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Road survey and designdesign specification作 者 姓 名: 秦 寰 宇 专业、班级 : 道桥 0803 班 学 号 : U200817780 指 导 教 师: 张 先 勇设 计 时 间: 2010 年 6 月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设计概述11.1目的和要求:11.2设计依据:11.3公路设计概况: 1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1.5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2设计参数22.1道路等级的确定22.2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22.3控制要素22.4平面设计技

2、术指标22.4.1圆曲线最小半径 22.4.2圆曲线最大半径22.4.3平曲线最小长度22.4.4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32.5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32.6道路平面设计 32.6.1平面选线的原则:32.7道路纵断面设计32.8道路横断面设计43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43.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3.2图纸部分(附图)致谢参考文献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的平纵横设计和单路比选。通过本设 计,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 融会贯通。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

3、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 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 结构层的合理厚度。1.2设计依据: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专业道路勘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1.3公路设计概况:十里铺南AB段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 60公里/小 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10米,路拱横坡度i =2.0% ,硬路肩横坡度 匸2.0%, 土路肩横坡度i = 3.0%,路堤边坡1:1.5 , 路堑边坡1:1或1:0.75,边沟底宽0.6 m,深0.6 m,边坡1:1 02

4、、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设计手册路线1.5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平原微丘区,有大量水田,地面自然坡度小(局部较大),地形简单,沿线有少量房屋和一座 粮库设计参数2.4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2.1 道路等级的确定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2006 确定路线的设计等级,本路段按 2 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 60Km/小时,路基单幅 双车道,宽 10 米。设计使用年限 15 年。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

5、速 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 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 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路线主要技术指标情况如表 2.1 所示:表 2.1 道路技术指标平曲线最小半径200最小缓和曲线长50最大纵坡( %)6最短坡长(米)12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150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20002.3 控制要素(1)道勘:二级(2)设计车服务车速: 60km/小时2.4.1 圆曲线最小半径1 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3 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

6、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 可以不设超高, 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 圆曲线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圆曲线半径要求技术指标平原微丘区一般半径 (m)200极限最小半径 (m)1252.4.2 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 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 10000 米。2.4.3平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 2 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 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 其平 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 9s的行驶距离

7、,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 6s 的行驶距离。 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 3s 内的行驶距离。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70m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取: 35m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 6V(36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 直线长度应大于 2V(120m)为宜。2.4.4缓和曲线技术要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2) 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3) 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4) 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5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

8、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根据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 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研究路线的可能方案, 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后路线方案。 总共设计了四条路线,四条路线的直曲转角表,竖曲线表、土石方计算表均附在后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选最佳路线:路线长度( M )最大转角(度)最大纵坡 (%)土石方平衡(M3)拆房子数目占用农田(M)路线一1703.243615029.53.92弃 100240580路线二1630301133.33.94借 4680330路线三1724.704702239.53.61借 108880190路线四1635.198293

9、801.92.70借 13231120综合比较四条路线,第四条路线占用农田最少,路线长度短,线形标准高,土石方基本平衡, 故选第四条路线为最优。2.6 道路平面设计根据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所确定的路线方案, 即可在较大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详细的精 确定线,此时可按交角点的偏角,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平曲线半径及其要素。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为道路线形的基本组成要素, 诸如直线最大长度、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缓和段长度的规定等均应从行车安全视觉舒顺出发满足要求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 平面线形的桩距 应按照规定并对地物及地形变化给予加桩。曲线段的设置影响平面视距,此时应结合纵横断面的设计进行视距的验

10、算,取得视距的保证。2.6.1 平面选线的原则 :(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 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 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 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3) 、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 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 避免可多的

11、拆迁工程。(4) 、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 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 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2.7 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标高,高速公路则指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对于改建公 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包括:纵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 为了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 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 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 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和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应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纵断面设计线拟

12、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如桥涵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 叉口标高等 )。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填挖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 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的长度相同。2.8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 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 融入自然。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现高填、深挖时,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 比选。(2) 路基断面布设应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自然横坡较缓 时,以整体式路基断面为宜。(3) 整体式路基的中

13、间带宽度宜保持等值。 当中间带的宽度增减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条件受限制时,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 /100o(4) 整体式路基分为分离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汇合为整体式路基时,其中间带的宽度增宽或减窄时,应设置过渡段。其过渡段以设置在圆曲线半径较大的路段为宜。按照平纵断面的设计,做横断面设计,该段范围内所有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 除规定的路基路 面宽度外应照各桩断面的地形质情况确定边坡度、边沟形状尺寸,绘出横断面的设计线 (即“戴帽 子”),绘出各桩号的横断面图。路拱的型式应按道路等级、性质及道路宽度,采用直线横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横坡)曲线。

14、高填深挖路段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外,应按规定计算或参照标准图设计。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3.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其中直曲表、竖曲线表、土方计算表四条路线的都有)附表平面计算(直线、曲线和转角表);附表2、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附表3、路基设计表;附表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表);3.2图纸部分(附图)附图道路路线方案图;附图2、道路平面设计图1:2000附图3、道路纵断面图横向1: 5000竖向 1:200附图4、道路横断面1:200致谢首先,我要非常感谢张先勇老师在这两周课程设计中对我的帮助和教导。在大二期间,张先勇老师任教我们的VV道路规划与勘测设计 ,在他孜孜不倦的讲解下我掌 握了许多有关知识,女口 :公路的选线.定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等 这些知识都将使我终身受益,是他给与我了这一生宝贵的财富在这次课程设计当中,张先勇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是极大的,他的每次指导都 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可以说没有张老师就不会有我这次设计,虽然我的设计当中还存 在着一些弊端,但我相信,在张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