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案_第1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_第2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_第3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_第4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

2、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2、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3、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

3、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复习:1.数轴的画法 2.有理数的分类 3.有理数加法的类型设计意图:探索前复习数轴为下面的数形结合做好了铺垫,有理数的分类为学生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也提供了依据。问题的引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为本课学生学习打好基础(二)、探索知识、形成规律1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向左运动5 m记作5 m.问题 (1):先向右运动5 m,向右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问题 (2):先向左运动5 m,向左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总结问题(1)(2)归纳: (5)(3)8 (5)(3)8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求以下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并用算式表示:问题(3):向左运动3 m,向右运动5 m,物体向 右 运动了 2 m, (3)5= 2 ;问题(4):向右运动3

5、 m,向左运动5 m,物体向 左 运动了 2 m ,3(5)2 ;问题(5):向左运动了5 m,向右运动5 m,物体从起点运动了 0 m , (5)5 0 总结问题(3)(4)(5)归纳:(3)5= 2 ; 3(5)2 ; (5)5 0 结论: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一个数与0相加问题(6):如果物体第1 s向右(或左)运动5 m,第2秒原地不动,很显然,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 m.如何用算式表示呢?505 或 (5)05结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4总结概括 综合

6、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中探究的乐趣,体会有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的思想,其中第二部分异号两数相加教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学习、讨论总结,培养他们发现规律的能力,学会从问题中反省总结(三)、运用法则、感悟知识本部分采用例题讲解,讲解如下例题,通过实际题目让学生学会使用加法法则,能熟练的进行加法运算 (3)+(9); (4.7)+3.9; 注意:1.确定类型;2.确定结果符号,3.确定绝对值,最终得出结果(四)、随堂练习、加深理解1、课本P18练习题2、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课堂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