的房屋,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这里需要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据所学,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会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进入旧石器时代;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开始有了原始农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长江流域,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耒耜等垦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会制作彩陶,居住半地穴是房屋。2. 小雅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

15、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诗中写道“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以粟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始居民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原始居民是半坡人,c项符合题意;ab项是远古人类,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d项会种植水稻,排除。故选c。3. 2019年,劳动教育首次纳人高考命题。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历史。这不能不 让我们去追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就是教导民众事农业生产劳动的

16、中华民族人文初祖a. 黄帝b. 炎帝c. 大禹d. 轩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教导民众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是炎帝。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所以b项符合题意;ad项属于同一人,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排除;c项与禅让制有关,也是治水英雄,排除。故选b。4. 成语“尧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据传,尧、舜时期的太平盛世得益于实行a. 禅让制b. 世袭制c. 私有制d. 等级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选举部落首领

17、的一种制度。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 商朝、秦朝b. 秦朝、战国c. 商朝、战国d. 周朝、商朝【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

18、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所以代表的朝代分别是商朝、战国,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别名齐鲁。其别名源于西周实行的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皇帝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山东,别名齐鲁”可知,最初来源于西周时封国的名字。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由此可知

19、是分封制,所以b项符合题意;ad项与秦朝有关,排除;c项与尧舜禹有关,排除。故选b。7.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a. 提倡改革b. 重视教育c. 以民为本d. 发展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末代国君的暴政,因此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需找出夏商西周的灭亡的原因,这三个朝代之所以灭亡都是末代国君实行残暴的统治,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8.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

20、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里的“他”是()a. 管仲b. 齐桓公c. 晋文公d. 楚庄王【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b符合题意;管仲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a不符合题意;晋文公、楚庄王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但不是第一个霸主,c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_。a. 老子b. 墨子

21、c. 韩非子d. 孙膑【答案】a【解析】题目的关键词是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显然是符合道家辩证法的思想,墨子的墨家学派的代表,排除b;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排除c;孙膑是兵家的代表,排除d;老子才是道家的代表,选项a符合题意。10.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屈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离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骚的作者是屈原,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爱国诗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故选d。11. 如图陶俑

22、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极高水平。此文物也反映了东汉时期的a. 民间生活气息b. 激烈战争场面c. 民族交往盛况d. 社会动乱情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说唱俑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反映了当时塑造艺术的极高水平。a选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不符应排除;故选a。12.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a. 青铜时代已经结束b.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c. 牛耕得到较快推广d. 铁器的

23、使用更加普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铁制工具13件(计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钻3件,铁耙1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农具的使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并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d项符合题意;ab项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铁制工具”,结合铁制工具出现的时间以及影响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结合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13. 2019年建国70周年大阅兵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薪新风

24、貌和强大力量。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的主要军事举措是a 确立县制b. 奖励军功c. 废井田制d. 奖励耕织【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两千多年前的秦国推行的改革措施中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军事措施是奖励军功。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上努力杀敌,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cd项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故选b。14. 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这一组数据说明秦朝a.

25、 赋税沉重b. 思想禁锢c. 刑法严酷d. 徭役繁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由材料“秦朝全国人口约2000万人,而服役的人数总数不下30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5%”可知,这反映了秦朝徭役繁重,秦的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故d符合题意。赋税沉重、思想禁锢、刑法严酷都和徭役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话中省略的是指( )a. 都江堰b. 秦始皇兵马俑c. 云冈石窟d. 万里长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本题关键词是“陕西临潼的古代文化遗址”可知,秦始皇陵兵马俑

26、正是在陕西西安临潼,这些兵马俑表形丰富、神态逼真、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示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选项b符合题意;都江堰在四川,选项a不符合题意;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万里长城在北京,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 某同学在学习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时笔记上由“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向食,死者过半”的记录。这一记录最可能是分析休养生息政策的a. 背景b. 内容c 影响d. 启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由题干“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这说明当时战乱多,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反映的是西汉

27、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故a符合题意。内容、影响、启示和题干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 下图为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他记录的是a. 官渡之战b. 长平之战c. 淝水之战d 巨鹿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了侵略吞并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c项符合题意;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a项不符合题意;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

28、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b项不符合题意;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8.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 注重农业生产b. 重视以德化民c. 关注民主与法治d. 提倡勤俭节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

29、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故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在封建社会实行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统治再清明,不可能关注民主与法治来挑战自己的权威,故c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选c。19. “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这段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a. 通印度b. 通南洋c. 通西域d

30、. 通非洲【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开通创造了条件。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所以这段诙谐有趣的话所反映的史实是通西域,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0.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a

31、.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公元前2世纪”可知,此事发生在西汉时期。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故选d。21.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因为a. 发明了印刷术b. 改进了造纸术c. 发明了火药d. 制成了罗盘针【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所以选择b项,cda错误。故选b。22. 下图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个朝代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这一朝代是a. 秦朝b. 西晋c.

32、 西汉d. 东汉【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这样就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3.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 其中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张仲景c. 华佗d. 孙思邈【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33、,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时期,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张仲景还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排除;c项发明麻沸散,擅长外科手术,排除;d项是唐朝人,被称为“药王”,排除。故选b。24.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 刘备b. 孙权c. 诸葛亮d. 曹操【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国击破的战术,偷袭袁

34、军的屯粮,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南方的刘邦和孙权。d项符合题意。由“南拒孙刘”,可知ab两项不合题意;诸葛亮曾经辅佐刘备。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5. “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可知,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与208年南下,首先击败刘表和依附刘表的刘备,占领荆州,进逼孙吴。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

35、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巩固,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秦末,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的决战,排除;b项发生在曹操与袁绍之间,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d项发生在前秦和东晋之间,排除。故选c。26.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 洲及亶洲”。“夷洲”指a. 台湾b. 日本c. 西域d. 印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

36、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7.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a. 东汉b. 东晋c. 西晋d. 三国【答案】c【解析】【详解】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8.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北方统一b

37、. 民族融合c. 中外交流d. 文化昌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图片文字“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说明胡人即少数民族可以穿汉人的服饰;汉人也吃上了少数民族的食物。体现了汉族服饰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体现了少数民族饮食对汉族的影响,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学习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体现北方的统一,a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的是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的发展,不是中外交往,c项不合题意;图片体现了民族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不能反映文化昌盛。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9. 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 时59分庆祝

38、,以象征圆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 七位数的数学家是a. 顾恺之b. 锺繇c. 刘徽d. 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东晋画家,排除;b项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家,排除;c项提出了“割圆术”,排除。故选d。30. 2019年,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在日本展出,该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被誉为“

39、天下第一行书”的是a. 张猛龙碑b. 兰亭集序c.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d. 宣示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33题分别为14、14、12分,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 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40、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补充完整。 (2)材料二反映出威胁西汉中央统治的哪一因素?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两大举措?(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皇帝丞相地方政府(2)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3)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解析】【详解】(1)仔细观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

41、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组成地方政府。郡县制的推行,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因而皇帝、丞相、地方政府。(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封国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统治;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

42、,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通过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3)依据材料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 把鱼和米作主食,靠打鱼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译文江南是全

43、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郡 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宋书译文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 700余万,大体上每 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 流民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 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 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记载了江南农业生产落后的是哪部史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