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_第1页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_第2页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_第3页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_第4页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浅议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2008年12月10日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本人应对工作的质量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2.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应向指导教师提呈调查研究提纲,查阅、收集、整理、归纳资料,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都应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阅读以及完成规定的外文资料翻译和文

2、献综述。3.学生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认真做好论文提纲。4.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与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程,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5.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严禁抄袭。6.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应交回毕业论文(设计)的所有材料,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并协助做好归档工作。摘自浙江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浙

3、财院2005141号)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一)选题的目的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或非企业最值钱的资产。企业之间的竞争的重点在集资讯、科技、知识一体知识型的人才上,而经济管理中对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因此,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伴随着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企业对其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大多数企业不得不痛失人才。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员工平均流失率已经超过10%. 而且呈现加速流动的趋势。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是严重的、深远的。仅仅

4、就财务数据而言,流动暗藏着惊人的成本和对公司利润的损害,对企业利润产生巨大的内耗。美国管理学会报告显示,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而且我们在评估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时,不能仅仅看见表面的财务数据,更应观察现象背后实质. 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知识型员工往往是企业的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必然带来企业声望降低、员工士气低落、工作流程的中断、客户满意度降低等潜在风险。本文以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为对象,首先阐述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其次阐述了人才流失的原因、人才流失的成本和人才流失的现状;然后结合知识型员工

5、的特点,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原因,进而总结了知识型员工流失对于企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最后提出自己对于解决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的思考,包括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运用现代激励政策、共建企业与员工共同体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几方面。(二)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由于国内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抢夺”也越来越厉害。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知识型人才的竞争。本文课题就是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提供一些启示等。这对于现实社会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彼得德鲁克先生在

6、21世纪对管理的挑战一书中指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是21世纪对管理最大的挑战,在发达国家这是它们生存的需要,舍此就别无它法能维持其领导地位和维持其生活水平。”他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对管理的贡献是制造业中手工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了30倍。21世纪对管理最重要的贡献同样地将是提高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20世纪企业最值钱的资产是它的生产设备,而21世纪企业或非企业最值钱的资产则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力。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的竞争的重点在集知识、资讯、科技一体的知识型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

7、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这种知识型员工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创造了需求并提供了可能。知识型员工日益频繁的全球流动,成为当今社会人才流动的一大特点。如何减少本企业知识型的流失,降低流失风险,成为了知识型员工管理的一大难题。2006年3月,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发布了“上海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是在掌握上海全市过去一年共95万人次的退工登记备案记录之后,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劳动者的职业流动周期为46.4个月,即接近4年。这一数字与2004年相比缩短了9.2个月

8、。而且上海职业流动周期呈现出学历高劳动者“跳槽.相对频繁的态势。本科学历者职业流动周期最短,为21.1个月,硕士研究生为22.8个月,大学专科学历为30.5个月,而初高中学历职业流动周期为53.1 个月。显然,知识型员工变换工作已非常频繁。在当前,企业要想长久留住一个知识员工已不现实了。然而换个角度看,员工流失完全被控制住也不一定就是明智的做法气。上海人才中介协会会长顾家栋认为:“流失率过低的企业会丧失吸收新鲜理念和人才的活力;而流失率过高则不仅会导致离职成本、重置成本、培训成本、时间成本的增加,甚至会导致企业整体经营停滞。”在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将员工流失,特别是知识员工流失控制

9、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是我国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一)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现状及企业发展状况出发,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现状的论述,进而了知识型员工流失对企业的影响。然后,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其流失原因进行探讨,提出有利于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措施。从而降低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和一系列损失,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的初步结构:第1章 绪论1. 1 选题依据1. 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3 有关概念的界定14 关于知识型员工研究的文献综述 1.41国内研究1.42国外研究1. 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2章 知识型员

10、工的特点21 工作(职位)特点 (1)以脑力劳动为主 (2)工作过程难以监督 (3)劳动成果难以量化和精确评测22 对工作需求(职业选择)的心理特点 (1)高自主性 (2)高独立性 (3)高流动性 (4)高自我价值感第3章 当前存在的现状31 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总揽32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主要问题的解析3. 3 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第4章 知识型员工高流失率产生的原因41 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因素42 企业因素43 社会环境因素第5章 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 5. 1 正确看待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现象 5. 2 树立企业和员工是合作关系的理念 5. 3 实施内部流动制度和合理的竞

11、争制度 5. 4 针对员工特点实施科学的激励政策 5. 5 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 5. 6 合同约束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二)预期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研究资料,调查与分析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现状,就公司知识型员工进行研究调查,从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来探讨知识型员工流失对企业运行的影响,从而就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意见。本文结合理论思考和客观存在分析,希望可以为企业在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率上提供有用的建议和一些理论上的启发。本文要求完成8000字以上的论文,并力争发表。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

12、要措施)(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1)理论分析与调研分析相结合,以调研分析为主;(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二)准备工作情况:首先根据论文选题进行资料查找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整理的资料对知识型员工的高流失率产生的原因进行对应分析。(三)主要措施:1了解相关员工管理方面的理论,根据理论的指导,收集、整理、发现、分析问题。2研读知识型员工管理方面的书籍,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3补充研究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调查。4撰写论文初稿。5修改并上交论文。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2007年11月初

13、至12月中旬:搜集资料,确定选题。2008年2月初:完善思路,完成文献综述、开题论证。2009年3月中旬:数据搜集、分析,完成初稿。2009年4月底:进行初步修改,完成论文二稿。2009年5底:完成论文的三稿,成文,装订,完成最后工作,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江河.中国入世后缺口大j.人才开发,2002.12,第4期。2 马新建.人力资本属性与人才资源流动j.南京社会科学,1999 (3)。3张彦宁、陈兰通:2006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4 谢晋宁.雇员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孙健敏、周文霞:管理中的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6 加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型员员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7刘青山.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初探j.经济论坛 2004.11。8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1.(2)9 丁蕖.激励知识工作者j.人力资源开发.2201.(5)。10 吴晋丽.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太原大学生报.2005年3月第6卷第1期。11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