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_15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_15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_15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23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_15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情画意当细品 中考古诗词阅读专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吟咏品读作品,感受诗歌意境,品味诗歌内涵。3、掌握西宁市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答题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以及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答题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答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角度和方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世纪金榜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优秀的诗人和精美的诗作数不胜数。作为一个在诗歌之国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背诵积累大量的好的古诗词,而

2、且要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尽力。近些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都涉及到古诗词的赏析,今天,我们就针对古诗词的赏析作一次梳理和复习。首先通过西宁市诗词曲赏析考点分析来明确西宁市中考诗词赏析板块常考题型。二、西宁市中考诗词赏析常考题型(出示幻灯:)描绘意境画面题型2主旨情感归纳题型3名句赏析题型4感知形象题型5分析语言题型(一)描绘意境画面题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某个字有的版本作其他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2方法点拨:找意象+描图景、点气氛+析情感3学练结合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前三行

3、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等于是给全诗定下了悲凉惆怅的基调,好像是给一幅画抹上了底色,渲染和衬托了后面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使得那种悲凉的色彩更为浓重.而“小桥流水人家”却是一幅温馨宁静的画面,与全诗的基调和气氛似乎不甚和谐。其实,这正是诗人的高妙之处。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宁静,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4趁热打铁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请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联所写的景象。阅读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

4、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幅美妙的画面。(二)、主旨、情感题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方法指导:看作者、明主题 看标题、找提示 看意象 看词句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记叙(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学练结合十五从军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乐府诗通过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以此揭露了“不义的战争给百姓家庭带来骨肉分离的罪恶”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同情百姓遭遇,反对不义之战的情感。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本句中

5、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黄鹤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黄鹤楼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去楼空、世事苍茫无尽感慨和对家乡思念的思想感情(三)名句赏析型1常见的表现技巧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表现手法: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动写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化用典故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2提问方式:请简要赏析请从修辞(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练字)的角度赏析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它广为传颂的原因。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学练结合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八十始得归”中“始”字好

6、在哪里?(89)“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91)有人评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句中,“钟”和“割”用得好,请从炼字的的角度分析好在哪里?(10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10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妙在何处?(10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你认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10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广为传颂,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0)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赏析诗句的基本方法,我希望同学们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信心与豪情!四、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上的两首古诗词赏析题。小组间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