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_第2页
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_第3页
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_第4页
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nt worry about the result, first ask yourself if you are qualified enough, and the effort must be worthy of the result. when the time is in place, the result will naturally come ou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1黄河的主人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

2、造句。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教学重点: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感受黄河的壮美。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2.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录象。(播放黄河滚滚东流的录象;出示“我看到了 的黄河”)3.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师: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的词汇比较丰富,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也不错。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

3、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而课堂正是积累语言的主要阵地,今后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要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4.师朗诵:(继续播放黄河的录象)这就是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我们就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我们心潮起伏,感情激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1.在黄河滚滚的浪涛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上,突然远处漂来了一张羊皮筏子,你的感受如何?而作者的心情又怎样呢?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练习多读几遍,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够充分感受到。2.学生自由读课文,

4、巡视指导。3.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却坐了6个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这是多么惊险呀!但艄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谁来读读看?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艄公的沉着、大胆,乘客的悠闲?)应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读读看,把该重读的地方做上记号。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读的?(划出该重读的地方)你能连起来读一读吗?评。像他刚才这样,齐读。4.艄公专心致志地撑着篙,乘客扪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来写一写。(出示写的练习)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撑篙的动作写具体。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们坐在羊皮筏子的表现

5、写具体。5.把你写的来跟大家交流交流。6.正因为艄公的沉着,专心致志,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破浪前行,所以乘客们才能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说到这儿,你一定想亲眼目睹一下艄公的风采吧,今天有一位艄公来到了我们的饿课堂上,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可以向他提出来。(同学们采访艄公)前些天,我们班上的匡媛同学去了一趟黄河,亲身体验了一回坐羊皮筏子的感受。下面就请她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亲身体验。(匡媛介绍)7.看来,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还是很惊险的,乘客重要的是小心和大胆,而艄公(出示文字)“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你敬佩艄公吗?那你怎样来读这一句话?齐读

6、,把你的敬佩读出来。三、延伸拓展,升华主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2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

7、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新车 坐车、停车承诺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三、感悟发现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

8、、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四、鉴赏发现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五、质疑问难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六、总

9、结表彰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3给予是快乐的学习目标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

10、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二、感知发现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新车 坐车、停车承诺保罗的哥哥 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坐车、观光 给予是快乐的保罗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三、感悟发现1.教师引导:哪一

11、个给予最珍贵?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四、鉴赏发现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五、质疑问难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2.学生质疑,共同

12、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六、总结表彰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七、实践活动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

13、佳小演员。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带着问题来读书。1.课文题目的特点是_。a.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b.以*的主要内容命题c.以人物的语言命题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直接原因是( )a.听伯父说中华不振b.耳闻目睹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决心为振兴中华而读书。二、细读课文深感悟。课文中当魏校长提出“诸生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时,同学们踊跃回答:“明理、做官、挣钱、吃饭。”现在,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读书时常常有如下的说法,请你对照上文填空。1.“知书”方能“达理”,不好好读书,连日常的礼节都不懂。这是为_而读书。2.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读书贫穷将伴随你一生。这

14、是为_而读书。3.好好读书,将来当局长、县长。这是为_而读书。4.小朋友,如果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我为_而读书。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 )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_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_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_界地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 ),好奇心( )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 )。1.给加点字注音,按原文填空.2.填一填,看谁组的词语好.始终:( )始( )终 ( )始( )终3.短文中的

15、省略号表示:_。4.结尾的句子在短文中是_句。四、课内语段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里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课文中“欺凌”的意思是( )a.欺负:凌辱。*指在租界里,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b.欺负:凌辱。*指在租界里,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轧死,肇事者却得意扬扬。2.请你按朗读符号的提示反复品味,判断语气。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1)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

16、的语气。( )(2)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3.联系课文理解句子。“有志者”的意思是_,“效”的意思是_,“周生”指_,“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四年级下册高效复习语文教案5云海日出一、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2、 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3、 感情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如动静结合)。三、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奇幻与壮美。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神奇而

17、壮观的自然现象,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定会被它迷人、秀美的景象所陶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黄山“云海日出”的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0课(板书:云海日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90年12月被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主峰莲花峰海拨1864.8米。黄山常年雨量充沛、林木茂盛、云蒸雾涌,自然景色变幻莫测。黄山可以说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也有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来高度赞美它。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方瑞华的笔触,走进黄山。(二)初

18、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两个问题(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呢?(2)、课文主要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色?(三)分析课文,真切感悟(1)课文从大体上看,可以分为“云海”和“日出”两部分,那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云海的,而哪些自然段又是写日出的呢?(课文3、4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云海的景象,5-7自然段描写的是黄山日出的景象。)2、学习“云海”(1) 云海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评价)(2) 根据刚才我们同学所读的内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云海的神奇,它 们分别说出了云海的哪些特点?a我们看见北面山谷中明晃晃、光闪闪的一片,似乎是放在深山空谷中的亮闪闪的大镜子,又如无边无涯的白茫茫的水面。那就是云海。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b师拿镜子演示,与图片对比,说说共同特点?(平、静、大) c这就是作者对云海日出的静态描写,突出云海的静态美(师板书静态描写:平稳光洁、漫无边际)。d老师在这就中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谁发现了?(明晃晃、光闪闪、亮闪闪、白茫茫),指导朗读这一句。3、“山峰时隐时现,变幻无穷,云朗上下翻滚着,一会儿像万马奔腾,一会儿又似帆樯林立,光怪陆离,景象万千,把黄山点染得有几分仙气。”a 云海的景象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