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4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最新考点整体总览学科素养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科学精神: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能够对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进行判断和辨别,能够甄别出正确与错误,从而坚持真理,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从而不断培养科学理性精神。考点1| 实践的概念及特点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点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而不是变革社会的实践。1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矫正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矫正任何实践都
3、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实践。3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矫正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当然,个人的活动也不否认实践的社会性。1如何把握实践的概念主体实践只能是人的活动,但并非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动物的本能行为不属于实践对象从对象看,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生在人和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停留在人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性质从性质上看,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
4、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形式人类的基本实践有三种: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的特点特点理解侧重点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联系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提醒:(1)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2)实践的社
5、会性,否认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否认单个人的活动。实践的作用(1)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3)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命题揭秘导航从具体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从学科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践的概念、特点,并常常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等知识结合起来考查,材料灵活多变,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结合人类的各种活动,考查对实践概念及直接现实性的理解1习近平
6、总书记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新思路、新论断,他还指出,要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之所以要强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主要是因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具有()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C强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因为只有实干才能最终实现改革发展,这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符合题意。A、B、D不构成原因,故排除。区分实践的特点与意识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
7、不能直接改造世界。2港珠澳大桥从最早提出设想到设计,再到开工、全线贯通、正式通车,历时35载。面对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建设者们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克服说不完的困难,战胜数不尽的挑战,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主要表明()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相统一的活动研究中获得的正确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实践是单个人的活动A B CDA“面对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建设者们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说明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相统一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正确认识促进实践
8、水平的提高,不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错误。结合影响实践活动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考查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3(2018全国卷,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
9、识的过程ABCDA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符合题意。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题干中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创新性论断表明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符合题意。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的限制,因为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错误。认识的发展应该是不断用新认识超越和发展已有认识的过程,而不能表述为“否定、代替”,排除。在判断实践的基本特征时,若强调的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或制约时,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若强调的是“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及
10、作用,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若强调历史过程或条件,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若强调合作、联系等内容,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运用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知识,分析影响实践的横向和纵向因素4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传播时,全国各地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病毒的蔓延和肆虐。这体现了()A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全国各地通力合作,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肆虐。这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符合题意。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A说法错误。材料中未涉及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
11、性、也没有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C与题意无关。5“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疫情期间教师顺势成了“网络主播”,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教学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网络技术的自觉选择性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各不相同人类可以根据发展需要从而建立新的联系网络技术不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A B C DD网络技术不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错误。疫情期间教师顺势成了“网络主播”,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教学方式,这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各不相同;但网络技术不具备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符合题意。人类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发展需要,错误
12、。考点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点拨: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
13、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点拨:不能认为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1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人类认识的来源。矫正人类认识的来源和途径是两回事。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类认识获取的两个途径,但人类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2正确认识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矫正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因素是实践。3实践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矫正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
14、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矫正不成功的实践可以检验认识的不足,故有价值。1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理解区分点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能
15、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
16、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意识与认识的关系(1)区别: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对应。(2)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内容都
17、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命题揭秘导航从具体题型上看,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从学科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常结合漫画、名人名言、科研成果、新的政策、计划、战略的出台及实施的结果等,设置体现类、原因类等题目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结合名言、实例、漫画等,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2020浙江7月选考,26)采用传统的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方法,大豆会缺少光照,倒伏严重,产量很低。针对该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探索,反复试
18、验,提出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两种作物的协调高产。由此可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认识受主体知识水平的限制A B C DA针对存在的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反复试验,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协调高产的目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正确。观点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不符合题意。22020年5月27日,我国8名高程测量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本次登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珠峰再次测量“身高”。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颠覆真理认识在主客体的
19、相互作用中产生A B C DD成功登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珠峰再次测量“身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符合题意。获得认识有两条途径,既可以亲身参与实践,也可以学习书本知识,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错误。以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为背景,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2020江苏卷,31)动物毒素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盲目使用毒素治疗疾病的年代相比,今天研究人员不仅知道动物毒素包含着多种成分以及每种成分的分子级目标,而且还基于毒素的特征,运用基因组学的技术研究毒素作用机理,把一些致命毒素变成药物的来源。
20、这说明()A人的理性能够为客观物质世界确立自然法则B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C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D事物性质的改变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B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科研人员运用基因组学的技术研究毒素作用机理,把一些致命毒素变成药物的来源。这说明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B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夸大了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排除。事物性质的改变是由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力量的变化所决定的,而不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D错误。4(2019全国卷,23)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
21、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材料中“草根发明家”通过反复试验取得成功,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正确。“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取得成功,这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正确。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错误。材料
22、中没有涉及这种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与题意不符。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2020全国卷,22)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照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认可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ABCDC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一些原子量测定
23、结果存在误差,其推断和预言被实验证实,体现了;科学发现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排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排除。6(2020河南省郑州市三模)人类认知珠峰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测绘史。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顶峰竖起了测量觇标,测得珠峰高度为8 848.13米;2005年,中国采用GPS测量系统、冰雪雷达探测仪等技术手段,测得珠峰准确高度为海拔8 844.43米;2020年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携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重力仪等设备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中国的珠峰测量史证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谬误的存在是认识反复性的
24、根本原因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人类的永恒使命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使认识超越客观条件A B C DB测量设备的不断改进,使我们对珠峰的实际高度的测量越来越精准,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正确。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识具有反复性,谬误的存在不是认识具有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排除。每隔一段时间,我国都要对珠峰的实际高度进行测量,说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人类的永恒使命,正确。“认识超越客观条件”的表述错误,排除。结合人类认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目的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25、、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A B C DC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不是因为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而是因为这些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不选;发展理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是否正确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所以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正确发展理念,当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材料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上的创新,所以要贯彻,当选;以往的发展理念也有借鉴意义,是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作出的正确选择,故“消除以往
26、发展理念的影响”说法错误,不选。8“不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为之奋斗,它永远只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最终是会破碎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C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还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这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A项排除,C项正确;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项错误;物质不依赖于意识,D项错误。考点3| 真理与认识过程1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
27、一个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真理和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点拨: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2认识过程含义原因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
28、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点拨: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29、1有用的就是真理。矫正真理的正确性决定了它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2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中蕴含着谬误的成分。矫正真理是正确认识,谬误是错误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受各种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往往产生多种正确的认识。矫正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认识,但是多种认识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4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矫正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未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1真理(1)对比理解真理的特征特征理解要求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
30、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发展真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提醒:通过“三个统一”深刻把握真理(1)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
31、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3)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以观念的形式存在。2正确区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
32、上升性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图示: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图示:上升性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图示:提醒:(1)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单个人的认识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认识是无限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2)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3)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4)认识具有上升性并不意味着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被否定。真理
33、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命题揭秘导航从具体题型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从学科素养上看,以科学精神为主。从考查方式上看,围绕真理的特征和认识过程进行综合测试,近几年在高考中有较强的测试要求,尤其是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以人类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为背景,考查真理的概念及客观性1(2020山东卷,12)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客观
34、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A B C DA“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揭示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脱离实际,脱离实践,没有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因此不属于真理,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说法有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不以正确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说法有误。2人类梦想追逐到哪里,希望时空就定位到哪里。人类脚步迈进到哪里,希望导航就指引到哪里。2020年7月31日,源自中国的北斗系统迈入为全球定位、导航的新阶段。在这个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传承好、弘扬好“自主创
35、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会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条件限制,永放光芒是战胜困难,成功布局北斗的决定因素是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真理性认识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A B C DD“会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条件限制”的说法是错误的;夸大了民族精神作为认识对人类实践的作用。以名言、典例、漫画等为切入点,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3在生活中,当我们伤风感冒时,医生经常建议多喝水。但有医学家却指出,对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可能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
36、理的认识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对于伤风感冒是否要多喝水要具体分析,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正确。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A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不会因为立场的变化而改变,C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错误。4(2020潍坊二模)下面漫画是6还是9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同一事物可以有多个真理性认识认识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具有主体差异性立场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不同A B C DB真理具有客观性,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排除;立场对认识不具有决定作用,立场不同有可能导致认识具有差异性,但是也有可能存在相同的认识,排
37、除;漫画反映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立足不同的条件,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可见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正确;漫画反映了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两种因素的制约,故正确。解答有关真理的试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典型错误:(1)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具有多样性。(2)真理与谬误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3)人们的主观立场对真理性认识具有决定作用。(4)实践条件改变,人们的认识必然会发生改变。结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考查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5(2020江苏卷,29)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该观点()肯
38、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B C DC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该观点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真理的任务,但是否认了真理具有上升性,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符合题意。材料观点否认真理的发展,但并未肯定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除。材料观点否认真理的发展,但并未否认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排除。微课堂19| 主观题对认识论相关知识的考查知识模板知识这样记忆和运用类型如何体现实践的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运
39、用认识论原理分析说明(分析说明类)记公式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背术语(1)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克服错误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1)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0、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真题印证真题这样考查与解答(2020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信息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
41、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信息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
42、、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即时应用高考这样训练与巩固(2020福建省漳州市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时,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
43、绩。信息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背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并孕育和形成了“西迁精神”。这一精神同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注入了新的元素。党中央作出交大西迁的战略决策后,在物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仅仅一年,一所高等学府就在渭河之滨平地而建。交大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黄土而奋斗,把西安交大建设成了屹立西北的一流学府。西迁过程中,没有中断任何教学,也没有迟滞一届招生,所有师生在简陋的校园里迅速开展教学科研,信息这靠的是自力更生
44、、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而留守上海的师生,同样在“西迁精神”的激励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为闻名世界的一流大学。这体现了一代代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西迁精神”推动了交大成功西迁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020天津卷,12)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B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D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A说法错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B说法错误。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而不是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C说法错误。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购房补贴借款合同范本2
- 2024个人借款合同范本「无息」
- 《环境保护法讲座》课件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装饰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上海市房屋转租合同的范本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舞蹈编导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告投放与市场竞争考核试卷
- 智慧工厂的解决方案
- 劳动教育班会
- 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指南目标
- 大型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白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苋菜种植技术要点
- 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基础研究
- 物流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老虎吃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 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
- 《物流机械设备》课件
- 芥末酱行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