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_第1页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_第2页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_第3页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_第4页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2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2第三章路由复测3第四章光缆配盘6第五章安装工艺7第六章中继段测试21第七章竣工验收22第八章附则24第一章 总则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 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省内干线、城 域传送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工程。1.2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信息产业部部颁的 邮电基本建设工程 竣工验收办法、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省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2、通信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安移动网2007142 号)、本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 规范的要求办理。1.3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各级建设单位 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通过监理单位或随工代表加强施工现 场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和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1.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 定和设计规范要求。1.5本规范主要包括安徽移动使用较多的管道、架空光缆和硅管管道 的敷设。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1.6本规范未尽事项应执行 YD512仁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 验收规范,YD/T5138- 200

3、5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和 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2.1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对运到工地的光缆、硅管、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出厂合格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可以 采取每批次抽测形式)。2.2光缆、光纤连接器应有传输特性参数的出厂测试记录。2.3单盘光缆检验: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长度应符合合同 规定或设计要求,检查光缆外观有无损伤,填充物是否饱满,检查 光缆出厂记录是否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测试光纤衰减及长度。2.4光缆单盘检验时,应核对光缆外端的端别。光

4、缆端别的确定应 符合下列要求:(1) 每盘光缆两端应密封和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一般A端标 志为红色,B端标志为绿色。(2)各线路工程的端别要求须满足设计文件的规定。2.5硅管检验2.5.1单盘硅芯管检验;单盘硅芯管的规格、程式和盘长、外观应 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规范要求,应进行单盘气闭性能检验,并做好 纪录。2.5.2单盘硅管管内充气O.IMpa, 24h后压力降低应不大于O.OIMpa(厂家随缆出具的质量证明上需有此项指标)。2.5.3 硅管连接件、堵头、人(手孔配件)等其它器材规格、数量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硅管应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互换性。2.6其它器材检验:光纤连接器应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互换

5、性,光缆接头盒及其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不漏气、不变形、不龟裂。管道光缆所用子管规格、盘长应符合设计要求第三章路由复测3.1路由复测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复核线路路由走向、敷 设方式、环境条件、保护措施及接头位置,复测路由地面距离。3.2路由有较大范围变动(一般为 500米及以上)需经设计单位同 意并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才可动工。复测中继段长度应根据地形起伏丈量,并考虑接头重叠长度和各种预留长度3.3架空光缆的隔距要求331架空光缆与其它设施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名称最小水平净距(m)备注消火栓1.0指消火栓与电杆的距离地下管线0.5 1.0包括通信管线与电杆间的距离火车铁轨4h/3h为

6、地面上电杆高度(m)人行道边石0.5市区树木1.25房屋建筑2.0指光缆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离郊区树木2.03.3.2架空光缆与其它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架设与跨越地点平行时交越时条件市内街道4.5m5.5m最低缆线到地面里弄、胡同4.0m5.0m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3.0m7.0m最低缆线到轨面公路3.0m5.5m最低缆线到路面土路(大车道)3.0m4.5m最低缆线到路面房屋建筑物0.6m最低缆线到屋脊(尖房顶)1.5m最低缆线到屋顶(平房顶)通航河流1.0m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桅梢顶不通航河流2.0m最低缆线到最高水位时的水面树木1.0m最低缆线到树梢间垂直距离其他通信导

7、线0.6m方最低缆线到另一方最咼缆线333架空光缆与其它电气设施交越时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下表要求:其他电气设施名称最小垂直净距(m)说明架空电力线路有 防雷保护装置架空电力线路 无防雷保护装 置1kV以下电力线路1.251.25最咼线 条到电 力线条1-10kV 电力线路2.04.035-110kV电力线路3.05.0154-220kV电力线路4.06.0供电线接户线0.6带绝缘 层霓虹灯及其铁架、变压器1.6注:当吊线与电力线交越时的隔距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钢线应加塑料绝缘夹板保护3.4硅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隔距要求硅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间的隔距应满足下表中的规定。特 殊困难地

8、点可根据铺设塑料管道要求,提出方案,呈建设单位审定硅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序 号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m)交越净距(m)1:已有建筑物2.02:规划建筑红线1.53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0.750.254给水管管径小于300mm0.50.15管径为 300mnr 500mm1.0管径大于500mm1.55污水、排水管1.0(注 1)0.15(注 2)6热力管1.00.257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0.58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1.00.3(注 3)压力 300kPa 800kPa2.09电力电缆35kv以下0.50.5(注 4)35kv及以上2.010其他通信

9、光电缆及通信管道边线0.750.25(注 4)11:通信电杆、照明电杆及拉线1.512市区绿化 带乔木1.5灌木1.013道路边石边缘1.014铁路钢轨(或坡脚)2.01.515排水沟渠0.80.516涵洞0.2517树木村镇大树、果树、仃道 树0.75(注 5)野外大树2.0(注 5)18水井、坟墓、粪坑、积肥池、沼气 池、氨水池等3.0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边沟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 1.5m.注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处理。包封长度自排水管道两侧各长2m注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燃气管不应作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 上述情况不能避免

10、时,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处理。注4:增加钢管保护时,热力管、高压石油、燃气管、直埋通信光电缆、电力电缆交叉跨越的净距可降为 0.15m。注5: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大树指直径300mn及以上的树木3.5路由复测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基本资料。第四章:光缆配盘4.1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合理的配盘。配盘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 况考虑,应尽量做到不浪费光缆和减少接头;应尽量按出厂顺序排 列,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应尽量避免短段 光缆,短段光缆长度一般不应少于 200m4.2光缆布放预留长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不明确的 情况下,可参照下表:表4.1光缆

11、长度预留表序号项目光缆预留长度备注管道光缆架空光 缆1自然弯曲增加长度(米/公 里)551、其他预 留按设计 要求2、部分工 程可根据 实际情况 按设计要 求预留2人孔内弯曲增加长度(米 / 人孔)0.5 13接头每侧预留长度(米) 30 (注1)10 151.02半石质(沙砾土、风化石)0.83全石质、流砂:0.64市郊、村镇1.05市区街道0.86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 面基底)1.07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0.88沟、渠、水塘1.09河流同水底光缆埋深要求注1:人工开槽的石质沟和公(铁)路石质边沟的埋深可减为 0.4m,并采用水泥砂浆封沟。硬路肩可减为 0.6m。注2:在石质沟底

12、铺设塑料管时,应在其上、下方各铺100mn厚的细 土或沙土。注3:管道沟沟底宽度通常应大于管群排列宽度每侧100mm注4: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或路肩开挖管道沟, 硅管管道的埋深及 管群排列宽度,应考虑到路方安装防撞栏杆立柱时对塑料管的影响。5.8.2水底硅管的埋深要求(参照水底光缆要求制定)5.821河床有水部分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1)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硅管埋入河底的深度不应小于1.2m; 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不应小于 1.0m。不得将硅管直接布放在河底 不加掩埋。(2) 在冲刷严重和极不稳定的区段(如游荡型河道),应将硅管埋 设在变化幅度以下;如遇特殊困难不能实现,在河底的埋深亦不

13、应 小于1.2m。(3)石质和半石质河床,埋深不应小于 0.5m,并应加保护措施。5.8.2.2 岸滩部分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1) 比较稳定的地段,硅管埋深不应小于1.0m。(2)洪水季节受冲刷或土质松散不稳定的地段适当加深,硅管上岸 的坡度宜小于30度。5.8.2.3对于大型河流,当航道、水利、堤防、海事等部门对拟布放 水底硅管的埋深有特殊要求时,或有抛锚、运输、渔业捕捞、养殖 等活动影响,上述埋深不能保证光缆安全时,应进行综合论证和分 析,确定合适的埋深要求。5.8.3管道沟的开挖和回填要求5.8.3.1 挖掘沟(坑)施工时如发现有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墓 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

14、现场,且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 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施工单位严禁在该地段内继续工作。5.8.3.2 硅管管道沟直线段路由应顺直,不得是蛇型弯开挖,沟底 应平整,不得呈波浪型。在坡、沟处开挖时要缓慢放坡。5.833 沟坎处应保持平缓过渡,转角处的弯曲半径40/33mm硅管应大于500mm5.8.3.4 硅管管道工程施工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 别堆置。不应在其他光(电)缆线路标石上堆土。5.8.3.5 硅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顶部30cm以内及靠近硅管两侧的回填土,不应含有直径大于5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5.8.3.6 手孔坑的回填土,应符合以下要求:靠近人(手)孔壁

15、四 周的回填土,不应有直径大于 100mn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5.8.3.7 硅管管道沟及手孔坑在河堤等地段,需回填夯实,其夯实 密度应按相关部门对施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5.8.3.8 硅管沿公路边沟及路肩敷设时,应按公路部门要求施工。5.8.4硅管管道的敷设要求5.8.4.1 在一般地区铺设硅管管道,可直接将塑料管放入沟底,不 需另做专门的管道基础。对土质较松散的局部地段,宜将沟底进行 人工夯实。5.8.4.2硅管布放后应使用专用接头件尽快连接密封,对引入人(手) 孔的管道应及时对端口封堵。5.8.4.3 同沟布放多根硅管时,应采用不同色条或颜色的硅管作分 辨标记。也可在人(手)孔内的

16、硅管端头处使用不同颜色的 PVC胶粘 带作标记。5.8.4.4 同沟布放的多根硅管,应每隔一定距离捆绑一次,并保持一定的管群断面5.845 铺设硅管时的最小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硅管外径的15倍。5.846 下列地点应埋设标石(1)硅管接头点、转弯点、手孔位置。(2) 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找管道有困难的地方,穿越 障碍物的地方,直线段落每隔 50m设一处。(3)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5.847 硅管采用人工铺设方式,铺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硅管在敷设前,应将硅管端口用密封堵头堵塞。防止水、土及 其他杂物进入管内。(2)硅管在沟底应平整、顺直、沟坎及转角处应平缓铺设。(3)遇有石质

17、沟底,应在硅管管道上下方各铺 100mn厚的碎土或沙 土。(4) 为保证气流敷设光缆时设备与硅管的连接,硅管端口在人(手) 孔的余留长度为400mm(5)河、沟水底敷设硅管应用整条硅管,水底不得有接头。5.8.4.8 硅管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般情况硅管在两人(手)孔间不允许有接头,特殊情况必须作接头时,同一段内(两个手孔间)每根硅芯塑管接头不得超过1个,各管接头相互错开10m接头处用水泥包封。(2)接续过程中应防止泥沙、水等杂物进入硅管。硅管接头位置应 埋设标石,并记录在竣工图上。-18-(3) 在敷设硅管过程中不能及时接续时,应将硅管重叠100mm密 圭寸。(4) 为了保证气吹需要和今

18、后光缆地更换,硅管的连接应采用配套 地连接件并使用专用工具操作。(5) 接头点尽量避免在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地方,尽量远离高温热源及其他易受腐蚀地区。585手孔设置与建筑要求585.1手孔的建设位置应根据光缆的盘长、地形设置,避开水塘、 公路沟、水渠、河堤、房基、规划公路、建筑物红线。585.2 般情况按每隔960m单独设置1个小号手孔(1200x900mr) 特殊地点视具体情况另行增设,具体位置以设计为准。5.8.5.3在手孔内硅管距手孔侧壁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00mm距上覆 和底部的距离不小于 300mm硅管群各端口的间距应不小于 15mm 硅管伸出内壁的长度应不小于 400mm硅管的端口应进

19、行封堵。585.4 人(手)的建筑按照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 验收技术规范施工。5.8.6硅管管道的保护与防护要求5.8.6.1 硅管管道穿越铁路或主要公路时,硅管管道应采用钢管保 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但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硅 管管道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一般公路时,硅管管道可直埋敷设通过。 硅管管群用钢管保护时,数根硅管的等效总外径不大于钢管内径的5.862 硅管管道与煤气、输油管道等交越时,宜采用钢管保护。 垂直交越时,保护钢管长度为10m(每侧5n)斜交越时应适当加长。5.863 硅管管道穿越有疏浚、拓宽的沟、渠、水塘时,宜在塑料管道上方覆盖水泥沙浆袋或水泥

20、盖板保护。5.864 硅管管道埋深不满足规定时,应采用钢管、水泥包封、水 泥盖板或铺砖等方式保护。5.8.6.5 硅管管道的护坎保护、漫水坡保护及斜坡堵塞保护等按YD5102- 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执行。(1) 硅管管道穿越或沿靠山涧、溪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 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水坡、水泥封沟、挡水墙或其他保护措施。(2) 硅管管道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台地、梯田、干沟等处) 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管道沟应因地制宜采 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管道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时应 加护坎或护坡保护,高差不足0.8m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 做保护

21、,但需夯实恢复原状。5.866硅管管道在年均雷暴日大于 20天的地区,防雷线的设置应 符合下列原则:(1) (大地电阻率p 10V 100Q . m的地段,可不设防雷线。(2) 大地电阻率p 10 100Q . m的地段,设一条防雷线。(3) 防雷线的连接布放长度应不小于 2km。(4) 防雷线应在塑料管道上方回填300mm土后敷设。第六章中继段测试6.1光缆中继段测试要求:G.655光缆只进行1550nm窗口的测试, 本地传送网接入网光缆只进行1310 nm窗口的测试。6.2光缆中继段测试的内容应包括:(1)线路衰减;(2)后向散射信号曲线;(3)PMD链路值6.3中继段衰减和PMD直的测试

22、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1)光纤衰减测试应取双向测量的平均值;(2)测量的光纤衰减平均值和PMD链路值必须符合下表规定的指标:G.655光纤衰减平均值和PMDS路值序号项目指标备注1衰耗值2km盘长 0.26dB/km缆内光纤最大衰耗值0.22db/km光缆接头损耗双向平均值w 0.08dB/个3km盘长 0.25dB/km2PMD链路值80% 0.1 ps/km1/2此指标城域传送网工 程可不进行测试G.652光纤衰减平均值和PMD链路值序号目 项标 指注 备1耗衰值2km盘长5 )B n d oT4 3W衰km双 大bb耗 最2d损 纤.2买 光O接 内值缆 缆耗光3km盘长 0.25dB/

23、km (1550nm)0.39dB/km (1310 nm)向平均值w0.08dB/ 个2PMD链 路值80% 0.15 ps/km1/2此指标城域传送 网工程可不进行 测试100% 0.20 ps/km1/2(3)测量结果应做详细记录。6.4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信号曲线无异常。(2)全程信号曲线应打印记录或拍照。第七章竣工验收7.1工程竣工验收应满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通信工 程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7.2竣工技术资料7.2.1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前,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的竣工技 术资料一式五份,交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或验收小组审查,同时提 交竣工资料电子

24、档。722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竣工图纸,可利用原有施工设计图改绘,其中变更部分应用红 笔修改并标注清楚接头、障碍物等位置以及防护地段等,变动较大 更改后不清楚的部分,应重新绘制。(2)竣工测试记录,包括光缆配盘图。(3)全部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签证。(4)其它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开、停、复、完工报告,已安装的设备清单,安装工程量表交接书等有关工程方面的资料。7.3监理检验和竣工验收731光缆线路工程的监理检验应按表 7.1和7.2所列的项目及内 容进行。除隐蔽工程经监理验收一般可不再重验外,其余项目的检 查验收一般应包括表7.3所列的项目及内容。表7.1管道光缆工程监理检验项目内容表序号内容检验方式1光缆规格监理检验2光缆管孔位置监理检验3护缆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