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对浅学心有感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5/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1.gif)
![联对浅学心有感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5/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2.gif)
![联对浅学心有感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5/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3.gif)
![联对浅学心有感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5/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gif)
![联对浅学心有感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5/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49237332-b7ab-4ce5-b8f5-0642a07d318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联对浅学心有感1、【总言】 字数相等断句同,平仄相对词不松; 结构相称深选语,情真意联你成功。A、【字数相等断句同】一副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 对应语句里的字数也要求相等。B、【平仄相对】 偶数字处马蹄更,长联句脚平仄呈; 仄起平收勿乱脚,孤平连尾难遇逢。a、【偶数字处马蹄更】例如: 卿迷细水千秋绿 = 我恋高山万世青平 仄 平仄(仄起) 仄 平 仄平(平收)b、【正格全合式】:即上下联尾字符合马蹄韵,且上联以单仄结束(上仄起, 下平收)。其上联句脚平仄规律如下:每边二句:平仄 每边三句:平平仄 每边四句:仄平平仄 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这是最
2、为常见的马蹄韵运用于多句联的上联句脚规律,其中,全合式偶数句者, 是马蹄韵最标准的格式。c、【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 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比如: 九州迎圣火;= = = =百载圆一梦 仄。仄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 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 读起来很别扭, 是因 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d、【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 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例如: 上联:平平平平平平仄(孤仄) 下联:仄仄仄仄仄仄平(孤平)e、【三平尾】或【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 言联,只要尾部
3、【三连仄】或【三连平】都是语病。比如: 爆竹声声辞旧岁;= = = = 仄平平平平仄仄 梅花朵朵迎新春。平平仄仄平平平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 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 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C、【词不松】【词不松】就是词性相当。在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 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
4、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 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 12 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 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 【义类对应】 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 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 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 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 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例如:卿迷细水千秋绿 =我恋高山万世青代动形名数名形 代动形名数名形D【结构相称
5、】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 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例如:我来) 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例如:到家)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例如:红花) 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例如:痴迷) 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 一色, =风月/无边。并列/ 偏正【主谓句】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 其中, “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 “一色” 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 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 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E、【深选语】就要求大家注意【炼字】和【炼意】。F、【情真】情真意切。G【意联】:意境相联。【联】
6、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 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 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二、对联九忌 2012.01.141 、【总言】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四忌失替多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七要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渐求精。2、【简述】A、【一忌合掌】上下联意近,你我词义一; 短言多重复,合掌要隔离。比如:五湖传喜讯;二=四海送佳音。“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 与“送”意思相似, “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 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 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
7、同嚼蜡!就没意义了。B、 【二忌重】(cho ng,重复)【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 规则重字是病联。例如: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不在同一个位 置上,犯不规则重字,是病联。C、【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 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 = =名词/名词/动/名词 圣火/辉煌/映/ 和谐。名词/形容/ 动/ 名词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D【四忌失替多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
8、给交替、有规 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 下联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应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 如果不管上下联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E、【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 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比如: 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仄仄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 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 读起来很别 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F、【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例如:
9、上联:平平平平平平仄(孤仄) 下联:仄仄仄仄仄仄平(孤平)G【七要切记三平尾】【三平尾】 或【三仄尾】 都是对联的大忌, 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 不管几言联, 只要尾部【三连仄】或【三连平】都是语病。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 = =梅花朵朵迎新春。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 这就犯了三平尾。 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 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 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 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 就 不能算对联了。H、【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 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
10、重下轻】,上重 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比如: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 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 = =西笃国多一如来。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I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渐求精。】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 是对联显得更高雅。 但是若用僻典, 让人丈二和 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 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 一定要 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
11、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诗律里的平仄简述大家只要注意这两点格律要求(【押韵】【平仄】),写出来的绝句就是 【律绝】了。离【律诗】仅有一步之遥【对仗】。下面,【生有】先跟大家讲讲【格律】的简要定义I、格格式,样式。包括:A、绝句(四句诗);B、律诗(八句诗);C、排律(长律,八句以上的诗歌)。注意:只有符合格律要求(押韵、平仄和对仗)后的诗歌才可以称为律诗和排律。2、律规矩,要求。包括:A、字数(五言一一每句五个字;七言一一每句七个字);B、平仄;C、押韵;D、对仗。【格】与【律】两者结合就可以定义诗歌了。例如:五绝五言绝句,七绝七言绝句; 五律
12、五言律诗,七律七言律诗;3、古体诗与近体诗。A、凡是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诗或七言诗都叫做【近体诗】(格律诗);B、凡是不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诗或七言诗都是【古体诗】。C、凡是符合格律要求(既押平声韵又注意平仄)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叫做 【律 绝】;D凡是不符合格律要求(虽押韵但是没有注意平仄)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叫 做【古绝】注意: 在这里所说的【格律要求】更加侧重于【律】(规矩和要求)这一方面, 即是:平仄,押韵和对仗。以普通话与中华新韵为依据,在诗句中【平仄不管】 ,【相应句末押平声韵】 的【古绝】。4、本感悟以现今的普通话和 中华新韵 为依据,下同。 好了,格律简介讲完。下面,【生有】讲讲诗
13、律里的平仄1、什么是平仄?什么是马蹄韵?A、平仄简述一二为平三四仄,24 6字马蹄间; 基本句式多记住,对粘注意顺手拈。 孤平不犯尾不连,相应字处拗救篇; 若能做到随心意,平仄要点你懂全。例如:家(1,普通话里第一声调一一阴平); 夹(2,普通话里第二声调阳平); 假(3,普通话里第三声调上声); 嫁(4,普通话里第四声调去声)。上面是【生有】的平仄感悟总口诀,详细如下: 一二为平三四仄,什么是平仄 246字马蹄间;本句平仄马蹄相更 基本句式多记住,平仄正格样式 对粘注意顺手拈。平仄的相对与相粘 孤平不犯尾不连,相应字处拗救篇;平仄的拗救 若能做到随心意,平仄要点你懂全。废话。呵呵!B、平平仄
14、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就是【马蹄韵】。 【要求】:a、五言诗中2 4字的平仄马蹄相更;b、七言诗中2 4 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例如:1 2 3 4 5 字平平仄仄平(24字的平仄马蹄相更);1 2 3 4 5 6 7 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24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诀窍】:偶字不相更,本句【失替】呈。 要求:本句的平仄马蹄相更。 注意:马蹄韵有一句记忆口诀:马蹄双声改,平仄接连更。 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了。 变化一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也是马蹄韵。 要诀:只要【平仄两两相更】就是马蹄韵了,记住!2、什么是平仄的正格样式?正格样式有哪些?A、【五言正格样式】: 平仄双更改,马蹄韵律生; 后加
15、不同韵,前方伴同声。 例如:仄仄平平仄(马蹄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马蹄后加平)后加不同韵;平平平仄仄(马蹄前同平) 仄仄仄平平(马蹄前同仄)前方伴同声。 其中号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而特意写出来的 即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作是一首律绝的平仄简表(首句:仄起仄收)B、【七言正格样式】:前添双异声,后随五言跟; 平仄细变化,造就七言身。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马蹄后加仄) 仄仄马蹄后加平) 仄仄马蹄前同平) 平平马蹄前同仄)前添双异声,后随五言跟诀窍】: 在前面添加的【双异声】与4字的平仄相反
16、。 可见,只要五绝的平仄正格样式记住了, 七绝的也记住了。 只要在前面添加与第 二个字(原来五言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的【双异声】即可。例如: 五绝:平平仄仄平七绝: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仄仄平平仄七绝: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绝:平平平仄仄七绝: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绝:仄仄仄平平七绝: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平仄正格样式同样也以以一首七绝平仄简表来记忆: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平起仄收)C、正格样式的一些小特点。【五言正格样式】:1 2 3 4 5 字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特点】:a、首字都以【平】声起;b、2 4字的平仄也一样;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1
17、2345字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特点】:a、首字都以【仄】声起;b、2 4字的平仄也一样;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七言正格样式】:1 2 3 4 5 6 7 字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特点】:a、首字都以【仄】声起;b、2 4 6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1234567字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特点】:a、首字都以【平】声起;b、2 4 6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3、什么是平仄的相对与相粘?如何相对?如何相粘? 下面以七言绝句为例:1234567字第1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句)第2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第3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第4
18、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对粘诀窍】:A、各句2 4 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B、同联奇偶句(12句,34句)中2 4 6字的平仄相对(平仄不同);C、上联对句(偶句:2句)与下联出句(奇句:3句)中2 4 6字的平仄相粘(平 仄相同)。需要注意几点:1 、本句马蹄更。上面已经讲过了。2、同联才相对,相对位置是246字(偶字)。3、上下两联的邻句相粘,相粘的位置也是246字(偶字)。 这里有一句诗律常见术语【246分明】。就是这样的意思:1 、246字本句马蹄相更;2、246字同联奇偶句相对;3、246字邻联偶奇句相粘。 好了,现在举例说明平仄的相对与相粘。以五绝为例:1 句:平平仄仄平(随意
19、的,其他四句也可以当首句)(要求写出 2 句:24字马蹄更,平仄相对。)1 句:平平仄仄平2句:仄仄平平仄(这样可以了吧?这是完全的出对句2 4 6字相对?)但是有问题押韵错了,所以不能用这个正格样式。 哪错了?根据押韵规则,押韵应该是:1 句:平2句:平3 句:仄4 句:平所以押韵错了因为此时首句押韵 (1 句押韵),偶句必须押韵(不能改仄声)1 句:平平仄仄平2 句:仄仄平平平(这样可以了吧?24字平仄相对,末尾用平声?) 呵呵,也错了。犯了拗救里的【三平尾】。正确的应该是:1 句:平平仄仄平2 句:仄仄仄平平 【平仄相对】就是这样排除选择的:1、246字相对与否?2、是否没有押平声韵?(
20、 因为偶句必须押平声韵 )3、稍作更改。诀窍就是这些。【平仄相对】讲完! 首先补充一点:平仄相对平仄相反平仄相粘平仄一样(要求写出 3 句:24字马蹄更,平仄相粘。)1 句:平平仄仄平2 句:仄仄仄平平3 句:仄仄仄平平( 23 句完全一样,应该平仄一样了吧?) 其实也是不对的,要注意末尾字的平仄声。 按照押韵, 3句应该用仄声。 正确是:1 句:平平仄仄平2 句:仄仄仄平平3 句:仄仄平平仄 【平仄相粘】就是这样排除选择的:1、246字相粘与否 ?2、是否注意用仄声 ?(根据押韵规则, 3 句必须用仄声)3、稍作更改 诀窍就是这些。全部四句就是:1 句:平平仄仄平2 句:仄仄仄平平3 句:仄
21、仄平平仄4 句:平平仄仄平下面举出所有的【五绝正格样式简表】1、(首句: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2、(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3、(首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4、(首句: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绝的就在前面加【双异声】,例如: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下面举出所有的【七绝正格样式简表】1、(首句:仄起仄收)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2、(首句:仄起平收)仄仄 平
22、平仄仄平 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3、(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4、(首句:平起平收)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注意:讲平仄,就是在理论探讨。 现实的诗句平仄选用,【生有】有更加实用的方法,但是要在讲完以后再讲4、什么是平仄的拗救?拗救有哪些?如何拗救?为什么? 拗诗句中的平仄使用错误了 ; 救通过修改本句或对句的平仄来补救。例如:a、本句自救 【孤平】和【三连尾】;b、对句补救一一【大拗】。A、【孤平不犯】五七正格仄平尾,13字处改仄声;五言3字七5改,用平自救
23、韵律呈。 例如:【孤平】五言正格仄平尾:平平仄仄平1字用仄孤平生:仄平仄仄平本句3字平声替: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韵律呈。七言正格仄平尾:仄仄平平仄仄平 3字用仄孤平生:仄仄仄平仄仄平本句5字平声替:仄仄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韵律呈。【补救诀窍】:a、只有【仄平尾】的诗句才犯【孤平】;b、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 什么叫【仄平尾】?就是: 五言: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末尾两字是【仄平】。 只要死记这两个正格样式就好了,其他的不用考虑。B、【尾不连】句末三字平仄选,连平连仄声难更; 五言3字七5改,有平有仄韵律呈。例如:【连平】 五言三平尾:仄仄平平平 3处用仄更:仄仄仄平平 七言三平尾:
24、平平仄仄平平平 5处用仄更: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如:【连仄】 五言三仄尾:平平仄仄仄 3处用平更:平平平仄仄 七言三仄尾:仄仄平平仄仄仄 5处用平更:仄仄平平平仄仄【补救诀窍】:a、只在尾部三字(五言3 4 5字,七言5 6 7字)处更改平仄;(因为犯了【三连尾】)b、偶字(五言4字,七言6字)不能改;(因为【2 4 6分明】)C、五言5不改,七言7不更;(因为尾字一般要考虑是否押韵,不能改)d、所以只能是【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C、【大拗对救】五言4字七言6,平仄尾句变仄声;对句35用平韵,大拗对救韵律呈。例如:【大拗】 五言正格平仄尾:(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 4字用仄大拗生
25、:(出句)仄仄平仄仄,对句3字平声替:(对句)平平平仄平大拗对救韵律呈。 七言正格平仄尾:(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6字用仄大拗生:(出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对句5字平声替: (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大拗对救韵律呈。【补救诀窍】:a、只有【平仄尾】的诗句才犯【大拗】;b、大拗一般在对句来补救;c、对句【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拗救诀窍】: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 本句先替换,大拗对救呈。 好了,诗律里的平仄规律讲完,现在讲讲在实际使用时(写律绝时)的平仄与押 韵方法。生有律绝速成法 二四六字马蹄更,本句平仄246字处马蹄相更 相应句末押平声;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须押平声
26、韵 对粘留心句凝炼,246字的平仄相对与相粘 情真意美律绝呈。感情真切,意境唯美(生有认为的【律绝】意境要求)【生有随言】与中华新韵押韵法【随言】涉及的格律不多,就一点:押韵。所以,今天主要讲【押韵】中华新韵的押韵法【随言】,就是随心而言的意思。如果要在格律里找相对应的位置,就是押新韵的古绝。 用韵中华新韵;句数 4 句,绝句;字数 5 字或 7 字; 需要格律少量平仄相应句末押平声韵。 需要用到的平仄要点什么是平仄?(以普通话和新韵为依据,下同。)【12为平3 4仄】家1阴平,夹2阳平,均是平声; 假3上声,嫁4去声,均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在【随言】里,需要用到的平仄要求就
27、是:押韵时必须押平声韵。 好了,平仄要点讲完。以下,专门说说押新韵时的【生有】感悟。 先说说【押韵】的概念押韵是构成一首诗歌的主要因素, 不论是古体诗或近体诗, 都要求押韵, 没有韵 就不能成诗。所谓【押韵】,就是在诗词中某一部分句子的末尾一字要用同一个韵的字,使诗 歌具备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借以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同韵的字在一首诗中用于某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做【韵脚】。又因为押韵的 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又称【韵角】。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押平声韵。 这里要大家注意几点:1、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2、偶句必须押韵;3、押韵时必须押平声
28、韵。 所以【随言】押韵必须完全符合以上的押韵要求! 以绝句为例,具体的句末选声有两种:1 句:仄2 句:平3 句:仄4 句:平首句不押韵。或是:1 句:平2 句:平3 句:仄4 句:平首句押韵好了,以下主要讲中华新韵中华诗词学会 21 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 行新声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新韵书。新韵书可先出简本,以 应急需,然后在简本试行的基础上再出繁本。”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在今年 8 月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 9月中华诗词学 会浏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 21 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 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
29、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 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 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 据此,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去年公布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 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 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 14 韵)简表 ( 以下简称简表 ) 。在此基 础上,又邀请全国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专门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参考和借鉴了现代音韵学家对普通话音韵的研究成果。转摘而来,其中时间均在 2005年5月以前,因为中华新韵在 2005年 5 月颁布。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知
30、道几点:1、新韵以现行的普通话为准,所以,只要大家基本了解掌握普通话和拼音基础 知识,学习起来很快。2、新韵的颁布时间 2005年 5 月。 好了,下面讲新韵的押韵法1、什么是押韵?押什么韵?什么是介韵?什么是主韵?A、中华新韵押韵法相应句末平声选,一韵到底不变更;iuu韵先不顾,全凭主韵押韵呈。其中要注意几点:1、相应句末首句和偶句;2、必须押平声韵;3、中间不能换韵;4、iuU韵介韵;5、主要看主韵来区别韵类。B、【押韵诀窍】:a、格律诗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b、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c、偶数诗句必须押韵;d、押韵时主韵不能更改。基本上与注意点一致。C、介韵和主韵举例:【有介
31、韵的】:家( jia ):j 声母,可以不管;i 介韵,因为后面还有主韵,可以不管;a主韵,要押韵。【无介韵的】:鸡( ji ):j 声母,可以不管;i 主韵,因为后面已经没有别的韵母,要押韵。这里要注意一点:【iuu韵先不顾】【先不顾】 1、不是不管; 2、先放一边。不是不管要先看,看了就不是【不管】了;先放一边看到后,先放一边,看后面还有没有别的韵母注意【单韵母】和【复合韵母】。例如 :【家( jia )】和【秋( qiu )】不同。【家( jia )】:j 声母 i 介韵 a 主韵【秋( qiu )】:q声母iu 复合韵母2、中华新韵 14 韵部简表及其记忆方法。中华新韵 14 韵部简表
32、(按韵母次序排列)01 、【麻】02、【波】03、【皆】04、【齐】05、【姑】06、【开】07、【微】08、【豪】09、【尤】10 、【寒】11、【文】12 、【唐】13 、【庚】a,ia ,ua。 o,e, u o。ie , u e。i , er ,u。u。ai , uai 。ei , ui(uei) 。ao, iao 。ou, iu(iou) 。an, ian , uan,u an。en, in(ien) , un(uen) ,u n( u en)。 ang, iang , uang。eng, ing(ieng) , ong(ueng) , iong(iueng) 。14、【支】:zhi , chi , shi ,,zi ,ci ,si 。(整体认读音节)01 、【麻】03、【皆】05、【姑】06、【开】07、【微】08、【豪】09、【尤】10 、【寒】11、【文】12 、【唐】13 、【庚】其中,()a,ia ,ua。ie,u e。u。ai,uai 。ei,ui(uei)。ao,iao 。ou,iu(iou)。an,ian ,uan,u an。en,in(ien),un(uen) ,u n( u en)ang,iang,uang。记忆诀窍】:A、主韵一样的,在前面加iuU韵后都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主任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培训总结
- 公交扫恶除霸承诺书范本
- 2025-2030全球船用防火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运动刺激疗法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矩形桥式起重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鼻腔冲洗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农用氧化亚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钢制螺旋锥齿轮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户外电气箱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轴承精密滚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68人(湖北武汉)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五年级下册北京版英语单词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新课标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满分作文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