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需求与市场机制_第1页
供给需求与市场机制_第2页
供给需求与市场机制_第3页
供给需求与市场机制_第4页
供给需求与市场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供给、需求和市场机制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弹性及其应用 供求规律与政府政策 2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二、供给与供给法则 三、供求均衡的决定与变动 四、市场机制 3 名家箴言 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社会价值 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决定:人 为的或法律的东西,往往因为生产过 剩和企业破产而反过来惩罚他们自己 。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4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1需求:需求是指人们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 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有支付能力购买某种商 品或劳务的数量。 (1)个别需求 (2)市场需求 (3)需求的条件。 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二是消

2、费者具 有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4)需要与需求的区别。 5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收入水平 消费者偏好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预期 6 (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 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7 (2)消费者收入水平 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 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 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 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 v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 ,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8 (3)消费者偏好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J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L

3、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消费者爱好、风尚、年龄结构等的改变 ,都会导致消费偏好的改变,从而影响 商品需求。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 需求。 9 (4)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指满足一种消费者某种需要必须由两种或 两种以上商品共同发挥作用。 例: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镜架与镜片 、左鞋与右鞋等。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增加)。 替代品:指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可以分别由几 种商品来实现。例:各种衣服、肉、水果、日用 品等。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 品的需求增加(减少)。 10 (5)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自身未

4、来收入的预期 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 $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Y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加。 Y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此外,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动、闲暇时间、消费政策、 企业的促销策略,也都会不同程度影响某种商品的 需求。 11 3需求法则 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 愈高,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愈少;当商品 价格下跌,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增加。 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向变动的关系,经济学上称 之为需求法則,或者需求的一般规律。 12 (1)需求表 需求表是指表示商品或劳务价格与其需求量 之间关系的表列。 表

5、21 某种商品的需求表 ABCDEFGHIJ 价格(P)10987654321 需求量(Q)1O2O3O4O5O6O7O8O9O10O 13 (1)需求表 表2-2 个别需求量与总需求量表 价格 个 别 需 求 量(单位)总需求量 (单位) 赵钱孙李张 10 9 8 7 6 5 4 3 2 1 12 24 34 43 49 54 57 59 60 61 8 17 25 32 38 42 45 47 48 49 5 13 20 26 31 35 38 40 41 42 45000 57000 63000 68000 71000 73000 75000 77000 78000 79000 14 (

6、2)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简明表达式可表示为:D=f(P) 式中D、P分别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 如果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可能因素都考虑在内,则需 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QX=f(PX,Ps,I,T,E,A.) 式中QX表示对某种商品(如X)的需求量, PX,Ps,I,T,E,A分别表示商品自身价格,替代商品的 价格,个人收入,消费偏好,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变动,企业广告费等影响该商品需求量的自变量。 15 (3)需求曲线 Q=165000-200P Q 图2-1需求曲线 O P 需求曲线就是指当 其它条件不变时, 将某商品价格与其 购买量(或需求量) 关联起来的曲线。 此时,需求函数可 表示为:

7、QD=f(P) 16 4需求法则的根源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 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 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其他商品的价格没变,那 么,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消费者就要用其 他商品来代替这种商品,从而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 减少了。 (2)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 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如果 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了,而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并没有 变,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就减少了,从而对这 种商品的需求也就减少了。 17 5需求法则的例外 炫耀性商品 吉芬商品 某些商品价格在小幅度范围内变化,该商品

8、的需求则按常规变化;如果商品价格上涨和 下降的幅度很大,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的关系将表现为不规则变化特性。 18 6.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 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量。 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的 不同需求量的总称。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需求曲线 上点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本身的 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价格以外 的所有其它因素。 o Q D2 D0 D1 a b p1 p2 Q1Q2 P 19 二、供给与供给法则 1供给 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 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供给是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

9、统一。供给能 力中包括新生产的产品与过去的存货。供给 是商品的供给,它取决于生产。 20 2.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 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供给 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生产成本。当商品价格既定时,生产成本越 高,利润就越少,从而企业的供给量就会减少。反 之,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多,从而企业的供给量就 会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如果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或 改进,不仅会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会使企业在原来 的价格之下,供给更多的产品。 21 2.影响供给的因素 (4)相关商品的价格。比如,替代商品价格降低 ,本企业商品的供给量就

10、会因销量减少而减少了 供给。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 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如果厂商对未来 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6)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 (7)政府的经济政策。 (8)自然条件。 22 2.影响供给的因素 一般来说,在价格变动之后的极短期内,供 给只能通过调整库存来作出反应,变动不会 很大。 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变更原料、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来调节供给,变动会较大。 但只有在长期中才能变更厂房、设备等生产 要素,使供给适应价格而充分变动。 23 3供给法则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 的价格越高,生产者的供给量就越大;商品 的价格越低,供给量

11、越小。商品价格和供给 量之间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被称为供给法则 。 (1)供给表。 (2)供给函数。 (3)供给曲线。 24 (1)供给表 是指用来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商品价格 与生产者愿意并能够供给的商品或劳务 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表格 表表2-3 某商品的个别供给表某商品的个别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ABCDEFGHIJ Pi(美元)481216202428323640 Qi (单位数)12345678910 25 (2)供给函数 我们把用以表示商品或劳务价格与其供给量 之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叫做供给函数。 简单供给函数表达式可用公式表示为:QSf (P) 表示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该商品供给量 的

12、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的一般形式,称为多元 供给函数。其表达式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QSf(P,Te,C,Ps,E,N) 26 (3)供给曲线 OQ P S P1 P2 Q1Q2 27 (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其它条件不变时,将某商品的 价格与其供给量关联起来描述在直角坐标系 的曲线。供给曲线特征为,向右上方倾斜, 具有正斜率。 影响供给曲线斜率的因素: 一是产品特点。 二是时间长短。 三是交通运输及信息传递情况。 28 4供给法则的例外 (1)劳动力的供给曲线是一个例外。 (2)珍品和贵重物品的供给曲线是一个 例外 QE S O PE Q P E 图2-5劳动力供给曲线 SE 图26 珍品与贵重

13、物品供给曲线 E QE PE O Q S 29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同一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 线本身的移动。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因素。 OQ P S0 a P1 Q1 P2 Q2 b S1 S2 30 三、供求均衡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 是指需求和 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此时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称均 衡数量。 均衡的意义在于:当市场 达到这种状态后,如果价 格背离均衡价格,就有自 动恢复到均衡点并保持均 衡的趋势。 o Q P DS E PePe Qe 31 2均衡价格形成

14、的过程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 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 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 供求相等,市场稳定不变。 32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o Q DS E Pe Qe P1 Q1Q2 P2 P 33 (二)供求变动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求同时同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 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不确定。 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 需求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不确定。 34 需求变动

15、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o Q D0S EPePe Qe P D1 E1 P1 Q1 D2 E2 P2 Q2 35 供给变动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o Q D S0 E PePe Qe P S1 E1P1 Q1 S2 E2P2 Q2 36 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o Q S0 EPePe Qe P S1 S2 D0 D1 D2 E1 E2 E3 E4 37 四、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内涵 1市场机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中各市场要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 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市场自组织、自调节的综合 机能即为市场机制。 其动力源于市场主体对其个体利益的追求,通 过传动系统转换为企业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 传动

16、是由市场信息、交通运输以及各项服务来 实现的;调节则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 及竞争规律作用下的价格、工资、利率变动来 完成的。 38 (一)市场机制的内涵 2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 一般内容结构划分,可以划分为商品市场 的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的信贷利率机制和 劳动市场的工资机制。 从市场机制运行的原理上划分,可分为动 力机制与平衡机制。 从市场机制不同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供求 机制、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39 (二)市场机制作用原理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市场内各利益主体、各要素相互协调、 相互制约形成的推动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增长的动 力作用原理。 市场动力机制是以二重传导的方式作用的。社会经 济

17、首先将宏观目标,如经济增长、供求平衡等通过 市场传导给企业目标。个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 原始动力转化为追求企业盈利目标的动力,而企业 目标又统一于社会经济基本目标之下。 40 (二)市场机制作用原理 2平衡机制 平衡机制是市场各主体、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下不断调整适应使供求趋向平衡,使资源合理配 置的作用原理。平衡机制是由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共同构成。 价格与供求在动态中不断调节;供求态势影响价格 的变动,反过来价格的变动又影响供求变化,供给 者和需求者为了各自的利益相应调节自己的行为, 两者在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无限多的动态组合趋向平 衡。 41 (二)市场机制作用原

18、理 从宏观角度,供给者调整自己的行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引 发竞争者的进入、生产的扩大,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即是资源 流向符合社会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大量竞争者的进入引发市 场占有率的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使资源流向竞争力强的企 业与地区;企业对市场超额利润的追求推动整体技术进步与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资源配置利用效益的提高,风 险的存在,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会使企业在参与竞争及其它 行为决策中更加审慎而合理。这样自觉不自觉地使资源得到 优化配置,宏观比例趋向协调平衡。 42 (三)市场机制的特点与功能 1市场机制的特点 (1)自由调节性。市场机制的自调节性源于微 观主体的自调节能力。 (2)自平衡

19、性。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的天性及 其制衡使市场机制自平衡。市场机制自平衡的特 性是不充分的,它受到外部、内部条件的制约。 (3)动态相关性。市场机制运行是靠各市场要 素间相互关联、传导、制约实现的 。 (4)发展性。 43 2市场机制的功能 (1)调节功能。 (2)激励功能。 “谋利、获取、赚钱,尽可能地赚钱,这类冲动本 身与资本主义毫无关系。这种冲动无论过去还是现 在都见之于侍者、医生、车夫、艺术家、娼妓、不 正派的官员、贵族十字军骑士、赌徒和乞丐,可以 说凡是具备了或者曾经具备客观机会的地方,这种 冲动对一切时代,地球上一切国家的一切人普遍存 在。” 马克斯韦伯 44 五、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

20、利益 (一)专业化与贸易 没有贸易有贸易 生产与消费生产贸易消费贸易的利益 甲6单位食品12单位食品给6单位食品6单位食品0单位食品 1单位服装0单位服装得2单位服装2单位服装1单位服装 乙3单位食品0单位食品得6单位食品6单位食品3单位食品 2单位服装4单位服装给2单位服装2单位服装0单位服装 45 (二)比较优势原理 1比较优势 自由贸易思想始于亚当斯密:一国如果在生产 某种产品时具有比别国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相 应的产品便有更低的劳动成本,该国就具有在 该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如果两个国家各自出口 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不具有绝 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会从中受益。 李嘉图则指出,即

21、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的 劳动生产率都比别国低,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也还能够参与国际贸易。 46 (二)比较优势原理 2比较价格和比较优势 根据另一种物品衡量的一种物品的价格被称为相 对价格。由于相对价格衡量机会成本,所以它决 定比较优势和贸易形式。 在A国,l吨钢的价格是5蒲式耳小麦。在B国,1 吨钢的价格是10蒲式耳小麦。因此,钢的价格(用 若干蒲式耳小麦衡量)是A国低于B国,这表明A国 生产钢铁有比较优势。 47 (二)比较优势原理 3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 如果钢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那么,A国 一旦允许贸易,就会成为一个钢铁出口国。A 国的钢铁生产者渴望得到国外可以得到的高价 格,并开

22、始向其他国家的需求者出售它们的钢 铁。相反,如果钢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 ,那么,A国就将变成一个钢铁进口国。由于 外国供给者提供了更低的价格,A国钢铁消费 者将很快开始购买其他国家的钢铁。 48 名家箴言 价格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运转所需的知识很 经济,就是说,参与这个体系的个人只需要掌握很 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最关键的信息只是以 最简短的形式,通过某种符号来传递的,而且只传 递给有关的人。把价格体系描绘成一种记录变化的 工具或一种通讯系统不仅仅是一种隐喻,这种通讯 系统能使单个的生产者像工程师观察一些仪表的指 针那样,仅观察一些指标的运动便可调整其活动从 而适应变化;然而,只有

23、反映在价格运动上的变化 才能为他们所了解。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49 第二节 弹性及其应用 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 三、蛛网理论 50 一、需求弹性 弹性是相对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百分数变 动的比率,反映的是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动 的敏感程度,或者说它是自变量变动1%,引 起与之相关的因变量变动程度。 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因其影响因素的变 动而引起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即影响需求 量的某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 ,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 Q X X Q XX QQ E / / 51 (一)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因价格的变动 而引

24、起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它反映需求量的 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亦即价格的值每 变动百分之一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通 常,用价格变动的百分率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 分率来表示。这两个百分率的比值,称为弹性 系数,记为Edp,即: Q P P Q PP QQ Edp / / 52 (一)需求价格弹性 2Edp的性质 (1) Edp的数值,不随选用的计量单位而变化 。 (2) Edp的数值,可能为正数、负数、等于0 或等于1。 (3) Edp的数值,随商品的不同而不同。 53 (一)需求价格弹性 3Edp的变动范围 (1)Ed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方程:PQ K(常数)。 (2)Edp1

25、(需求富有价格弹性)。 一般说来,相对于 生活必需品而言, 奢侈品倾向于富有 需求价格弹性。 D 图2-15需求单位价格弹性 Q P Q2 Q1 P2 P1 O E2 E1 54 3Edp的变动范围 (3)0Edp1(需求缺 乏价格弹性)。 说明需 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 变动幅度,即价格每变 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 分率将小于1。生活必 需品通常倾向于缺乏需 求价格弹性,如大宗农 产品。 55 3Edp的变动范围 (4)Edp0(需求无价格 弹性)。此时,意味着 QQ0。在这种情况 下,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 点:需求量不随价格的变 动而变动。需求函数的形 式为:QK(任意既定 常数)。 D 图2-

26、16需求无价格弹性 O Q0Q P 56 3Edp的变动范围 (5) Edp(需求无穷价 格弹性)。在这种情况下 ,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在既定价格之下,需求 量可以任意变动。需求函 数的形式为:PK(常 数)。需求曲线将是一条 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与 横坐标的距离既定,为常 数(P0)。 P0D 图2-17需求无穷价格弹性 O Q P 57 4需求价格弹性的数学计算 (1)一般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2)求弧弹性 Q P P Q PP QQ Edp / / 21 21 QQ PP P Q E dp 58 弧弹性计算 某杂志价格为2元时销售量为5万册,价格为3 元时销售量为3万册,则需求价格弹

27、性为多少 ? 解:价格从2元上涨至3元, Ed= -(3-5)/(3-2)2/5=0.8 价格从3元下降至2元, Ed= -(5-3)/(2-3) 3/3=2 弧弹性=- (-2/1)(2+3) / (3+5)= 1.25 59 4需求价格弹性的数学计算 (3)求点弹性 例: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305P dQ/dP5 EdP-5PQ5P/(30-5P) 这表明点弹性EdP是价格P的函数。 若P2,则Q20EdP0.5;若P=3,则Q15EdP1;若P4, 则Q10EdP2 。 结论:对一个既定的需求函数,在不同的价格之下会有不同的弹性值 。 Q P dP dQ Q P P Q E P d

28、p lim 0 60 线性需求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 O Edp1 图2-18线性需求曲线与需求价格弹性 Q C B P A 61 (4)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求法 当需求曲线为 直线时,可以 证明B点的点弹 性为BC/AB。 图2-19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H B G L M C Q P A E F O 62 5.Edp与TR之间的关系 价格变化富有弹性 Ed1 单元弹性 Ed=1 缺乏弹性 EdTR1,降价是正确的行为选择。 80 二、供给弹性 (一)供给价格弹性 1定义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引起供 给量变动的百分率。 一般地,Esp,斜率为正。 s sss Q P P Q PP

29、 QQ E SP / / s s Q P dP dQ E sp 81 2Esp的变动范围 (1)1Esp (2)0Esp1 (3)Esp1 (4)Esp0 (5)Esp 82 (二)供给交叉弹性 供给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 化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x y y x yy xx xy Q P P Q PP QQ E / / 83 (三)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生产时期的长短。 (2)生产的难易程度。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在分析某种产品的供给弹性时要把以上因素 综合起来. 84 三、蛛网理论 含义:这种理论运用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概念来

30、分析价格 波动对产量的影响,以解释农产品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理论的前提条件(假定条件):第一,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 产品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变。 第二,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第三,本期价格决定下 期的产量 。 基本结论:供给价格弹性小于需求价格弹性,蛛网呈收敛状 ,称之为“蛛网稳定的条件”;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 弹性,蛛网呈发散状,称之为“蛛网不稳定条件”;供给价 格弹性等于需求价格弹性,蛛网为封闭状,称之为“蛛网中 立的条件”。 注意:理论的缺陷未考虑人们对预期的合理调整。 P P P PE PEPE t tt S D S D S D QOO O Q Q P1

31、P1 Q0 P0 Q1 Q2 P2 Q3 P2 P3 P1 P2 P3 P1 P2 P0 P1 P2 Q1Q2Q3 P3 P1 P2 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 封闭型蛛网 86 三、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说明了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情况 下,农产品市场上必然发生蛛网型周期波动 ,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的稳定。 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大,但需求较为稳定,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 。这就是说,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供给弹性 大于需求弹性。因此,现实中存在最广泛的 是发散型蛛网波动。这正是农业生产不稳定 的重要原因。 87 三、蛛网理论 为了减少或消除农产品市场上的这种波动,一 般有两种方法。一是

32、由政府运用有关政策对农 产品市场进行干预。二是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 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期货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发现未来价格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用 这种未来价格来指导生产就可以避免由价格波 动而引起的产量波动,从而减缓或消除农产品 现货市场上的蛛网波动。这正是期货市场最早 产生于农产品交易的原因。 88 第三节 供求规律与政府政策 名家箴言 价格体系正是人类偶然发现的,未经理 解而学会利用的体系(虽然人类远非已经学 会充分地利用它)。通过价格体系的作用, 不但劳动分工成为可能,而且也有可能在平 均分配知识基础上协调地利用资源。 弗冯哈耶克 89 一、一、供求规律与市场效率 (一)消费者剩余与

33、生产者剩余 1消费者剩余 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 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 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用几何图形描 述,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部分区域的 面积就是消费者剩余。 90 (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2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 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 支付之间的差额。用几何图形描述,就是供 给曲线以上,价格线以下部分区域的面积。 91 (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3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评价消费者的实际支付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得到的收入生产者的实际成 本 当我们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加在一起时,可以 得出

34、: 总剩余消费者的评价消费者的实际支付生产 者得到的收入生产者的实际成本 由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等于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二 者互相抵消,就可以简写为: 总剩余消费者的评价-生产者的实际成本 92 (二)市场均衡的效率评价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经济学家用来 研究市场中需求者与供给者福利的基本工 具。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我们 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效率。如果一种配置 是无效率的,那么,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 交易的一些好处就还没有完全实现。 93 (二)市场均衡的效率评价 例如,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最低成本的供给者生 产,配置就是无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将生产 从高成本生产者转给低成本生产者就会

35、降低供给 者的总成本并增加总剩余。 同样,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对这种物品评价最高 的需求者消费,配置也是无效率的。在这种情况 下,使该物品的消费从评价低的需求者转给评价 高的需求者就将增加总剩余。 94 (二)市场均衡的效率评价 图2-23市场供求均衡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 D S QE PE Q O P A E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95 (二)市场均衡的效率评价 当低于均衡水平的数量时,需求者的评价大 于供给者的成本。在这个范围内,增加产量 会增加总剩余,而且,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 到产量达到均衡水平时为止;但是,超过均 衡数量时,需求者的评价小于供给者的成本 。因此,产量大于均衡数量会减少

36、总剩余。 96 (三)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市场势力和外部性是被称为市场失灵的 普遍现象。例如,市场失灵使一些不受 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当市 场失灵时,公共政策就有潜力解决这些 问题并增加经济福利。 97 二、价格管制: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一)最高限价(一)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是指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如规定 粮食、糖、肉、奶等物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 市场均衡价格的。 不良的影响。 (1) 排队抢购。商品短缺的结果。 (2) 政府不得不采用配给制。凭票供应,抑制需求。 (3) 出现黑市交易。 (4) 生产者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98 二、价格管

37、制: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二)最低限价(二)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是指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 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 实行支持价格会出现供过于求 ,为了不使价格下跌,政府必须采取一些对策: (1) 通过限制农民的耕地面积来限制农产品的产量。 (2)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扩大农产品的用途,以刺激需求。 (3) 政府收购剩余部分,作为储备,供将来使用(出口或外 援)。 有利于受支持行业的发展;产品过剩,易造成政府财政负担 加重。 99 最高限价与最低限效果 o Q DS E PePe Qe P P1 P2 Q1Q2 过剩 短缺 100 三、税收的归宿三、税收的归宿 (一)税收与补贴对商品价格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