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监管论文_第1页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_第2页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_第3页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_第4页
银行风险监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行风险监管论文内容提要: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银行监管的新标 准将对我国银行业和监管当局产生重大影响,新协议确立的 三大支柱”对我国的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尽 快了解和掌握 三大支柱”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三大支柱风险监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公布的资本协议,曾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条约。”然而在过去十几年中,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监管部门的监管方法和金融 市场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协议对发达国家已越 来越不适用。1996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粗线条的新资本协 议草案,2001年1月公布了详细的新协议草案,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对新

2、协议草案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 年半时间研究,终于在 2002年7月10日就许多重要问题达 成一致意见,委员会计划于2003年第四季度确定新资本协议以便各国于2006年底实施新协议。在 2003年至2006年 间,银行和监管当局将根据新协议的各项标准,建立和调整 各项体系和程序。新协议一旦问世,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及有关国际金融组织会把新协议视为新的银行监管国际标 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研究新协议的影 响。另一方面,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经验加强金融监管是 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目前形势下,我国需要 切实更新监管理念强化资本监管。本文拟通过对新资本协议 的介绍从

3、法律角度来初步探讨其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影 响。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由于债务危机的影响,信用风险给国际银行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管理。巴塞尔委员会建 立了一套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 本充足率标准,极大地影响了国际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工作 的进程。在近十几年中,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形势变化推 出相关标准,资本与风险紧密联系的原则已成为具有广泛影 响力的国际监管原则之一。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巴塞尔 委员会建立了更加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新资本协议。新协议将 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利

4、率风险,并 提出 三个支柱”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 险状况,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规定新协议在第一支柱中考虑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 风险,1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关于信用风险 的计量。新协议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标准法,第 二种是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又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对 于风险管理水平较低一些的银行,新协议建议其采用标准法 来计量风险,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根据标准法的要求,银 行将采用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来确定各项资产的 信用风险权利。当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披露达到 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后,银行可采用内部评级

5、法。内部评级法 允许银行使用自己测算的风险要素计算法定资本要求。其 中,初级法仅允许银行测算与每个借款人相关的违约概率, 其他数值由监管部门提供,高级法则允许银行测算其他必须 的数值。类似的,在计量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委员会 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方案以备选择。2、第二支柱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 场纪律的重要补充。具体包括: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 则。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 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原则二:监管 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 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

6、力。若对最 终结果不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原则三: 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 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本。原则四:监管当局 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需的 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 措施。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 计算信用及操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 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 以满足。委员会认为,对最低标准和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 支柱下监管检查的有机组成部分。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其它 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的

7、 处理。3、第三支柱 市场纪律委员会强调,市场纪律具有强化资本监管,帮助监管当 局提高金融体系安全、 稳健的潜在作用。新协议在适用范围、 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 领域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内容。监管当 局应评价银行的披露体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新协议还将披 露划分为核心披露与补充披露。委员会建议,复杂的国际活 跃银行要全面公开披露核心及补充信息。关于披露频率,委 员会认为最好每半年一次,对于过时失去意义的披露信息, 如风险暴露,最好每季度一次。不经常披露信息的银行要公 开解释其政策。委员会鼓励利用电子等手段提供的机会,多 渠道的披露信息。二、新巴塞尔资

8、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1、第一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评级问题。第一支柱提出的风险计算 量方法中标准法最简单。但是标准法的实施依赖于外部评级 机构的评级。每个信用评级机构都有尽量提高评级对象信用 等级的内在冲动,毕竟客户可以自由选择聘请评级机构,支 付评级费用,但是这种扭曲评级结果的冲动,通常会因为评 级机构需要保持自己在市场及投资者中的威望而有所收敛, 毕竟投资者会间接推动客户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选择。然 而,这种非市场化的监管需求推动的评级却可能会加大客户 对信用评级结束果进行随意挑拣的冲动,降低能对信用评级 机构的盈利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市场威望的重要性。为了限制

9、这种对评级结果进行随意挑拣的行为,监管当局应该在使用 评级结果时,确保信用评级机构仍然会将自己的市场威望视 若生命。在这个意义上,监管当局应该全面考虑对特定评级 对象的各类评级结果,当评级结果不一致时,应当对最低结 果给予更多的重视。监管方式转变问题。相对标准法而言,内部评级法对监 管能力的要求高得多,它要求监管当局有能力评估和监督这 些复杂的风险管理系统。这要求监管者对各种方法的先进性 和合理与否有明确的判断。如果监管机构不能给先进的风险 管理技术创造空间,就会阻碍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不利 于本国银行竞争力的提高。反之,如果新的方法在不合理的 情况下被使用,可能导致在一定范围内风险失控。内

10、部评价 法的运用实质上是银行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标志着监管方 式由 静态”合规性监管向 动态”审慎性监管转变。过去,银 行监管局限于资产负债情况,监测由其反映的风险水平,衡 量资本充足率和各类资产负债比率是否符合量化的标准,实 质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现在,监管领域的发展转向了 审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模型是否合理,完善和 有效,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对风险 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度量,监测和控制,是否有充足的资本 金抵御银行面临的风险等。这种基于风险的审慎监管关注的 是银行如何度量和管理风险及其管理能力。就像医生,给病 人开药方,让病人把药拿回家去吃。新协议通过从标准

11、法, 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这一循序渐进的资本计 算方法,力求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不断改进和完 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能更精确地度量风险。相应的,监管 当局的监管重点应从原来的单一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转向银 行内部的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状况上来。2、第二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引入第二支柱对完善整个监管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 仅引入了监管当局的检查,而且有助于鼓励银行保持事前和 事中的谨慎操作,但是,第二支柱的实施也向监管当局提出 了一些挑战。首先,改进监管程序的紧迫性尤为明显,在发 生银行危机的国家,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计算之所以不真 实,就是由于监管法规不可靠和公共部门有意宽容。

12、众所周 知,银行管理部门对银行面临的风险最了解,并对管理风险 负最终责任。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并不是要取代银行管理部 门的判断和经验,更不是要把保持资本充足的责任转移到自 己身上。因此,监管部门应在程序上下功夫通过程序正义创 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银行业整体的稳定,而不是某 家银行的安全。其次,由于监管当局的责任增大,自主权扩 大,相应有必要提高对监管部门自身的约束要求,我们要清 醒的认识到监管不是万能的,监管当局与一般市场主体一 样,具有内在的利益冲动。 随着监管当局的权力增加, 其 设 租”动力也在相应增强。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因此, 为防止监管当局滥用其监管权力,监管当局应采

13、取措施不断 增强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应从外部加强对监管当局的监督 检查。3、第三支柱对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影响有效的市场纪律需要可靠而及时的信息,以使其交易对 手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新协议将信息披露作为银行资本充 足率的一个内在要求,代表了国际金融业和国际监管的新的 发展方向。详言之,信息披露对强化监管的作用在于:信息 披露制度直接作用于风险行为产生的根源体现了委托人对 内部信息要求的意志和权力,削弱了代理人的信息优势,使 监管者处于更有利地位;对风险行为的控制不应只注重行为 本身,强调信息披露的约束机制比管制可能更有效。信息披 露有利于打开银行内部 黑匣”,披露制度的存在对代理人起 到威慑作用

14、,使其衡量到风险行为的成本过大而放弃冒险。 惩罚不是约束的目的,更多的信息披露构成对代理人的警示 作用更符合约束的本质要求,使监管从事后性快向事前性转 变,最终达到尽可能减少风险的目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他 一切约束机制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约束机制总是由一定的信 息触动之后产生反应,信息披露的质量制约各种约束制度的 有效性。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约束手段,可在保 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赋予经营者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操作权限, 这符合金融业灵活、迅速的经营特色,保证在激烈的竞争环 境中占据优势。由信息披露所构成的社会公共舆论监督是有 效监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助于减少监管中的道德风险。 强调信息披露监管

15、制度的适当构造也必然能够构造公众监 督机制,监管者的行为将受到关注,不符合监管宗旨的行为 将得到纠正。从而可以降低监管组织的交易成本,提高组织 效率。2三、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现在监管理念是风险查处占上风,为什么大家都说 人民银行是消除队,是警察?主要是因为人民银行在查处风 险。在风险查处理念下始终走不出防范风险、查处风险、处 置风险的怪圈,现在要转移到风险监管上来。首要改变的是 观念,要向风险评价转变,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 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的健全性、系统的安 全性等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 理漏洞,并责令其组织实施和改正。在风险

16、评价的理念下, 监管者以第三者身份出现,就不会疲于奔命,干些建台帐, 跟踪检查等工作。监管当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银行运行 的整个系统进行评价,看整个系统的风险程度有多大。2、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都很低。我国目前仍存在使用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法,贷款五级分类才刚刚试行,而对十国集团国家一些大银行的调 查表明银行内部评级法中仅是营运贷款就平均分为10级。我国短期内仍需采用标准法,但我国缺乏外部评级机构,而 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发展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另一方 面,数年之后,众多国际大银行纷纷采用内部评级法,若我 国跟不上,将在国际竞争中咱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应从 现在起

17、就着手开发内部评级法,建立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是商 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目前,信用模型尚不成熟, 普遍适用的内部评级标准尚未建立,我国监管当局应指导商 业银行在考虑自身的资本状况、经营规模、风险程度等因素 的情形下建立各自的评价体系,尽可能使其能全面,灵敏地 揭示和控制风险。监管当局也可根据本国普遍情况提出一个 示范模型,但重点应放在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模型进行有 效的评估和指引。3、由于会计信息不完备,真实性有待提高等因素,我 国银行业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远远不能适应市 场的要求,市场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资料深入分析银行的风 险状况。目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规律规范体现在各项法

18、律规章制度中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商业银行法、股份 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等,上述法律规范除了证监会编报规则第2号处,其他法律规范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都是原则性的,没有具 体要求。因此,我们应在信息披露的标准、内容、方式、手 段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把对信息披露的监管纳 入到监管当局日常的监管程序之中,对不能遵守的银行,应 根据不披露的性质、影响的时间长短做出反应,轻则对银行 进行建议、批评,重则罚款、停业整顿。参考文献: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马塞尔资本协议概述 200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