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经典实用)_第1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经典实用)_第2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经典实用)_第3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经典实用)_第4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经典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物象:物象: 景象:景象: 写物写物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写景写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形象鉴赏 形象鉴赏 景 景 与与 物物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同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 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 2 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 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情 绪绪(喜、怒、乐、哀、愁等)。(喜、怒、乐、哀、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 心迹

2、、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思 想、志向想、志向。 异异: 1 1、借景抒情的、借景抒情的“景景” 指自然风景指自然风景 托物言志的托物言志的“物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 的物品,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 的的“志志”。 形象鉴赏 形象鉴赏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异同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异同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1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柳永 雨霖铃雨霖铃) 2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于谦 石灰吟石灰

3、吟) 3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陆游 卜算子卜算子 咏梅咏梅)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 形象鉴赏 形象鉴赏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象? l先看一首诗:先看一首诗: 春晓春晓 孟浩然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l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4、?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 l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分析:分析: l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l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l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l 啼鸟:欢快的气氛啼鸟:欢快的气氛 l 风雨:无情的风雨风雨:无情的风雨 l 落花:实让人惋惜落花:实让人惋惜 l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 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

5、 表现得贴切自然。表现得贴切自然。 l 这就是意象!这就是意象! 先先 想想 到到 再再 想想 到到 总总 结结 一一 下下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l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 的根。的根。 l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 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 同完成的。同完成的。 要由要由“落花落花”产生产生 “让人惋惜让人惋惜” 的联想,的联想, 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

6、作者有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 明显的语言暗示(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知多少”)。)。 最后,给意象下个定义:最后,给意象下个定义: l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 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 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意象:融入作者主 观感情的物象。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什么是意境?什么是意境? l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即 意象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 的境

7、界,它是诗人主观的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意” (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境”(自(自 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然景物)的有机统一,即是诗人的 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 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味的艺术境界。 象象境境情情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 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 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艺术境界。艺术境界。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 如果

8、意象是花朵,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美人美人,意境就是良宵;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如果意象是鬼火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夜色;夜色;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意象物象情思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意境意象氛围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景物类型: 1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 3、色彩描写、色彩描写 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

9、社会属性(作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 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试题类型:试题类型: 1、诗中赏画:、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摹图景。 2、画中品诗:、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第一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 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感情? l 答

10、题步骤:答题步骤: l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 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l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l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表达 了作者感伤的情怀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11、感伤感伤”。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答题范式:答题范式:这首诗通过这首诗通过意象的意象的 刻画,描绘出刻画,描绘出图画,借景抒情图画,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感的感 情。情。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葛溪驿葛溪驿王安石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列举景物: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缺月、孤灯

12、、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 分析氛围: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氛围衰残、凄凉的氛围 处境:行人处境:行人 羁旅羁旅 抱病抱病 独苦独苦 抒发情感: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抒写了作者怀乡之思,和对身体病痛、羁旅漂 泊的愁苦和无奈。泊的愁苦和无奈。 (四川)(四川)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新晴野望新晴野望 王维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注:尘垢:尘埃。 列举景物:列举景物:空

13、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空旷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城门 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初夏田 间的农忙情景间的农忙情景 分析氛围: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全国全国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表达

14、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鸟啼、 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霜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 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描绘了一幅凄清描绘了一幅凄清 的秋夜羁旅图的秋夜羁旅图,抒发了诗人,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只身漂泊异乡,孤独 的羁旅之愁的羁旅之愁。 特点特点 描摹画面描摹画面 思想情感思想情感 即时练习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漫成一首漫成一首 杜甫杜甫 l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l沙头宿鸟联拳静,

15、船尾跳鱼拨剌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l答题指导:答题指导:A、选取了哪些意象?、选取了哪些意象?B、 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l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参考答案:明月、风灯、宿鹭静、跳 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鱼鸣(以动写静),这四个意象有机 地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地组合成清幽、静谧的意境。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16、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 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步 骤一骤一)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步骤二)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步 骤三骤三)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宋诗阅读

17、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游月陂 宋宋 程颢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内容分析。 (2)(2)“林下泉声静自来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果

18、请简析其效果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月光照在陂堤上,我四处徘徊,北面是耸入云中 的百尺楼台。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的百尺楼台。秋天一来,万物都变得萧条零落,姑 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水里的云影悠且趁着水边向晚的凉意,举杯畅饮。水里的云影悠 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世事变化闲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静谧中流淌。世事变化 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无常何必计较,只要逢佳节便要与友朋相约再来游 玩。玩。 游月陂游月陂 宋宋 程颢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

19、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月陂()月陂(bi):月形的池塘。月形的池塘。 (2)堤:堤岸。()堤:堤岸。(3)徘徊:在)徘徊:在 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一个地方来回地走。(4)中天:天空。)中天:天空。(5)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6)无端:没有头绪。()无端:没有头绪。(7)计:算计、计较。)计:算计、计较。 (8)约:预约)约:预约 (9)重陪:再来陪赏。)重陪:再来陪赏。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宋诗

20、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游月陂 宋宋 程颢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内容分析。 (2)(2)“林下泉声静自来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

21、效果请简析其效果 。 【答案答案】 (1)(1)营造了宁静幽雅营造了宁静幽雅( (或静谧,幽静等或静谧,幽静等)(1)(1分分) )的意境,诗人写了百的意境,诗人写了百 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1分分) ) 表达了诗人闲表达了诗人闲 适适( (或恬淡或恬淡, ,自在自在) ),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2(2分分) ) (2)(2)反衬反衬( (以动写静以动写静, ,有声衬无声有声衬无声)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鉴赏思维切入点: 1

22、、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唐 韦应物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请从“山山”、“雨雨”、 “鸟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1、筛选景物:舟、人、山、雨、鸟

23、 2、抓描写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眇眇、秋、独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唐 韦应物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请从“山山”、“雨雨”、 “鸟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鉴赏诗中的(鉴赏诗中的景象景象)

24、 评析示例: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 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 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的情感;最后,诗人运用 衬托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衬托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 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 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意境术语举例:意境术语举例: l雄浑壮丽,雄浑壮丽,如如“大

25、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l幽清明净,幽清明净,如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l沉郁孤愁,沉郁孤愁,如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l和谐静谧,和谐静谧,如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l开阔苍凉,开阔苍凉,如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l高远辽阔,高远辽阔,如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一色”。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可供两两组合的词有: l 宏阔宏阔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

26、远 l 细腻细腻 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 l 繁复繁复 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 l 清冷清冷 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 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 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

27、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 (手)法。(手)法。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1、看描景的角度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 触觉、视觉等的变化触觉、视觉等的变化 2 2、看写景的方法看写景的方法:修辞(比喻、比拟、夸:修辞(比喻、比拟、夸 张张),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表现手法(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 白描与细描、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侧面描写) 3 3、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 感,也可以反衬思归

28、的感伤。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l 绝句(唐)杜甫绝句(唐)杜甫 l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 归年。归年。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A A、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的色调,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愉悦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愉悦 的的的的 B B、阴暗、凄冷和低沉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的色调,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痛苦的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痛苦的 鉴赏景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鉴赏鉴赏1 1: 绝绝 句句 杜甫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上青天

29、。 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答案:答案: 诗歌为我们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展现了一幅恬淡幽美的风景画。 画面的画面的近处近处,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两个黄鹂在碧绿的翠柳中婉啭 鸣唱;鸣唱;远处远处,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鹭悠然自飞; 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雪;门前的江边高高的山巅,积着一片皑皑的白雪;门前的江边 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停泊着一只只从远方来的帆船。 前两句前两句黄、翠、白、青,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用了四种颜

30、色,色色 彩鲜明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 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 广阔。广阔。 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不仅给 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联想。同时也表现。同时也表现 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

31、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 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 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请从“虚实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 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

32、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 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 写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愿望,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写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愿望,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 正宫正宫塞鸿秋塞鸿秋 浔阳即景浔阳即景 周德清周德清 l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江帆几片疾如箭,山 泉千尺飞如电。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晚云都变露,

33、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l l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l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 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 散曲作简要赏析。散曲作简要赏析。 l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l 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 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 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

34、地面转到天空。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l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 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l第三种类型:第三种类型: l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 作用?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作用?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描写某一 景物有何好处?景物有何好处? l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l2. 含蓄地表达感情(含蓄地表达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

35、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以景 结情,含蓄隽永结情,含蓄隽永) l3.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常见于咏物诗) l4.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交代时令、地点、环境交代时令、地点、环境) l5.奠定感情基调奠定感情基调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南乡子南乡子 (唐)李王旬(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2)“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36、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回答。请简要回答。 【答案答案】 (1)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 染出思乡之情。染出思乡之情。 (2)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此处以)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此处以 景结情,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景结情,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余味无穷, 从而将思乡之情表达的更为悠长。从而将思乡之情表达的更为悠长。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 (辽宁卷辽宁卷) 东坡苏轼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分)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交待了时间、地点、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交待了时间、地点、 环境,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