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1页
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2页
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3页
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设计与实现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急救车的电气系统,阐述 了电气设计原理及电气系统功能的实现,说明了供电电源, 配电控制,照明、空调、警示等装置的设计和配置。本文同 时对系统中电气连接的可靠性、线路的安全性、外部器件安 装的防水密封性、维修性等重点控制项目进行了分析,并提 出了相应解决的措施。【关键词】电气原理 功能 控制 措施1 前言 急救车是重要的医疗保障装备,主要承担伤病员现场救 治和向医院转送的任务。本型急救车能够运送卧姿、坐姿伤 病员以及随乘医护人员,行进途中可对伤病员实施外伤止血、 包扎固定、除颤及心电监护等急救处置。车内电气系统为这 些急救过程提供了有力的供

2、电保障,对伤病员的生命救护发 挥着重要作用。2 电气原理 急救车电气系统是整车功能正常运行的控制中枢,车内 用电设备主要包括除颤监护仪、日光灯、紫外线灯、警灯、 换气扇、信息化装置等,各设备主要在行进间工作,采用底 盘硅发电机供电。其中除颤监护仪电源为交流220V,通过DC24逆变AC220V的正弦波逆变器逆变供电,其余设备电源均为直流24V,由底盘硅发电机经配电控制后为设备供电,同时配备DC12V备用插座。原理见图 1。整车用电功率为 P总=P设备+P原车=1084W+824W=1908W,底盘配备 4000W 硅发电机,并在驾 驶室内设置怠速开关。如需驻车工作,启动底盘发动机,通过调整怠速

3、开关将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1001200转/分之间,使底盘硅发电机输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这样,无论行车还 是驻车状态,底盘硅发电机输出功率均可满足整车用电设备 的要求。3 电气功能 急救车电气系统可为用电设备提供适宜的供电电源,对 各分线路实现短路和过载保护并为设备提供电源接口,对各 种照明进行分路控制,对空调、风扇、警示装置等进行功能 控制。3.1 供电电源整车有AC220V(50Hz)、DC24V和DC12V三种供电电源。AC220V电源通过DC24/AC220V正弦波逆变器获得,为除颤监护仪供电。DC24V电源采用底盘电源,供给日光灯、紫外 线灯、后照灯、加强灯、喊话器、门顶灯、换气扇、警

4、灯、 信息化装置等使用。DC12V备用?源取自驾驶室内DC12V电 源插座,二者为并联方式。车内电气系统与原底盘电气系统采用相对独立的配电方式,车厢供电电源单独通过总线与底盘电源连接,避免车厢内发生用电设备故障而影响原车辆性3.2 配电控制 在车厢内左前部设置电气控制板,电气控制板是车内配电控制的核心,控制板上设有空调控制器、DC12V备用插座、除颤监护仪插座、主要用电设备断路器和喊话器插座。设备 分成六路并采用断路器进行控制,保障用电设备安全正常工 作。根据配电控制需要,六路控制分别为车内日光灯、车内 紫外线灯和车外后照灯、车内加强灯和喊话器、车内门顶灯 和换气扇、除颤监护仪、DC12V插座

5、。电气控制板安装在底座上,见图 2。3.3 照明控制 在急救车出入门一侧安装一个三联照明开关和一个单联照明开关,分别控制左、右两侧DC24V/2X 36W日光灯和车外后照灯的开启或关闭;单联照明开关控制 2 盏 DC24V/20W紫外线灯的开启或关闭。车内照明见图3。车外出入门顶部安装 1 盏 DC24V/110W 后照明灯,用于 医护人员上下车时出入门附近的场地照明,控制开关安装在 后壁出入门右侧。后照明灯见图4。3.4 换气扇控制在急救车车厢内顶壁靠前的位置设有 1 个换气扇,用来 完成车内的通风换气任务,换气扇的控制开关安装在前壁右 侧空调回风口附近。见图 5。3.5 环保暖空调控制 在

6、车厢储物箱内安装环保暖空调,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双 向控制方式。前控开关为车辆通用开关,安装在驾驶室内正 副驾驶员之间仪表板上;后控开关为微电脑温度控制器,安 装在车厢内左前部的电气控制板上。见图6。3.6 空调制冷装置 整车安装有为驾驶室和车厢供应冷气的空调制冷装置, 采用底盘发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电源取自底盘硅发电机,控 制开关安装在驾驶室前部中间位置。见图7。3.7 警示装置 为了满足车辆在急救任务中的警示要求,车外顶壁靠四 角共安装了 4 盏蓝白标识警灯,警灯控制装置安装在驾驶室 内驾驶员附近,喊话筒安装在驾驶员右侧。见图8。3.8 通话装置 为了满足驾驶室和车厢之间的通话要求,在驾驶室和车

7、 厢安装喊话器 1 套,喊话器由扬声器和话筒两部分组成。驾 驶室内的扬声器安装在后壁观察窗右上角,话筒安装在中控 台上;车厢内的扬声器安装在前壁右上角,话筒安装在前壁 左侧空调回风口下部。见图 9。4 整车布线4.1 车内布线 车内明线布置在金属角件和塑料线槽内,主要有日光灯、 紫外线灯和加强灯的走线。暗线布置在壁板内部,主要有门 顶灯和换气扇走线。线槽布置时充分利用车内有效空间,在 满足电气布线要求的同时,兼顾整体布局。见图10。线缆布设完成后,形成总线束和分线束,用扎带扎紧,同时将线束 固定。4.2 车外布线 车厢外布线采用明线方式,主要包括驾驶室到车内、车 顶,车内到后照明灯两部分走线。驾驶室进入车内的线缆主要有DC24V电源、DC12V电源、喊话器、暖风设备等连接线缆,通过车厢底壁右前部过线孔 进入到车内,经内部线槽与控制板连接。驾驶室进入车顶部 的线缆主要为警灯缆线,通过车厢底壁右前部过线孔进入车 内,经内部线槽与车顶警灯连接。后照明灯接线线缆经后壁 过线孔直接与照明灯连接。5 技术控制重点及解决措施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