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苏幕遮_第1页
范仲淹的苏幕遮_第2页
范仲淹的苏幕遮_第3页
范仲淹的苏幕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仲淹的苏幕遮苏幕遮碧云天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这是一首描 写羁旅乡愁的词。以下是范仲淹的苏幕遮,欢迎阅读。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 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 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 又在西斜的太阳之 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 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 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 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

2、, 可是都化作相思的 眼泪。赏析苏幕遮是一首地道的思乡曲,也就是写乡愁的。我们先看这首词上片的前四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几句说天上漂浮着碧蓝的流云, 地下铺满了金黄的落叶, 浓重的秋色融入到江 水之中,江面上雾气氤氲,透出阵阵寒意。这四句选取了碧云、黄叶、秋色、寒 烟四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景色。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有一个“寒”字, 这个“寒”字透露出作者满眼的秋色都渗透着 的悲凉,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渲染秋意的悲凉呢 ?写秋意的寒凉想表达什么呢 ?仍然 没有明确写出来。元人王实甫的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生进京赶考时唱

3、的第一支曲子,就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化用了范仲淹这首词的前两句的原文, 通过莺莺的嘴, 描 绘了一幅深秋送别的秋景图。 这幅画面, 对烘托崔莺莺送别张生时的恋恋不舍之 情,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实甫只是将叶改为花,黄花当然是特指菊花,再加上南 飞的大雁和经霜变红的秋叶, 让秋意显得更浓更重。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来, 范仲 淹以碧云、黄叶这些意象描写秋景的套路对后人影响很大。上片的后三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接着前四 句继续写秋景, 不同的是和前四句的写景相比, 后三句的视野更远了, 也就是他 看的更远的地方,这三句写的

4、是什么 ?远山遥遥,斜阳映衬着远山,江水滔滔, 天边与江水连成一片,无情的芳草一直延续到斜阳之外。和前三句的意象相比, 这三句写远景时,在碧云、黄叶、寒烟之外,又加上了远山、斜阳、芳草三个意 象。这三个意象中我们特别要讲讲芳草。 首先,作者将秋草写成了芳草, 一般来 说诗人都是把春草写成芳草,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的这首诗用 远芳代表春草。这就是用芳来代表春草的明证。但是范仲淹这首词, 却以芳草来指秋草, 词人在写芳草之时, 特意在它后面 还加了两个字“无情”,“芳草无情

5、”,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斜阳已经在天边, 几乎是望不见了, 但是在斜阳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芳草, 词人的故乡更在芳草之 外的遥远之处,因此,词人以“无情”两个字怨恨芳草,客观地讲,这是一种无 理之怨,故乡遥远望不可及远不可及,干芳草何事啊 ?作者只是用这种无理之怨 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非常切非常深罢了。这种写法,深受楚辞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 兮萋萋”的影响,招隐士写的是春草一望无际, 和白居易那首诗是一个意思, 因为只有春草才会连绵不绝,越长越旺。当然招隐士开启了中国诗歌以春草表达相思、愁思的一个先河,但是在继承招隐士的写法,用春草 表达怨恨时,我个人认为,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

6、如春草,更行,更远,更 生”写得更好,更恰切。因为春草有旺盛的生命力,越长越旺,虽然它不断的延 伸,但是这个不断的延伸更显出来春草的生命力。 但是这首词写的不是春草, 写 的是秋草, 而且用芳草替代了秋草, 但是在表情达意上, 应当和春草没有太大区 别。上片的写景是视线由近至远, 直到芳草之外,上片的用笔似乎是纯粹的景语, 但是芳草无情一句,透露出词人在景语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乡愁的感情。下片的前四句:“黯乡愁,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点出乡愁让 人的心情黯然失色。 乡愁其实就是一种别离, 只不过是和故乡的分别。 在中国古 代文学中写别离之苦的名句,莫过于南朝作家江淹的别赋开篇的两句:“

7、黯 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我们这首词下片开始用的这个“黯乡愁”就是用了江 淹的前两句的典故, 就说乡愁让自己黯然销魂。 “追旅思”中的旅思, 是旅途中 的愁思,前面再加一个追,表明旅途中的愁思,一直在追着自己,缠绕着自己, 压迫着自己,让自己无法解脱, 除非是夜夜梦到故乡的好梦才能留住自己好好入 睡。末尾三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巧妙的点出词人 是在明月之夜, 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 但是这种眺望给他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 乡愁。到这里,作者已经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乡愁终于化为泪水夺眶而出。词 人以“明月楼高休独倚”, 告诫自己不要在月光下独自登楼。 似乎,是月光下独

8、登高楼才导致的词人强烈的乡愁。这一句写乡愁有三个诱因:明月,高楼,独身一人。明月的确是诱发乡愁的 重要诱因。李白的静夜思中间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因明月诱发乡愁的最经典的例证。 高楼,也是诱发乡愁的重要因素。 山当然 也是高的,但山有群峰为伴,草木相依。唯有高楼孤绝无依,而且生寒。寒让人 感到悲凉,比如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楼的寒意让人倍感 凄凉。当然独自登楼是第三大诱因,如果有意中人相伴,登楼赏月是一种雅兴, 让人流连忘返。词人独自登楼,感受到的是寒意阑珊,乡愁阵阵。这首词既有明 月高楼,又是独自登楼,三大诱因齐备,当然更容易诱发作者的乡愁。最终,被 乡愁折磨的词人只好借助于酒, 希望醉酒可以麻醉自己, 暂时忘掉乡愁,但是“酒 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仍然是无法摆脱乡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